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产地卷柏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全 文 :适应性较好。
表 1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样品中羽扇豆
醇含量 m/mg
加入量
m/mg
测得量
m/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RSD
(%)
0.161 2 0.122 3 0.285 0 101.23
0.162 4 0.122 3 0.282 2 97.96
0.161 4 0.122 3 0.277 4 94.85 97.82 2.49
0.160 8 0.122 3 0.281 8 98.93
0.162 6 0.122 3 0.283 4 98.77
0.163 2 0.122 3 0.279 6 95.18
2.10 样品的含量测定 取不同采收期的安痛藤样品按 “ 2.3”项
下制备供试品溶液 , 进样量 20 μl, 测定供试品中羽扇豆醇的含
量。结果见表 2。
表 2 安痛藤不同采收期羽扇豆醇的含量测定 %
采集或购买日期 采集或购买地点 样品平均含量
2004-04-20 赣南 0.013 2
2004-10-20 黄庆仁栈药店 0.011 5
2005-10-10 开心人药店 0.012 6
2005-11-25 赣南 0.016 2
2006-10-15 赣南 0.013 7
结果显示 , 不同采收期安痛藤样品中的羽扇豆醇含量存在较
大的差异。由于样品来源于山区 ,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 ,主
要影响因素可能在于日晒与水分等自然条件。 2004, 2005, 2006
年采集的样品中 , 以 2005-11-25采收的羽扇豆醇含量最高。
3 讨论
3.1 供试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羽扇豆醇溶于氯仿 、略溶于甲醇和
乙醇 , 采用氯仿 、乙醇 、甲醇 3种提取溶剂进行比较 ,发现氯仿反
而不能提出羽扇豆醇 , 可能是因为氯仿的渗透性能差。而乙醇在
提取羽扇豆醇时带来了较多的杂质成分 , 使基线升高 ,羽扇豆醇
峰受到干扰而不能较好地分离 。同时 , 也对超声和回流两种提取
方法进行提取条件比较实验 , 考察了不同超声提取时间(10, 20,
30, 40, 50, 60 min)和不同粒度的药材粉未(20, 40, 60, 80, 100目)
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过 60目药材粉末 , 用甲醇超声提
取 30min较为适宜。
3.2 样品预处理 由于羽扇豆醇在安痛藤中含量较低 ,极性较大
的成分较多 , 使得羽扇豆醇峰的峰高相对较低;另外 ,羽扇豆醇的
色谱峰受到邻近峰的干扰不易分离。所以 ,我们用正相硅胶柱对
样品作了预处理 ,使得一些大极性的成分被吸附在硅胶上 , 并且
去除了部分干扰成分 ,提高了羽扇豆醇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和分
离度 , 并使峰形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 1 ]  张叶青 ,谢一辉 ,黄丽萍.白粉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
究进展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17(1):107.
[ 2 ]  黄丽萍 ,谢一辉 ,肖百全 , 等.安痛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17(11):2139.
[ 3 ]  T.GeethaandP.Varalakshmi.Anti-inflammatoryactivityoflupeol
andlupeollinoleateinrats[ J].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2001, 76
(1):77.
[ 4 ]  VaratharajanSudhahar, SekarAshokKumar.etal.Remedialeffectof
lupeolanditsesterderivativeonhypercholesterolemia-inducedoxida-
tiveandinflammatorystresses[ J] .NutritionResearch, 2007, 27(12):
778.
[ 5 ]  DalaleNaaimi, CarolineBaudouin.etc.Lupeolstimulatestheproduc-
tionofhigh-qualitytypeIcolageninhumanskinthroughHSP47 in-
duction[ J] .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Dermatology, 2008, 58
(2):AB62.
[ 6 ]  马雨林 ,张 艳.薄层扫描法测定血水草地上部分中羽扇豆醇乙
酸酯的含量 [ 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7(4):
26.
[ 7 ]  MitjaMartelanc, IrenaVovk, BredaSimonovska.Determinationofthree
majortriterpenoidsinepicuticularwaxofcabbage(Brassicaoleracea
L.)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withUVandmass
spectrometricdetection[ J] .JournalofChromatographyA, 2007, 1164
(14):145.
收稿日期:2008-04-08; 修订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计划项目(No.08110091800);
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2006HANCET-08)
作者简介:马志毅(1973-),男(汉族),河南林州人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在读博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郑晓珂(1961-), 女(汉族),河南开封人 , 现任河南中医
学院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工作.
不同产地卷柏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冯志毅1 , 赵献敏 2 , 王彦志2 , 魏 悦 2 , 郭永慧2 , 张 冰 1 , 郑晓珂 2*
(1.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2.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卷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阿曼托双黄酮为对照品 ,绘制标准曲线 , 将卷柏 95%
乙醇回流提取液 , 在 337nm波长下测定吸收度。结果 总黄酮含量为 1.52%,平均回收率为 99.90 %, RSD=1.35%(n=
6),线性范围 1.92 ~ 11.52μg· ml-1 , r=0.999 8。结论 该法测定卷柏总黄酮含量 ,简单 、迅速 、准确 , 可用于卷柏的质量
控制。
关键词:卷柏; 阿曼托双黄酮; 总黄酮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5-1087-02
  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 Selaginelatamariscina(Beauv.)Sp-
ing.或垫状卷柏 Selaginellapulvinata(Hook.etGrev.)Maxim.的
干燥全草 , 具有活血通经功效。 主要用于经闭痛经 、跌打损伤
等 [ 1]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卷柏所含的阿曼托双黄酮 、新
柳杉双黄酮 [ 2~ 4]等黄酮类化合物 , 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
基的作用 , 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有保护作用 [ 5] 。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全国 10批不
同产地卷柏中总黄酮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岛津 UV-2201紫外分光光度计;AB204-N万分之
一电子天平;AE240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ZKW-4电子恒温水
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器 SB-1000(上海
爱朗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卷柏药材产地分别为安徽 、北京 、河南 、新疆 、山东 、
云南 、湖北 、河北 、江西 、甘肃 , 共收集 10批样品 , 经过河南中医院
药学院生药学科陈随清教授鉴定为卷柏科卷柏属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ing.的全草。阿曼托双黄酮为本实验室
自制 , 纯度达到 99%以上 , 水为超纯水 ,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1087·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5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5期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1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卷柏药材(过 3号筛)粉末约 4.00
g, 置 100ml圆底烧瓶中 ,加 95%乙醇 40ml, 85℃回流 2次 , 2h/
次 , 提取液浓缩 ,真空干燥。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提取物约 3.00
mg,置 100ml容量瓶中加 95%乙醇定容至刻度 ,摇匀 ,即得供试
品溶液。
2.1.2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阿曼托双黄酮 2.00
mg,置 25ml容量瓶中 ,加 95%乙醇超声溶解 ,定容至刻度 , 摇匀 ,
即得对照品溶液。
2.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 , 在 190 ~
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吸收光谱。结果见图 1 ~ 2。
图 1 对照品阿曼托双黄酮溶液吸收光谱图
图 2 供试品溶液吸收光谱图
对照品阿曼托双黄酮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 270 nm和 337
nm处均有较大吸收。由于 270 nm靠近溶剂末端吸收 , 容易对样
品测定造成干扰 , 故选 337nm为测定波长。
2.3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取配置好的对照品溶液 0, 1, 2, 3, 4,
5, 6 ml置 25 ml容量瓶中 ,加 95%乙醇定容至刻度 , 摇匀 , 在 337
nm处测定其吸收度(Y)值 , 并以吸收度(Y)对浓度(X)进行线性
回归 , 得回归方程 Y= 52.147 X+ 0.028, r=0.999 9 (n=7)。
结果表明 , 对照品在 1.92 ~ 11.52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好。
2.4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6份 ,每份 0.5ml,分别
置 25ml容量瓶中 , 95%乙醇定容至刻度 ,于 337 nm处测定吸收
度 , 由标准曲线按外标法计算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含量 , 求得
RSD为 0.88%, 显示精密度良好。
2.5  重复性实验 精密称取同一样品(产地:河南)适量 , 按
“ 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6份 , 于 337 nm处测定吸收度。
由标准曲线按外标法计算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含量 , 求得 RSD
为 0.70%, 表明本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6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样品(产地:河南)适量 ,按 “ 2.1”项
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 室温下放置 0, 2, 4, 6, 8, 12, 24, 48 h测
定吸收度 , 计算总黄酮含量 , 结果 RSD为 0.21%, 说明供试品溶
液在 48h内稳定。
2.7  回收率实验 照 “ 2.1”方法制备供试品(产地:河南)乙醇
提取物 ,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卷柏乙醇提取物 6份 , 每份约
100.00 mg, 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适量 , 按 “ 2.1”项下供试品
溶液的制备方法配制回收率供试品溶液 ,于 337 nm处测定吸收
度 , 由标准曲线按外标法计算总黄酮含量 , 计算回收率。结果见
表 1。
表 1 回收率考察


样品称样量
m/mg
样品中总
黄酮量 m/mg
加入对照品
的量 m/mg
测得总黄
酮量 m/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RSD
(%)
1 100.00 1.520 4.00 5.437 98.50
2 99.80 1.517 4.00 5.569 100.95
3 100.10 1.521 4.00 5.557 100.65 99.90 1.35
4 99.90 1.518 4.00 5.441 98.60
5 100.20 1.523 4.00 5.471 99.05
6 100.10 1.521 4.00 5.557 101.65
2.8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 10批不同产地卷柏药材粉末各
4.0 g,按 “ 2.1”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于 337 nm处测定吸收度 ,
由标准曲线按外标法计算总黄酮平均含量达 1.52%。结果见
表 2。
表 2 不同产地样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
序号 产地 含量 平均含量 RSD
1 安徽 0.99
2 北京 1.07
3 河南 1.52
4 新疆 2.04
5 山东 2.21 1.52 0.41
6 云南 0.87
7 湖北 1.98
8 河北 1.73
9 江西 1.74
10 甘肃 1.02
  n=6
3 讨论
在制备样品溶液时 ,比较水煮 、超声 、回流等不同提取方法 ,
发现回流提取得到的阿曼托双黄酮的含量较高 ,故采用回流提取
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参照满山红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1] , 以
AlCl3为显色剂 , 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卷柏总黄酮的含量 , 结
果表明所选波长及其显色方法很不稳定 , 误差较大;进而参照半
枝莲和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测定的紫外比色法 [ 1] , 以阿曼托双黄
酮为对照品 , 根据黄酮类成分在 337nm下具有紫外吸收的特点 ,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337 nm下测定卷柏总黄酮的含量。本研
究方法操作简便 ,稳定性好 , 可用于卷柏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测定了 10批不同产地卷柏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平均
含量为 1.52%, 最低为云南产含量只有 0.87%,最高为山东产含
量为 2.21%, 不同产地卷柏药材中阿曼托双黄酮的含量有差异 ,
说明卷柏中总黄酮的含量受地质 、环境 、气候的影响 ,这为环境因
子与药材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 Ⅰ 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77, 157, 229, 396.
[ 2 ]  毕跃峰 ,郑晓珂 ,冯卫生 ,等.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 [ J] .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 2002, 17(3):97.
[ 3 ]  毕跃峰 ,郑晓珂 ,冯卫生.卷柏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J] .
药学学报 , 2004, 39(1):41.
[ 4 ]  郑晓珂 ,毕跃峰 ,冯卫生 ,等.卷柏中化学成分 [ J].药学学报 , 2004,
39(14):228.
[ 5 ]  徐 智 ,贾素洁 , 谭桂山 , 等.垫状卷柏中双黄酮药理活性的研究
[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14):88.
·1088·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5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