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间伐措施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全 文 : 收稿日期:2001-11-27
作者简介:陈东华(1969-),男,工程师,从事园林工作。

不同间伐措施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陈东华
(厦门市园林局 花卉生产处,福建 厦门 361003)

摘 要:由于间伐措施不同,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的乳源木莲生长差异显著。间伐适时,乳
源木莲的胸径、树高生长量明显增加,材积速生期延长,且 17年生仍处在速生期;而逾期间伐,
林分密度偏大,则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生长受抑制,速生期提早结束,生长不良。作者认为,为提
高杉莲混交林的经营效果,适时间伐、密度合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乳源木莲;间伐措施;生长特性
中图分类号: S753.7; Q949.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2)02-0013-05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nning measures on the growth of
Manglietia yuyuanensis

CHEN Dong-hua
(Flower production department, Xiamen gardens bureau, Xiamen 361003,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growth of Manglietia yuyuanensis in mixed plantations of China fir and
Manglietia yuyuanensis was varied significantly by different thinning measures. It was found that
9th year after planting was the optimal time for the first thinning and timely thinning could
lengthen the prime stage of Manglietia yuyuanensis growth and increased the increment of DBH,
height and volume. For example, 17 year-old trees were still in fast-growing period. For first
thinning at 12th year after planting, the stand dens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9th year, the growth
was inhibited and the fast growing period was shortened. The proper time for first thinning and
proper stand density were important fo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ixed plantations.
Key words: Manglietia yuyuanensis; thinning measure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是木兰科乡土树种,零星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常绿阔
叶林中,具有生长快、育苗成活率高、早期速生等优点,其木材纹理均匀,结构致密,杏黄
色,美观耐腐,是高级家具的上等用材[1]。乳源木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物种组成丰富
[2,3],群落稳定。近年来由于对天然林的掠夺性采伐利用,阔叶林面积不断减小,导致乳源
木莲资源日趋枯竭[2];另一方面造林密度偏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是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生
长不良的重要因素。如果进行及时合理的间伐,尤其在混交林中,可显著提高林木生长量,
改善立木的径级结构,同时有效地缩短轮伐期[5-7]。本研究对不同间伐措施的人工杉莲混交

2002,31(2):13-17.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亚热带植物科学
第 31卷 ﹒14﹒
亚热带植物科学
林中乳源木莲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乳源木莲树种资源保护和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林概况
调查地点位于福建沙县的郑湖乡和富口镇两地(沙县位于北纬 26°06′~26°46′,
东经 117°32′~118°06′)。试验地年平均气温 18℃左右,年降水量 1 700mm。地貌为中
低山地,海拔 450~920m;母岩为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土壤为山地红壤或黄红壤,发育
良好,土层较深厚、肥沃湿润,多数属Ⅰ、Ⅱ立地级,部分属Ⅲ级。造林地前身大部分是天
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少部分是杉木林采伐迹地。
郑湖乡黄坑山场杉木—木莲混交林于 1987年造林,混交比例为 7杉 3莲,初植密度为
3 600株/hm2, 1999年进行第一次抚育间伐,采用综合疏伐,间伐对象主要是杉木,现存密
度为 1 740株/hm2,混交比例为 6杉 4莲。由于初植密度偏大,又逾期间伐,乳源木莲长期
受压抑,居于杉木林冠下,冠幅窄小,生长差。富口山场杉莲混交林于 1985年造林,混交
比例为 8杉 2莲,木莲为星状混交,初植密度为 2 505株/hm2,1994年进行第一次间伐,在
乳源木莲的群落内砍伐对木莲生长有较大影响的上层杉木,由于初植密度合理,间伐较及时,
间伐方法有利于促进木莲生长,使木莲生长有充分的空间,现存密度为 1 025株/hm2。
2 研究方法
在两片杉莲混交林中,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标准样地 8块,样地面积为(20m×20m),
对样地内所有杉木、木莲进行每木检尺,测其胸径、树高、冠幅的生长情况,然后作胸径—
树高曲线,利用平均胸径的树高曲线作为林分平均树高估计值,在各标准样地内选择乳源木
莲标准木 3株进行树干解析,采用 1m区分段方法,比较不同混交林分、不同间伐措施对乳
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对不同间伐措施的乳源木莲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表 1)可知,黄坑 15年生乳源木莲
平均胸径为 8.84cm,树高 10.76m,去皮材积为 0.033m3;富口 17.5年生的乳源木莲胸径为
21.28cm,树高 17.33m,去皮材积为 0.274m3。
为了揭示不同间伐措施的乳源木莲的生长差异,我们选用不同数学模型模拟年龄与树
高、年龄与直径、年龄与材积增长的回归关系,采用 F检验,最后选择相关系数最大(达极
显著水平)、关系最紧密的抛物线方程为主曲线方程,得出回归方程。
3.1 胸径生长特点
黄坑乳源木莲胸径(D)与年龄(A)的回归方程如下:
D = -3.0674 + 1.4331A - 0.0426A2 **(相关系数 0.99)
富口乳源木莲胸径(D)与年龄(A)的回归方程如下:
D = -1.2077 + 0.5561A + 0.0451A2 **(相关系数 0.98)


第 2期 陈东华:不同间伐措施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15﹒
表 1 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生长过程
t/a
D(去皮) (cm)
黄坑 富口
连年 平均 连年 平均
H(m)
黄坑 富口
连年 平均 连年 平均
V(去皮) (m3)
黄坑 富口
连年 平均 连年 平均
3 0.85 0.28 0.87 0.29 1.34 0.83 1.38 0.82 / 0.0001 0.0001 0.0001
4 1.13 0.50 0.87 0.44 1.24 0.94 1.35 0.96 0.0007 0.0002 0.0005 0.0002
5 1.05 0.61 0.96 0.54 1.14 0.98 1.29 1.02 0.0013 0.0004 0.0014 0.0004
6 0.97 0.67 0.95 0.63 1.03 0.99 1.26 1.06 0.0020 0.0007 0.0021 0.0007
7 0.88 0.70 1.14 0.70 0.94 0.98 1.21 1.08 0.0030 0.0010 0.0040 0.0011
8 0.79 0.71 1.24 0.77 0.84 0.96 1.17 1.09 0.0030 0.0013 0.0033 0.0018
9 0.71 0.71 1.32 0.83 0.74 0.94 1.12 1.09 0.0050 0.0017 0.0090 0.0026
10 0.62 0.71 1.41 0.86 0.63 0.91 1.11 1.10 0.0050 0.0020 0.0130 0.0036
11 0.54 0.69 1.51 0.94 0.54 0.87 1.04 1.09 0.0030 0.0020 0.0170 0.0048
12 0.46 0.67 1.59 1.00 0.44 0.84 0.99 1.08 0.0040 0.0023 0.0220 0.0063
13 0.36 0.64 1.68 1.05 0.34 0.80 0.96 1.07 0.0030 0.0023 0.0250 0.0790
14 0.29 0.62 1.78 1.10 0.24 0.76 0.91 1.06 0.0030 0.0024 0.0350 0.0099
15 0.19 0.59 1.86 1.15 0.14 0.72 0.86 1.05 0.0020 0.0023 0.0440 0.0121
16 1.96 1.20 0.83 1.03 0.0520 0.0146
17 2.04 1.25 0.78 1.02 0.0400 0.0161
注:D为胸径,H为树高,V为材积,t为树龄。
树干解析结果(图 1)表明,黄坑杉莲
混交林中,木莲由于长期被压,胸径连年
生长量最大值约在 4年左右出现,为
1.13cm,其后不断下降;在 9年生平均生
长量达到最大值,为 0.71cm,此时,应该
及时进行间伐,以促进乳源木莲的持续速
生;而富口混交林由于间伐及时,乳源木
莲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一直处
于增长趋势,至今未达到最大值,仍处于
速生期。
从表 1 可以看出,乳源木莲 5 年生时
平均生长量在黄坑混交林中为 0.61cm,在
富口为 0.54cm,富口略差于黄坑;10年生
黄坑为 0.71cm,富口为 0.86cm,富口已明
显高于黄坑;至 15年生,二者差距更大,
黄坑只有 0.59cm,富口为 1.15cm,约是黄
坑的 2 倍。从连年生长量来看,随着年龄
的增长,二者差距更大,黄坑 15年生只有
第 31卷 ﹒16﹒
亚热带植物科学
0.19cm,而富口已达 1.86cm,约是黄坑的 10倍左右。可见及时间伐,使混交林林分密度减
小,对乳源木莲的胸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从总生长量(图 2)可看出,在前 7年,黄坑与
富口乳源木莲的生长量基本相同,可见,不同的初植密度和混交比例对乳源木莲初期生长影
响不明显;但 9年以后,由于富口及时间伐,乳源木莲的总生长量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总生
长量曲线斜率不断增大;而黄坑没有及时间伐,乳源木莲长期处于被压状态,其总生长量曲
线逐渐趋于平缓,且随年龄的增长二者差距越来越大,黄坑 15年生胸径总生长量仅 8.84cm,
而富口 15 年生胸径总生长量达到了 17.25cm,约是黄坑的 2 倍。可见,相似立地条件下不
同间伐措施对乳源木莲胸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3.2 树高生长特点
黄坑乳源木莲树高(H)与年龄(A)的回归方程如下:
H = -1.8081 + 1.5863A - 0.0499A2 ** (相关系数 0.99)
富口乳源木莲树高(H)与年龄(A)的回归方程如下:
D = -1.8054 + 1.4911A - 0.02151A2 ** (相关系数 0.99)
乳源木莲树高具有前期速生的特点,在幼年时期生长较快。5年生时,富口木莲树高平
均生长量(1.02m)略高于黄坑(0.98m),10 年生两地平均生长量相差 0.19m,15 年生两
地相差 0.33m(表 1)。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间伐措施对木莲树高的影响愈益明显。
从图 3 可以看出,黄坑与富口的树高生
长趋势大致相同,其连年生长量都在约
3年生达到峰值,黄坑为 1.34m,富口为
1.38m;黄坑乳源木莲平均生长量在 7
年生达到峰值,为 0.99m,富口在 10年
生左右达到峰值,为 1.10m,两地相比,
富口木莲树高速生期比黄坑延长 3 年。
从总生长量曲线图(图 4)来看,富口
木莲的树高总生长量明显高于黄坑,富
口 15年生树高达 15.75m,黄坑 15年生
仅 10.76m。
3.3 材积生长特点
树木的生长潜力集中体现在材积生长量
上,它是树高、胸径以及形数的综合体现。从
表 1 可知,黄坑与富口 5 年生木莲的材积平均
生长量相等(0.0004 m3),10年生富口已略高于
黄坑(高 0.0016 m3),至 15年生差距很大,富
口为 0.0121 m3,黄坑为 0.0023 m3,相差约 10
倍。可见,不同的间伐措施对材积的影响甚为
明显。从图 5 可以看出,乳源木莲材积前期生
长缓慢,12年以后进入速生期。黄坑 15年生乳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2 4 6 8 10121416
年龄(A)



m

连年生长量
黄坑
连年生长量
富口
平均生长量
黄坑
平均生长量
富口
图 3 树高连年、平均生长曲线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 3 5 7 9 11 13
年龄(A)







m
) H(m) 黄坑
H(m) 富口
图 4 树高总生长量曲线
第 2期 陈东华:不同间伐措施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17﹒
源木莲材积连年生长量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在第 9~10年、第 12年,峰值为 0.005m3、
0.004m3,年平均生长量在 14年生达到最大值,为 0.0024m3;相比之下,富口 17年生乳源
木莲连年、年平均生长量至今仍未达到最大值,仍处于上升状态,速生期比黄坑延长 10年
左右。从图 6可以看出,乳源木莲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富口明显大于黄坑,黄坑 15年生单株
材积仅 0.033m3,而富口 15年生单株材积达到了 0.182m3,约是黄坑的 6倍,这说明适时间
伐有利于乳源木莲的持续速生和林分的高效产出,有利于培育大径材。
4 小 结
从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乳源木莲是一种早期速生树种。抚育间伐对乳源木莲胸径生长
的影响颇为明显,如果按林分生长量来确定间伐时期,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可
做为是否进行第一次间伐的指标[5,8]。根据图 1、2,黄坑乳源木莲 9年生平均生长量达最大
值,为 0.71 ㎝,随后不断下降,因此,第 9~10 年应作为首次间伐时期,而富口林分及时
间伐,减小林分密度,使种间关系得到调节,乳源木莲有足够的营养空间,生长状况良好,
至 17年生年平均生长量为 1.25cm,连年生长量为 2.04cm, 二者仍持续上升,还未达到最大
值,胸径生长还处于速生期。从胸径总生长量来看,15年生富口木莲胸径约是黄坑的 2倍。
乳源木莲树高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富口木莲平均生长量约在 10年左右达到峰值,为
1.10m;黄坑约在 6 年左右达到峰值,为 0.98m,富口树高速生期比黄坑延长 3 年左右。总
的说来,抚育间伐对木莲树高生长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明显,富口 15年生树高达
15.75m,而黄坑 15年生仅 10.76m。
乳源木莲材积前期生长缓慢,12 年以后进入速生期,如果间伐及时,可延长材积速生
期,增加单株材积蓄积量。黄坑木莲平均生长量在 14年生达到最大值,为 0.0024m3;而富
口 17年生木莲连年生长量至今未达到最大值,且富口单株材积约是黄坑的 6倍。由此可见,
合理的营林措施,可以保证林木的持续稳定快速生长,明显地提高林木单株材积生长量,有
利于乳源木莲的生长和大径材的培育。
致 谢:本研究得到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研究生刘春霞、曹永慧、李生等的指导帮助,陈存
及教授审阅,谨表衷心感谢!
(下转第 24页)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1 3 5 7 9 11 13
年龄(A)



m3
) 连年生长量 黄坑
连年生长量 富口
0
0.05
0.1
0.15
0.2
0.25
1 3 5 7 9 11 13
年龄(A)









m3

V(去皮) 黄

V(去皮) 富

图 5 材积连年生长量曲线
图 6 材积总生长量曲线
第 31卷 ﹒24﹒
亚热带植物科学
表 4 桑寄生叶正交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变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 F值 F0.05 F0.01
A 51.39 2 25.695 68.337**
C 19.38 2 9.690 25.774**
D 46.55 2 23.275 61.902**
e(B+e2) 7.55 20 0.376 /
3.49 5.85
表 5 桑寄生枝正交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变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 F值 F0.05 F0.01
A 39.13 2 19.565 197.646**
B 1.91 2 0.955 9.626**
D 11.54 2 5.77 58.283**
e(C+e2) 1.98 20 0.099 /
3.49 5.85
提取时间 3h;桑寄生枝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A1B1C3D3,即 50%乙醇、料液比 1﹕15、
加热温度 80℃、提取时间 3h。在对应条件下,桑寄生叶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 9.47%,枝总
黄酮的平均得率为 5.25%。四因素中,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方差分
析中可当作误差来考虑。乙醇浓度对提取的影响最大,以 90%乙醇为溶剂的提取效果不佳,
而 50%~70%乙醇提取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样品颗粒全部散开易于抽提。温度对提取的
影响较大,80℃时桑寄生叶的总黄酮最高得率为 10.084%,枝的总黄酮最高得率为 5.478%,
比 40℃和 60℃时的提取效果好。提取时间为 1h的提取效果较差,2h以上为好。
参考文献:
[1] 《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494-495.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3. 680.
[3] 陈玲,等. 闽产桑寄生科 10种药材的化学成分比较[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7,7(3): 32-33.
[4] 肖崇厚. 中药化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595-601.
[5] 元晓梅,等. 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山楂及山楂制品中的总黄酮含量[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6,(4): 27-31.
[6] 姚新生.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13, 151-152, 175-176.
(上接第 17页)
参考文献:
[1] 王忠平. 乳源木莲生长规律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1995,22(2): 25-29.
[2] 陈存及,等. 乳源木莲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21(3): 207-211.
[3] 陈存及,等. 乳源木莲天然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21(4): 316-319.
[4] 《树木学》编写委员会. 树木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5] 孙时轩. 造林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6] 沈兴南,等.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强度效应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1998,11(5): 513-517.
[7] 朱成秋. 森林抚育间伐的效果分析[J]. 吉林林业科技, 1999,(2): 43-45.
[8] 胡建伟. 抚育间伐初始时间的确定[J]. 吉林林业科技, 1999,(2): 58-60.
[9] 董建文. 光皮桦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 吉林林学院学报, 2000,(2): 76-78.
[10] 陈存及,等. 阔叶树种栽培[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