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全 文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1 (5):521 ~ 527 CN53-1045/N ISSN 0258-7971
JournalofYunnanUniversity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屠 然 1, 2 , 黎亚洁 1, 3 , 李 颖 1, 2 , 杨明挚 1 , 张汉波1, 2
(1.云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091;
2.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大学 , 云南 昆明 650091;
3.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 北京 100049)
摘要:从云南 、广西等 12个地区的紫茎泽兰和其他 8种植物叶片上共分离得到 47个真菌菌株.根据菌落 、
菌丝以及孢子形态 , 结合 18SrRNA基因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和序列测定分析 , 47个菌株
共分为了 19个类群 , 系统发育关系与 Aspergilusniger, 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 Sporisoriumreilianum, Colleto-
trichumlupini, Alternariasp., Sporobolomycesroseus, Dothideomycetesp., Phomasp., Filobasidiumelegans, Aureobasid-
iumpullulans, Rhodotorulasloofiae, R.glutinis, Peniciliumdecumbens, Pestalotiopsismaculans, Cryptococcusaureus,
Bimurianovae-zelandiae, Xylariaceaesp.类似.这些菌株中仅有 5个对紫茎泽兰离体叶片表现致病性 , 在系统发
育树上分别和 Myrotheciumsp., C.lupini, Alternariasp., C.cladosporioides, Dothideomycetesp.聚类.有 2个 R.gluti-
nis菌株对马铃薯和白菜有致病作用 , 但对紫茎泽兰没有致病力.
关键词:紫茎泽兰;叶面;真菌多样性;致病性;18SrRNA基因
中图分类号:Q9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971(2009)05-0521-07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由此
而产生的生物入侵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中国尤其严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
的数据 ,世界上 100种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中约有一
半入侵了中国[ 1] .其中 ,紫茎泽兰是目前在我国危
害最为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该植物于 1935年经
中缅边境传入云南省后 ,目前已分布在滇 、黔 、桂 、
川等省广大地区 ,给当地的农 、林 、牧业带来极大危
害 [ 2, 3] .根据对其扩散趋势的预测 ,未来几十年内
长江以南各省区都可能被入侵 [ 4] .因此 ,对紫茎泽
兰的防治极为迫切.
常用的人工挖除由于效率低 、成本高 ,仅适用
于经济价值高的农田 、果园和草原草地.机械防除
法一方面会遗留残根的萌发和新幼苗的定植 ,使得
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 ,由于紫茎泽兰发生生境的
复杂性 ,如陡坡 ,零星边地 ,耕地中和树林下等 ,使
得可以进行机械防除的生境非常局限 [ 5, 6] .化学防
治也是控制紫茎泽兰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也由于药
物对邻近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受季节影响等因素
限制了化学防治措施的发展.
经典的生物防除方法有植物的替代控制和用
昆虫等天敌防除 ,但这 2种方法也效果甚微 ,难以
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 [ 7] .另一种有效的防治途径
是使用高毒力 、高专一性致病菌[ 8] .早期曾有学者
报道泽兰尾孢(Cercosporamikaniacola)、链格孢菌
(AlternariatenuisNees)等几个少数菌种对紫茎泽
兰具一定致病作用 [ 9] .针对我国紫茎泽兰入侵地
域广阔 ,各地气候 、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差异较大
等特点 ,不同区域的紫茎泽兰种群病原菌可能在物
种组成和致病力上也存在差异.这些菌株不仅是今
后开发为高效除草菌剂的巨大资源 ,也是了解当地
病原微生物和紫茎泽兰相互协同进化关系的良好
研究材料.然而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很少见报道.
* 收稿日期:2009-05-20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411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60033);云南省科技厅
人才资助项目(2007PY01-24).
 作者简介:屠 然(1984- ),女 ,云南人 ,硕士生 ,主要从事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张汉波(1970- ),男 ,云南人 ,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本实验结合传统平板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
方法 ,系统调查了云南多个地区以及广西百色地区
的紫茎泽兰种群叶面病斑的真菌物种组成情况 ,并
通过离体叶片和活体植株实验 ,发现了 5株新的紫
茎泽兰叶面致病菌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和菌株分离 紫茎泽兰病叶采自云
南省普洱 、临沧 、墨江 、峨山 、芒市 、大理 、曲靖 、蒙
自 、昆明以及广西百色地区.作为对照 ,还采集了与
紫茎泽兰生长在同一生境的桃(Amygdaluspersi-
ca)、芭蕉(Musabasjoo)、芒果 (Mangiferaindica)、
地石榴 (Ficustikous)、虾子花 (Woodfordiafrutico-
sa)、苦荬菜(Ixerisdenticulat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等病叶.
每个样品取 6片病斑于 70%酒精中浸泡 10s,
用无菌水洗一次 ,再用 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10
min,最后用无菌水漂洗 3次.经表面消毒后的病斑
直接贴于 2个加有链霉素(40 μg/mL)和青霉素
(20μg/mL)的 PDA(马铃薯 200g,葡萄糖 20g,水
1 000mL,琼脂 15g, pH自然)平板上 , 28℃培养至
有菌落长出.然后挑取形态不同的菌落分别点植于
新鲜的 PDA培养基纯化.纯化的菌株冰箱保存备
用.
1.2 致病力测定
1.2.1 孢子悬液的制备  菌株经促孢培养基
(CMA)[ 10]培养后 ,收集分生孢子并用无菌蒸馏水
洗涤 ,制备成 1.5×104 ~ 3.0×104 mL-1的孢子悬
液备用.对于产孢子较少的菌株可将菌丝挑取后 ,
用移液枪头分散 、捣碎 ,并悬浮.
1.2.2 离体组织感染 实验材料包括:①新鲜 、
健康 、大小一致的紫茎泽兰叶片;②厚度为 1.0 ~
1.5cm的马铃薯片;③宽 3 ~ 4cm的白菜茎干切
片.所有材料先在 70%乙醇中消毒 45s,再用无菌
水洗 3次 ,然后放于灭菌的带滤纸片的培养皿中表
面风干 15 ~ 30min.紫茎泽兰叶片用消毒后的接种
针于其背面轻刺造成伤孔 ,每叶片刺 3个区域 ,每
区域 10个刺痕;白菜切片用无菌小刀轻划 2个大
小一致的 “十 ”字.然后 ,在上述每个创伤区域分别
接种孢子悬液 200μL.马铃薯片干燥后 ,直接在其
表面 3个区域分别接种孢子悬液 200μL.空白对
照组以 200μL无菌水代替孢子悬液进行同样操
作.最后于每个培养皿中加 1mL无菌水保持湿度 ,
盖上皿盖 , 28℃培养 ,每天观察 、记录其变化.每个
菌株 、每种材料进行 3个重复处理.观察期间注意
保持滤纸片的湿润.
1.2.3 紫茎泽兰无菌幼苗致病性测定 参考文献
[ 11, 12]并适当改进.无菌苗致病性测定:紫茎泽
兰种子经 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20min,无菌水
漂洗 3次后 ,浸泡过夜.无菌操作将 20粒成熟饱满
的种子接入 MS培养基 [ 13]中 ,温室培养.当幼苗长
到 8 ~ 10cm高 ,有 2对真叶时进行间苗 ,每盆留下
大小一致的 10个幼苗.然后吸取上述孢子悬液直
接喷洒于幼苗叶面 ,空白对照组以 200 μL无菌水
代替.每个菌株处理 3盆.每日观察幼苗变化情况
并实时记录幼苗染病程度.移植苗致病性测定:挑
选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 、大小一致的幼苗(都具
有 2对真叶),小心拔出洗去根部的泥 ,经 5%的次
氯酸钠溶液浸泡 20min,无菌水漂洗 3次 ,移植到
灭菌培养基质(V(土)∶V(沙)∶V(蛭石)=2∶2∶
1)中温室培养 ,每 1 ~ 2d浇无菌水保持湿度.待幼
苗恢复生机并稳定生长时(2周),按上述方法进行
接种.每盆 3株 ,每菌株处理 3盆.
1.3 菌株形态学观察 菌落形态采用常规 PDA
培养基三点点植法 ,菌丝及孢子形态采用真菌小室
培养的方法.
1.4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4.1 18SrRNA基因 RFLP分析 菌株 DNA提
取采用常规 CTAB法 [ 14] .18SrRNA基因扩增使用
真菌特异引物 NS1和 NS6[ 15] ,扩增片断长度约为
1 400bp.50μL扩增体系含有 1μLDNA模板 , 5μL
MgCl2 , 5μL10×Bufer, 0.25μLdNTP(10mmol/
L),引物一和引物二(12.5mmol/L)各 1μL, 0.25
μLTaq酶 ,补充双蒸水至 50μL.PCR扩增程序为:
94℃ 3min;94℃ 30s, 58℃ 1min, 72℃ 1min,共
30个循环;72℃ 10min, 4℃保温.
扩增产物经 R(RsaI)、H(HinfⅠ )和 B(BsuR
Ⅰ /HaeⅡ)酶消化后 , 2%琼脂糖凝胶电泳.将 3种
酶酶切条带相同的菌株归为同一个可操作分类单
元(operationaltaxonomicunit, OTU).每个 OTU挑
选一个代表菌株 ,重新扩增其 18SrRNA基因 ,胶
回收后进行商业测序.
1.4.2 系统发育分析  获取的 DNA序列通过
ChromasLite, DNAStar软件进行校对后 ,在 NCBI
经 blast查找最近亲缘序列并下载.将所有序列用
Clustalx1.83排列 , Phylip3.65构建 NJ树 , Bootstrap
522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1卷
进行 1000次取样.本研究报道的序列在 GenBank
登记号为 FJ517750 ~ FJ517768.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我们从云南昆明 、普洱 、
临沧 、大理 、芒市 、曲靖以及广西等 12个地区的紫
茎泽兰和生长在同一地区的其他植物病变叶片上
共分离得到 47个菌株.根据它们的菌落 、菌丝以及
孢子形态 ,结合近全长 18SrRNA基因(1 400 bp)
的 RFLP分型分析 , 47个菌株共分为了 19个类群
(表 1).
表 1 菌株 RFLP分型及致病力特征
Tab.1 RFLPpaternsandpathogenecityofstrains
OTU 菌株 采样地 植物源 NCBI最类似序列 相似率 /%
致病力
紫茎
泽兰 白菜 马铃薯
B1 A4a 宁洱 芭蕉(Musabasjoo) Phomasp.(AB252869) 99 - - -
B2 A6d 临沧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Rhodotorulaglutinis(DQ832194) 100 - + ++
A2d 宁洱 一种草 - - -
C2d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C3d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C4d 大理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D5d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F3b 曲靖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3 B3b 墨江 苦荬菜(Ixerisdenticulata) Myrotheciumsp.(AJ301998) 100 +++ - ++
B4 B5a 峨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Aspergilusniger(DQ341383) 100 - - -
A1b 宁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A2a 宁洱 一种草 - - -
A2b 宁洱 一种草 - - -
A3a 宁洱 桃(Amygdaluspersica) - - -
A6a 临沧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1a 墨江 地石榴(Ficustikous) - - -
B2a 墨江 虾子花(Woodfordiafruticosa) - - -
B3a 墨江 苦荬菜(Ixerisdenticulata) - - -
C1a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C2a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C3a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F1a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5 C1b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Aspergilusniger(AF548064) 99 - + +++
B6 B5c 峨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Cryptococcusaureus(AB085795) 100 - - ++
B7 B6b 宁洱 飞机草(E.odoratum) Filobasidiumelegans(AB075545) 97 - - -
B8 B6d 宁洱 飞机草(E.odoratum) Rhodotorulasloofiae(AB126653) 97 - - -
B9 D8d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Sporobolomycesroseus(DQ832235) 100 - - -
B10 C3b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Sporisoriumreilianum(DQ832229) 99 - - -
C3c 德宏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11 D1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Coletotrichumlupini(AJ301959) 100 +++++++++++++++
(续下表)
523第 5期          屠 然等: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续表 1)
OTU 菌株 采样地 植物源 NCBI最类似序列 相似率 /%
致病力
紫茎
泽兰 白菜 马铃薯
B12 D1c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Aureobasidiumpululans(DQ486709) 100 - + -
B13 E1b 广西百色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Bimurianovae-zelandiae(AY016338) 99 - - -
B14 E3b 广西百色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Xylariaceaesp.(DQ022415) 100 - - -
B15 F3a 曲靖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Dothideomycetesp.(AY382648) 100 + - -
B16 F3c 曲靖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EF392680) 100 ++++ - -
A5a 宁洱 芒果(Mangiferaindica) - + +
B4a 墨江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6a 宁洱 飞机草(E.odoratum) - - -
C4a 大理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C5a 蒙自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E2b 广西百色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17 D2b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Pestalotiopsismaculans(AB220236) 100 - - -
D4b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J1b 昆明金殿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J2b 昆明金殿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 - -
B18 D3e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Peniciliumdecumbens(EU273880) 100 - - -
B19 D7b 昆明西山 紫茎泽兰(E.adenophorum) Alternariasp.(EU381146) 99 ++++ ++++ ++++
+++++:能使组织在 3 ~ 4d内出现大面积腐斑;++++:能使组织在 4~ 5d内出现明显腐斑;+++:能使组织在 3~ 4d内出现明显黑斑;++:能使
离体组织在 3 ~ 4d内大面积变色并伴随小面积枯斑;+:能使离体组织在 4~ 5d内出现小面积变色;-:不表现致病力.
  接下来 ,我们测定了每种 OTU代表菌株约 1
200bp长的 18SrRNA基因序列.这些 DNA序列经
过 NCBI序列比对后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图 1).
这些菌株与 Aspergilusniger, Cladosporiumcladospo-
rioides, Sporisoriumreilianum, Coletotrichumlupini,
Alternariasp., Sporobolomycesroseus, Dothideomycete
sp., Phomasp., Filobasidiumelegans, Aureobasidium
pululans, Rhodotorulasloofiae, R.glutinis, Penicili-
um decumbens, Pestalotiopsismaculans, Cryptococcus
aureus, Bimurianovae-zelandiae, Xylariaceaesp.19
种真菌类似 ,它们的序列相似率见表 1.其中 13种
属于 Ascomycota(子囊菌门), 6种属于 Basidiomy-
cota(担子菌门).
有 5个种的出现频率大于 1次 ,包括 A.niger
(14), C.cladosporioides(7), R.glutinis(7), P.mac-
ulans(4), S.reilianum(2),都在紫茎泽兰叶片上出
现.其中 , A.niger, R.glutinis和 C.cladosporioide也
在其他植物上分离到.所有 4个 P.maculans菌株
分离自昆明紫茎泽兰种群而 2个 S.reilianum菌株
分离自德宏紫茎泽兰分种群.在出现 1次的菌株
中 ,有 4个来自芭蕉 (B1), 苦荬菜 (B3), 飞机草
(B7 , B8),其他菌株全部是紫茎泽兰独有.
2.2 致病力测试 经过 3个重复处理证实 ,仅有
5个菌株对紫茎泽兰离体叶片表现明显致病性(图
2).这些菌株包括了 B3b, D1, D7b, F3c和 F3a,分
属的 OTU类型为 B3 , B11, B19, B16和 B15(表 1).
在系统发育树上分别和 Myrotheciumsp., C.lupini,
Alternariasp., C.cladosporioides, Dothideomycetesp.
聚类 ,具有很高的树节支持率(图 1).与 GenBank
获取的序列相似性也高 ,在 99% ~ 100%之间(表
1).其中 B3b, D1, D7b, F3c具有稳定而强的致病
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 4个菌株中仅 F3c对白菜和
马铃薯都未表现致病力 ,而 D1和 D7b对二者的致
病力和对紫茎泽兰的致病力几乎同样强烈.相比之
下 , B3b对马铃薯表现了微弱的致病力 ,而对白菜
没有致病力(表 1).
524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1卷
  菌种用 OTU编号表示 , 其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出现次
数.最相似序列括号内为其 GenBank获取号.分枝上的数
值为支持率(Bootstrap重复次数为 1000),仅显示大于 50%
的支持率 , 比例尺代表 10%的序列差异.
图 1 18SrRNA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Fig.1 Thephylogenetictreeconstructedfrom 18SrRNA
genesequences
有部分菌株对紫茎泽兰没有致病力 ,但对马铃
薯和白菜表现了一定的致病力.比如 ,菌株 A6d和
C4d同 R.glutinis相似率为 100%,对马铃薯和白
菜都有致病作用.有趣的是 ,同属 R.glutinis的其他
5个菌株对 3种植物都没有致病作用.此外 ,分离
自芒市的 C1b的 RFLP类型属于 B5,同 RFLP类型
B4的 13个菌株在系统发育关系上都与 A.niger高
度类似 ,但 C1b对马铃薯和白菜有致病性 ,而分离
自其他地区多种植物的 13个菌株(B4类型)都没
有致病性(表 1).这些数据表明不同地区同一菌株
在致病性上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为了确定菌株的实际应用潜力 , 我们挑选
B3b, D1, F3c菌株验证其对紫茎泽兰活体幼苗的
致病性.2次重复实验结果发现 ,无论是对培养基
中生长的无菌苗 ,还是对野外采集的幼苗 , 3个菌
株都表现了致病力.B3b致病能力最强 ,侵染后约
3 ~ 4d所有植株叶片由叶柄处开始变黄 ,随后全株
出现自茎尖向下的腐坏 ,染病植株很快死亡.D1的
致病能力也较强 ,侵染 10d植株叶片开始干枯 ,丧
失活力而死亡 ,但重复样品之间不稳定.F3c感染
力不易在短期内显现 , 侵染约 4周后植株出现病
症.感染的植株最先在茎尖下第 3 ~ 4层叶子出现
病症 ,发病叶子很快由叶柄处枯死 ,叶子变黑 ,皱缩
为一团 ,上面生长有很多菌丝.
箭头所指为叶斑(a, b)和死亡的幼苗(c, d)
图 2 代表的紫茎泽兰离体叶片感染(a, b)和活体幼
苗(c, d)致病性
Fig.2 Representativepathogenecitytestusingdetached
leaves(a, b)andseedlings(c, d)ofE.adeno-
phorum
3 讨 论
本研究在一个相对广的地理范围内 ,较为系统
地研究了在西南地区严重入侵的外来植物紫茎泽
兰的叶斑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有涉及到 2个亚
门 、19个种的真菌物种存在(表 1,图 1).优势的菌
株倾向于是一些常见机会菌 ,比如 A.niger,它们广
泛存在于紫茎泽兰叶斑处 ,但又不对其产生致病
性.可能的原因是 ,这些菌株是在紫茎泽兰真正的
病原菌感染叶片后或是叶片受自然损伤后才定植
上去的.因此 ,对于这些地区的紫茎泽兰样品 ,有可
能并没有分离到其真正的病原菌.
然而 ,在分离到的 19类菌株中 ,有记录能引起
植物病害的有 6种 ,比如 Myrotheciumsp.能引起柑
橘黑点病 [ 16] 、桑树漆斑病[ 17] ;S.reilianum能引起
玉米丝黑穗病 [ 18] 、高粱丝黑穗病 [ 19] ;C.lupini能引
525第 5期          屠 然等: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起多种植物炭疽病;C.cladosporioides能引起小麦
芽孢叶枯病 、水稻污点病 [ 20] 、草莓花腐病 [ 21] 、竹类
的霉病 [ 22] ,也在患霉心病的苹果病变部分分离到;
P.maculans能引起山茶灰斑病 [ 23] .属于 Alternaria
的成员 ,也是能够导致多种植物致病的普通病原
菌 [ 24] .这些类群的真菌 ,除 S.reilianum和 P.macu-
lans外 ,其他 4种也能够导致紫茎泽兰生病(表
1).此外 ,我们也发现属于 Dothideomycete的菌株
(F3a)能够导致紫茎泽兰生病 ,这类菌很少见能引
起植物病害的报道.因此 ,紫茎泽兰的病原菌除大
部分可能由当地的其他植物病原菌发生宿主转移
形成外 ,也有少部分菌株可能来自于非病原菌株的
适应进化.
有趣的是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植物上分离到的
同一种真菌对植物的致病力不同.比如 A6d和 C4d
都对马铃薯和白菜致病 ,但同类群的其他 5个菌株
对 3种植物都没有致病性(表 1).给予了菌株的致
病性发生遗传分化的有力证据.
此外 ,我们的实验结果也提示了至今人们尚未
意识到的 ,紫茎泽兰入侵所带来的一个潜在危害
性 ———传播当地植物病原菌.我们发现紫茎泽兰叶
片携带的菌株 ,比如 C4d, C1b等对自身并没有致
病力 ,但对白菜 、马铃薯等具有致病力.可以预期 ,
这些菌株将随着紫茎泽兰的入侵被广泛传播.如果
紫茎泽兰入侵农用地 ,将对白菜 、马铃薯等农业经
济作物产生潜在危害.如果入侵自然植被 ,其携带
的病原真菌将有可能导致自然种群的退化 ,从而加
速紫茎泽兰的入侵 ,这可能是一种新的外来物种入
侵的机制.这种新的入侵机制急需尽快通过更加系
统的实验来验证.
本研究尽管分离到了 5个对紫茎泽兰有致病
力的菌株 ,但除了 Alternaria有文献报道外 [ 25] ,其
他菌株都是第 1次发现.然而 ,从致病力试验看 ,这
些菌株各有优缺点.比如 ,有的致病力特征不稳定
(F3a),而 3个菌株(B3b, D1, D7b)对实验的两种
重要经济作物都有潜在的危害性.尽管 F3c宿主专
一性相对强 ,但对活体植株的致病力相对弱.因此 ,
要发现对紫茎泽兰有强感染力同时又相对安全的
菌株 ,以此开发为防治紫茎泽兰的真菌除草剂 ,今
后还需要扩大采样地范围和样品量 ,以期发现更多
的新致病菌株来实现.
参考文献:
[ 1]  张玉娟 ,张乃明 , 高阳俊.云南省生物入侵现状分析
[ J] .云南环境科学 , 2004, 3(1):10-14.
[ 2]  强胜.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
现状 [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8, 16(4):366-372.
[ 3]  徐正浩 ,王一平.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
策 [ J] .生态学杂志 , 2004, 23(3):124-127.
[ 4]  周俗 ,谢永良.四川省毒害植物———紫茎泽兰调查报
告 [ J] .四川草原 , 1999, (2):39-42.
[ 5]  牛玉璐.紫茎泽兰的危害特点与综合防控 [ J] .衡水
师专学报 , 2003, 9(3):44-45.
[ 6]  向业勋.紫茎泽兰的分布 、危害及防除意见 [ J] .杂草
科学 , 1991, 5(4):10-11.
[ 7]  王永达 ,徐在品.扼制紫茎泽兰之对策与思考 [ J] .贵
州畜牧兽医 , 2003, 27(2):33-34.
[ 8]  王晓波 ,杨斌 , 付惠 ,等.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
兰伤害的初步研究 [ J] .西南林学院学报 , 2006, 26
(2):44-47.
[ 9]  强胜 ,常缨 , 万佐玺 ,等.采自紫茎泽兰的 5个链格孢
菌菌株致病性和若干特征的比较 [ J] .南京农业大
学学报 , 2002, 25(4):23-27.
[ 10]  许春晖 , 郭长新.稻草大田覆土栽培平菇技术 [ J] .
浙江食用菌 , 1995, 3:24-25.
[ 11]  向梅梅 , 黄品淦 , 江志海 , 等.莲子草假隔链格孢菌
除草活性产物研究初报 [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17(4):352-355.
[ 12]  曾青 , 强胜.波斯婆婆纳生防菌株 QZ-97a的分离
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23
(3):21-24.
[ 13]  曹善东.四倍体刺槐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J] .山东林
业科技 , 2003, 144(1):11-12.
[ 14]  杨艳秋 ,王丽 , 贺丹 , 等.真菌 DNA提取方法的建立
和比较 [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2007, 11
(50):10 093-10 096.
[ 15]  WHITETJ, BRUNSsT, LEES, etal.Amplification
anddirectsequencingoffungalribosomalRNAgenes
forphylogenetics[ M] .//INNISMA, GELFANDDH,
SNINSKYJJ, etal.PCRprotocols, aguidetomethods
andapplications.NewYork:AcademicPress, 1990.
[ 16]  蔡竹固.台湾南北地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之差异 [ J] .
嘉义农专学报 , 1991, 26:265-274.
[ 17]  田立道 , 李雪明.桑漆斑病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
究 [ J] .蚕业科学 , 1993, 19(4)193-197.
[ 18]  姜钰 , 徐秀德 , 刘志恒 , 等.玉米丝黑穗病菌种群遗
传多样性研究 [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38
(4):522-526.
[ 19]  董良利 , 赵威军.高梁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 J] .山西
农业科学 , 2006, 34(2):82-85.
[ 20]  辛惠普 , 台莲梅 , 郑雯 , 等.水稻污点病发生与防治
526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1卷
的研究 [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5, 4:12-13.
[ 21]  DOUGLASGUBLERW, FELICIANOCJ, BORDASA
C, etal.FragariaeandC.cladosporioidescausestraw-
beryblossomblight[ J] .CaliforniaAgriculture, 1999,
53(4):26-28.
[ 22]  付惠 ,陈玉惠 , 王文久 , 等.云南五种用材竹的致霉
菌及其致霉特性研究 [ J] .竹子研究汇刊 , 1999, 18
(1):16-22.
[ 23]  葛起新 , 徐同 , 孙小桉 , 等.山茶灰斑病病原菌斑污
拟盘多毛孢的研究 [ J] .菌物学报 , 1993, 12(3):200-
204.
[ 24]  BARTTP, THOMMAJ.PathogenprofileAlternaria
spp.:fromgeneralsaprophytetospecificparasite[ J] .
MolecularPlantPathology, 2003, 4(4):225-236.
[ 25]  万佐玺 , 朱晶晶 ,强胜.链格孢菌毒素对紫茎泽兰的
致病机理 [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1, 10(3):
47-50.
Astudyonthediversityandpathogenicityofthephylospherefungi
ontheinvasiveplantEupatoriumadenophorum
TURan1, 2 , LIYa-jie1, 3 , LIYing1, 2 , YANGMing-zhi1 , ZHANGHan-bo1, 2
(1.SchoolofLifeScience, YunnanUniversity, Kunming650091, China;
2.Laboratoryfor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Bio-Resource, YunnanUniversity, Kunming650091, China;
3.GraduateUniversity,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Beijing100049, China)
Abstract:Forty-sevenphylospherefungalstrainswereisolatedfrom12 populationsofaninvasiveplant
Eupatoriumadenophorumand8otherplantsinYunnanandGuangxiprovincesofChina.Basedonthecharacters
oftheircolonies, hyphasandsporemorphology, aswelastheanalysisof18SrRNAgene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andDNAsequencing, thestrainsweredividedinto19 groups, phylogeneticaly
closetoAspergilusniger, 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 Sporisoriumreilianum, Coletotrichumlupine, Alternaria
sp., Sporobolomycesroseus, Dothideomycetesp., Phomasp., Filobasidiumelegans, Aureobasidiumpululans,
Rhodotorulasloofiae, R.glutinis, Peniciliumdecumbens, Pestalotiopsismaculans, Cryptococcusaureus, Bimuriano-
vae-zelandiae, Xylariaceaesp..Only5strains, whichclusteredtogetherwithMyrotheciumsp., C.lupine, Alterna-
riasp., C.cladosporioidesandDothideomycetespinthephylogenetictree., werepathogenictothedetachedleav-
esofE.adenophorum.TwostrainsfromR.glutiniswerenonpathogenictoE.adenophorumbutpathogenictocab-
bagesandpotatoes.
Keywords:Eupatoriumadenophorum;phylosphere;diversityofthefungi;pathogenicity;18SrRNAgene
527第 5期          屠 然等: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