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华芦荟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全 文 :最佳实验条件和橙皮苷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 分光光度法测定
橙皮苷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以蒸馏水为显色体系 , 加入质量
(g)体积(ml)分数为 5%的Al(NO3)3的溶液 1.00 ml, 在 20 ℃中
反应 20 min, 最大吸收波长为 400nm,得到橙皮苷浓度 C与吸光
度 A的标准曲线:A=0.003C-0.009, r=0.999 7;橙皮苷提取的
最佳工艺条件:以 70%乙醇为提取溶剂 , 料液比 1∶20(g:ml), 在
50 ℃下中速搅拌提取 3 h。此法方法简便 、快速 , 适用于规模化
的生产。
测定了不同桔实中橙皮苷的含量 ,研究发现橘皮中橙皮苷含
量最高为 5.70%, 其次是贡桔皮 5.59%和甜橙皮 5.00%,佛手皮
中含量仅为 3.25%。综合橙皮苷的提取率和生产经济费用 , 工
业生产企业可以选择橙皮苷含量较高的橘皮 、贡桔皮 、甜橙皮作
为生产原材料。
不同桔实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
作用。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 Ⅰ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148.
[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下册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75:2637.
[ 3 ]  刘 蕤 ,何秋星.柑桔果皮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 J] .韶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23(6):79.
[ 4 ]  陈晓青 ,蒋新宇 , 刘佳佳.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分析技术与方法
[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出版中
心), 2006:57.
[ 5 ]  邵 伟 ,熊 泽 ,李 昕.橙皮中橙皮苷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 J] .光
谱实验室 , 2005, 22(5):1044.
[ 6 ]  孙毓庆 ,胡育筑.分析化学 , 第 2版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6:
265.
[ 7 ]  赵榆林 ,杨亚玲 ,林文添 , 等.分光光度法测定桔皮中橙皮苷含量
[ J] .光谱实验室 , 2003, 20(3):353.
[ 8 ]  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 ,第 5版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206.
[ 9 ]  李 红 ,赵 征 ,汪满情.橙皮苷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J] .食品研
究与开发 , 2003, 24(2):39.
[ 10] 严赞开 ,严奉伟 ,曾 扬 ,等.桔皮中提取橙皮苷方法的研究 [ J].湖
北农学院学报 , 2000, 20(2):166.
[ 11] 李贵荣 ,杨胜圆.党参多糖的提取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J] .化学世界 , 2001, 42(8):421.
收稿日期:2008-10-31; 修订日期:2008-12-26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基金(No.MA2005003)
作者简介:李天东(1964-),男(汉族),四川平昌人 ,现任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工作.
中华芦荟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李天东 ,古静燕 ,罗 英 ,李俊刚
(绵阳师范学院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分离纯化中华芦荟中具有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的活性成分。方法 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 、凝胶
色谱从芦荟中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 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了结构 , 并以 K562肿瘤细胞株采用形态学 、流式细胞
仪和 SRB法分析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4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①, 大黄素甲醚②, 大黄酚③和
大黄素④。活性检测结果化合物 1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10μg/ml时抑制率为(57.13 ±2.13)% ] , 化合物 4在 10
μg/ml时抑制率为(35.17 ± 1.16)%, 化合物 2、3(均为 10μg/ml)的抑制率分别为 [ (18.14 ± 1.15)%, (21.13 ±
3.11)% ] 。结论 化合物 1, 2, 3, 4都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其中 1和 4活性较强 , 2, 3的活性较弱。
关键词:中华芦荟; 抗肿瘤; 细胞增殖抑制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10-2397-02
TheAntitumorActiveComponentsfromAloeveravar.chinesisBerg.
LITian-dong, GUJing-yan,LUOYing,LIJun-gang
(KeyLaboratoryofBiopharmaceuticsandMolecularBiology, MianyangNormalUniversit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ObjectiveToisolateandpurifytheactiveantitumorcomponentsfromAloeveravar.chinesisBerg.MethodsUsing
silicagelcolumnrepeatly, SephadexLH-20, fourcomponentswereislotatedfromAloeveravarchinesisBerg.Bymeansofphysi-
co-chemicalpropertiesandspectralanalysis, andtheirstructuresweredetermined.Theanti-tumoractivitiesofthesecom-
poundswereevaluatedinvitrobySRBandflowedcytometryusinghumanleukemiacarcinomacellK252.ResultsThesecompo-
nentswereidentifiedasAloe-emodin, physcion, chrysophanol, emodin.Itshowedthat5μg/mlcompound1, 10μg/mlcom-
pound2, 3, 4 couldresisitcancercell.ConclusionAllfourcomponentscaninhibitthegrowthofthecancercell.Bothaloe-
emodinandemodinshowstrongactivity, whilephyscionandchrysophanolshowweakactivity.
Keywords:Aloeveravar.chinesisBerg.; Antitumor; Celprolifationinhibition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AloeL.多年生长绿肉质多浆植物 ,原 产于非洲 , 种类约有五百多种 , 我国常见库拉索芦荟 、中华芦荟 、
木立芦荟和开普芦荟 , 多用于观赏植物或是美容保健品 [ 1] 。 文
献报道 , 该属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 如抗癌 、抗菌 、抗炎 、免疫
增强等功效 [ 2] 。 20世纪中期国外对芦荟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
的研究 ,已报道蒽醌类 、色原酮 、生物碱 、有机酸和多糖类等多种
生理活性物质。中华芦荟又称斑纹芦荟 ,国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
了一定的研究 ,如袁阿兴等 [ 3]发现芦荟苦素 ,但对其抗肿瘤化学
·2397·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1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10期
成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从中华芦荟中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
芦荟大黄素①、大黄素甲醚②, 大黄酚③和大黄素④, 并以 K562
肿瘤细胞株 ,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 SRB法结合显微镜检测细胞形
态学变化的方法 , 测定了 4个蒽醌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周期抑制
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 ,首次报道了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的体外抗
肿瘤活性。
1 材料与仪器
X4型显微熔点仪 ,温度未校正;JEOLJNM-ECP600型核磁
共振波谱仪 , TMS为内标。 SephadexLH-20、薄层硅胶和层析用
硅胶分别为 Pharmacia公司和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活性测试采
用人慢性髓原白血病肿瘤细胞 K562、胎牛血清(FBS)、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为 Hyclone公司和 GIBCOBRL公司产品;磺酰
罗丹明 B(SRB)为 Sigma公司产品。 中华芦荟 Aloeveravarchi-
nesisBerg购自四川绵阳仙游花卉有限公司 , 由绵阳师范学院生
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桂芳副教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2.1.1 提取与分离 中华芦荟叶汁浓缩物(1.5kg)以酸性氯仿
7.5L提取 4h,多次提取(10次以上), 浓缩提取液将其溶于乙醇
与水的混合液 , 依次用石油醚 、氯仿 、醋酸乙酯分别萃取。氯仿提
取物 79g, 经硅胶柱色谱多次分离(石油醚 -醋酸乙酯梯度洗脱)
及 SephadexLH-20柱色谱(甲醇洗脱)及多次重结晶分离纯化
得到化合物 1(76mg)、化合物 2(20 mg)、化合物 3(12 mg)和化合
物 4(17 mg)。
2.1.2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橙黄色针状结晶(乙醇), mp219 ~
220℃。1H-NMR(DMSO, 600 MHz)δ:11.97(1H, s), 11.91(1H,
s), 7.80(1H, dd), 7.72(1H, dd), 7.69(1H, d), 7.38(1H, dd),
7.30(1H, d), 5.62(1H, s), 4.63(2H, s);13C-NMR(DMSO, 150
MHz)δ:191.74, 181.59, 161.72, 161.43, 153.80, 137.42, 133.54,
124.49, 120.78, 119.43, 117.18, 116.01, 114.57, 113.22, 62.15。
与文献 [ 4]对照确定为芦荟大黄素 , 其分子式为 C15H10O5。
化合物 2:橙黄色针状结晶(甲醇), mp197 ~ 198℃。1H-
NMR(CDCl3 , 600 MHz)δ:12.30(1H, s), 12.10(1H, s), 7.61(1H, s), 7.35(1H, d), 7.08(1H, d), 6.68(1H, d), 3.94(3H, s),
2.46(3H, s);13C-NMR(CD3 Cl3 , 150 MHz)δ:190.8, 181.9,
166.5, 165.2, 162.5, 148.4, 135.2, 133.2, 124.5, 121.2, 113.7,
110.2, 108.2, 106.8, 22.1。与文献 [ 5]对照确定为大黄素甲醚 ,其
分子式为 C16H12O5。
化合物 3:黄色片状结晶(乙醇), mp196 ~ 197℃(乙醇)。1H
-NMR(CDCl3 , 600 MHz)δ:11.97(1H, s), 11.87(1H, s), 7.80(1H, dd), 7.71(1H, dd), 7.55(1H, dd), 7.38(1H, dd), 7.22
(1H, dd), 2.44(1H, dd);13C-NMR(CDCl3 , 150 MHz)δ:192.6,
182.0, 162.7, 162.4, 149.4, 136.9, 133.7, 133.4, 124.6, 124.4,
121.4, 119.9, 115.9, 113.8, 22.3。与文献 [ 5]对照确定为大黄酚 ,
其分子式为 C15H10O4。
化合物 4:黄色针晶 , mp256 ~ 258℃(乙醇)。1H-NMR(DM-
SO, 600 MHz)δ:12.08(1H, s), 12.01(1H, s), 11.37(1H, s), 7.49
(1H, dd), 7.16(1H, dd), 7.12(1H, dd), 6.59(1H, dd), 2.41
(1H, dd);13C-NMR(DMSO, 600 MHz)δ:190.8, 181.2, 165.3,
165.3, 162.3, 148.6, 134.7, 133.3, 124.0, 120.5, 113.5, 108.7,
107.9, 108.7, 21.0。与文献 [ 5]对照确定为大黄素 , 其分子式为
C15H10O5。
2.2 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实验
2.2.1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采用人慢性髓原白血病肿瘤细胞
K562,按照文献 [ 6 , 7]采用 SRB(sulforhodamineB, 磺酰罗丹明 B)
法 , 结合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顺铂做阳性对照), 测定了
4个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2.2.2 抗肿瘤活性 结果表明 , 镜下观察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有
细胞凋亡诱导活性 , 其中芦荟大黄素活性较为明显 , 100 μg/ml
时镜下可见较多典型的凋亡小体 ,而大黄素则在 100 μg/ml时出
现凋亡小体 ,而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均无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活
性。化合物 1在 10μg/ml时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抑制率
为(57.13±2.13)%] , 化合物 4在 10μg/ml时抑制率为(35.17
±1.16)%, 化合物 2、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弱 , 测试浓度为 10
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18.14 ± 1.15)%, (21.13 ±3.11)%。
3 讨论
研究表明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 且大黄素 、
大黄素的抗肿瘤活性已见报道 [ 8 , 9] , 但是对芦荟中大黄素甲醚 、
大黄酚抗肿瘤活性尚未见报道 , 本文采用 K562肿瘤细胞株首次
报道了这 2个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本文研究表明芦荟大
黄素①、大黄素甲醚②、大黄酚③和大黄素④均有细胞增殖抑制
活性 , 但是其取代基团的位置和性质对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显著
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致谢:核磁共振谱和抗肿瘤活性由中国海洋大学食品与海洋
药物研究所代测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 1 ]  马兰花 ,史国富.芦荟提取物在防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J] .中医药
研究 , 2002, 18(2):59.
[ 2 ]  李天东 ,陈桂芳 ,韩文君.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7, 12(23):2881.
[ 3 ]  袁阿兴 ,康书华 , 覃 凌 , 等.斑纹芦荟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草
药 , 1994, 25(7):339.
[ 4 ]  高 博 ,姚春所 ,周金云 ,等.木立芦荟中 BACE抑制活性成分的研
究 [ J] .药学学报 , 2006, 41(10):1000.
[ 5 ]  YangXW , GuZM, MaCM, etal.Anewindolederivativeisolated
fromtherootoftuberfleeceflower(Polygonummultiflorum)[ J] .Chin
TraditHerbDrugs, 1998, 29(1):5.
[ 6 ]  CuiCB, YanSY, CaiB, etal.Carbazolealkaloidsasnewcelcycle
inhibitorsandapoptosisinducersfromClausenadunnianalevl[ J] .J
AsianNatProdRes, 2002, 4(4):233.
[ 7 ]  SkehanP, StorengR, ScudieroD, etal.Newcolorimetriccytotoxicity
assayforanticancerdrugscreening[ J].JNatlCancerInst, 1990, 82
(13):1107.
[ 8 ]  PecereT, GazolaMV.Aloe-emodinisanewtypeofanticanceagent
withselectiveactivityagainstneuroectodermaltumors[ J] .CancerRe-
searchBaltimore, 2000, 60(11):2800.
[ 9 ]  张 莉 ,宋冰冰.大黄素对肺癌细胞系 A973增殖的影响 [ J] .实用
肿瘤学杂志 , 2003, 17(4):68.
·2398·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10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