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赤霉素对伏令夏橙成熟果实皱皮细胞壁成分的影响



全 文 :亚 热 带 植 物 通 讯 1 9, o ( 2 ) , 6 4一 6 5
S u b t r o p i e a l P l a n t R e s e a r e h C o m m u n i e a t i o n s
赤霉素对伏令夏橙成熟果实皱皮细胞壁成分的影响
R o b e r t o J o n a
,
R a p h a e l G o r e n 和 M a r e o M a r m o r a
皱皮是许多橙类品种果实由于果皮 白色组织 ( 白皮层 ) 裂开而引起的病害 , 致使果
实丧失鲜销价值 。 此种病害在广泛发展 的伏 令夏橙品种上是较为严重的 , 且随果实成熟
度增加 , 病害更趋严重 。
人们认为皱果与气候 、 栽培和营养条件有关 。 但是 , 对其生理机制的研究甚少 , 且
缺乏理想的控制办法 。 前 人的研究认为 、 , 伏 令夏橙皱皮与果胶酶活性增高 、 钙含量降低
和激素水平有关 。 oJ n e 、等推荐 , 可采用 G A 。来控制伏 令夏橙及脐橙的皱皮现象 。
本文报道 G A 3对伏令夏橙成熟果实皱皮的组织学和生理学方面的效应 。 供试植株种
植在以色列沿海地区 , 设 G A 3 2 O P p m 处理树 ( 7 月喷布 ) 及对照树 。 并于 10 月 (果 实
最大时 ) 、 1 月 ( 果实橙色 ) 及 4 月 (果实成熟 ) 进行观察 。
柑桔类果实的外果皮系果实最外层组织 , 外果皮与内果皮之间为海绵薄壁组织层 ,
海绵层具有很多裂生的气隙 。 研究结果表明 , 果实生长第二阶段 (直至 10 月末 ) , 皱皮
比未皱皮组织的细胞壁能吸收更多的染色剂 。 显微镜观察证实 , G A 3与其它处理之间的
差异较小 。 然而 , 10 月细胞壁膨胀部连接链 比 4 月更延长 , 而与皱皮果相 比 , 未皱皮细
胞连接链较少 中断 。 4 月 , 皱皮的白皮层细胞壁伸出的膨胀部很少连接 , 故细胞 明显隔
离 , 白皮 层中间部分完全破坏 , 未见细胞存在。
细胞壁多糖含量的测定表明 , 病害果比正常果的多糖含量低 。 经 G A 3处理的病果 ,
其自皮层细胞壁不溶性多糖含量明显 比对照处理的高 , 且主要表现在 4 月间 。
白皮层的细胞壁不溶性多糖主要是不溶性果胶 , 而半纤维素含量较少 。 病果的不溶
性果胶含星减少 , 半纤维素却提高 。 经 G A 3处理的果实 , 以上两种化合物的比率与正常
果相近 。 在 肉眼可见果实病状时 , 其细胞壁两种多糖 的百分率明显降低 。
作者认为 : 果实皱皮病害似与两种主要现象有关 : 细胞壁溶解和细胞壁多糖含量减
少 ( 特别是果胶 ) 。
不溶性果胶 : 从 10 月到 4 月 , 不溶性果胶含量下降 。 且 10 月病果的果胶 含量显著低
于成熟后期的正常果 。
7 月喷布G A 3 , 其 细胞壁果胶含量在成熟期甚高 , 且在整个过程 的含量未见 明显减
少 ; 而病果的果胶含量迅速下降 , 7 月间喷布赤霉素则可中止这一过程 。
M on
: e il s e 等指出 , 正常果的白皮层组织的水溶性果胶含量在成熟过程 中有所 提
高 , 而皱皮果组织的水溶性果胶增加更为明显 。 C ut lu i报道 , 伴随着皱皮果的发生 , 果
实的 C a 艺+ 向外移动并积累在叶片 ; 叶面喷布 K N O : 可减少皱皮现象 。 上述表明 , 皱皮果
与其细胞壁不溶性果胶韵减少有关 。 同时还可推论 , 病果的果胶甲基醋酶活性的增强 ,
有助于细胞壁不可溶性果胶转变为可溶性果胶 。 许多研究者 ( E m b l e t o n 等 ) 均证实 喷
布赤霉素可 以抑制果胶甲基醋酶活性的提高 , 从而调节了果胶和半纤维素之间的平衡 。
半纤维素 : 作者还认为 , 评价细胞壁组分应考虑多糖成分的比例 , 尤其是果胶与半
纤维素的含量 。 研究结果显示 出 , 细胞壁的果胶与半纤维素含量 之和达多糖的 80 %时 ,
可作为正常果的临界值 。 同时 , 还提示 了果胶合成和分解的机理 。 从而 有助于理解果实
皱皮的原因 。 此外 , 病果中的其它多糖未见变化 。
结语 : 橙类果实的皱皮与果实发育初期细胞壁成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 主要是果胶含
量减少 , 半纤维素相应增加。 本研究所提出的不溶性果胶与半纤维素含量之和的临界值 ,
可供判断皱皮果病害是否存在 。 此外 , 在果实发育早勒未见病害症状时 , 通过显微镜检
验和组织化学分析 , 能鉴别皱皮病发生的可能性 。 喷布G A 3能有效地防止 皱皮的发生 。
摘译 自 S e i e n t i e H o r t i e . : l t u r a e , V o l 。 3 9 . P . 1 0 5一 1 1 5 , 1 9 8 9 。
译 者 苏明华
校 者 庄伊美
· 简讯 ·
P 8 6一 1药剂处理防止春播大豆烂种技术及应用
成果通过鉴定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针对本省春播大豆在低温多雨气候下易发生烂种而引起减
产 的问题 , 进行了防止春播大豆烂种的研究 。 五年来 , 在惠安县农业局等有关单位的协
助下 , 进行了大量 的理论研究和田 间试验 , 各项计划指标 己基本完成 , 筛选出一种新型
的引发药剂— P 86 一 1 。 该项研究及应用成果 , 已于今年 10 月 19 日在惠安县通过 省级鉴定。
厦门大学 、 福建农学院 、 福建省农科院等10 个单位的有关专家 、 教授和技术人员参
加 了鉴定会 。 代表们一致认为 , 该项研究主题针对性强 , 试验的时间长 , 群体大 , 数据
准确可靠 , 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 而且还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 P 86 一 1 的作用机理 ,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该成果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居领先地位 。
代刻门还指出 , P 86 一 1 药剂处理技术操作过程简便易行 、 效果良好 , 且成本低廉 ,
可 以节省大豆播种量并取得增产 ,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
( 黄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