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8] 李 锐. 广金钱草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
国药业,2009,18(16):86-87.
[9] 王绪江,李宝兴,卢振权,等. 广金钱草颗粒对结石患者
尿液的影响[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1-12.
[10] 张德珍,廖咸硕. 广金钱草排石汤对输尿管结石 ESWL 术
后的止痛及排石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
(17):289-291.
[11] 刘颖新,刘利利,邱艳明,等. 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
选香薷提取工艺[J]. 中 国 药 房,2014,25 (19):
1757-1760.
[12] 何凤兰.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芍提取工艺[J]. 海峡
药学,2014,26(8):24-25.
[13] 陶 利,曹学成,周金辉.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飞扬草
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4):
161-162.
[14] 张建军,付建武,徐 峻.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虎杖提
取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6):401-405.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曾海荣, 赵 振, 梁美云, 姚雅绮, 王 冰* , 张伟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收稿日期:2015-08-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303233)
作者简介:曾海荣 (1990—),男,硕士生,从事心血管药理与炎症医学研究。E-mail:hr2323631@ 126. com
* 通信作者:王 冰 (1974—),女,博士,副教授,从事中药纳米制剂研究。E-mail:annabel_ cn@ 163. com
张伟荣 (1953—),男,硕士,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研究。E-mail:zwr885@ 126. com
摘要:目的 优化紫花地丁止痒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 L9(3
4)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
3 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HPLC法测定秦皮乙素含有量,以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
果 最优工艺为浸泡 30 min,加入 10 倍量水,提取 2 次,每次 1 h,秦皮乙素含有量为 5. 90 mg /g,转移率为
58. 60%。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样品质量稳定,对紫花地丁止痒复方质量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紫花地丁止痒复方;提取工艺;秦皮乙素;正交试验;HPLC法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6)05-1174-03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6. 05. 047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 3 味中
药组成,是本校经多年使用证明疗效确切的临床验方,该
组方简单,疗效显著,主要用于湿疹、荨麻疹和皮肤瘙痒
症等临床皮肤病的治疗。方中紫花地丁性味苦寒,归心、
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疖,为君药,其主要含有香
豆素类成分[1],而秦皮乙素为其有效成分和特征成分[2],
具有抗炎[3]、抗氧化[4]、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5];臣
以苦参,因其性味苦寒,善祛风、杀虫止痒,为诸多皮肤
病所常用;白鲜皮性味苦寒,善清热燥湿、解毒、祛风止
痒,为治疗皮肤湿疹、湿疮、疥癣等疾病的常用药。本实
验参考文献 [6-10],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浸泡时间、
加水量、提取时间对复方中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膏得率的
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紫花地丁止痒复方的提取、
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剂
1. 1 实验仪器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四元
恒流泵、在线脱气机、VWD 检测器 (美国 Agilent 公司);
AT201 型电子天平 (十万分之一,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
司);TC-6K型电子天平 (美国双杰兄弟有限公司);Milli-
Q型纯水器 (美国 Millipore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
器 (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调温电热器 (通州市申通
电热器厂);Rotavapor 旋转蒸发仪 (瑞士 Buchi 公司);
SHB-IIIA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南京科尔仪器设备有限
公司)。
1. 2 药品与试剂 紫花地丁 (批号 141118-201411)、苦参
(批号 141006-201410)、白鲜皮 (批号 140821-201408)药
材购自上海康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秦皮乙素 (批号 GR-
133-140408)对照品购自上海伊洪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甲
醇、乙腈均为色谱纯 (沃凯公司);磷酸为分析纯 (国药
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HPLC法分析提取物中的秦皮乙素
2. 1. 1 溶液的制备
2. 1. 1. 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秦皮乙素对照品 4. 54 mg,
置于 10 mL 量瓶中,甲醇溶解并定容,配成 454 μg /mL 贮
备液。然后,将其依次稀释成 227. 0、113. 5、56. 75、
4711
2016 年 5 月
第 38 卷 第 5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y 2016
Vol. 38 No. 5
28. 36、14. 19、7. 090、3. 550 μg /mL系列对照品溶液。
2. 1. 1. 2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干燥提取物粉末 0. 02 g,
加甲醇溶解,称定质量,超声溶解 15 min,甲醇补足减失
质量,0. 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 1. 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将秦皮乙素贮备液稀释 5 倍,紫
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长扫描 (200 ~ 600 nm),最终选择
最大吸收波长为 348 nm。
2. 1. 3 方法学考察
2. 1. 3. 1 色谱条件[11-16] Ultimate XB-C18色谱柱 (5 μm,
4. 6 mm × 250 mm);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水 (18 ∶ 82),
等度洗脱;检测波长 348 nm;体积流量 1 mL /min;柱温
25 ℃;进样量 10 μL,色谱图见图 1。
1. 秦皮乙素
图 1 HPLC色谱图
2. 1. 3.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2. 1. 1. 1”项下对照品溶
液,在“2. 1. 3. 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以峰面积平均值为
纵坐标 (Y),对照品质量浓度 (μg /mL)为横坐标 (X)进
行回归,得到线性方程 Y = 44. 287X + 61. 492,r = 0. 999 9,
表明秦皮乙素在 3. 55 ~227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 1. 3. 3 精密度与稳定性试验 在“2. 1. 3. 1”项色谱条
件下,精密吸取“2. 1. 1. 1”项下对照品溶液 10 μL,连续
进样 5 次,测得峰面积 RSD为 0. 7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
好。然后,分别于 0、2、4、6、8、12、24 h 精密吸取
“2. 1. 1. 2”项下供试品溶液 10 μL,测得峰面积 RSD 为
0. 9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24 h内稳定性良好。
2. 1. 3. 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提取物适量,按“2. 1. 1. 2”
项下方法平行制备 5 份供试品溶液,在“2. 1. 3. 1”项色谱
条件下测定。结果,秦皮乙素含有量为 5. 55 mg /g,RSD为
0. 18%,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 1. 3. 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秦皮乙素含有量已知
(5. 55 mg /g)的提取物粉末 9 份,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
(0. 454 mg /mL)适量,按“2. 1. 1. 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在“2. 1. 3. 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取样量 /
g
原有量 /
mg
加入量 /
mg
测得量 /
mg
回收率 /
%
平均回收
率 /%
RSD /
%
0. 021 0 0. 118 4 0. 142 1 0. 261 4 101. 0
0. 024 3 0. 137 0 0. 137 0 0. 267 1 95. 0 96. 7 3. 92
0. 024 4 0. 137 6 0. 110 1 0. 239 7 94. 0
0. 024 2 0. 136 5 0. 163 8 0. 291 5 94. 0
0. 021 2 0. 119 6 0. 119 6 0. 232 7 95. 0 96. 0 2. 76
0. 021 1 0. 119 0 0. 095 2 0. 212 5 99. 0
0. 024 4 0. 137 6 0. 165 1 0. 287 3 89. 0
0. 020 7 0. 116 7 0. 116 7 0. 223 4 91. 0 91. 0 2. 20
0. 021 1 0. 119 0 0. 095 2 0. 269 8 93. 0
2. 2 正交试验 按照处方,分别称取紫花地丁 30 g、白鲜
皮 15 g、苦参 15 g,加适量水浸泡一段时间,煎煮提取,
浓缩,冷冻干燥,即得提取物。
2. 2. 1 试验设计因素水平安排 根据预实验单因素考察结
果,发现提取 2 次的效果较佳,故采用 L9(3
4)正交试验
设计表对复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浸泡时间 (A)、加水
量 (B)、提取时间 (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取 3 个
水平,结果见表 2。
表 2 因素水平
水平
因素
A浸泡时间 /min
B加水量(第 1 次 +
第 2 次)/倍
C提取时间 /h
1 30 16(8 + 8) 1. 0
2 60 20(10 + 10) 1. 5
3 90 24(12 + 12) 2. 0
2. 2. 2 提取方法与结果分析 按处方称取紫花地丁、苦
参、白鲜皮药材适量,根据正交设计条件提取 2 次,合并
提取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冷冻干燥,按“2. 1. 1. 2”项下
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 1. 3. 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
计算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膏得率[17],结果见表 3,方差分
析见表 4。
直观分析显示,3 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B > A > C,
最佳工艺条件为 A2B2C1。由于因素 C的离差平方和小于误
差项因素 D,故将其并入误差项计算。方差分析表明,加
水量 (B)影响最显著 (P < 0. 05),选择 B2,而浸泡时间
(A)和提取时间 (C)均无显著性影响 (P > 0. 05),故可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最终,优选的工艺条件为
浸泡 30 min,加 10 倍量水,提取 2 次,每次 1 h。
2. 2. 3 验证试验 称取紫花地丁 30 g、白鲜皮 15 g、苦参
15 g,共 3 份,按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在
“2. 1. 3. 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秦皮乙素含有量为
5711
2016 年 5 月
第 38 卷 第 5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y 2016
Vol. 38 No. 5
表 3 L9(3
4)正交设计结果
试验号
因素
A B C 误差
秦皮乙素
转移率 /%
干膏得
率 /%
综合
评分
1 1 1 1 1 49. 627 20. 383 82. 815
2 1 2 2 2 55. 764 23. 700 94. 400
3 1 3 3 3 50. 462 23. 083 88. 187
4 2 1 2 3 47. 722 22. 233 84. 079
5 2 2 3 1 60. 246 23. 450 98. 351
6 2 3 1 2 61. 504 21. 817 96. 822
7 3 1 3 2 52. 178 21. 267 86. 796
8 3 2 1 3 58. 805 21. 950 94. 413
9 3 3 2 1 55. 992 20. 967 90. 010
K1 88. 467 84. 563 91. 350 90. 392
K2 93. 084 95. 721 89. 496 92. 673
K3 90. 406 91. 673 91. 111 88. 893
R 4. 617 11. 158 1. 854 3. 780
注:设置秦皮乙素转移率的权重系数为 0. 6,干膏得率为 0. 4。
综合评分 =(秦皮乙素转移率 /秦皮乙素最高转移率)× 0. 6 × 100 +
(干膏得率 /干膏最高得率) × 0. 4 × 100
表 4 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F比 F临界值 P值
A 32. 243 2 2. 317 6. 940 > 0. 05
B 191. 437 2 13. 755 6. 940 < 0. 05
C 6. 101 2 0. 438 6. 940 > 0. 05
D 21. 739 2 1. 566 6. 940 > 0. 05
误差(C + D) 27. 840 4 — — —
5. 90 mg /g,RSD为 1. 35%,转移率为 58. 60%,表明该工
艺稳定可靠。
3 讨论
单因素试验表明,2 次提取比 1 次提取可转移出更多
的秦皮乙素,故从实验需要及节约能源角度考虑,选择 2
次提取;正交试验显示,加水量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紫
花地丁为叶类药材,易吸收水分,在预实验中发现,第一
次加 8 倍量水时,紫花地丁容易黏壁,不利于提取;加
10 倍量水时,提取效果较好,与正交试验的优选结果
一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
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
等作用[18-20],而香豆素类成分秦皮乙素是其有效成分和特
征成分之一。由于该成分转移率和干膏得率是评价水提工
艺的关键指标,故本实验以两者综合评分来优选复方水提
工艺,表明其合理可行,可为紫花地丁止痒复方的临床应
用及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胡兰,董小萍,张 梅,等.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2010,41(6):874-877.
[2] 梁承远,张诗韵,毛跟年,等. 秦皮乙素及其衍生物的合
成与药理学研究进展[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5,33
(2):126-133.
[3] 李艳丽,胡彦武. 紫花地丁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
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4):244-247.
[4] 曹 捷,秦 艳,尹成乐,等.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及抗氧
化活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77-81.
[5] 李永生,何希瑞,杨 燕,等.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与药理
活性研究新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3,6(4):313-318.
[6] 王艳平,夏新华,王杰英. 正交试验法优选紫蒲颗粒提取
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9,31(1):133-134.
[7] 蔡 皓,庄延双,刘 晓,等. 正交优选小柴胡汤的提取
工艺[J]. 中药材,2012,35(12):2036-2039.
[8] 徐静静,艾训儒,李 琴,等. 正交试验优选延龄草多糖
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13,36(2):305-307.
[9] 刘惠英. 正交试验优化香砂养胃片处方的研究[J]. 中药
材,2012,35(3):491-493.
[10] 巨建云,赵海霞. 水提取法制备苦参配方颗粒的工艺研究
[J]. 中药材,2009,32(10):1625-1627.
[11] 宁火华,艾其茂,罗跃华. HPLC 测定紫花地丁中秦皮乙
素的含量[J]. 中国药品标准,2007,8(3):68-69.
[12] 王甫成,夏成凯,栗进才,等. HPLC 同时测定紫菀中 5
种黄酮类成分[J]. 中成药,2012,34(2):306-309.
[13] 陈胡兰,汤沛然,张 梅,等. 不同产地紫花地丁中秦皮
乙素的含量比较[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
(3):72-96.
[14] 涂瑶生,胥爱丽,江洁怡,等. 紫花地丁配方颗粒的
HPLC 指纹图谱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29(4):
388-391.
[15] 林夏楠,林巧之. 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含量测定研究[J].
海峡药学,2008,20(9):60-62.
[16] 陈胡兰,汤沛然,张 梅,等. 紫花地丁药材及其混淆品
的 HPLC 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
(18):1372-1375.
[17] 王 宁,陈晓斌,刘志辉,等. 热痹消颗粒提取纯化工艺
研究[J]. 中成药,2011,33(11):2003-2005.
[18] 李艳丽,胡彦武. 紫花地丁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
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4):244-247.
[19] 孙艺方,杜利利,周 乐,等. 紫花地丁抗菌活性成分研
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66-2670.
[20] 徐金钟,曾珊珊,瞿海斌.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研究[J]. 中
草药,2010,41(9):1423-1425.
6711
2016 年 5 月
第 38 卷 第 5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y 2016
Vol. 38 No.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