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
陈 艳 , 林新华 , 李少光 , 翁绳美 , 姚 宏
摘要: 目的 研究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体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法)
比色法 ,观察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对肝癌细胞 H epG2 和白血病细胞 H L60 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蒲
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在体外对肝癌细胞 HepG2 和白血病细胞 HL60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正丁醇部位的半数
抑制率分别为 7.94 和 10.72 ,效果最为显著。 结论 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能抑制肝癌细胞 HepG2 和白
血病细胞 H L60的增殖 ,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 棕榈科;抗肿瘤药;提取法
中图分类号: R282.710.5;R97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194(2008)02-0093-03
收稿日期:2007-08-10 修回日期:2007-12-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675015);福建省教育厅
资助省属高校项目(2005K049);福建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资助项目(JA07101)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药学院 , 福州 350004
作者简介:陈 艳(1980-),女,助教 ,福建医科大学 2007级博士研
究生
通讯作者:林新华
蒲葵(Liv istona chinesis R.Br.)属于棕榈科
(T rachycar Pus Fo rtinei)常绿乔木 ,蒲葵子为该植
物种子 ,其性味平 、淡 , 具有败毒抗癌 、消瘀止血之
功效。民间常用其治疗白血病 、鼻咽癌 、绒毛膜癌 、
食管癌 ,效果显著[ 1-2] 。笔者对福建产蒲葵子进行初
步提取和分离 ,并研究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
性 ,筛选有抗癌活性的提取部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全自动酶标仪(Mod550 ,美国 Bio-
Rad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 Forma 公司);
RPM I 1640培养基(美国 Gibco 公司);小牛血清
(美国 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澳大利亚 Maver-
ick公司);四甲基偶氮唑盐(MT T ,美国 Amresco);
胰蛋白酶(美国 Difco公司);噻唑蓝(华美生物工程
公司北京分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
1.1.2 药物 采集福建福州地区产蒲葵子 , 经福
建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学系张永宏教授鉴定为棕榈
科植物蒲葵的干燥种子。
1.2 方法
1.2.1 供试品的制备 蒲葵子粗粉 1 g 用 70%乙
醇 10 mL 回流提取 3次(每次 2 h),合并提取液 ,浓
缩 ,冷冻干燥 ,得到醇浸膏 。醇浸膏用水 30 mL 混
悬 ,依次用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 ,分
别得到萃取液 ,浓缩 ,冷冻干燥 ,得到各个萃取部位
浸膏 。分取适量的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和正丁
醇萃取部位浸膏 ,以 70%乙醇(最大终浓度 5‰)助
溶 ,加 RPM I 1640培养基 ,配成 2 000 μg/mL 样品
准备液。各样品准备液以 RPMI 1640培养基依次
稀释成终浓度为 1 000 ,333 , 111 , 36 , 12 μg/mL 等
5个浓度供试液 ,4 ℃保存 ,备用。
1.2.2 细胞培养 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早
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由福建医科大学药
理研究所冻存提供 。HepG2 、HL60 均培养于含
10%小牛血清 、青霉素 100 IU/mL 及链霉素 100
μg/mL 的 RPM I 1640培养基中 ,每3 d换液1次 ,每
5 d传代 1次 。细胞均置于 37 ℃、体积分数为 0.05
的 CO 2 、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
于试验。
1.2.3 MT T 法 取对数生长期 HepG2 、HL60细
胞 ,以 0.25%胰酶-PBS 液充分消化后 , 以 RPM I
1640培养基稀释成 5×104mL-1单细胞悬液 ,接种于
96孔细胞培养板 ,每个浓度复种 3孔 ,每孔180μL。
置培养箱温育 12 h后 ,药物组每孔加不同浓度供试
液 20 μL ,平行设空白对照组(用等体积的 RPM I
1640培养基代替受试药物),共培养 48 h。每孔加
入 1 mg/mL M TT 溶液 50μL ,继续培养 4 h后 ,吸
尽上清液 ,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 μL ,充
分溶解 MTT 还原产物。置酶标仪上于 492 nm 波
长处测定各药物组和空白组的光密度(D),按公式
计算得到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IR , %)以
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对药效进行初步的评价。
IR%=(1-加药组平均 D 值/对照组平均 D 值)×100%
2 结 果
2.1 萃取部位对 HepG2 细胞的细胞毒性 对
HepG2细胞作用 48 h 后 ,各萃取部位不同浓度的
抑制率呈量效关系。细胞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正丁
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 。其中 ,正丁醇具有
较高的细胞毒性 , IC50仅为7.94 μg/mL(IC50 <20
μg/mL);乙酸乙酯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表 1)。
2.2 萃取部位对 H L60 细胞的细胞毒性 对
H L60细胞作用 48 h后 ,采用 MT T 法比色法 ,各萃
取部位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呈量效关系(表 2)。细胞
93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J Fujian Med Univ
2008 M ar , Vo l 42 No 2
毒性大小依次为正丁醇>乙酸乙酯 >石油醚>氯
仿。其中 ,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都具有较高的细胞毒
性 , IC50为 10.72和 17.78 μg/mL。
表 1 蒲葵子各萃取部位对 HepG2 的细胞毒性
Tab 1 The cy toto xic effects of the four ex tracts of Liv istona chinesis on HepG2 hepatoma cells %
萃取部位 ρ蒲葵子/μg·mL
-1
1 000 333 111 36 12
IC50
μg·mL-1
石油醚 90.28±2.18 90.22±1.34 84.34±1.40 47.51±2.20 13.24±1.30 47.86
氯仿 98.25±5.23 70.09±1.20 16.04±0.29 10.20±0.10 0±0.23 213.80
乙酸乙酯 99.52±3.20 98.34±4.20 97.98±0.34 79.69±1.02 16.39±0.35 22.91
正丁醇 96.77±2.10 95.96±2.10 94.02±1.56 93.21±1.45 87.63±1.20 7.94
n=3.
表 2 蒲葵子各萃取部位对 H L60的细胞毒性
Tab 2 The cyto tox ic effects o f the four ex tracts of Liv istona chinesis on H L60 leukemia cells %
萃取部位 ρ蒲葵子/μg·mL -1
1 000 333 111 36 12
IC50
μg·mL-1
石油醚 90.23±4.50 87.42±2.80 84.34±2.10 40.21±0.28 14.25±0.23 61.66
氯仿 97.56±3.80 70.80±3.10 19.63±1.78 11.78±0.68 1.89±0.90 186.21
乙酸乙酯 99.59±1.30 98.64±1.28 95.63±1.03 75.89±1.20 37.54±0.56 17.78
正丁醇 97.12±3.40 95.96±1.90 94.21±2.56 83.64±1.34 74.63±0.68 10.72
n=3.
3 讨 论
蒲葵子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其中
福建民间将蒲葵子与猪肉一同炖至肉熟烂 ,饮汤吃
肉 ,用于鼻咽癌 、食道癌的治疗。国外文献报道 ,蒲
葵子的水提物对肿瘤血管发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 ,且该水提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鼠成纤维
瘤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体外抑制作用较
强 ,对成纤维细胞瘤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
果 ,未观察到毒副作用;蒲葵子的乙醇提取物(0.1
g/mL)对人白血病细胞 HL60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 , IC50为 1/50倍的提取液(即 2 μg/mL)[ 3-4] 。
本研究采用 MTT 法对蒲葵子的石油醚 、氯仿 、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
筛选研究 ,结果表明 ,蒲葵子粗提物的上述各萃取
部位对 HepG2和 HL60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用 ,均在给药后 24 h 内效果明显 。乙酸乙酯对
HepG2和 HL60胞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99.52%
和 99.59%,正丁醇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 96.77%和
97.12%,正丁醇部位的 IC50分别为 7.94和10.72
μg/mL ,说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明显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本研究为抗肿瘤药物的粗筛 ,所用的样品为蒲
葵子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 。结果显示 ,石油
醚部位和氯仿部位对 HepG2 和 H L60 的作用都不
明显 。可能是由于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的溶解
性稍差 ,致使有效浓度太低 ,而其他部位均能达到
较好的溶解。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述结果提示 ,在这两个萃取部位(乙酸乙酯
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可能存在抗癌作用较强的活
性成分 ,因此 ,有必要对蒲葵子进行系统的物质基
础研究。为寻找到构效关系明确的活性单体成分 ,
笔者拟对蒲葵子的各萃取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植物
化学细分工作 ,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
用的特点 ,为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也为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
[ 1] 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 M ]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969:772-773.
[ 2] 赵国平 ,戴 慎 ,陈仁寿.中药大辞典[ M] .下册.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2459-2460.
[ 3] Sartippour M R , Liu C , Shao Z M , et a l.Livi stona ex t ract in-
hibit s angiogenesis and can cer g row th [ J ] .Oncolog Rep ,
2001 , 8(6):1355-1357.
[ 4] Cheueng S , Tai J.In vi tr o s tudies of the dry f ruit of C hinese
fan palm Livistona chinensis[ J] .Oncolog R ep , 2005 , 14(5):
1331-1336.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Extracts of Livistona chinesis in vitro
CHEN Yan, LIN Xinhua , LI Shaoguang , WENGShengmei , YAOHong
Faculty of Pharmacy , Fuj ian Medical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4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 stig ate anti-tumo r ef fect of the ex t racts of Liv istona chinesis in
9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 年 3 月 第 42卷第 2期
vi t ro. Methods The cy to tox ic effects o f the four kind ex t racts of Liv istona chinesis on tw o tumor cel l
lines cul tured in vi tro were tested by M T T assay . The tumo r cell line s we re HepG2 and H L60. Results
The ex t racts of Livistona chinesis induced significant g row th ar rested in tw o malignant tumor cell lines
w hich cultured in v i tro. IC50 of these cells exposed to the ex t racts from N-butanol fo r 48 hours appro ach
7.94% and 10.72%. Conclusion The N-butano l ext racts of Liv istona chinesis had obvious anti-tumo r
activi ty in vi tro.
KEY WORDS: Palmaceae;ant ineoplast ic ag ents;ex traction
(编辑:张慧茹 , 曹 延)
超声检测胎儿肠道发育及其临床意义
陈晓康 , 吕国荣 , 唐 力
关键词: 超声检查 , 产前;胎儿;消化系统畸形
中图分类号: R445.1;R7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4194(2008)02-0095-02
收稿日期:2007-09-06 修回日期:2008-01-02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 ,泉州 362000
作者简介:陈晓康(1969-),女 ,副主任医师
虽然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不高 ,但出生后死亡率很高。早
期诊断严重胎儿肠道畸形有助于及时终止妊娠 , 也有助于做
好产前及分娩时必要的应急准备。笔者探讨二维超声在胎
儿早期肠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 年 1 月-2007 年 5 月常规超声检查
的孕妇共 10 737例 ,孕妇年龄(28.6±2.11)岁(20~ 41 岁),
孕龄(30±4)周(19+ ~ 41 +周);第 1胎 9 165 例 ,第2 胎1 107
例 ,第 3胎 411例。
1.2 方法 超声诊断仪(LOGIQ 200 、400 , 美国 GE 公司;
1700 和 5500型 , 日本 ALOKA 公司)探头频率为 3.5 MHz。
观察胎儿头 、颈 、胸 、腹部 、脊柱及四肢 , 重点观察胎儿胃泡 、
小肠 、结肠和直肠 ,并测量其内径。对可疑病例进行产后随
访 ,对于严重消化道畸形进行产后随访复查或引产尸检证
实。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5.01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1.3 结果 不同孕周的胎儿小肠 、结肠和直肠的内径见
表 1。
表 1 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肠道直径 、显示率
Tab 1 The diameter of fe ta l intestinal tract and ult rasound de tectiv e rate in gesta tion with different pregnant weeks
t妊娠/周 n 小肠
d/ cm 显示率
结肠
d/ cm 显示率
直肠
d/ cm 显示率
21~ 24+6 1 982 0.11±0.10☆ 56.7☆ 0.52±0.15☆ 61.5☆ 0.64±0.20☆ 65.1☆
25~ 28+6 2 306 0.24±0.12☆ 81.2☆ 0.64±0.15☆ 92.1☆ 0.92±0.26☆ 92.5☆
29~ 32+6 2 124 0.31±0.17☆ 95.7☆ 0.76±0.15☆ 96.8 1.21±0.22☆ 96.8☆
33~ 36+6 1 867 0.34±0.14☆ 97.1☆ 0.91±0.16☆ 97.5☆ 1.44±0.21☆ 97.6☆
37~ 40+6 2 458 0.42±0.13☆ 98.2☆ 1.13±0.16☆ 99.3☆ 1.63±0.39☆ 99.5☆
显示率为%. 组间两两比较 , ☆:P<0.05.
根据表 1 标准 , 28 例追踪随访 0.5 ~ 1 年 , 17 例肠道畸
形(0.16%):1例小肠广泛扩张 ,直径约 1.1 cm ,似“蜂窝状”
为小肠闭锁(0.009%);2 例胃泡足侧小肠局限性扩张 , 出现
异常蠕动波 ,内径 0.7 ~ 2.2 cm , 部分肠管飘浮于羊水中 , 为
腹裂疝并小肠嵌顿(0.018%);1 例小肠广泛扩张似蜂窝状
及结肠部分扩张 ,为结肠闭锁(0.009%, 图 1);1 例小肠 、结
肠广泛扩张 ,盆腔下部显示出“ V”或“ U”形增宽的乙状结肠 ,
直径约3.3 cm , 为肛门闭锁(0.009%,图 2);12 例“双泡征” ,
为十二指肠闭锁(0.11%);以上病例中 12 例合并羊水过多 ,
5 例羊水正常。 11 例肠管扩张 , 小肠直径>0.7 cm , 结肠直
径>1.8 cm , 部分病例可见结肠回声增强呈强回声 , 但未出
现异常蠕动波 , 为生理性单纯的肠管扩张 , 随访或产后复查
肠管扩张消失。
2 讨 论
二维超声对妊娠早期的胎儿肠道不易显示 , 先前研究胃
泡显示时间较肠道早 , 经腹部超声其显示时间最早为 15
周[ 1] 。本研究表明 , 肠道多数可在孕 20 周左右显示 , 超声可
(下转第 112 页)
95陈 艳等: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