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8 卷 增刊
2014 年 9 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8,Suppl.
Sept.,2014
doi:10. 3969 / j. issn. 1000 - 2006. 2014. S1. 012
收稿日期:2014 - 09 - 10
基金项目:黄山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8ZN-15)
第一作者:汪小飞,教授。E-mail:wxf@ hsu. edu. cn。
引文格式:汪小飞,靳文文. 扇脉杓兰耐阴性的测定与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S1):57 - 61.
扇脉杓兰耐阴性的测定与分析
汪小飞,靳文文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摘要: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优良的观花观叶植物,园林应用前景较好。笔者
采用 CI - 340 超轻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扇脉杓兰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扇脉杓兰最大净光
合速率为 6. 07 μmol /(m2·s),光补偿点为 6 μmol /(m2·s),光饱和点为 416. 5 μmol /(m2·s),符合耐阴植物的标
准,具有较强耐阴性,适宜室内观赏应用。
关键词:扇脉杓兰;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耐阴性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2006(2014)S1 - 0057 - 05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Cypripedium japonicum shade tolerance
WANG Xiaofei,JIN Wenwen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College,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41,China)
Abstract:Cypripedium japonicum is a high ornamental plant,with bright market prospects. In this study,the photosyn-
thesis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C. japonicum were determined with CI - 340 portable photosynthetic analy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light compensation point,and light saturation point of
C. japonicum were 6. 07 μmol /(m2·s) ,6 μmol /(m2·s) ,416. 5 μmol /(m2·s) ,respectively,all of which meeted the
standards of shade-tolerant plants,and it was suitable as an indoor ornamental plant.
Key words:Cypripedium japonicum;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ight saturation point;shade-tolerant
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属兰科(Or-
chidaceae)杓兰属(Cyprpedium)多年生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安徽、湖北、四川、湖南、浙江和贵州等
地,在海拔 2 000 ~ 3 600 m 的灌丛中、树林下或草
坡上多石之地生长较多[1 - 6]。根状茎可入药,具多
种袪病保健效果[7]。根系纵横交错,与土壤紧密结
合,作为地被植物栽培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作
用。其植株优美,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园林中应用
时可以增强绿化效果,增加绿化面积,丰富群落
层次。
国内外对植物耐阴性均有不同层次的研究,如
白伟岚[8]对 50 种植物的光合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
分析,认为决定植物耐阴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的是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陈绍云等[9]认为植物耐
阴性大小涉及与叶绿素 a /b 值和叶绿素总量之间
的关系;罗宁[10]对 8 种室内观叶植物叶片进行构
造的解剖、观测,认为植物耐阴性的大小与植物阴
生结构有一定的联系。国外对植物耐阴性的研
究[11]偏重于叶内色素含量的影响,叶片解剖构造、
植物 CO2气体交换,光谱组成、光学性质对光合器
官的作用等方面。有关扇脉杓兰的研究较为活跃,
但对其耐阴性方面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研究了
不同光照条件下扇脉杓兰的光合特性及光合日变
化规律,通过所测得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数值及
其相关生理意义分析扇脉杓兰的耐阴性,旨在为室
内观赏植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010年 4月上旬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的
猴谷采得扇脉杓兰,并及时移栽至黄山学院苗圃的竹
林下,模仿原生境栽培 1 a。试验地位于 118°5E,29°
15N,海拔 320 m,属丘陵台地。年均气温 16. 1
℃,年降水量 1 750 mm,年均相对湿度 82%,极端
高温 39 ℃,极端低温 - 9 ℃,无霜期 230 d,≥10 ℃
有效积温 5 100 ℃,土壤为千枚岩分化的山地黄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8 卷
壤,pH为 5. 6,土层厚度 30 ~ 60 cm[12]。
1. 2 实验设计
2011 年 9 月,用 CI - 340 超轻型便携式光合测
定仪对栽培的扇脉杓兰进行测定。选择生长正常
且伸展成熟的叶片,所取叶片的叶龄相对一致,3
次重复,测定时光和测定仪叶室条件保持与自然环
境一致,不作任何设定及调节。
1. 2. 1 光响应曲线测定
测定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扇脉杓兰的净
光合速率。根据非直线双曲线拟合曲线得出光饱
和点、光补偿点。使用开路光和测量系统,其单位
叶面积的质量流速为:
W = V /60 × 273. 15 /Ta × P /1. 013 × 1 /22. 41 ×
10 000 /A = 2 005. 39 ×(V × P)/(Ta × A)。
其净光合速率为:
Pn = - W ×(C0 - Ci)= - 2 005. 39 × V × P /
(Ta × A) × (C0 - Ci)。
式中:C0 (Ci)为 出 (进)气 口 的 CO2 浓 度,
μmol /mol;W 为 单 位 叶 面 积 的 质 量 流 速,
mol /(m2·s);A 为叶面积,cm2;V 为体积流速,
L /min;Ta 为空气温度,K;P为大气压力,×10
2 kPa。
1. 2. 2 光合速率日进程的测定
2011 年 9 月 24 日,天气晴朗,从 7:00—
17:00,每隔 1 h测定自然状态下的叶片光合速率 1
次,每株测 1 片叶子,连续测定 5 min,共测 10
次 /d。同时测定并记录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
(Gs)、叶片温度(Tleaf)、胞间 CO2浓度(C i)、叶室内
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 CO2浓度、气温等相关参数。
1. 3 数据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利用 Microsoft Excel读取并进行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扇脉杓兰光响应曲线及净光合速率日进程
分析
根据测得数据绘制不同光合有效辐射扇脉杓
兰光响应曲线和低光合有效辐射扇脉杓兰光响应
曲线。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扇脉杓兰的光响应曲
线 R2 = 0. 352 9(图 1A)。从图 1 中能够看出,光合
有效辐射达到 364. 5 μmol /(m2·s)以下时,扇脉杓
兰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增加,
其增加速率先快后慢;光合有效辐射从 364. 5
μmol /(m2·s)增大到 416. 5 μmol /(m2·s)时,净光
合速率迅速增加,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最大值 6.
07 μmol /(m2·s) ;而当光合有效辐射超过 416. 5
μmol /(m2·s)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速度开始减
慢,并逐渐趋于与 x 轴平行,光合有效辐射值为
416. 5 μmol /(m2·s) ,即为扇脉杓兰的光饱和点。
当光合有效辐射小于 150 μmol /(m2·s)时,即
扇脉杓兰处于低光合有效辐射下时,扇脉杓兰光响
应曲线的模拟直线方程为 y = 0. 032 6x - 0. 993 1
(图 1B)。当扇脉杓兰光合有效辐射为 5. 97
μmol /(m2·s)时,其净光合速率为 0,此点的光合有
效辐射值即为扇脉杓兰的光补偿点。
图 1 不同光合有效辐射扇脉杓兰光响应曲线
Fig. 1 Light response curve of different and low photosynthetically effective radiation on Cypripedium japonicum
扇脉杓兰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见图 2,从 7:05
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迅速增
大并成正比例关系;到 8:04 时即达到了最高值
6. 07 μmol /(m2·s) ,此时光合有效辐射为 416. 5
μmol /(m2·s) ;而 8:00 到 11:00 之间,扇脉杓兰的
净光合速率开始有所降低;到 11:14 时,光合有效
辐射达到全天的最大值 1 176. 5 μmol /(m2·s) ,净
光合速率继续降低;然后由 11:14 到 12:36,光合有
效辐射降低的速度迅速增大,而净光合速率仍然持
续降低,但降低的速率却有所减慢;到 16∶ 37,随着
光照的减弱,温度的降低,光合有效辐射一直持续
降低直至接近 0,净光合速率虽然有所回升但总体
85
2014 年 9 月 汪小飞,等:扇脉杓兰耐阴性的测定与分析
仍是处于降低的状态的直到 0 以下。从扇脉杓兰
由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与扇脉杓兰光合有效辐射
日变化中可知,在全天各时间段扇脉杓兰的光合有
效辐射变化比净光合速率变化相对滞后。
图 2 扇脉杓兰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
Fig. 2 Diurnal photosynthetic rate process curve
of C. japonicum
2. 2 扇脉杓兰净光合速率影响因子的日进程变化
植物的自身因素、蒸腾速率(Tr)、叶片温度
(Tleaf)、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
碳浓度(C i)、叶片水分亏缺、叶面温度、空气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等生态因子共同影响净光合速率的
大小[13]。其中各因子中最为显著的是光合有效辐
射。在实验测定范围内,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叶片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气孔导度 4 种因素日进程中
随光和有效辐射的变化比扇脉杓兰的净光合速率
相对滞后。由此可见,扇脉杓兰的叶片的自身光合
能力是影响其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在光和有
效辐射从 146. 5 μmol /(m2·s)上升到 1 176. 5
μmol /(m2·s)时,蒸腾速率值随着净光合速率的增
大而增大,之后开始下降,可能由于周围环境的空
气含水量下降而致使气孔关闭,进而降低了蒸腾速
率(图 3A、图 2)。Tr 值在光合有效辐射从 13. 2
μmol /(m2·s)到 4. 8 μmol /(m2·s)时又一次升高,
而在光合有效辐射为 4. 8 μmol /(m2·s)左右出现
第 2 个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双峰”,
说明了此时叶片中的水分正在亏缺[14 - 15]。外界的
二氧化碳进入植物叶细胞的浓度,即为叶片胞间二
氧化碳浓度。由图 3C和图 2 知扇脉杓兰的叶片胞
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曲线走势
与扇脉杓兰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是极不相关的。
叶片水分的散失速度与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的
顺利程度直接受到气孔导度的大小的影响。由图
3D和图 2 知扇脉杓兰的气孔导度随光合有效辐射
的变化曲线趋势与扇脉杓兰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
势极不相关。由图 3B 和图 2 知扇脉杓兰的叶片
温 度 最 高 点 在 光 合 有 效 辐 射 为 1 176. 5
μmol /(m2·s)左右。但其叶片温度随光合有效辐
射变化曲线比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对
滞后。
图 3 扇脉杓兰叶片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气孔导度随光和有效辐射变化
Fig. 3 Leaf stomatal conductance variation withphotosynthetic effective radiation of C. japonicum for 24 hours
95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8 卷
3 讨 论
测定植物是否具有耐阴性的两个重要的光合
生理指标是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典型的耐阴植物
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较低[16 - 17]。植物在弱光
照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即是耐阴性。其耐阴
能力由植物对外界光照的适应能力和本身的遗传
特性决定。最大化的吸收光量子进行光合作用是
耐阴植物适应弱光环境的主要机制[18]。植物可以
适应外界不同光照同时有机物质在低光强下可以
合成也是因为植物的光补偿点低,从而有利于有机
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进而表明了植物对弱光照的利
用能力强。植物耐阴程度也受到光饱和点高低的
制约。光饱和点低,说明植物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
效率所用时间是最短的。耐阴植物在有限的光条
件下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较低能够最大化地利用
低光量子密度,进行光合作用[19]。
晴天条件下,1 lx = 0. 081 0 μmol /(m2·s)[20]。
不耐阴的阳性树种光补偿点则为 1 000 lx,即为 81
μmol /(m2·s),而耐阴性强的树种,光补偿点仅为
100 ~ 300 lx,即为 8. 1 ~ 24. 3 μmol /(m2·s) ;不耐
阴的阳性树种,光饱和点可达 50 000 lx,即为 4 050
μmol /(m2·s) ,而耐阴性强的树种其光饱和点为
5 000 ~10 000 lx,即为 405 ~ 810 μmol /(m2·s)。扇
脉杓兰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较低,其光补偿点为
6 μmol /(m2·s) ,光饱和点为416. 5 μmol /(m2·s) ,满
足耐阴植物的标准,同时与同一季节耐阴植物千叶
兰(Muehlewbeckia complera)的光补偿点(6. 26 ~
16. 21 μmol /(m2·s) )、光 饱 和 点 (419 ~ 569
μmol /(m2·s) )[21],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的光补
偿点 (3. 2 μmol /(m2·s) )、光 饱 和 点 (648
μmol /(m2·s) )[22]均相接近,同时耐阴植物的光补
偿点低,能够适应弱光环境。这种能力可以保持生
命活动正常进行[23]。植物可以适应外界不同光
照,而有机物质在低光强下可以合成也是因为植物
的光补偿点低,从而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
累。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也高。而耐
阴植物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也低;能够适应多种
光照条件的植物其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低,由
于这一类的植物其光补偿点低,因此也具有一定的
耐阴性;需要栽植在弱光的条件或者某一时段下才
可生长良好的植物其光饱和点较低,光补偿点较高
的植物。由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
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叶片水分亏缺、叶面温
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生态因子以及植物
自身因素对扇脉杓兰净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所测
得的扇脉杓兰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的数据可知,扇
脉杓兰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满足耐阴植物的标
准,具备良好的耐阴性,即扇脉杓兰属于耐阴植物。
由以上研究可知扇脉杓兰的净光合速率与其
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大。蒸腾速率日
变化曲线呈现“双峰”,可能由于周围环境的空气
含水量下降而致使气孔关闭,进而降低了蒸腾速
率。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曲线走势和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走势与扇脉杓兰净光合速
率的日变化趋势极不相关。光照强度的日变化最
显著,但其光强最大值并不是扇脉杓兰光合作用最
高点。同时扇脉杓兰的叶片温度日变化和光合有
效辐射日变化与扇脉杓兰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
程也均不同步。由此可见,扇脉杓兰叶片的自身光
合能力是影响其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扇脉杓
兰净光合速率在 8:04 时达到 6. 07 μmol /(m2·s) ,
为全天最大值。8:04 至 11:14,虽然光和有效辐射
逐渐增强,但扇脉杓兰的净光合速率不升反降,可
能是叶子的蒸腾速率在高温下有所增大,导致叶子
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即
光合午休现象。因此扇脉杓兰应栽培在遮阴条件
好的地方,以减少“午休”现象出现的时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 17 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1 - 43.
Flora of China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China. Flora of China:Vol. 17[M].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41 - 43.
[2]李洁. 适用于园林地被的兰科植物[J]. 草原与草坪,2002,
99(4):40.
Li J. Orchidaceae plants applicable to ground covers[J]. Grass-
land and Turf,2002,99(4) :40.
[3]闫晶. 地被植物景观资源及应用前景的研究[D]. 北京:北
京林业大学,2007.
Yan J. Study on the resource and foreground of ground covers
landscape[D]. 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7.
[4]胡中华,刘师汉. 草坪与地被植物[M]. 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1995.
[5]张金锋.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 北方园艺,
2007(4):158 - 159.
Zhang J F. A look at applic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land-
scaping[J]. Northern Horticulture,2007(4) :158 - 159.
[6]贺敬连,黄明利,孙志广,等. 耐阴植物在生态旅游区绿化
中的应用[J]. 河南林业科技,2010,30(3) :31.
He J L,Huang M L,Sun Z G,et al. Application of tolerant
plants in ecotourism region greening[J]. Journal of Henan Forest-
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30(3) :31.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 24 卷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03 - 704.
06
2014 年 9 月 汪小飞,等:扇脉杓兰耐阴性的测定与分析
[8]白伟岚. 园林植物及生态效益的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
大学,1993.
Bai W L. Study on garden plants ang their ecological effects[D].
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1993.
[9]陈绍云,周国宁. 光照强度对山茶花形态、解剖特征及生长
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1992(3):144 - 146.
Chen S Y,Zhou G N.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on morphologi-
cal characters,anatomical characters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japonic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992
(3) :144 - 146.
[10]罗宁. 室内观叶植物景观设计基础,原理与方法[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1992.
Luo N. Landscape design of indoor ornamental plants———founda-
tion,theory and method[D]. 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
ty,1992.
[11]Buchanan B B,Gruissen W,Jones R L. Biochemistry and molec-
ular biology of plants[J].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s Physi-
ologist,2000:260 - 310.
[12]赵昌恒,方乐金. 银木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J]. 林
业科学研究,2006,19(2):261.
Zhao C H,Fang L J. Study on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physiolo-
gy of 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J]. Forest Research,2006,19
(2) :261.
[13]张玉洁. 香椿幼树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林业科
学研究,2002,15(4):432.
Zhang Y J. A study on photosynthesis of Toona sinensis 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J]. Forest Research,2002,15
(4) :432.
[14]许大全. 光合作用效率[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2.
[15]郭俊荣,杨培华,谢斌,等. 银杏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
[J]. 西北植物学报,1997,17(4) :505.
Guo J R,Yang P H,Xie B,et al. Study on the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in Ginkgo biloba L.[J]. Acta Botanica Boreali-
Occidentalia Sinica,1997,17(4) :505.
[16]马全林,刘世增,严子柱,等. 人工栽培沙葱的光合生理特
征[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7 - 132.
Ma Q L,Liu A Z,Yan Z Z,et al.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ed Allium mongolicum[J].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2006,26(1) :127 - 132.
[17]冷平生,杨晓红,胡悦,等. 5 种园林树木的光合和蒸腾特性
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4) :13 - 18.
Leng P S,Yang X H,Hu Y,et al.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of five gardening trees[J].
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2000,15(4) :13 - 18.
[18]黄笛,吴铁明. 植物耐阴生理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
2011,38(4):62.
Huang D,Wu T M. Physiological reach progress of plant shade-
tolerancep[J]. 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2011,38
(4) :62.
[19]Wu Y Y,Li P P.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related to shade-tolerance[J]. Scientia
Horticulture,2007,113(2) :173 - 176.
[20]姜斌斌. 千叶兰耐阴性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07(3):86 -87.
Jiang B B. Studies on shading forbearing of Mnehlenbecleia com-
plere[J].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2007(3) :86 - 87.
[21]杨学军,韩蕾,孙振元,等. 耐阴地被植物山麦冬光合特性
研究[J]. 草地学报,2008,16(4) :373.
Yang X J,Han L,Sun Z Y,et al. Study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hade-tolerant ground cover plant Liriope spicata
Lour.[J]. Acta Agrestia Sinica,2008,16(4) :373.
[22]王雁,苏雪痕,彭镇华. 植物耐阴性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研究,2002,15(3):349.
Wang Y,Su X H,Peng Z H. Review of studies on plant shade-
tolerance[J]. Forest Research,2002,15(3) :349.
[23]陈景玲. 实用光源的 lx与的 μmol·m -2·s - 1转换关系[J]. 河
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6):202.
Chen J L. Th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lx and μmol·m -1·s - 1 of
practical light sources[J].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Henanensis,1998(6):2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