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研究



全 文 :第 28 卷 第 6 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ol. 28 No.6
2 0 0 8 年 11 月 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Nov., 2 0 0 8
文章编号:1001-3776(2008)06-0016-04

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研究

王 波1,汪奎宏1,李 琴1,丁雨龙2*,何奇江1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南京林业大学 竹类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从出笋、退笋、高生长规律 3 个方面对黄条金刚竹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黄条金
刚竹的出笋历期 31 d 左右,在出笋后第 8 ~ 9 d 进入出笋高峰期,约占出笋总数的 76.8%;退笋期主要集中在初期
和末期;在前期—盛期—末期出笋所长成的竹子,其胸径和竹高均呈下降趋势;幼竹高生长呈“S”形曲线,整个
过程表现出“慢—快—慢”的特点,Logistic 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模拟黄条金刚竹的生长过程。
关键词:黄条金刚竹;出笋规律;生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S795 文献标识码:A

Observation on the Growth Regurality of
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WANG Bo1,WANG Kui-hong1,LI Qin1,DING Yu-long2*,HE Qi-jiang
(1. Zhejiang Forestry Academ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Bamboo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Abstract: Observation was implemented on the growth regularities such as shooting, degrading and height growth of 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hooting period was approximately 31days, and high peak yield was 8-9 days after the start, which occupied
about 76.8% of the total shoot yield. Degrading shoot occurred at the earlier and terminal shooting period. Earlier shoot had higher D.B.H. and height
of bamboo. Young bamboo height growth showed Logistic equation “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slow-fast-slow”. The Logistic equation could
simulated the growth of P.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Key words: 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shooting law;growth law

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是大明竹属金刚竹的一个变种,是一种观叶竹种[1],
由田中辛南于 1972 年在名古屋市的守山镇发现,1986 年被引进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2]。
对竹类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不仅理论上有利于加深对竹子这一特殊生长型植物的认识,而且在实践
上有利于对竹林的科学经营。目前有关竹子生长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用和笋用的大中型竹种上[3~5],而小型
竹种尤其是地被竹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从出笋、退笋、高生长等几个方面对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进行研究,
以期为小型竹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内进行。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位于 32º N,118º 48′ E,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
收稿日期:2008-07-22;修回日期:2008-09-0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037032020);浙江省林业厅一般项目(06A07)
作者简介:王波(1981-),男,山东兖州人,硕士,从事竹类资源开发与加工研究;*通讯作者。


6 期 王波,等: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研究 17
均气温为 15.7℃,年温差较大,可达 25.3℃(7 月平均 28℃,1 月平均 2.2℃),绝对最高温度达 43℃(1934
年 7 月 13 日),绝对最低温度达-19.5℃(1955 年 1 月 4 日),年积温(10℃以上)为 4 897℃;年降水量平
均为 971.7 mm,其中春、夏两季占 70%以上,秋、冬仅占 30%;全年无霜期 233d。土壤属于下蜀系黄壤。
1.2 研究方法
1.2.1 笋期调查 在试验地中随机设置 3 块 1 m×1 m 的样方,从出笋开始至幼竹高生长停止,以 2d 为一个观
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为标准,对新出笋插标签标记并编号,观测过程中记录出笋数、退笋数(判断退笋主
要是以笋箨是否吐水为依据,如果吐水则表明节间生长旺盛;如果笋箨不吐水则表明已经退笋;若部分笋箨不
吐水则表明这些不吐水的箨片已经没有生命力)、退笋高度、成竹直径及退笋原因,分析出笋和退笋规律。取
3 个样方数据的平均值进行统计。
1.2.2 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选择 6 株出土时间基本一致的标准竹笋进行标记,每天 17:00 测 1 次高度,取
平均值,观测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在调查期间,如果标准竹出现意外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此标准竹
的数据在最后统计分析时将不被采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笋期调查
黄条金刚竹作为一种典型的无性系植物,是通过发笋来拓展其生存空间和增加分株数量的。黄条金刚竹一
般在土壤 10 cm 深处温度达到 6 ~ 7℃时竹笋开始萌动,试验观察表明,3 月 7 日地温达到 7.5℃时首次出笋,地
温上升到 10 ~ 12℃时,竹笋出土数量达到高峰,终笋期为 4 月 7 日,出笋期为 31 d,样地共出笋 125 株。具体
的出笋情况见表 1。
2.1.1 出笋数量分布规律(图 1) 由
图 1 可知,各发笋单元发笋数并不均匀,
最高的观测单元在 3 月 14-15 日,这 2
天 共 出 笋 21 株 , 占 全 期 出 笋 数 的
10.29%,以每个观察单元出笋总数 10
为界,将整个发笋期分为初期 3 月 7-
13 日,共出笋 11 株;盛期 3 月 14-27
日,共出笋 95 株,占出笋总量的 76%;
末期 3 月 28 日以后,出笋 19 株。以上
数据表明,出笋主要集中在 3 月 14-27
日,这一时段是竹笋形成的重要阶段,
也是留笋养竹的好时机。
图 1 黄条金刚竹出笋数量分布
Figure 1 Daily shooting of P.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0
4
8
12
16
20
03-01 03-05 03-09 03-13 03-17 03-21 03-25 03-29 04-02 04-06
时间 /月 -日



/株
2.1.2 成竹规律 由表 1 可以看出,黄条金刚竹初期和盛期出的笋成竹数较多,成竹率分别为 79.5%和 79.6%,
而末期出的笋成竹数比较少,成竹率为 45.8%。
表 1 黄条金刚竹出笋情况
Table 1 Shooting status of P.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出笋时间/月·日 项目
03·06-03·09 03·10-03·13 03·14-03·17 03·18-03·21 03·22-03·25 03·26-03·29 03·30-04·02 04·03-04·06 04·07- 总数
出笋数/支 3 8 37 24 24 15 9 4 1 125
成竹数/株 2 7 31 16 22 12 6 1 0 97
成竹率/% 66.7 87.5 84.0 66.7 92.0 80.0 66.7 25.0 0 77.6
退笋数/支 1 1 6 8 2 3 3 3 1 28
退笋率/% 33.3 12.5 16.0 33.3 8.0 20.0 33.3 75. 0 1 32.4
成竹的直径、高度按笋出土时期统计,其结果如表 2。
由表 2 可见,不同时期出土的笋长成的幼竹,其直径和竹高存在一定的差异。初期长成的幼竹最为粗壮,


18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28 卷
其中初期长成的 11 株竹子平均直径和高度达到了 3.80
mm 和 75.4 cm,盛期出土的幼竹高度和直径都有所降低,
但幼竹的质量也不错。末期出土的幼竹高度和直径则明
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竹林的养分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
了。由此可见,留养新竹应该留养前期和盛期出土的竹笋。如果竹林过密,应将末期出土的竹笋除去。
表 2 黄条金刚竹不同时期出土的竹笋成竹直径和高度的变化
Table 2 D.B.H and height of P.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shooting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项目 出笋前期 出笋盛期 出笋末期
直径/mm 3.80 3.41 2.95
高度/cm 75.40 73.30 69.20
由表 1 可以看出,黄条金刚竹总的退笋率为 32.40%。通过调查发现,黄条金刚竹退笋主要是由病虫害引起。
在观察的 28 株退笋中,有病虫害导致的退笋占 70.12%;其次就是因为营养不足造成的退笋,占 29.88%。由此
可见,竹林病虫害严重,是造成黄条金刚竹退笋的主要原因。出笋前应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对竹林进行病虫害
防治,增施肥料,笋期及时删笋,可减少退笋。
2.2 黄条金刚竹幼竹高生长规律
2.2.1 日生长量变化规律 黄条金刚竹没
有次生生长,竹笋出土后全高一次生长定
形。以 3 月 14 号出土的 6 株竹笋为例,取
高生长的平均值作黄条金刚竹日生长量曲
线,见图 2。
黄条金刚竹个体高生长历时 35 d,高
生长量 75 cm 左右。由图 2 可知,黄条金
刚竹在刚出土时生长相当缓慢,前 10 d 日
生长量仅为 1 ~ 2 cm,这段时间可划为幼
竹高生长过程的初期;竹笋经过初期生长
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进入高生长的上
升期,为期 7 d,日生长量 2 ~ 4 cm;从开始记录的第 16 天到第 31 天为幼竹生长最旺盛时期即盛期,日生长量
在 6 cm 以上,最高可超过 8 cm;生长末期大约 5 ~ 6 d,生长量显著下降,很快停止生长。
图 2 幼竹高生长日生长量变化曲线
Figure 2 The daily change curve of height growth of young bamboo
0
1
2
3
4
5
6
7
8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生长时间/d




/ c
m
2.2.2 黄条金刚竹高生长的节律模型(图 3) 由图 3 可知,黄条金刚竹高生长速度呈“S”形,采用 Logistic
方程对其进行模拟,其方程式为:
H=K/(1+ea-bt) (1)
式中 H 为幼竹的高度,t 为时间,a、b 为参数,e 为自然对数,K 可由(2)式计算得出:
K=2ρ1ρ2ρ3-ρ22(ρ1+ρ3)/ρ1ρ3-ρ22 (2)
式中ρ1、ρ2、ρ3分别表示生长曲线的始点、中
点和终点的高度,据实测曲线可知ρ1=0.2 cm,ρ2=
25.4 cm,ρ3=75.4 cm,全部代入(2)式可得K=
76.19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生长日期/d




/ c
m
图 3 黄条金刚竹竹笋高生长规律
Figure 3 The height growth of P.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
生 时间/
黄条金刚竹的相对总生长量经 SPSS(11.5 版)
Non Linear Regression 运算分析,得出 a=0.970 3,b
=0.862 3,代入(1)式得黄条金刚竹高生长模拟方程:
H=76.194/(1+e0.9703-0.8624 t)
R = 0.876,说明该方程可以较好的模拟黄条金刚
竹的高生长。
3 结论
黄条金刚竹的出笋期为 31 d,出笋主要集中在 3 月 14-27 日,这一时段是留笋养竹的好时机。竹笋成竹直


6 期 王波,等: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研究 19
径和高度在前期—盛期—末期呈现下降趋势,所以,留养母竹应该留养前期和盛期出土的竹笋。退笋主要集中
在初期和末期;退笋在 15 cm 以下不同高度均有发生,退笋率最高的是 5 cm 以下的高度,随着高度的增加,退
笋数量逐渐下降。调查表明,退笋与病虫为害有很大关系,病虫为害导致的退笋占总退笋的 70.12%。因此,加
强竹林的病虫害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黄条金刚竹个体高生长持续期约为 35 d,高生长量 75 cm左右。初期生长缓慢,中期较快,到了末期又减
缓生长速度。Logistic回归方程H=76.194/(1+e0.9703-0.8624t)能较好的模拟黄条金刚竹的高生长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芳纯. 中国观赏竹种简介[J]. 竹类研究,1993,49(2):68-87.
[2] 周芳纯,高尚愚. 日本竹林生产和利用情况考察报告[J]. 竹类研究,1984,3(2):5.
[3] 周芳纯. 竹类植物生长的研究[J]. 竹类研究,1983,2(2):17-37.
[4] 张遵强,何希诚. 紫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1):6-13.
[5] 方伟,林新春,洪平,等. 苦竹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1-5.

※※※※※※※※※※※※※※※※※※※※※※※※※※※※※※※※※※※※※※※※※※※※※※※※
信息

欢迎订阅 2009 年《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创刊于 1979 年,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办,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
宗旨:探讨林业科学发展规律,跟踪林业改革热点,反映高层决策动向,交流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
内容及特色: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致力于发表研究林业改革,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多
种深层次问题的具有原创性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及案例解析报告,以推动中国现代林业建设和中国林业经济学科
的进步。
读者: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各级林业决策者和政策研究人员,各类林业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职员;有
关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各类图书资料部门和信息收集分析机构;有关高等院校和经管类中专学校师生,一切
有志于研讨生态文明、林业经济理论的人士和关注林业与生态建设的各界朋友。
2009 年《林业经济》将进一步完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更加注重专题策划和案例分析,增加反映基层实践、
市场动向、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增加彩页。
《林业经济》杂志为月刊,大 16 开,正文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定价 8.00 元/册,全年 96 元;国
外定价 5 美元/册,全年 60 美元。国内刊号:CN 11-5390/S,国际刊号:ISSN 1673-338X,国内邮发代号:80-480,
国外发行代号:M5681。
社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 48 号院金隅国际大厦 A 座 805 室;邮编:100102;电话:010-84775091(传
真),13901390128;联系人:王春波;电子信箱:lyjj1979@126.com。


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