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



全 文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9): 1466-1471 http://www.jeesci.com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jeesci.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456;31060252);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14HB027);云南省自然基金项目
(2011FB05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15302110003);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HC005)
作者简介:邓丹丹(1991 年生),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与控制技术。E-mail: ddan_deng@126.com
*通信作者:蒋智林(1977 年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安全。E-mail: zhilin_jiang@126.com
收稿日期:2015-07-14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
邓丹丹 1,刘棋 1,蒋智林 1, 2, 3*,刘万学 3,万方浩 3,李正跃 1
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1;
2. 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3.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要:为了研究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差异,解析不同植物群落
抵御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机制,选取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重度入侵群落、轻度入侵群落、未入侵群落)和不同功能型植
物群落样地(禾本科植物群落、双子叶植物群落),测定其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并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
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全氮含量,降低了全磷、全钾含量,土壤中有效养分硝态氮、铵
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重度入侵群落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大于未入侵群落的,
是双子叶植物群落的 2.29、2.28、8.13、4.01 倍,禾本科植物群落的 7.73、3.22、6.91、5.12 倍。紫茎泽兰入侵显著提高了入
侵区植物群落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重度入侵群落土壤脲酶活性是禾本科群落的 3.49 倍,磷酸酶活性是双子
叶群落的 1.65 倍,蛋白酶活性是双子叶群落的 2.31 倍。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密切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硝态
氮、铵态氮、全钾和速效钾显著正相关,与全磷显著负相关;土壤磷酸酶、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
钾和有效磷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显著负相关。与不同植物群落相比,紫茎泽兰能更好改变土壤养分的供求平衡,这种改
变可使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植物群落间土壤酶活性差异可能是驱动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因子。外来入侵植
物紫茎泽兰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来改变入侵生境土壤养分的供求平衡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生态机制之一。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不同植物群落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9.007
中图分类号:Q948;1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5)09-1466-06
引用格式:邓丹丹,刘棋,蒋智林,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J]. 生态环
境学报, 2015, 24(9): 1466-1471.
DENG Dandan, LIU Qi, JIANG Zhilin, LIU Wanxue, WAN Fanghao, LI Zhengyue. Differences i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Soil Nutrients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and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4(9):
1466-1471.
近年来,外来植物入侵已引起了科学界和各领
域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外来入侵植物可造成入侵
地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影响(万方浩等,2002;
蒋智林等,2008;顾慧,2014)。入侵植物对生态
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生态系统地上部分的影
响,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Ehrenfeld,
2003)。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
地植物与外来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其特性的
改变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鞠瑞亭等,
2012;姚向阳等,2014)。研究发现,有的入侵
植物可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来促进自身的成功入
侵;有的能迅速降低土壤肥力从而抑制其他物种
的生长;还有一些则具有很强的耐受力,能在非
常贫瘠的土壤中正常生长(Grubb,1994;彭少麟,
1996;蒋智林等,2008;肖博,2014)。土壤养
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微环境土壤养分
的高低与植物间竞争和演替通常有着非常紧密的
关系(Christensen et al.,1984;Katharine et al.,
2004;李博等,2010),对入侵植物与土壤环境
间关系的研究是揭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重要途
径之一。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是
一种恶性有毒杂草,为菊科(Asteraceae)多年生、
丛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墨西哥至
哥斯达黎加一带(刘伦辉等,1985),约 20 世纪
40 年代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的边境地区,现已在西
邓丹丹等: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 1467
南各地区广泛分布(李振宇等,2002;高贤明等,
2003)。紫茎泽兰是对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
植物之一,已给入侵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了
严重的危害(于文清等,2012)。为探明紫茎泽兰
入侵对土壤生态的影响,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
究。戴莲等(2012)对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样地
土壤的研究,发现紫茎泽兰重度入侵样地土壤酶活
性和土壤肥力(除全磷、全钾外)均显著高于其他
不同入侵阶段的土壤区系。宋红霞(2014)研究了
不同强度紫茎泽兰入侵对入侵地土壤的影响,结果
表明紫茎泽兰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且有效养
分对紫茎泽兰入侵较为敏感。他们均只对紫茎泽兰
不同入侵程度样地进行了研究,未对紫茎泽兰入侵
与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差异
进行研究,对于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抵御紫茎泽兰
入侵的机制尚不清楚。植物功能型是基于植物的形
态、生理、生活史或其他相关的生态系统过程以及
与物种相联系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划分的,对特定环
境因素有相似反应的不同植物种类的组合(Diaz et
al.,1999;梁琴等,2007;秦浩等,2015)。本研
究主要研究草本植物对紫茎泽兰的影响,将草本植
物分为禾本科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选取紫茎泽兰不
同入侵程度样地和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未入侵
样地,测定其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并分析其相互之
间差异,以期从土壤环境的角度来研究不同功能型
植物群落间的内在差异,进一步了解紫茎泽兰入侵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和不同功能型植物对紫茎泽兰
入侵抵御的潜在反应,为入侵植物的生态管理和入
侵迹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地概况
试验样地位于云南省澄江县麒麟山附近
(24°42′N,102°52′E),海拔 1 957~2 015 m,属亚
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降雨量 900~1 200 mm,各月
份间降雨量分布不均,干湿季节分明,每年 5 月中
旬至 10 月中旬降水量占全年的 85%左右,为雨季;
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降雨量相对较少,为旱季。
年平均气温约 16.8 ℃,极端最高气温为 33.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9 ℃。土壤类型属于典型的南方
红壤,是滇中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该地区主要的
入侵草本植物为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本地草本植物主要有艾蒿(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n)、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酢浆
草(Oxalis corniculata Linn)、菅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荩草
(Arthraxon hispidus Makino)、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 Beauv)、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Gaertn)、
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等。
1.2 试验设计与土样采集
根据紫茎泽兰和当地植物群落竞争演替的不
同阶段,以及紫茎泽兰盖度和入侵时间的不同,将
入侵地划分为重度入侵群落、轻度入侵群落、未入
侵群落。重度入侵群落,紫茎泽兰为优势种群,盖
度大于 60%,入侵年龄在 10 年以上;轻度入侵群
落,紫茎泽兰与当地植物处于竞争生长,紫茎泽兰
盖度在 10%~30%入侵年龄在 3 年左右;当地植物
盖度在 30%~50%。未入侵群落,紫茎泽兰有零星
幼苗生长无成株生长,盖度小于 0.2%;未入侵群落
划分为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群落和以双子叶植物
为主的群落。禾本科植物群落主要包括菅草、茅草、
荩草、画眉草、牛筋草、野燕麦等,双子叶植物群
落主要包括艾蒿、鬼针草、龙牙草、酢酱草等。2014
年 9 月选取上述不同植物群落样地各 5 个,清除地
表植物和凋落物,用土钻(直径 3 cm)沿对角线随
机采取 0~20 cm 层的土样,每个样点钻 16 个洞混
合为一个土样(取土样时避免阳光照射,去除石块、
植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等),置于自封袋中,立即带
回实验室过 2 mm 筛,分为两份,一份储存于 4 ℃
冰箱两周内完成土壤酶活和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
测定;另一份自然风干,用于土壤其他理化性质的
测定。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采用浓硫酸消
煮-凯氏定氮仪、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氢
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硝态氮和铵态氮含
量分别采用 CaCl2 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KCl 浸提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劳家柽,1988),有效磷和速
效钾含量分别采用 NaHCO3 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鲍士旦,2002)。
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采用苯
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关
松荫,1986),土壤蛋白酶活性采用铜盐比色法测
定(郑洪元等,1987)。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统计软件 SPSS(SPSS 13.0,Inc.,
Chicago,USA),不同入侵类型生境间土壤酶活性
及土壤养分的差异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SPSS,
One-Way ANOVA:LSD Test),土壤酶活性和土
壤养分间的关系运用二元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
2-tailed test)。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差异
如表 1 所示,紫茎泽兰入侵改变了土壤中的养
1468 生态环境学报 第 24 卷第 9 期(2015 年 9 月)
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显著增加了土
壤中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
量,但全磷、全钾的含量相对其他植物群落有所降
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重度入侵
群落>轻度入侵群落>双子叶群落>禾本科群落,紫
茎泽兰重度入侵群落的土壤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
禾本科群落和双子叶群落的(P<0.05),分别是这
两个群落的 2.41 和 1.63 倍,但重度与轻度入侵群
落间的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全
磷含量表现为:禾本科群落>双子叶群落>轻度入侵
群落>重度入侵群落,入侵群落的土壤全磷含量显
著低于未入侵群落的(P<0.05),重度入侵植物群
落分别比禾本科群落和双子叶群落低 38.55%和
36.25%。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全钾含量表现为:双子
叶群落>轻度入侵群落>重度入侵群落>禾本科群
落,重度入侵植物群落的显著小于轻度入侵群落和
双子叶群落的(P<0.05),但显著大于禾本科群落
的(P=0.001)。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硝态氮、铵态氮、
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重度入侵群落>轻度入侵群落>
双子叶群落>禾本科群落,入侵群落的土壤硝态氮、
铵态氮、速效钾含量显著大于禾本科群落和双子叶
群落的(P<0.05),重度入侵植物群落是双子叶群
落的 2.29、2.28、4.01 倍,是禾本科群落的 7.73、
3.22 、 5.12 倍,且显著大于轻度入侵群落的
(P<0.05)。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
重度入侵群落>轻度入侵群落>禾本科群落>双子叶
群落,重度入侵群落显著大于其他各群落的
(P<0.05),分别是轻度入侵群落、禾本科群落和双
子叶群落的 4.00、6.91、8.13 倍,轻度入侵与未入
侵植物群落间无显著差异。
2.2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差异
如表 2 所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差异
显著,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加重而提高,脲酶活
性表现为:重度入侵群落>轻度入侵群落>双子叶群
落>禾本科群落,紫茎泽兰重度入侵群落的土壤脲
酶活性显著大于禾本科群落和双子叶群落的
(P<0.05),分别为他们的 3.49 和 1.15 倍,重度与
轻度入侵植物群落间无显著差异。磷酸酶、蛋白酶
活性均表现为:重度入侵群落>轻度入侵群落>禾本
科群落>双子叶群落,重度入侵植物群落的土壤磷
酸酶活性显著大于其他植物群落的,分别为轻度入
侵群落、禾本科群落、双子叶群落的 1.41、1.48、
1.65 倍,土壤蛋白酶活性显著大于禾本科群落和双
子叶群落的(P<0.05),分别大出 1.30 和 2.31 倍,
重度入侵与轻度入侵植物群落间无显著差异。
2.3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分析
不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如表 3 所示,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之间密切相
表 1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差异
Table 1 Different in soil nutrient properties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and different type plants
土壤养分 重度入侵群落 轻度入侵群落
未入侵群落
禾本科 双子叶
全氮/(g·kg-1) 5.75±0.16a 5.47±0.07a 2.38±0.02c 3.53±0.04b
全磷/(g·kg-1) 0.51±0.03c 0.60±0.01b 0.83±0.02a 0.80±0.00a
全钾/(g·kg-1) 20.04±1.27c 26.34±0.17b 11.58±1.32d 31.85±1.66a
硝态氮/(mg·kg-1) 2.86±0.20a 2.24±0.11b 0.37±0.00d 1.25±0.16c
铵态氮/(mg·kg-1) 2.19±0.11a 1.55±0.03b 0.68±0.03d 0.96±0.06c
有效磷/(mg·kg-1) 16.66±1.48a 4.17±0.21b 2.41±0.07b 2.05±0.37b
速效钾/(mg·kg-1) 402.89±33.18a 193.99±11.52b 78.27±0.50c 100.81±3.032c
样品重复数 n=5,同一行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不同植物群落间在 P<0.05 水平差异显著(SPSS,One-Way ANOVA,LSD test),下同
表 2 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差异
Table 2 Different in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and different type plants
土壤酶活性 重度入侵群落 轻度入侵群落
未入侵群落
禾本科 双子叶
脲酶/(g·kg-1·24h-1) 1.29±0.04a 1.27±0.01a 0.37±0.04c 1.12±0.02b
磷酸酶/(g·kg-1·24h-1) 3.46±0.09a 2.46±0.07b 2.34±0.08b 2.10±0.03c
蛋白酶/(g·kg-1·24h-1) 0.83±0.07a 0.71±0.01ab 0.64±0.01b 0.36±0.02c

表 3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Table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soil
nutrient properties
土壤酶活性 全氮 硝态氮 铵态氮 全钾 速效钾 全磷 有效磷
脲酶 0.88** 0.88** 0.77** 0.73** 0.63* -0.70* 0.48
磷酸酶 0.68* 0.76** 0.88** -0.25 0.95** -0.80** 0.98**
蛋白酶 0.59* 0.60* 0.71* -0.46 0.74** -0.68* 0.73**
*表示相关系数在P<0.05水平的显著性,**表示相关系数在P<0.01
水平的显著性
邓丹丹等: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 1469
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
全钾、速效钾和有效磷正相关,除有效磷外其他
养分含量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
与全磷显著负相关。土壤磷酸酶、蛋白酶活性与
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显
著正相关,与全磷、全钾含量负相关,与全磷的
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植物群落根际土壤
酶活性在土壤养分性质的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土壤酶活性变化可能是导致土壤养分变化的
重要动力机制之一。
3 讨论
外来植物入侵可改变入侵地的生态环境,从而
利于自身生长或抑制周围植物生长(Holmgrem et
al.,1997)。土壤养分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起着
重要作用,紫茎泽兰入侵破坏了当地植物与土壤养
分间的平衡关系,在繁殖过程中提高了土壤肥力,
从而利于其成功入侵(万方浩等,2011)。本研究
表明,紫茎泽兰重度入侵群落的土壤全氮、硝态氮、
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入侵群
落的,而其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低于未入侵群落
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五爪金龙、薇甘菊、意大利
苍耳、金钟藤等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陆
建忠等,2005;牛红榜等,2007;朱慧等,2012;
刘小文等,2012;李乔等,2013;纵熠,2015)。
紫茎泽兰入侵群落土壤氮素含量显著高于未入侵
群落,表明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氮含量具有提高作
用,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氮
素含量的提高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促进
作用,紫茎泽兰良好的生长发育又可进一步提高土
壤氮素含量,这种对土壤氮素营养环境改变的能力
为其在贫瘠生境的顺利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紫茎
泽兰入侵群落土壤磷、钾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表现
为紫茎泽兰入侵群落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显著低于
其他植物群落,但有效含量却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群
落,表明紫茎泽兰可大量消耗土壤中的磷、钾,使
土壤中的磷、钾贫瘠化。这可能是由于紫茎泽兰在
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的含磷化合物和含钾化合物
具有很强的活化作用,并且对磷、钾具有较强的吸
收能力和较大的需求量(王进军,2005)。本研究
中紫茎泽兰重度入侵群落的土壤全磷、全钾显著低
于未入侵群落,可能是由于紫茎泽兰对含磷化合物
和含钾化合物具有活化作用,将土壤中的全磷、全
钾分解为可供其利用的有效养分,这在有效磷和速
效钾的测定中也得到了印证,即重度入侵群落有效
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入侵群落。这可能是
紫茎泽兰排挤本地物种成为单优种的重要原因,尤
其是其在贫瘠生境能够成功入侵建群的重要生态
策略之一。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的差异可能与土
壤中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或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有关。
土壤酶是土壤有机体的代谢动力,在生态系统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土壤所处的状况,它能催化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
化学过程,反映土壤的生态功能、各种生物化学过
程的强度和方向。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也能间接表明
某些营养物质的转化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
兰入侵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
性,且随入侵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蒋智林等(2009)、
李会娜等(2009)、张海霞(2014)研究也得出类
似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入侵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土
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造成的,土壤酶活性的改变
可引起土壤养分的变化,从而促使其在与本地植物
群落的竞争中取胜,成功入侵。
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
紧密相关,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改变就是重要因
素之一(刘东,2013)。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物
质的形成和转化,而土壤肥力状况又是土壤酶活性
的基础(吕国红等,2005)。土壤脲酶可参与土壤
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其活性大小常用来表征
土壤氮素供应强度(陆建忠等,2005;于法展等,
2015);蛋白酶参与土壤中存在的氨基酸、蛋白质
以及其他含蛋白质氮的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其水解
产物是高等植物的重要氮源之一;磷酸酶活性与磷
含量变化有很大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
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均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
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存在负相关性,而与土壤全钾
和全磷存在正相关性。土壤脲酶与土壤铵态氮、速
效钾和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脲酶
和磷酸酶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
全磷、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结果与大多数研究相符,说明不同类型植物群落中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在土壤养分的变化过程中具有
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土壤养分与酶活性间紧密的
相互作用形成了适合紫茎泽兰自身生长的土壤环
境,这可能是紫茎泽兰成功入侵或抑制其周围植物
生长的一种重要机制。
4 结论
通过对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
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可改变土壤
养分,提高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显著增加了土壤
中全氮含量,降低了全磷、全钾含量,土壤中有效
养分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
加。紫茎泽兰入侵还提高了土壤中脲酶、蛋白酶和
磷酸酶的活性。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密切相关,
1470 生态环境学报 第 24 卷第 9 期(2015 年 9 月)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钾
和速效钾显著正相关,与全磷显著负相关;土壤磷
酸酶、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
速效钾和有效磷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显著负相
关。这说明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养分性
质的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壤酶活性变化可
能是导致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紫茎
泽兰在入侵过程中,不断改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
分含量,使土壤环境条件向着有利于自身生长、繁
殖的方向发展,使自身成为不可替代的优势种群,
这可能是紫茎泽兰在新生态系统成功入侵和快速
扩张的生态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CHRISTENSEN N L, PEET R K. 1984. The convergence during secondary
forest succession [J]. Journal of Ecology, 72(1): 25-36.
DIAZ BARRADAS M C, ZUNZUNEGUI M, TIRADO R, et al., 1999.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Mediterranean
Shrubland [J].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10(5): 709-716.
EHRENFELD J G. 2003. Effects of exotic plant invasions on soil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es [J]. Ecosystems, 6(6): 503-523.
GRUBB P J. 1994. Root competition in soil of different fertility: A paradox
resolved [J]. Phytocoenologia, 24 (10): 495-505.
HOLMGREM M, SCHEFFER M, HUSTON M A. 1997. The interplay of
facilitation of and competi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 [J]. Ecology, 78(7):
1966-1975.
KATHARINE N S, JULIA R L, EILEEN T, et al. 2004. Species effects on
resource supply rates: do they influenc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J].
Plant Ecology, 175(1): 47-58.
鲍士旦. 2002.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戴莲, 李会娜, 蒋智林, 等. 2012.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根际土壤有
益功能细菌群、酶活性和肥力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 21(2):
237-242.
高贤明, 桑卫国. 2003. 紫茎泽兰入侵现状、特征、趋势及防治对策[C]//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
2003).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顾慧. 2014. 华东地区外来引种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D].
南京林业大学.
关松荫. 1986. 土壤酶及其研究方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蒋智林, 刘万学, 万方浩, 等. 2008.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
响及其动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7(1): 267-272.
蒋智林, 刘万学, 万方浩, 等. 2008. 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群落根际土壤
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差异[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7(2): 660-664.
蒋智林, 刘万学, 万方浩, 等. 2009. 马缨丹入侵对草坪土壤养分特征的
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4(2): 159-163, 189.
鞠瑞亭, 李慧, 石正人, 等. 2012.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J]. 生
物多样性, 20(5): 581-611.
劳家柽. 1988.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李博, 马克平. 2010. 生物入侵: 中国学者面临的转化生态学机遇与挑
战[J]. 生物多样性, 18(6): 529-532.
李会娜, 刘万学, 戴莲, 等. 2009.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及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42(11): 3964-3971.
李乔, 王月, 张玉曼, 等. 2013. 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酶活与土壤肥力
的影响[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7(3): 6-9.
李振宇, 解焱, 2002. 中国外来入侵种[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琴, 陶建平, 张炜银. 2007. 植物功能型及其划分方法[J]. 西南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9(10): 97-103.
刘东. 2013. 杨树基因型及混交模式对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征的
影响[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刘伦辉, 谢寿昌, 张建华. 1985.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与防除途
径的探讨[J]. 生态学报, 5(1): 1-6.
刘小文, 周益林, 齐成媚, 等. 2012. 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土壤养分和酶活
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1(12): 1960-1965.
陆建忠, 裘伟, 陈家宽, 等. 2005.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
影响[J]. 生物多样性, 13(4): 347-356.
吕国红, 周广胜, 赵先丽, 等. 2005. 土壤碳氮与土壤酶相关性研究进展
[J]. 辽宁气象, 2(5): 6-8.
牛红榜, 刘万学, 万方浩. 2007.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对
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7(7): 3051-3060.
彭少麟. 1996.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J]. 热
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4(3): 36-44.
秦浩, 董刚, 张峰. 2015. 山西植物功能型划分及其空间格局[J]. 生态学
报, 35(2): 396-408.
宋红霞. 2014. 紫茎泽兰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广东
农业科学, 18: 51-56.
万方浩, 刘万学, 郭建英, 等. 2011.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的入侵机理与控
制策略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41(1): 13-21.
万方浩, 王德辉. 2002.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管理对策及其风险评
价体系[C]//王德辉, JeffreyA. McNeely, 编.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 生
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 85-86.
王进军. 2005. 紫茎泽兰[C]//万方浩, 郑小波, 郭建英. 重要农林外来入
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50- 661.
肖博. 2014.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D]. 北京: 中
国农业科学院.
姚向阳, 李委涛, 郑玉龙. 2014. 群落组成及物种间相互作用对外来植
物入侵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33(7): 1953-1959.
于法展, 尤海梅, 马晓冬, 等. 2015. 庐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
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 32(1): 59-63.
于文清, 刘万学, 桂富荣, 等. 2012.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理化
性质及丛枝菌根真菌 (AMF)群落的影响 [J]. 生态学报 , 32(22):
7027-7035.
张海霞. 2014. 不同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
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41(21): 61-66.
郑洪元, 张德生. 1987. 土壤动态生物化学及其研究法[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朱慧, 吴双桃. 2012. 杂草五爪金龙对入侵地植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的影
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8(5): 505-510.
纵熠, 黄乔乔, 李晓霞, 等. 2015. 金钟藤蔓延成灾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
壤酶活性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42(1): 42-45.
邓丹丹等: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 1471

Differences i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Soil Nutrients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and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DENG Dandan1, LIU Qi1, JIANG Zhilin1, 2, 3*, LIU Wanxue3, WAN Fanghao3, LI Zhengyue1
1. 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Pest Manage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Plant Protection Colleg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2. Puer university, Puer 665000, China;
3.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We investigated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nutrients of communities of invasive Ageratina adenophora in different
degree of invasion and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Gramineae and Dicotyledons). The correlations of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soil nutrie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vasive A. adenophor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ools of soil N, NO3-N,
NH4+-N, available K and available P, but reduced the contents of soil P and soil K compared to the non-invaded. The content of
NO3-N, NH4+-N, available K in heavily invaded plant communit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amineae and dicotyledons. It is 2.29,
2.28 and 4.01 times more than the content in the dicotyledons plants area. It is 7.73, 3.22, and 5.12 times more than the content in the
gramineae plants area. The soil urease, phosphatase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in heavily invaded plant community were higher than
other communities. The soil urease activities is 3.49 times in heavily area more than the content in the gramineae area, the soil
phosphatase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is 1.65, 2.31 times more than the content in the dicotyledons area. At the same time,after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s coefficient betwee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nutrients 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soil N, NH4+-N, NO3-N and available K, but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soil P. Compared to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A. adenophora invasion can greatly alter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trade-offs of soil nutrients supply and demand, which may facilitate itself growth. The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may b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ed to changes of soil nutrients. A. adenophora altered the trade-offs of soil nutrients
supply and demand by activating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t the soil may be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exotic weed A.
adenophora successful invasion.
Key words: exotic invasive plants; Ageratina adenophora; soil nutrients;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