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第 34 卷第 2 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4 No. 2
2015 年 6 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 Sci. Edition) Jun. 2015
收稿日期 2015-01-11
作者简介 杨光忠(1968-) ,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E-mail:yanggz888@ 126. com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I27B06)
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光忠,汪 莎,邓铁忠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武汉 430074)
摘 要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对玉柏石松的非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 2 个化合
物,通过 NMR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3α-乙酰氧基豆甾烷-21-羧酸(1)和二萜柳杉酚(2) ,且化合物 2 为新的甾体
化合物,化合物 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的二萜化合物.
关键词 石松属;玉柏石松;甾体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R91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321(2015)02-0044-04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Lycopodium obscurum L.
Yang Guangzhong,Wang Sha,Deng Tiezhong
(College of Pharmac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wo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lub moss Lycopodium obscurum L. by silica gel and reversed-phase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3α-acetoxyl-stigmastan-21-oic acid (1) and
diterpenoid sugiol (2) respectively by NMR spectroscopy. Compound 1 was a new steroid compound and 2 was a
diterpenoid that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Keywords Lycopodiaceae;Lycopodium obscurum L.;steroid
玉柏石松(Lycopodium obscurum L.)为石松科石
松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林下山坡,分布于我国
东北和长江中上游高山,它作为伸筋草,具有祛风通
络、舒筋活血之功效[1].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医药中,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肢体麻木、鸡爪
风等疾病[2].
图 1 玉柏石松中化合物 1 和 2 的结构式
Fig. 1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 1 and 2 isolated from Lycopodium obscurum L.
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40 年
代,obscurines 类生物碱最早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此后陆续有一些生物碱的报道[3-6]. 蔡雄等对非生
物碱部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三萜类 [7,8]、
蒽醌[9]和甾体成分[10].王朝元等证明了非生物碱部
分单体化合物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的活性[11,12].
本课题组前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
获得了 13 个生物碱和 8 个三萜类化合物,包括 2 个
新的生物碱和 3 个新的三萜[13-15]. 为进一步从该植
物中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非生物碱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从中分离
得到了 2 个化合物,通过 NMR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
为 3α-乙酰氧基-豆甾烷-21-羧酸(1)和二萜柳杉酚
(2). 化合物 1 为新的甾体化合物,化合物 2 为首次
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的二萜化合物.
1 材料与仪器
玉柏石松全草采集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建始县,经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万定荣教授鉴
定为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玉柏石松(Lycopodium
obscurum L.). 薄层层析硅胶 H、柱层析硅胶(200 ~
300 目)、GF254 高效薄层板(海洋化工厂,青岛,中
国).所用溶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
旋光仪(Perkin-Elmer 341,美国) ,核磁共振仪
(Bruker DRX-500 型,TMS 内标,德国) ,质谱仪
(Finnigan MAT 95,德国).
2 提取分离
干燥的玉柏石松全草(12. 3 kg)粉碎后用甲醇
室温浸泡 3 次,每次 24 h.真空抽滤得滤液,减压旋
蒸,得甲醇提取物(1. 65 kg). 将甲醇提取物用 3%
酒石酸(pH = 3)溶解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上层乙酸
乙酯相减压蒸干后用 90%甲醇溶解,依次用石油
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石油醚提取物(80 g)经
硅胶柱层析,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积比 95∶ 5,9∶ 1,
8∶ 2,7∶ 3,1∶ 1,3∶ 7,0∶ 1)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 1
(10 mg) ;乙酸乙酯提取物(324 g)经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 /丙酮为洗脱剂(体积比 9 ∶ 1,8 ∶ 2,7 ∶ 3,
1∶ 1,3∶ 7,0∶ 1) ,得到 9 个部分(Fr. 1 ~ Fr. 9). Fr. 2
经过硅胶柱层析,环己烷 /丙酮梯度洗脱(99 ∶ 1→
7∶ 3)得到化合物 2(15 mg).
3α-乙酰氧基-豆甾烷-21-羧酸(1) ,白色粉末,
[α]20D = + 36. 0(c = 0. 400,MeOH) ;
1H NMR
和13C NMR数据见表 1. EIMS(70 eV)m/z(%) :488
(M +,3) ,428(100) ,414(32) ,215(64) ;HREIMS
m/z 488. 3866(calcd. for C31H52O4,488. 3865).
柳杉酚(2) ,白色粉末,1H NMR(400MHz,
C5D5N) :δH 0. 82(3H,s) ,0. 86(3H,s) ,1. 31(3H,
d,J = 7. 2Hz) ,1. 37(3H,d,J = 5. 1Hz) ,1. 16
(3H,s) ,3. 66(1H,m) ,7. 59(1H,s ) ,8. 74(1H,
s ) ,12. 48 (br s,-OH). 13C NMR (100MHz,
C5D5N) :δC 36. 9(C-1) ,17. 9(C-2) ,40. 3(C-3) ,
32. 1(C-4) ,48. 5(C-5) ,35. 2(C-6) ,190. 1(C-7) ,
122. 5(C-8) ,155. 4(C-9) ,36. 7(C-10) ,108. 9(C-
11) ,160. 5(C-12) ,132. 8(C-13) ,125. 3(C-14) ,
26. 1(C-15) ,21. 5(C-16) ,21. 6(C-17) ,22. 2(C-
18) ,20. 1(C-19) ,31. 3(C-20).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白色粉末,由高分辩质谱给出其分子式
为 C31H52O4(测量值 488. 3886,计算值488. 3865),不饱
和度为 6. NMR数据显示该化合物含有乙酰氧基的
特征信号[δC 171. 5(s) ,22. 6(q)和 δH 2. 10(3H,
s) ].在 EIMS 的图谱中,碎片峰 m/z 428. 3659(C29
H48O
+
2; [M-HOAc]
+)为分子离子峰脱去乙酸分子
所形成,进一步证实了 1 含有乙酰氧基. 1H NMR 图
谱中显示出 2 个单峰甲基信号 δH 0. 95(3H,s,H3-
18)和 δH 0. 72(3H,s,H3-19) ,为甾体化合物 18 和
19 位两个角甲基的特征信号.除去上述乙酰氧基的
信号,13C NMR 和 DEPT 显示出 1 有 29 个碳原子,
包括 2 个 sp3 杂化的季碳,1 个羰基碳(δC178. 4) ,1
个连氧次甲基(δC71. 3) ,8 个次甲基信号,12 个亚
甲基和 5 个甲基的信号.
综合以上 NMR数据可以推测该化合物 1 骨架
为甾体,其中 1 含有 1 个乙酰氧基和 1 个羧基.比较
1 和已知化合物豆甾烷-3-酮-21-羧酸的13 C NMR 数
据[16],发现除 C-1、C-2、C-3、C-4 和 C-5 数据有差别
外,其余 C 信号的数据几乎一致,说明这 2 个化合
物的结构差异主要在 A 环.在化合物 1 中出现了一
个连氧次甲基的信号(δC 71. 3) ,而没有豆甾烷-3-
酮-21-羧酸中的羰基信号(δC 210. 8) ,故推测 1 的结
构为豆甾烷-3-酮-21-羧酸的 3 位的羰基被乙酰氧基
所取代. 1 的相对立体化学可以从13 C NMR 数据推
出,同 5α-cholestan-3β-ol 的13 C NMR 数据相比[17],
54第 2 期 杨光忠,等: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由于 γ-gauche 效应,1 的 C-1 和 C-5 向高场发生 δ
约 3 的位移,推测 3-OAc 为 α构型,H-3 和 H-2 之间
存在比较小的偶合常数,说明 H-3 和 H-2 之间存在
ae和 ee 偶合,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推断. 故化合物 1
的结构鉴定为 3α-乙酰氧基-豆甾烷-21-羧酸,通过
查阅文献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表 1 化合物 1 在氘代吡啶中的 NMR数据
Tab. 1 NMR data of compounds 1 in C5D5N
位置 δH δC 位置 δH δC
1 1. 45(1H,m) ,1. 55(1H,m) 34. 3 16 1. 55(2H,m) 29. 3
2 1. 55(1H,m) ,1. 75(1H,m) 27. 5 17 1. 07(1H,m) 57. 6
3 5. 15(1H,br s) 71. 3 18 0. 95(3H,s) 13. 7
4 1. 23(1H,m) ,1. 35(1H,m) 34. 3 19 0. 72(3H,s) 12. 6
5 1. 57(1H,m) 41. 5 20 2. 56(1H,m) 50. 0
6 1. 18(1H,m) ,1. 60(1H,m) 29. 9 21 178. 4
7 0. 90(1H,m) ,1. 65(1H,m) 33. 4 22 1. 70(1H,m) ,1. 90(1H,m) 31. 9
8 1. 35(1H,m) 36. 8 23 1. 38(1H,m) ,1. 95(1H,m) 28. 9
9 0. 70(1H,m) 55. 6 24 1. 15(1H,m) 46. 9
10 37. 2 25 1. 70(1H,m) 30. 7
11 1. 20(1H,m) ,1. 43(1H,m) 22. 2 26 0. 83(3H,d,J = 6. 7Hz) 20. 3
12 1. 36(1H,m) ,2. 22(1H,m) 39. 5 27 0. 89(3H,m) 21. 3
13 43. 9 28 1. 35(2H,m) 24. 5
14 1. 95(1H,m) 54. 6 29 0. 89(3H,m) 13. 2
15 1. 10(1H,m) ,1. 63(1H,m) 25. 2 -OAc 2. 10(3H,s) 22. 6
171. 5
化合物 2,无色晶块,分子式 C20H28 O2,不饱和
度为 7. 1H NMR 图谱显示:化合物 2 中存在 1 个异
丙基的信号[δH 1. 31(3H,d,J = 7. 2Hz) ,1. 37
(3H,d,J = 5. 1Hz) ,3. 66(1H,m) ];3 个角甲基
信号 δH 0. 82(3H,s) ,0. 86(3H,s) ,1. 16(3H,
s) ];2 个孤立的芳香质子信号 δH 7. 59(1H,s ) ,
8. 74(1H,s ) ];1 个酚羟基信号 δH 12. 48(br s,-
OH) ]. 13C NMR 和 DEPT 图谱显示:化合物 2 存在
20 个碳原子,其中 5 个 sp3 杂化的甲基,4 个 sp3 杂
化的亚甲基,2 个 sp3 杂化的次甲基,1 个四取代的
苯环的信号,1 个与苯环共轭的羰基信号,2 个 sp3
杂化的季碳.根据不饱和度,除去一个羰基信号,还
剩下 6 个不饱和度,说明该化合物存在着 3 个环,其
中 1 个环为苯环,推测其为三环二萜,属于松香烷型
二萜,与文献[18]中数据相比较,判断化合物 2 为
二萜柳杉酚.
4 结语
石松为蕨类植物,石松生物碱(Lycopodium
alkaloids)是从石松及其近缘植物中分得的结构相
似,具有相同生源的一类天然生物碱,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刘嘉森等[19]从蛇足石杉中分离出石杉碱甲
以来,这类生物碱已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浓厚的兴
趣,迄今为止从石松植物中已分离并确定结构的天
然生物碱成分近 300 个[20].石杉型三萜为其主要的
非生物碱成分.
本文通过硅胶柱层析,从玉柏石松的非生物碱
部分分离得到 2 个化合物,通过 NMR技术鉴定其结
构分别为 3α-乙酰氧基豆甾烷-21-羧酸(1)和二萜
柳杉酚(2) ,化合物 1 为新的甾体化合物,化合物 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的二萜化合物. 本研究
成果丰富了石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为
进一步开发这一土家族药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王国强.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三) [M].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0.
[2] 赵敬华. 土家族医药学概论[M]. 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2005:109.
[3] Ayer W A,Kasitu G C. Some new lycopodium alkaloids
[J]. Can J Chem,1989,67(6) :1077-1086.
[4] Morita H,Ishiuchi K,Haganuma A,et al. Complanadine B,
obscurumines A and B,new alkaloids from two species of
Lycopodium[J]. Tetrahedron,2005,61(8):1955-1960.
[5] Zhang X Y,Dong L B,Liu F,et al. New Lycopodium
alkaloids from Lycopodium obscurum[J]. Nat Prod
Bioprospect,2013,3(2) :52-55.
[6] Pan K,Luo J G,Kong L Y. Three new Lycopodium
6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4 卷
alkaloids from Lycopodium obscurum[J]. J Asian Nat
Prod Res,2013,15(5) :441-445.
[7] 蔡 雄,潘德济,徐光漪. 玉柏石松的四环三萜成分研
究[J]. 化学学报,1989,47(10) :1025-1028.
[8] 蔡 雄,潘德济,徐光漪. 玉柏石松中新14 -Serratene
型五环三萜酯[J]. 化学学报,1992:50(1) :60-66.
[9] 蔡 雄,潘德济,陈御石,等. 伸筋草和玉柏石松中蒽
醌成分的分离和鉴定[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1,
18(5) :383-385.
[10] 蔡 雄,谭小秋,潘德济. 玉柏石松的甾体成分研究:
3β,5α,6β -三羟 -豆甾烷的分离与结构[J]. 中草
药,1989,20(7) :44.
[11] 王朝元,胡 蝶.玉柏石松中甾体化合物对体外培养
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4,33(2) :22-27.
[12] 王朝元,唐俊龙,魏甜甜,等.山芝烯二醇对体外培养
成骨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31(3) :33-37.
[13] Chen Y,He H W,Yang G Z. Lycopodium Alkaloids
from Lycopodium obscurum L.[J]. Helv Chim Acta,
2014,97(4) :519-523.
[14] Deng T Z,Ai Y,Chen Y,et al. Triterpenoid from
Lycopodium obscurum L.[J]. Acta Pharm Sin,2009,
44(8) :891-894.
[15] Zhao Y H,Deng T Z,Chen,Y. et al. Two new
triterpenoid from Lycopodium obscurum L.[J]. J Asian
Nat Prod Res,2010,12(8) :666-671.
[16] 邓铁忠. 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研究与天然光敏剂类似
物嘧啶并[5,4-c]喹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D]. 武
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17] 龚运准,丁立生. 天然产物核磁共振13 C-NMR碳谱分
析[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394.
[18] Gao J J,Han G Q. Cytotoxic abietane diterpenoids from
Caryopteris incana[J]. Phytochemistry,1997,44(4) :
759-761.
[19] 刘嘉森,俞超美,周有作,等. 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的
化学研究[J]. 化学学报,1986,44(10) :1035-1040.
[20] Ma X Q,Gang D R. The Lycopodium alkaloids[J].
Nat Prod Rep,2004,21(6) :752-772.
74第 2 期 杨光忠,等: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