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8卷07期
Vol.28,No.07
草 业 科 学
PRATACULTURAL SCIENCE
1315-1319
07/2011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张晓燕1,2,毛培春2,孟 林2,张德罡1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97)
摘要:选用从国外引进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a)种子为材料,采用根尖压
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
10L+10M2+12M1+10S,核型公式为:K(2n)=6x=42=34m+8sm,属于“2B”类型。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数目为
2n=10x=70,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L+22M2+30M1+8S,核型公式为:K(2n)=10x=70=38m+22sm+
8st+2t,属于“2B”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细胞学特性和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
依据。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
中图分类号:S512.9;Q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1)07-1315-05
*?
偃麦草属(Elytrigia)系禾本科多年生疏丛根
茎型禾草,是一类重要的优良牧草资源和水土保持、
固土护坡等生态环境建设的首选植物[1],全世界约
有50种,我国野生分布有6种[2]。其中,中间偃麦
草(E.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a)是研
究较为系统、应用较为普遍的2个偃麦草属植物,具
有抗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并作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野生近缘种,是小麦外源基因资源库的备
用植物资源之一。它们携带有重要的抗病基因,如
对小麦锈病、小麦黄矮病、赤霉病和白粉病等多种小
麦病害具明显抗性的抗病基因,此外,还具有大穗、
多花以及极强的抗低磷营养胁迫能力等许多优良性
状基因[3],成为小麦外源基因转移和远缘杂交育种
的优良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新品种选育中[4]。
同时,针对其形态结构解剖[2,5]、光合特性[6]、抗旱耐
盐碱特性[7-10]、染色体组构成[11]和特异分子标记[12]
等方面也有一定研究。本研究主要对从国外引进的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旨
为对其深度开发利用提供遗传细胞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研究材料由美国国家种质资源库
提供的中间偃麦草(原产于乌克兰)和长穗偃麦草
(原产于葡萄牙)的种子。
1.2试验方法 选取饱满的种子放在经水浸湿的
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置于25℃的恒温箱中培
养。待种子根长为1cm左右,于08:00-10:00,切
下长约 0.5cm 的根尖,经 8-羟基喹啉 (0.002
mol/L)处理2~4h。然后用卡诺固定液[无水酒
精∶冰醋酸=3∶1(V∶V)]固定2~4h,1.0
mol/L盐酸60℃水浴条件下解离5~10min。将根
尖放在载玻片上,切下顶端1~2mm,滴加石炭酸
品红染液进行染色,10min左右即可压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寻找染色体轮廓清晰、染色
适中、分散而不重叠的分裂中期相,利用LY-WN万
能视频成像装置(成都励扬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生产)
读取视频显微图像,KARIO自动核型分析软件(成
都励扬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核型分析。
镜检后,取3~5个细胞的染色体,用显微尺量
出每条染色体的长臂值、短臂值,制成染色体参数表
格和核型模式图。核型不对称系数按 Arano[13]提
出的长臂总长与全组染色体总长之比的核型不对称
系数(AS.K%)来确定。核型分类按Stebbins[14]提
出的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及臂比大于2的
染色体所占的比例标准进行。采用Levan等[15]以
染色体臂比来确定着丝点位置和 Kuo等[16]以染色
体相对长度系数将染色体分成4组的染色体分类标
准。用 AutoCAD 作核型模式图,图像处理采用
AdobePhotoshop 7.0.1软件。
* 收稿日期:2010-09-01 接受日期:2010-10-26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2009);“十一五”国
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B3B05);农业部牧
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常规育种
财政专项
作者简介:张晓燕(1984-),女,甘肃武威人,在读硕士生,主要
从事草业资源研究。
E-mail:zhangjdxy@126.com
通信作者:孟林 E-mail:menglin9599@sina.com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28,No.07) 07/2011
臂比=
长臂
短臂
;
相对长度=
单个染色体长度
单套染色体组全长×100%;
相对长臂长度=
单个染色体长臂长度
单套染色体组全长 ×100%;
相对短臂长度=
单个染色体短臂长度
单套染色体组全长 ×100%;
相对长度系数=
染色体长度
全组染色体平均长度
;
核型不对称系数=
长臂总长
全组染色体总长×100%;
染色体长度比=
最长染色体长度
最短染色体长度
;
着丝粒指数=
短臂
该染色体长度×100%。
2 结果
2.1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间偃麦草
的染色体数目为2n=6x=42(图1)。染色体平均
长度2.48μm,为小染色体。最长染色体3.98μm,
最短染色体1.23μm。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
2.36~7.63,染色体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15~
2.72,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3.24,臂比
值>2.0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9.52%,属“2B”核
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为基本对称型。21对
染色体中有19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近中着
丝粒染色体,未发现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
10L+10M2+12M1+10S,核型公式为:K(2n)=
6x=42=34m+8sm(表1和表2)。
2.2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长穗偃麦草
的染色体数目为2n=10x=70(图2)。染色体平均
长度5.45μm,为中染色体。最长染色体7.90μm,
最短染色体3.08μm。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
1.62~4.14,染色体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01~
8.96,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56,臂比
值>2.0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34.29%,属“2B”核
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为基本对称型。35对
染色体中有19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1对为近中着
图1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核型模式图
表1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核型主要特征
种名 核型公式 染色体长度比
不对称系数
(%)
臂比值>2.0的
比例(%)
染色体组相对长度组成
中间偃麦草 2n=42=34m+8sm 3.24 59 9.52 10L+10M2+12M1+10S
长穗偃麦草 2n=70=38m+22sm+8st+2t 2.56 64 34.29 10L+22M2+30M1+8S
6131
07/2011 草 业 科 学 (第28卷07期)
表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参数
染色体编号
相对长臂长度
(%)
相对短臂长度
(%)
相对长度
(%)
相对长度系数 着丝粒指数 臂比
1 4.51 3.12 7.63 1.60 40.95 1.45
2 4.34 3.02 7.36 1.55 40.89 1.44
3 3.82 2.78 6.60 1.39 42.15 1.37
4 3.38 2.93 6.32 1.33 46.36 1.15
5 3.35 2.58 5.93 1.25 43.69 1.30
6 2.84 2.48 5.32 1.12 46.57 1.15
7 3.01 2.27 5.27 1.11 42.91 1.33
8 3.76 1.38 5.15 1.08 26.87 2.72
9 2.92 2.05 4.97 1.04 41.31 1.43
10 2.71 2.16 4.87 1.02 44.09 1.27
11 2.41 2.02 4.43 0.93 45.89 1.19
12 2.82 1.57 4.39 0.92 35.81 1.79
13 2.95 1.41 4.37 0.92 32.46 2.08
14 2.51 1.64 4.14 0.87 39.35 1.54
15 2.30 1.67 3.97 0.83 42.03 1.38
16 2.48 1.26 3.74 0.79 33.85 1.96
17 2.07 1.33 3.40 0.71 38.98 1.57
18 1.99 1.37 3.36 0.71 40.57 1.46
19 1.92 1.40 3.32 0.70 42.20 1.37
20 1.68 1.44 3.12 0.66 46.01 1.17
21 1.30 1.05 2.36 0.50 44.72 1.24
图2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核型模式图
丝粒染色体,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端着丝粒
染色体,未发现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
10L+22M2+30M1+8S,核型公式为:K(2n)=
10x=70=38m+22sm+8st+2t(表1和表3)。
3 讨论与结论
3.1偃麦草属的分类 植物染色体的数目、形态
等是最稳定的细胞学特征之一,植物染色体的核型、
类型等是表明该种系统演化位置以及和相近种的亲
7131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28,No.07) 07/2011
表3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参数
染色体编号
相对长臂长度
(%)
相对短臂长度
(%)
相对长度
(%)
相对长度系数 着丝粒指数 臂比
1 2.34 1.81 4.14 1.45 43.65 1.29
2 2.23 1.55 3.78 1.32 41.11 1.43
3 1.94 1.78 3.73 1.30 47.89 1.09
4 2.10 1.63 3.72 1.30 43.71 1.29
5 2.70 0.89 3.59 1.26 24.92 3.01
6 2.19 1.25 3.44 1.20 36.31 1.75
7 2.05 1.29 3.35 1.17 38.71 1.58
8 2.59 0.73 3.32 1.16 21.99 3.55
9 2.13 1.15 3.28 1.15 35.12 1.85
10 1.85 1.38 3.23 1.13 42.76 1.34
11 2.30 0.90 3.20 1.12 28.13 2.56
12 1.82 1.39 3.20 1.12 43.28 1.31
13 1.71 1.33 3.04 1.06 43.82 1.28
14 1.58 1.42 3.00 1.05 47.21 1.12
15 1.93 1.00 2.93 1.03 34.13 1.93
16 1.46 1.44 2.90 1.01 49.73 1.01
17 2.58 0.29 2.87 1.00 10.04 8.96
18 2.02 0.84 2.86 1.00 29.34 2.41
19 2.12 0.72 2.84 0.99 25.24 2.96
20 1.80 0.99 2.79 0.97 35.55 1.81
21 1.42 1.30 2.72 0.95 47.78 1.09
22 1.57 1.14 2.71 0.95 42.05 1.38
23 1.52 1.15 2.66 0.93 43.02 1.32
24 2.11 0.51 2.61 0.91 19.36 4.17
25 1.83 0.68 2.51 0.88 27.12 2.69
26 1.93 0.57 2.50 0.87 22.70 3.41
27 1.34 1.13 2.47 0.86 45.75 1.19
28 1.53 0.93 2.46 0.86 37.87 1.64
29 1.32 1.07 2.39 0.83 44.84 1.23
30 1.63 0.72 2.35 0.82 30.83 2.24
31 1.29 0.96 2.25 0.79 42.66 1.34
32 1.07 0.82 1.89 0.66 43.33 1.31
33 1.37 0.52 1.89 0.66 27.52 2.63
34 1.18 0.59 1.77 0.62 33.10 2.02
35 1.00 0.62 1.62 0.57 38.33 1.61
缘关系的重要依据[17]。1753年,分类大师林奈在他
的著作Spcies Plantarum 中把偃麦草属的各个种
均归于小麦属的多年生组中。前苏联的 Nevski将
偃麦草属从传统的冰草属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从
形态学、解剖学、植物地理学,特别是细胞核型分析
方面提出了偃麦草的进化地位,即 滨 麦 草 属
(Lymus)→偃麦草属→冰草属(Agropyron)[18-19]。
3.2偃麦草种核型比较 据研究报道[20],偃麦
草属植物具有多个染色体倍性水平,包括二倍体、四
倍体、六倍体、八倍体和十倍体,其染色体基数x=
7。本研究表明,试验选用的长穗偃麦草种质系十倍
体,其染色体形态类型较中间偃麦草丰富,且核型不
对称系数(64%)略高于中间偃麦草(59%)。根据
Stebbins理论[1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
是由对称性向非对称性演化的。核型对称性程度越
高的生物,其染色体变异越小,进化程度也越低;而
非对称性程度越高的生物,其染色体变异越大,进化
程度越高。按照此观点,在系统演化上,中间偃麦草
和长穗偃麦草均属于比较原始的种类。
3.3染色体识别特征 本研究主要采用KARIO
自动核型分析软件进行核型分析,由于存在有些染
色体弯曲、粘连、重叠和变形等的情形,染色体核型
图须在此自动分析软件的基础上,结合人工辅助的
办法进行校正。准确地寻找染色体着丝粒位置有利
于借助该软件的显微尺准确测量其染色体长臂值和
短臂值,也是准确识别染色体特征的关键环节[21]。
8131
07/2011 草 业 科 学 (第28卷07期)
同时,在压片过程中,对材料预处理的时间及预处理
剂的选用不同,染色体缩小的程度不同,本研究选用
预处理剂为0.002mol/L的8-羟基喹啉,所获染色
体浓缩程度比较好,便于配对,利于结果的分析,提
高了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胡志昂,张亚平.中国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M].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史广东,孟林,毛培春,等.偃麦草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
与结构研究[J].草地学报,2009,17(5):654-664.
[3] 吕伟东,徐鹏彬,蒲训.偃麦草属种质资源在普通小麦
育种中的应用现状简介[J].草业学报,2007,16(6):
136-140.
[4]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等.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
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J].中国草地,2005,
27(1):57-63.
[5] 史广东,毛培春,张国芳,等.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
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J].草业科学,2009,26(8):
52-56.
[6] 孟林,毛培春,张国芳.偃麦草优良无性系及其光合特
性日变化规律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6(7):21-24.
[7] 孟林,尚春艳,毛培春,等.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苗期
耐盐性综合评价[J].草业学报,2009,18(4):67-74.
[8] 孟林,毛培春,张国芳.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不同耐
盐群体生理指标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
27(4):83-89.
[9] 尚春艳,张国芳,毛培春,等.中间偃麦草苗期 NaCl胁
迫的生理响应[J].华北农学报,2008,23(4):157-162.
[10] 马小廷,米福贵,王毅,等.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
杂交种抗旱性评价[J].草业科学,2010,27(12):92-95.
[11] 张学勇,董玉琛.偃麦草基因组组成及新物种形成规
律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
66-67.
[12] 尤明山,李保云,唐朝晖,等.偃麦草E染色体组特异
RAPD和SCAR标记的建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7(5):1-6.
[13] Arano H.Cytological studies in subfamily Carduoidae
(Compositae)of Japan.IX.The karyotype analysis and
phytogenic consideration on pertya and Ainsliaea(2)[J].
The Botanical Magazine Tokyo,1963,76:32-39.
[14] Stebbins G L.Chromosome Evolution in Higher Plants
[M].London:Edward Aronld,1971:88.
[15] Levan A,Fredga K,Sandberg A A.Nomenclacture for
centromeric position on chromosomes[J].Hereditas,
1964,52:201.
[16] Kuo S R,Wang T T,Huang T C.Karyotype analysis
of some formosan gymnosperms[J].Taiwania,1972,
17:66.
[17] 朱昊.新疆野生偃麦草遗传多样性研究[D].乌鲁木
齐:新疆农业大学,2008.
[18] Barkworth M E.Taxonomy of Triticeae:a historical per-
spective[J].Hereditas,1992,116:1-14.
[19] Dewey D R.The genomic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s a
guide to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with the perennial
Tritceae[A].In:Gustafson J P.Gene Manipulation in
Plant Improvement[M].New York:Plenum Pulishing
Corp.,1984:209-279.
[20] 李潇枫.偃麦草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21] 张凯丽,刘辉.一种确定染色体图象着丝点位置的方
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26(3):110-113.
Analysis of chromosome karyotypes of Elytrigia intermedia and Elytrigia elongate
ZHANG Xiao-yan1,2,MAO Pei-chun2,MENG Lin2,ZHANG De-gang1
(1.Co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ansu Lanzhou 730070,China;
2.Beij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Grass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The chromosome karyotypes of Elytrigia intermedia and E.elongata were determined by the root tip
squash method.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chromosome type of E.intermedia was K(2n)=6x=42=34m+
8sm,and the composition of relative length chromosomes was 10L+10M2+12M1+10S,belonging to 2Btype.
The chromosome type of E.elongata was K(2n)=10x=70=38m+22sm+8st+2t,and the composition of rela-
tive length chromosomes was 10L+22M2+30M1+8S,belonging to 2Btype.These results would provide theo-
retical basis for their cy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research.
Key words:Elytrigia intermedia;Elytrigia elongata;chromosome;karyotypes
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