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抗乙肝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全 文 :表 8 其他五味药物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因素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F值 临界值 显著性
A 0. 000 2 0. 000 3. 110
B 0. 001 2 4. 000 3. 110 *
C 0. 000 2 0. 000 3. 110
误差 0. 00 8
а = 0. 1
2. 7 工艺验证试验 以上述优化条件提取 3 批药品,得荷叶中总
黄酮的平均含量为 0. 072 01 g·g -1,RSD = 2. 08%;其他五味药
物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 0. 063 82 为 g·g -1,RSD = 1. 26%。表明
本工艺稳定性良好。
3 讨论
为提高药材的提取效果,药材需加入溶剂后浸泡 0. 5 h再提
取。
黄酮是荷叶、菊叶、桑叶和银杏叶和甘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选取其作为提取工艺的指标性成分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张 琪,马 博,朱玲玲,等.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
的调脂机制[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6) :605.
[2] 刘学铭,肖更生,陈卫东. 桑叶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 中药材,
2001,24(2) :144.
[3] 卫 强,汪庆健.滁菊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兽医
医药杂志,2009,1:39.
[4] 孔文琦,李严巍.荷叶活性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
与信息,2005,7(6) :22.
[5] 薛淑萍,张立伟.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桑叶总黄酮的条件优化
[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1) :51.
[6] 牟玲丽,寇俊萍,朱丹妮,等.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 :26.
[7] 邢国秀,李 楠,王 童,等. 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 :593.
收稿日期:2010-10-25; 修订日期:2011-03-0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No. D200716003)
作者简介:杨若婧(1985-) ,女(汉族) ,湖北武汉人,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品质资源与活性成分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张秀桥(1965-) ,女(汉族) ,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教
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品质资源与活性成分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刘焱文(1945-) ,男(汉族) ,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
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资
源及其制剂有效成分分析研究工作.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抗乙肝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杨若婧1,陈夏静1,何枭宇1,饶 荣1,张秀桥1,2* ,刘焱文1*
(1.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1;
2.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目的 研究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将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作用于乙
肝病毒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 2215 细胞,以细胞病变(CPE)观察药物对 2215 细胞的毒性,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
检测药物对培养 8 d的 2215 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HBsAg)和 e 抗原(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的
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 99. 1 μg /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 62. 5 μg /ml;石油醚提取物对培养 8 d的 2215 细胞的 HBsAg、
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 4. 2 μg /ml,26. 3 μg /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 23. 6,3. 8。结论 大
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具一定的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为有效部位。
关键词:大叶蛇葡萄; 石油醚提取物; 2215 细胞; HBV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1. 09. 046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1)09-2153-02
大叶蛇葡萄 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 是葡萄科
蛇葡萄属的一种药用植物,曾收载于《湖北中草药志》[1]。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葡萄科蛇葡萄属部分药用植物具有降血压、保肝护
肝等药理作用[2,3],但未见对大叶蛇葡萄及其提取物体外抗乙肝
病毒作用的研究报道。本课题组曾对大叶蛇葡萄化学成分进行
了较系统的提取分离[4],本论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叶蛇葡萄
石油醚提取物对 2215 细胞的 HBsAg、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
1 材料与仪器
1. 1 细胞株 乙肝病毒 DNA 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的 2215
细胞系由暨南大学张惠英老师惠赠。
1. 2 药物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由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
化学重点实验室提供。溶于适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后再用
改良 RPMI - 1640 培养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1. 3 试剂与仪器 改良 RPMI - 1640 培养基(美国 Hyclone 公
司) ;G - 418(美国 Gibco 公司) ;L - 谷氨酰胺、胰蛋白酶(上
海实生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装) ;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
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青霉素、链霉素(上海先锋药业有
限公司产品) ;HBsAg、HBeAg检测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 ;DMSO(SIGMA 公司)。二氧化碳孵箱(美国
Shel - Lab公司) ;培养瓶、96 孔培养板(美国 costar 公司) ;超
净工作台(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RT - 2100C 酶
标分析仪(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HH - 2 型恒温
水浴锅(金坛市新航仪器厂) ;TDL - 40C 低速台式离心机(上
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 方法
2. 1 改良 RPMI - 1640 培养液的制备 取 RPMI - 1640 干粉
10. 0 g,溶于 1 000 ml 双蒸水中,过滤除菌,培养细胞前加入灭活
的胎牛血清 10%,G - 418 200 μg /ml,青霉素 100 U /ml,链霉素
100 U /ml,3%谷氨酰胺 1%。
2. 2 2215 细胞的培养 在长满 2215 细胞的培养瓶内加 0. 25%
胰酶,37℃消化 5 min,加 RPMI - 1640 培养液吹散,1 ∶ 3 传代,
10d长满。
2. 3 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实验分无药物细胞对照组和不同浓
度药物组,细胞消化后配制成每毫升 20 万个细胞,接种于 96 孔
板培养,每孔 0. 1 ml,于 37℃、5%CO2 条件下培养 24 h,细胞长成
单层后进行试验。药物用改良 RPMI - 1640 培养液配制成溶液,
·3512·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22 NO. 9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9 期
2 倍稀释,共 8 个稀释度,每浓度 3 孔,4 d 换同浓度药物培养液
继续培养,以观察细胞病变(CPE)为指标,第 8 天显微镜下观察
CPE,破坏 100%为 4;75%为 3;50%为 2;25%为 1;无病变为 0。
计算每浓度药液 3 孔平均 CPE程度和抑制百分率(%)。
2. 4 药物细胞毒性的计算 按 Reed - Meuench法计算半数毒性
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
TC50(%)= Antilog{B +
50 - < 50%抑制百分率
> 50%抑制百分率 - < 50%抑制百分率
× C}
式中,A = log > 50%药物浓度;B = log < 50%药物浓度;C = A
- B
2. 5 药物对 HBsAg、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实验 实验设细胞对
照组、HBsAg阳性和阴性对照组、HBeAg 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及不
同浓度药物组。2215 细胞按 1 × 105 个 / ml 的浓度接种于 96 孔
细胞培养板,每孔 0. 1 ml,于 37℃、5%CO2 条件下培养 24 h,在试
验药液无毒浓度下 2 倍稀释,共 5 个稀释度,每个浓度 3 孔,于
37℃、5%CO2 条件下培养 4 d后换原浓度药物培养液继续培养,
分别收集第 4,8 天培养液,- 20℃冰冻保存。
2. 6 HBsAg、HBeAg的测定及药效计算 用 HBsAg、HBeAg 酶联
免疫试剂盒测定 HBsAg、HBeAg,方法照说明书,用酶标分析仪测
定每孔 OD值。计算细胞对照及试验药液每浓度 OD 值均值(珋x)
及标准差(S) ,与细胞对照组比较抗原抑制率(%) ,半数有效浓
度(IC50)及治疗指数(TI) ,以 t 检验法计算药液各稀释度 HB-
sAg、HBeAg和细胞对照组间 OD值的差别。
①抗原抑制百分率(%)= 细胞对照组 OD值 -给药组 OD值
细胞对照组 OD值
× 100%
②IC50 = Antilog{B +
50 - < 50%抑制百分率
> 50%抑制百分率 - < 50%抑制百分率
× C}
式中,A = log > 50%药物浓度;B = log < 50%药物浓度;C = A - B
③SI = TC50 / IC50
3 结果
3. 1 药物在 2215 细胞培养中的毒性 药物浓度依次为 1 000,
500,250,125,62. 5,31. 2,15. 6 μg /ml,第 8 天显微镜下观察 CPE。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对 2215 细胞的 TC50为 99. 1 μg /ml,TC0
为 62. 5 μg /ml。
3. 2 药物在 2215 细胞培养中对 HBsAg、HBeAg 表达抑制作用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对 2215 细胞的 HBsAg、HBeAg 表达的
抑制作用结果见表 1。石油醚提取物对培养 8 d 的 2215 细胞的
HBsAg、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 IC50分别为 4. 2 μg /ml,26. 3 μg /
ml,TI值分别为 23. 6,3. 8。
表 1 石油醚提取物对 2215 细胞的 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试验结果(珋x ± s)
药物
药物浓度
C /μg·ml - 1
HBsAg
4 d
OD值(珋x ± s) 抑制率(%)
8 d
OD值(珋x ± s) 抑制率(%)
HBeAg
4 d
OD值(珋x ± s) 抑制率(%)
8 d
OD值(珋x ± s) 抑制率(%)
石油醚 62. 5 0. 330 0 ± 0. 007 1* 48. 3 0. 072 5 ± 0. 002 2** 61. 1 0. 206 0 ± 0. 004 2* 42. 0 0. 037 0 ± 0. 001 4** 64. 5
提取物 31. 2 0. 328 0 ± 0. 014 1* 48. 7 0. 075 5 ± 0. 002 3** 59. 5 0. 216 5 ± 0. 002 1* 39. 1 0. 045 5 ± 0. 002 1** 56. 3
15. 6 0. 480 5 ± 0. 006 4* 24. 8 0. 082 0 ± 0. 004 4** 56. 0 0. 219 0 ± 0. 001 4* 38. 3 0. 072 5 ± 0. 002 3* 30. 4
7. 81 0. 471 5 ± 0. 006 3* 26. 2 0. 084 0 ± 0. 004 5** 54. 9 0. 281 5 ± 0. 000 7 20. 8 0. 058 0 ± 0. 001 4* 44. 3
3. 91 0. 584 5 ± 0. 006 6 8. 5 0. 094 0 ± 0. 004 3* 49. 5 0. 319 5 ± 0. 014 8 10. 1 0. 094 0 ± 0. 004 2 9. 7
细胞对照 0. 639 0 ± 0. 007 1 0. 186 5 ± 0. 007 8 0. 355 3 ± 0. 031 1 0. 104 1 ± 0. 001 4
与细胞对照组比较,**P <0. 01,* P <0. 05;n =3
4 讨论
HBV - DNA 克隆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 2215 细
胞系经自行传代培养,细胞存活良好,并分泌大量的 HBsAg、
HBeAg,为评价抗 HBV 药物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用 TI 值来
判断药物在体外对乙肝病毒的作用,当 TI > 2 时,为低毒有
效;2 > TI > 1 时,为高毒低效;TI < 1 时为毒性作用强[5 ~ 7]。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的 TC50为 99. 1
μg /ml;培养 8 d时,对 HBsAg的 IC50和 TI 分别为 4. 2 μg /ml,
23. 6;对 HBeAg的 IC50和 TI 分别为 26. 3 μg /ml、3. 8,提示大
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细胞转染的 2215 细
胞中的 HBsAg、HBeAg 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 HBsAg
的抑制作用较强,且多数浓度组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对 HBsAg
的表达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 ﹤ 0. 01) ,为体外的抗乙肝病毒
有效部位。为了进一步探索大叶蛇葡萄抗乙肝病毒的物质基
础,本课题组将在此药理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石油醚提取
物进行单体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活性筛选研究。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第二册) [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1982:1078.
[2] 董倩倩,陈立峰.二氢杨梅素药理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2005,3
(5) :295.
[3] 张琼光,丁英平,陈科力,等.蛇葡萄属植物药理学研究概况[J].时
珍国医国药,2005,16(2) :151.
[4] 张秀桥,沈 伟,陈树和,等.大叶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
药,2008,39(8) :1135.
[5] Cai Dayong,Zhao Gang,Chen Jiachun,et 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Zi-
jin capsule in liver fibrosis in rat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
gy,1998,4(3) :260.
[6] C. Ying ,J. Van Pelt ,S. H. Yap ,et al. Use of digoxigenin - la-
belled probes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HBV - DNA in antiviral drug evalu-
ation[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1999,81:155.
[7] 赵建勤,杨 明,赵连三,等.扯根菜及其系统提取物抗异型肝炎病
毒体外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1) :26.
·4512·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9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22 N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