全 文 :9 9 3 1年第 s 期 盐 碱 地 利 用 第3 页
松辽生态区扁秆蕉草种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 `
康学耕
图力古尔
( 吉林农业大学
唐恩全
张恕茗
长春
王艳秋
13 0 1 18 )
摘要 : 本文通过大量 的田间调查 , 摸清 了松辽生态区稻 田恶性杂草一扁秆庸草 ( cS i r -
p u , P l a n i e u lm i: s e h m id t )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 提 出 T 灭草关健期 , 为制定科学的灭草方
案 ,有效地控制草害 ,保证水稻 的优质高产 ,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 。
关健词 : 扁杆潇草 无 性繁殖动态 有性繁殖动态 灭草关健期
扁秆 蕉 草 ( s e i r p u s p l a n i e u lm i s
F r
.
s e hm id t ) 属莎草科 ( C y p e r a e e a e ) 蔗草
属 ( cS i印 sIJ )植物 ,又名三棱草 。 谷称地梨
子 ,是多年生的沼生植物 , 在芦苇沼泽中 ,
植物体纤细瘦弱 , 不能正常开花结果 。水田
的特殊生态环境 , 使扁秆蔗草得以充分繁
衍 ,构成了对水稻的严重威胁 。特别在我省
西部盐碱重的地区 ,其种群的猖撅为害令
农民叫苦不迭 。 根据国家 “ 七五 ” 科技攻关
计划的要求 , 1 98 7一 1 9 8 9 年 , 我们先后在
吉林省前郭灌区莲花泡水稻机械化示范农
场和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 (长春市
效区 )水稻直播田中进行调查草害和试验
研究 , 结果表明 ,在开荒地 5 年的稻 田中 ,
扁秆藻草平 均为 6 32 株 /m 么 , 在这 种严重
草荒的情况下 ,水稻或严重减产 ,或绝收 。
因此 , 研究扁秆蔗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
群的数量动态变化 , 以采取相应有力的防
治对策 ,是当前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
务 。
一 、 、试验方法
1
、 分期起苗法
1 9 8 8 年 设 研 究 样 方 10 个 , 每 个
I Om
Z ,清除样方内 25 c m 厚的田土 , 样方底
部和四周用塑料布严 密铺围 ,将旱田土过
筛后填人方内压买 , 直到稍高于田面为止 ,
又用塑料布将每一样方 间隔成 6 个小样
方 , 5 月 10 日泡田 , 5 月 25 日选 5 月 14 日
出土的再生苗 60 株 ,分别移人 60 个小样
方中去 ,移后全部成活 , 无缓苗现象 ,从 6
月 1 0 日至 8 月 30 日止 ,及时清除其它杂
草 。 每 i0 天仔细从土中起出 3 ~ 6 株再生
苗及其整个蔓生枝系 , (包括再生苗的各代
分株根状茎和块茎 ) ,详记每一植株的株高
和物候期 ,根状茎的长度 , 块茎的发育状况
等 。
2
、 定株观察法
在第 v 样地内 , 设样方 v 一 6 和 v 一
7 ,每样方内分设 6 个小样方 ,共移栽 12 株
再生苗 (方法同前 ), 整个生长季节及时清
除其它杂草 , 始终保持扁秆蔗草的单一种
群 ,从 6 月 10 日~ 8 月 3 0 日止 ,每日对 1 2
株再生苗及其蔓生枝条的全部分株进行观
察记 录 , 每出土一分株都挂牌 、 登记和 编
。 本文系国家“ 七五 ” 科技攻关课题子专题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
第 3峨页 盐 碱 地 利 用 1 9 9 3年第 3期
号 ,详记各分株约物候期 ,株高等 。
二 、 结果与分析
1
、 无性繁殖规律的动态变化
根据样方 V 一 6 和 v 一 7 再生苗株数
约统计 ,从 5 月 14 日至 8 月 30 日 , 经过
1 1 7 天的生长 , 12 株越冬块 茎上的再生苗
及其全部后代分株总共为 2 6 5 2 株 ,最多的
可达 12 代 , 平均 每一再生 苗 , 可繁殖到
2 2 0 株再生苗 , 就是说 , 一个越冬块茎 (秋
果 ) 上的再生苗 , 经四个月的生长 , 稻田里
将再生 2 20 个块茎 ,翌年 ,若全部块茎都正
常出苗 ,仅按一个块茎出一个再生苗计算 ,
连续繁殖三年 ,其后代块茎总数的理论值
将达到 1 千万枝之多 ,尽管由于生态空间 ,
营养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 制 ,这实际上是
不可能的 ,但无论如何 ,块茎的巨大繁殖能
力也是稻田中其它杂 一草所无法比拟的 。 其
次 , 根状茎和再生苗数量的旬增长量非常
明显 ,详见表 1 。
表 1 一株再生苗后代繁殖的句变化
2 0 / 6 3 0 / 6 1 0 / 7 2 0 / 7 30 / 7 1 0 / 8 2 0 / 8 3 0 / 8
9
。
7
1
2 , 2 4 3 32 5 2 6 0 1 9 1
。
3 23 9
5
。
6 1 8
。
6 2 1
。
2 31 5 2 6 3 1 5 4 18 61
注 : 本表为 1 98 8 年吉林农大农场调查点的平均值
根状茎在整个生长季内 ,其数量增长呈明显的指数增长 ,增长方程为 :
v = a
· e b叉
y 一根状茎数量 x 一旬数
a = 2
.
4 9 78 b = 0
.
5 1 5 6
y 与时间 x 的指数相关系数 r ~ 0 . 9 6 2 2 为显著相关 , 见图 1 。
同样 , 再生苗数量变化也呈明显的指数增长 , 其增长方程为 :
y ~ a
· e ` x
y 一再生苗数量 x 一旬数
a 二 1 . 5 3 4 6 b一 0 . 5 6 9 7
y 与时间 x 的指数相关系数 r ~ 0 . 9 5 2 8 ,经检验 , 实测数据与理论曲线弥合度为显著
相关 。
2
、 有性繁殖的动态变化 7% ,平均一个越冬块茎 (秋果 )上的再生苗
在样方 v 一 6和 v 一 7 内的 2 5 5 2 株再 有 1 2 . 5 个后代植株开花 (包括再生苗本
生苗中 , 只有 15 1 株开花的 , 开花率占 5 . 身 ) ,其中 6 月份出土的植株开花者较多 ,
1 9 9 3年第 3期 盐 碱 地 利 用 第5 3页
X
甲////I26 0
24 0
2 20
20 0
根茎条状数
1 80
1 6 0
1 4 0 5 15 6
x
] 20
1 0 0
山夕. ,卫`工甲1
.山甲
on
é
0只é内心J马
旬数
图 1 根状茎条数增长的指数方程
时间 : 以旬为单位 x ,一 6 月 10 日 ” … x , = 8 月 30 日
理论值 : 4 . 2
实验值 : 2 . 0
7
,
0 1 1
。
7 1 9
.
6 3 2
.
9 5 5
。
1 9 2
.
3 1 5
.
4 5 25 8
.
7
9
.
7 2 ]
.
2 4
.
3 32 5 2 3 0 19 1
.
3 23 9
i羞人 7 月份出土的一 ,开花植株明显减少 , 而
且往往花而不实 , 8 月份出土的再生苗根本
不 抽穗 , 每 一开花植株平 均可 产种子 1 80
粒 (, {、坚果 ) , 按一株再生苗及全部后代有
I c 株能 得到 种子计算 , 当年 可获得 种子
1 8 0 0 粒 , 第二年 ,大量实生苗出土 , 并于植
株基部形成很小的块茎 , 小块茎又长出新
的根状茎和再生苗 ,到第三年 , 田间再生苗
的理论值将达到 4。。 万株之多 。 {可时 , 种子
能以风 、 水为媒介 ,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危
另一方面 ,根据对 15 1 株再生苗从出
苗到始花期的统计 , 同一出苗旬内出土的
再生苗 ,始花期变化幅度较大 ,但是再生苗
开花植株有 60 %以上都表现出“ 隔旬 ”开花
现象 ,如 5 月中旬 、 6 月下旬 、 7 月上旬出土
的再生苗 , 其始花期分别是 6 月上旬 、 7 月
中旬和 7 月下旬 ,据统计 ,不论何时出土的
再生苗 ,从出苗到始花期 (调查标准是第一
小穗早有 1/ 2 露出 )平均需要 23 天左右 ,
见表 2 。
第36 页 盐 碱 地 利 用 1 9 9 5年第 3 期
出 苗 旬 中 / 5下 / 5上 6 /中 /6 下6 /上7 /中 ,’7 下 7/ 上 8/
旬 出 苗 数 1 2 2 7 5 2 3 4 18 5 3 0
同 一 出 苗 旬 内 出 苗 7 / 6 2 1 / 6 30 /6 3 / 7 13 /7 8 / 8 1 3 / 8 0
植 株 始 花 期 幅 度 ! } l ! l l l
1 5 / 6 1 5 / 7 1 7 / 7 2 1 / 7 2 1 /7 13 /8 2 2 / 8
主 要 开 花 旬 上 6/ 下 / 6 上 7/ 中 / 7 下 7/ 上 8/ 中 / 8 下邝
主 要 开 花旬 内 开 花 株数 1 0 1 8 4 2 2 1 12 3 2 0
主要 开花旬内开花株数占 8 3 . 2 6 6。 6 8 0。 8 6 1。 7 66 。 6 6 0 6 6 0
出苗株 数的百分 比 ( % )
三 、 小结
1
、 扁秆蔗草根状茎条数和再生苗数的指数
增长表明 ,该草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种
群竟争势 , 它能以再生苗 、 根状茎和块茎三
种形态同时在地上和地下 占领生态空间 ,
和水稻及至其它杂草争夺阳光和养分 , 只
要田中出现少许的再生苗 ,很快就会繁衍
成片 , 因而成为稻田 中危害稻株生育的恶
性杂草之一 。
2
、从根状茎和再生苗的指数增长曲线
看 , 6 月份种群增长幅度较小 , 7 月份呈明
显增长趋势 ,进人 8 月份 ,其种群处于 “ 疯
长 ” 状态 , 因此 ,灭杀该草易早不易迟 , 最好
在 6 月底之前 , 其种群明显增长尚未开始
时为宜 。
3
、从扁秆蕉草的有性繁殖看 ,在 2 6 5 2
株 中开花者只 15 1株 ,开花率仅 占 5 . 7 % ,
其中 6 月底以前出土的 1 25 株开花植株占
全部开花植株的 83 % , 这说明扁秆蕉草有
性繁殖主要集中在整个生长季 的前期 ,即
6 月底以前 . 因此 ,早期喷药灭草 , 不仅能
有效地破坏其无性繁殖体系的形成 ,也能
及时除掉开花植株 ,使其有性繁殖不能正
常进行 。
参考文献
l
、 钱 希 .
2
、 王永生等 .
3
、康学耕等 .
扁秆裤草的生物学及防除 .
扁秆落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
植物保护学报 1 9 8 3 , ( 2 )
辽宁杂草通讯 1 9 8 3
松辽生态区水直播稻田扁秆旅草的研究 . 长春师院学报 1 99 2 ,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