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辉县山楂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全 文 :
1 无性世代 :无性世代产生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 。 分生抱子梗短粗不分枝 , 分
生抱子串生 , 呈念珠状 。 分生抱子是两端平钝的椭园形 , 无色单胞 , 大小为 23 . 2一 28 . 2
X 1 6
.
2一 19 . 5微米二
2
、 有性世代 : 6 月份 , 在山植苗圃地 , 白粉病菌开始出现有性世代一一闭囊壳 。
由于该菌系同宗配合 , 能在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大量的闭囊壳 。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
测量 , 闭囊壳暗褐色 , 球形或扁球形 , 表面龟裂状 , 壳缘丛生 7 一12 根顶端双分叉的附
属丝 。 闭囊壳直径72 . 。一 82 . 1微米 ; 附属丝长 7 9 . 2一 1 “ 微米 。 附属丝基部暗褐色 , 上
部色较淡 , 有分隔 。 闭囊壳内藏一子囊 , 子囊无色 , 椭圆形 , 大小为23 . 5一 53 . 5微米 ,
子囊内含 8 个子囊抱子 。 子囊抱子无色单胞 , ’肾脏形 , 大 小 为 15 一 28 . 4 X 日 . 5一 1 6 . 5微
米 。
三 、 病害的发生规律
山碴白粉病在辉县是 5 月初开始发病 。 病菌主要 以闭囊壳在病枝或病叶上越冬 , 春
季温度回升后 , 如遇雨水 , 即放射子囊抱子 , 首先侵染山植幼苗的下部叶片 , 并产生分
生抱子进行重复侵染 。 分生抱子靠气流传播 , 在 5 月上旬田间即 出现 白粉 症 状 。 6 月
中 、 下旬病害迅速蔓延 , 很快使山碴布满 白粉 , 7 月下旬病情逐渐减缓 , 直到 1 月初病
害才逐渐停止发生 。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 , 特别是温度有密切关系 , 当四月 份五天平均温 度 达到 1 9 . 3 ℃
时 , 分生抱子 即可开始侵染活动 , 如果五 日平均温度超过 2 . 3 ℃分生抱子 即可在田间大
量传播 。 据 81 年 . 52 年测定 , 5 月上旬病菌在山植叶片内的潜育期为 5 一 7 天 。
据观察 , 山碴的不同品种 、 树龄以及生长势对 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 凡叶片光
户几 滑 、 肥厚并有绒毛密生的品种发病率低 , 野山碴 ( 如孔祀 ) 发病率高 。 凡植 株生 长 健
壮 , 叶片浓绿 , 管理 比较好的苗圃 , 发病轻 。 山渣幼苗比成龄树感病较多 。 幼苗 比成龄
树感病多的原因主要是叶片内糖和氮的含量不 同 。 据我们测定 , 成龄树叶片内糖的含量
是幼苗叶片的昭 肠 , 氮的含量仅为幼苗叶片的32 肠 , 说明叶片内糖和氮的含量与抗病性
有一定关系 .
四 、 药剂防治试验
1 9 8 1一 1 9 8 3年我们搜集 了防病膜剂京 Z B 、 十二玛琳 、 十三玛 琳 、 粉 锈 宁 、 百 菌
清 、 甲基托布津 、 多菌灵 、 乙磷铝 、 水扬酸 、 石硫合剂等10 种杀菌剂和保护剂 , 通过室
内 、 外试验 , 发现防病膜剂京 Z B 、 粉锈 宁 、 十二玛琳 、 十三玛琳 、 甲基托布津以及 水
扬酸对山碴 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 一 ) 药荆 防治效果试验
试验是在辉县后庄公社林场苗圃进行 。 将防病膜 剂京 2 B 2 0 倍 、 20 肠粉 锈 宁 5 0
倍 、 十二玛琳 5。。 P P m 、 十三玛琳 5。。 P P m 、 甲基托布津 1。。。倍 、 水扬酸 5 0 倍 , 喷 在
初现病斑的山植叶片上 , 以喷清水为对照 , 21 天后调查防治效果如表 1 。
表 1 山 植 苗 圃 小 区 试 验 效 果 8 1一 8 3
药 剂 重 复 次 数 平均发病率 ( 肠 ) 平均防效 ( 肠 )
防病膜剂京 Z B
2 。%粉锈宁
卯 %十二玛琳
7 5 肠 }· 下玛琳
75 % 甲基托布津
水 扬 酚
2 0 0
3 」 : 。 .琉 7 6 。 10
5 0 0 12

6 0 8 7

4 0
SO O P P m
S OO P P m
1 5
.
5 0
1 7

10
8 4
.
5 0
8 2

9 0
1 0 0 0
5 0 0
15

0 0
6

70
8 5
.
0 0
9 3

3 0
( 二 ) 防治次数试验
在历年受 白粉病 为害严重的山掩苗圃里 , 我们在 5 月 1 日和 5 月 21 日两次 喷 药 防
以 I吹清水为对照 。 在喷药后 10 天调查防治效果见表 2 。
表 2 不同施药次数与防治效果的关系一
试验结果表明 : 两次喷药 比一次喷药效果好 。 在 5 月中 、 下旬用防病膜剂京 Z B 和
十三玛琳连续喷药两次 , 防效分别可达 7 6 . 1肠和 80 。 % .
五 、 清洁田园防病试验
9 18 2年冬季 , 我们将山植苗圃的病枝 、 病叶清除干净 , 以不清除和喷防病 膜剂京 2
B为对照 , 于 1日8 3年 6 月 1 日调查 , 结果见表 3 。
表 3 清 除 病 残 防 病 效 果办到川一兰2 3 . 2 0 了. 4 0 一9 0 . 3 0 2 9 。 10}试验结果 ,表明 : 在冬季清除田间病枝 、 病叶 , 对防治山楼 白粉病有一定效果 。 它的作用基本上和喷一次药的效果相同 。 如果冬季清除病叶 , 翌春再结合药剂防治 , 效果会更好 。 如果只清除病叶 , 不喷药 , 病情开始较轻 , 不久病情就会加重 。 6 月 1 日发病率
只有 2 9 . 5肠 、 病指只有8 . 4的苗圃 , 到 6 月23 日发病率就增加到 7 . 1% , 病 指 也 增 加
到2 2 . 1 。 说明清除病枝 、 病叶在前期有一定防病效果 ,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这一
措施必须大面积连片实行 , 并与药剂防治相配合 ,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六 、 小 结
1
. 山碴白粉病主要以闭囊壳在病枝 、 病叶上越冬 , 翌年产生子囊泡子 , 成为初次
侵染的来源 , 分生抱子 的活动传播与气候 , 特别是温度关系密切 。 病菌在五月上旬的潜
育期一般为 5 一 7 天 。
2
. 山碴白粉病在辉县山区出现白粉病征的时间是 5 月上旬 , 6 月 中 、 下 旬病害迅
速蔓延 , 7 月下旬病情减缓 , 6 月上旬开始形成闭囊果 , 1 1月初病害才逐渐停止发生 .
3
. 山渣不 同品种 、 树龄及生长势 , 对 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 野山植 、 幼龄树
及生长衰弱的树发病重 。 幼龄树发病重的原因 , 是与叶片内糖和氮的含量高有关 。
4
. 使用防病膜剂京 2 B 20 。倍液和十三玛琳 ( 5 0 P P m ) 于五月上旬和下旬两次喷
洒叶面几 防治效果较好 。
5
. 清除田间病枝 、 病叶相当于一次喷药的效果 , 这一措施必须大而积连片实行并
与药剂防治相配合 , 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