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西不同产地石韦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全 文 :表 4 对家兔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x±s) %
组别 3d 5d 7d 10d 14d
空白对照 10.1±3.1 24.6±5.9 48.4±9.2 58.9±7.8 89.7±3.4
肤敏溶液 12.9±3.7* 36.2±5.4** 59.6±5.4**■ 68.3±10.5*■ 94.9±2.2**
康复新 15.2±2.3** 38.2±4.7** 65.5±8.5** 76.6±9.8** 95.5±3.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P<0.01;与康复新组比较 , ■P<0.05, ■■P<0.01;n= 10
表 5 对创面上皮出现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x±s) d
组别 上皮出现时间 愈合时间
空白对照 5.6±1.1 16.7±2.7
肤敏溶液 4.3±1.2**■ 14.4±1.6*
康复新 3.2±1.0** 13.7±2.3**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P<0.01;与康复新组比较 , ■P<
0.05;n= 10
从表 5可以看出 , 肤敏可以加快创面上皮化过程 , 上皮出现
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肤敏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较空白对
照组提前 2.3 d。
4 讨论
皮肤创面愈合是当各种致伤因素或致病因素造成皮肤不同
程度的破坏和缺损时机体的修复过程。其过程通常分为炎症期 、
增生期 、重塑期 3个按一定时间顺序进行的 、独特而又有一定重
叠的阶段。增生期主要包括再上皮化 、肉芽组织形成 、伤口收缩。
当皮肤损伤较深时 , 在肉芽组织充填组织缺损后 , 经表皮覆盖方
可完成愈合过程 , 因此再上皮化是皮肤愈合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
节。真皮或皮下组织损伤后的修复通过肉芽组织形成的方式进
行 , 肉芽组织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 毛细血管可
为组织修复提供氧和必要的营养物质;成纤维细胞为主要的组织
修复细胞 [ 8] 。本实验表明肤敏能缩短创面再上皮化时间;促进
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增生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目前 , 评价创面愈合程度仍缺乏统一标准 , 但创面愈合率 、创
面愈合时间仍是直接有效的 、广泛采用的评价指标。本实验表明
肤敏能提高创面愈合率 、缩短愈合时间 , 对家兔皮肤缺损创面有
明显修复作用。
参考文献:
[ 1 ]  李静平 ,李庆生 ,陈海丰.肤敏水煎剂抗过敏的实验研究 [ J] .中药
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5, 16(3):182.
[ 2 ]  唐良华 ,易洪城 ,吴承龙 ,等.冰蜜生肌膏对兔皮肤缺损修复的免疫
组化研究 [ J] .中国中医急症 , 2006, 15(12):1381.
[ 3 ]  孙同柱 ,付小兵 ,陈 伟 ,等.使用兔进行创面愈合实验研究的体会
[ 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1, 21(4):246.
[ 4 ]  薛远亮.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 J] .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 , 2007, 22(2):27.
[ 5 ]  陈玉林 ,黄 康.创面愈合的评价指标 [ J].中国临床康复 , 2002, 6
(8):1080.
[ 6 ]  李 斌.祛腐生肌法对皮肤实验性创面修复的组织形态变化的影
响 [ J] .中医药学刊 , 2003, 21(12):2016.
[ 7 ]  张士云 , 唐汉钧 ,郑 勇.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减少大鼠创面瘫痕形
成的实验观察 [ J] .中医外治杂志 , 2001, 10(4):6.
[ 8 ]  张学军 ,刘维达 ,何春涤.现代皮肤病学基础 ,第 1版 [ M]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002:225.
收稿日期:2008-10-21; 修订日期:2009-02-10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No.0718002-3-4)
作者简介:陈超君(1958-),女(汉族),广西桂平人 ,现任广西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黄荣韶(1964-), 男(汉族),广西平南人 , 现任广西大学
农学院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与教学工作.
广西不同产地石韦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陈超君1 , 尹小红 1 ,杜金子 1 ,李雁群1 , 李良活 2 ,黄荣韶1*
(1.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5;2.广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目的 对广西不同产地石韦的总黄酮、总皂苷 、多糖和蒽醌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 ,为广西石韦资源的合理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用 NaNO2 -Al(NO3)3 -NaOH体系吸光光度法;总皂苷含量的测定采用
香草醛 -高氯酸比色法;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 -硫酸比色法;蒽醌含量的测定采用醋酸镁 -甲醇分光光度法。结果 广
西不同产地石韦的总黄酮 、总皂苷 、多糖和蒽醌含量有较大差异;聚类结果分为 4类:Ⅰ类包括大明山 、富川县;Ⅱ类包括藤县;
Ⅲ类包括桂平市 、金秀县 、资源县 、那坡县;Ⅳ类包括环江县。结论 这 8个地点石韦的活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石韦; 总黄酮; 总皂苷; 多糖; 蒽醌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9-2200-02
  石韦 Pyrrosialingua(Thumb.)Farwel为水龙骨科(Polypo-
diaceae)石韦属(Pyrrosi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为其主要药用部
位 , 是我国常用中药 , 具有清肺泄热 、解毒 、利水通淋之功效 [ 1] ,
用于治疗尿道炎 、肾炎水肿 、泌尿系统结石 、肾盂肾炎 、支气管炎 、
无名肿毒 、颈淋巴结核 、功能性子宫出血及白血球下降等 [ 2]病
症。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 、总皂苷 、多糖 、蒽醌等化合物 [ 3] 。
广西石韦资源丰富 ,是石韦的重要分布区域。植物的次生代谢物
的合成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 , 同时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 4] ,
药材的质量与地域 、生境等密切相关 [ 5] 。 为考察广西不同产地
石韦质量的差异 ,笔者对广西大明山 、藤县 、富川县 、金秀县 、环江
县 、资源县 、桂平市 、那坡县等 8个产地的石韦总黄酮 、总皂苷 、多
糖 、蒽醌等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 , 以期为石韦药
材评价和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供试材料为石韦野生资源 , 于 2008 -04-15 ~
05-26采自广西大明山 、藤县 、富川县 、金秀县 、环江县 、资源县 、
·22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9
桂平市 、那坡县 ,经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与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
鉴定为水龙骨科石韦属植物石韦 ,分别取其地上部分 ,置于恒温
干燥箱中 , 105℃杀青 30 min, 60℃下烘干 ,取出粉碎 , 备用。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测定不同产地石韦的总黄酮 、总皂苷 、多
糖和蒽醌的含量。 其中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用 NaNO
2
-Al
(NO3)3 -NaOH体系吸光光度法 [ 6];总皂苷含量的测定采用香
草醛 -高氯酸比色法 [ 7];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 -硫酸比色
法 [ 8];蒽醌含量的测定采用醋酸镁 -甲醇分光光度法 [ 9]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的整理采用 Excel软件 , 差异的显著
性分析采用 SPSS软件中的 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法 ,聚类分析
采用 DPS软件中的欧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
2  结果
2.1 不同产地石韦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及差异分析 不同产地
的石韦的总黄酮 、总皂苷 、多糖和蒽醌的含量并不相同(见表 1)。
其中不同地点总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藤县 >富川县 >大明山
>金秀县 >桂平市 >资源县 >那坡县 >环江县 ,经检验可知各地
石韦总黄酮含量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总皂苷含量的高低
顺序为大明山 >藤县 >金秀县 >富川县 >桂平市 >环江县 >那
坡县 >资源县 , 除富川县和金秀县之间以及资源县和那坡县之间
的总皂苷含量没有差异外 ,其它各地点总皂苷的含量差异都达到
了极显著水平;多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环江县 >大明山 >桂平市
>金秀县 >资源县 >富川县 >藤县 >那坡县 ,其中环江县和大明
山之间的多糖含量没有差异 ,其它几个地点多糖含量差异都达到
了极显著水平;蒽醌含量高低顺序为:资源县 >桂平市 =环江县
>那坡县 >富川县 >大明山 >金秀县 >藤县 ,桂平市和环江县之
间与富川县和那坡县之间没有差异 ,其它各点的蒽醌含量达到了
极显著水平。
表 1 不同产地石韦总黄酮 、总皂苷 、多糖 、蒽醌的含量( x±s)
%
产地 总黄酮 总皂苷 多糖 蒽醌
大明山 3.859±0.208cC 0.400±0.020aA 3.723±0.198aA 0.303±0.031eD
藤县 5.553±0.382aA 0.293±0.011bB 1.647±0.068eE 0.231±0.043gF
富川县 4.028±0.173bB 0.247±0.013cC 2.140±0.109dD 0.344±0.035dC
金秀县 2.907±0.126dD 0.253±0.011cC 2.720±0.137cC 0.281±0.025fE
环江县 1.080±0.065hH 0.123±0.006dD 3.843±0.201aA 0.436±0.015bB
资源县 2.157±0.169fF 0.090±0.003eE 2.217±0.091dD 0.621±0.042aA
桂平市 2.413±0.201eE 0.143±0.008dD 2.990±0.117bB 0.436±0.013bB
那坡县 1.263±0.089gG 0.093±0.005eE 1.550±0.047eE 0.363±0.021cC
  同一列数据后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 0.05显著水平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
差异达 0.01极显著水平;n=3
2.2 基于各活性成分含量不同产地石韦聚类分析 由图 1可以
看出 , 在 2.28距离水平上 ,可被聚为四大类 , Ⅰ类包括大明山 、富
川县 , 这一类的总皂苷含量最高 , 总黄酮含量居中 , 多糖含量居
中 , 蒽醌的含量也是居中;Ⅱ类包括藤县 ,这一类的总黄酮含量最
高 , 总皂苷含量居中 , 多糖含量也是居中 , 蒽醌含量最低;Ⅲ类包
括桂平市 、金秀县 、资源县 、那坡县 ,这一类的蒽醌含量最高 ,总皂
苷含量居中 , 多糖含量居中 ,总黄酮含量居中;Ⅳ类包括环江县 ,
这一类的多糖含量最高 , 总皂苷含量最低 , 总黄酮含量最低 ,蒽醌
含量居中。
图 1 4种活性成分的不同产地石韦聚类图
3 讨论
黄酮 、总皂苷 、多糖 [ 10]以及蒽醌是四类应用广泛的植物生物
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氧化降糖等多种
生理活性 [ 11] 。据报道 ,黄酮类化合物中的苷类物质是石韦植物
的特性成分 [ 12];总皂苷类化合物对脑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免疫
功能 、物质代谢 、止血作用和抗凝血及造血系统有药理作用 [ 13];
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抑制肿瘤作用 [ 14];蒽醌类化合物具
有消炎 、降血压 、影响消化道括约肌张力 、抗菌抗病毒 、镇咳及抗
肿瘤等多种活性 [ 15] 。
上述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石韦的总黄酮 、总皂苷 、多糖以
及蒽醌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 总黄酮的含量范围在 1.080% ~
5.553%, 其中藤县含量最高 , 环江县含量最低;总皂苷含量范围
在 0.090% ~ 0.400%,其中大明山的含量最高 , 资源县的含量最
低;多糖含量范围在 1.550% ~ 3.843%, 其中环江县的含量最
高 , 那坡县含量最低;蒽醌含量范围在 0.231% ~ 0.621%, 其中
资源县的最高 ,藤县的最低。没有同一产地的石韦同时含有较高
的多种活性成分;不同产地同一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 这可能
与海拔 、气候 、土壤等生长环境有关 ,但是从东到西石韦的各种活
性成分含量没有什么规律 , 可能是因为经纬度跨越较小 , 对其影
响不大 。石韦生长的小环境可能对其各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更大。
本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广西石韦药材质量的优劣 ,
明确优质产区 ,对今后开展规范 、规模种植 ,深入地开发利用广西
石韦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被聚到一类的是否还与气
候 、土壤等环境因素有关 , 有待于更广泛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 Ⅰ 部 [ S] .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 ,
2005:61.
[ 2 ]  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 ,第 4册 [ 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93.
[ 3 ]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5.
[ 4 ]  MaM, HongChL, AnShQ, etal.Seasonal, spatial, andinterspecific
variationinquercetininApocynumvenetumandPoacynumhenderso-
ni, Chinesetraditionalherbalteas[ J] .JAgriFoodChem.2003, 51:
2390.
[ 5 ]  刑俊波 , 李 萍 , 胡世林 ,等.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 J] .中国野
生植物资源 , 1999, 18(6):44.
[ 6 ]  王自军 , 杨红兵, 齐 誉 ,等.正交设计研究石韦总黄酮和鞣质提
取工艺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7, 18(2):463.
[ 7 ]  黄荣韶 , 罗永明, 胡 彦 ,等.毛鸡骨草总皂苷含量测定及其动态
变化研究 [ J]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6:28.
[ 8 ]  杨林莎 , 李玉贤 , 李明丽 ,等.苯酚 -硫酸比色法测定百合多糖的
含量 [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4, 11(8):704.
[ 9 ]  周红燕 , 陈建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炒决明子中总蒽醌含量
[ J] .天津中医药 , 2007, 24(2):156.
[ 10] 韩 慧 , 张平平 , 吴兆亮 ,等.植物总皂苷 、多糖和类黄酮的应用
与开发 [ J]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05, 12(3):58.
[ 11] 韩公羽 , 沈企华.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 M] .杭州:杭州
大学出版社 , 1991:94.
[ 12]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6.
[ 13] 浦湘瑜 , 张荣平 , 邹 澄 ,等.不同产地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研究
[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1, 22(4):36.
[ 14] 王爱武 , 袁久荣 , 吴丽敏 ,等.不同产地猫爪草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5, 12(1):51.
[ 15] 林瑞民 , 李 磊 , 陈华山 ,等.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大黄中五种蒽醌
类化合物的 HPLC测定 [ J].中药材 , 2004, 28(3):197.
·2201·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9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