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蔗糖处理对费菜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全 文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1
250

蔗糖处理对费菜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胡月,王鸿飞,董栓泉,程佑声,许凤,邵兴锋,李和生
(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本文以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 5、10、20、30、40 mmol/L 蔗糖培养液对费菜嫩枝进行培养,选取费菜黄酮含量
富集作用较强的蔗糖培养液,并研究该浓度下费菜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选取 20 mmol/L 蔗糖培养液对费菜培养,对黄酮有较好的
富集作用,该浓度培养液的费菜黄酮含量(鲜重)平均值为对照组的 1.58 倍;蔗糖处理明显提升了费菜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
酚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蔗糖处理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 PAL)酶活力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
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等抗氧化酶活力
在外源蔗糖的影响下均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了外源蔗糖处理较好地提高了费菜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为费菜黄酮的富集提供了
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费菜;黄酮;蔗糖;抗氧化
文章篇号:1673-9078(2016)1-250-25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6.1.039
Effect of Sucrose Treatment on Flavonoid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dum aizoon Leaves
HU Yue, WANG Hong-fei, DONG Shuan-quan, CHENG You-sheng, XU Feng, SHAO Xing-feng, LI He-sheng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Young twigs from Sedum aizoon L. were incubated in media contain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5, 10, 20, 30, and 40
mmol/L). The medium containing 20 mmol/L sucrose exhibited a relatively good flavonoid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incubation, with the
flavonoid content (wet weight) of Sedum aizoon L. cultured in this medium being 1.58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is medium
was selected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Sedum aizoon L. Sucros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he sucrose-treated group had higher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and peroxidase (PO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ue to the impact of exogenous sucrose. In addition, the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activity for the sucrose-treat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rose treatment enhances flavonoid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new approach a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lavonoid
accumulation using Sedum aizoon L.
Key words: Sedum aizoon L.; flavonoids; sucrose; antioxidant activity

费菜(Sedum aizoon L),又名养心菜,救心草,
为景天科(Crassulaceae)景天属(Sedum)多年生肉
质草本植物,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山东
等地,以根及全草入药,为秦岭“太白七药”之一,具
有散瘀止血、安神、解毒之功效,主要含有黄酮与酚
收稿日期:2015-04-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574);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2013A610159、2015A610273);宁波大学学科项目(xkl1344);宁波大学
人才引进项目(ZX2012000031);宁波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XYL14025);国
家科技部星火计划2014GA70104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C200003)
作者简介:胡月(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通讯作者:王鸿飞(1964-),男,教授,从事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方面的
研究
类、生物碱、谷甾醇、景庆庚糖等药用成分[1]。黄酮
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抑制癌细胞、消炎等作用[2]。植
物体内的黄酮物质的合成,受诱导子诱导调控,诱导
子可分为生物因子(酵母提取物)和非生物因子(光、
辐照、糖)。虽然目前对于诱导子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
但初步认为外源因子的刺激通过胞内小分子信号物质
的传递,刺激植物内源激素水平变化,诱导次生物质
的合成、积累[3~4]。目前,费菜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绿色
保健蔬菜和很好的天然抗氧化物[5],得到很多学者的
青睐,但有关费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费菜黄酮类化合
物的提取、种类以及其生物活性的评价,而对于如何
利用诱导子对费菜黄酮进行最大富集,从而提升其抗
氧化活性缺乏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1
251
糖在植物体中作为能量来源和渗透调节物质,具
有为代谢过程提供前体物质等功能,近年来有研究表
明糖可能跟植物激素类似,在信号转导途径中作为初
级信使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6]。有研究表明,
蔗糖对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有明显正向调控作用,它作
为一种信号分子,能够特异的诱导花色苷代谢途径酶
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促进花色苷的合成[7];而且在外
源蔗糖处理青花菜芽可以显著地增加 PAL 活性,提高
其花青素含量;外源蔗糖处理羽扇豆能够刺激其苯丙
烷类代谢,提高 PAL 酶的活性和异黄酮含量[8~9]。目
前还没有用外源蔗糖的处理方法对费菜黄酮进行富
集,并且对这一现象加以研究。所以本文采用外源蔗
糖的培养方式,以费菜嫩枝为对象,研究蔗糖处理对
费菜黄酮的富集效果,及对其抗氧化活性与抗氧化酶
的影响,以期为外源蔗糖处理对费菜黄酮含量及其它
影响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费菜 采收嫩苗于江苏省宿迁,栽种于宁波大学江
边实验基地,选取长势一致的费菜嫩枝,剪取至 12 cm
-15 cm(保留顶端)进行培养。
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光纯药工
业株式会社;Folin-Ciocaheu 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
有限公司;95%乙醇,上海三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冰乙酸,上海试剂四厂昆山分厂;盐酸,浙江盘龙化
工试剂厂;愈创木酚,上海圻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苯丙氨酸,美国 SIGMA 公司。
1.2 主要仪器
GZP-450N 型光照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
限公司;Cary 50 Scan 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瓦里安
技术中国有限公司;BPZ11D 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
斯公司; SB3200D 型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2050R 湘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
机,湖南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DK-S26 电
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蔗糖处理样品
选取长势一致的费菜嫩枝,剪取至 12~15 cm,用
蒸馏水洗净,浸没于 75%乙醇 30 s,再用蒸馏水清洗
2-3 次,浸入装有 5、10、20、30、40 mmol/L 蔗糖溶
液(含有体积分数 0.05% NaClO)的水培箱中,以不
含蔗糖的培养液(含有体积分数 0.05% NaClO)作为
对照组,每隔 48 h 换水一次,放置于 22±2 ℃,1500lx,
12 h/12 h(昼/夜)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 10 d。
每隔 1 d 取样一次,共取样 5 次,采用随机取样法,
每个处理随机取样 6 株,将费菜叶剪取下来,用液氮
冷冻,再放置在-40 ℃冰箱保存用于黄酮含量的测定。
选取费菜黄酮富集量最大的蔗糖培养液浓度,按
上述方法再培养长势一致的费菜嫩枝,放置于
22±2 ℃,1500lx,12 h/12 h(昼/夜)光照培养箱中培
养,培养 10 d。每隔 1 天取样一次,共取样 5 次,采
用随机取样法,每个处理随机取样 6 株,将费菜叶剪
取下来,用液氮冷冻,再放置于-40 ℃冰箱保存用于
抗氧化等指标的测定。
1.3.2 费菜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费菜黄酮的提取采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法[10],称取
1 g 的费菜样品于研钵中,用 50 mL 90%乙醇研磨提
取,匀浆,超声时间 50 min,超声温度 60 ℃,用乙
醇浸提 2 h(pH 9),浸提温度 60 ℃,抽滤后制得费菜
总黄酮提取液冷藏备用。费菜黄酮测定采用紫外分光
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费菜
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 290 nm,含量以 mg/g(鲜
重)表示。
所得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 芦丁标准曲线
Fig.1 Standard curve for rutin
1.3.3 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
除能力测定
选取最适浓度蔗糖处理的费菜,称取 0.5 g 样品于
研钵中,用 5 mL 50%(体积分数)乙醇研磨提取,匀
浆,在 4 ℃下 12000 r/min 离心 20 min,收集上清液。
取上清液 0.1 mL 与 1.9 mL DPPH 溶液混匀,常温避
光保存 20 min,用比色皿在 517 nm 波长处,测定其
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DPPH 的摩尔浓度,从
而计算出 DPPH 的清除率。
1.3.4 费菜总酚含量的测定
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 0.025 g 焦性没食子酸,少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1
252
量水溶解,加蒸馏水定容到 250 mL,取 8 支带有塞子
的试管,分别加入 0、1、2、3、4、5、6、7 mL 的没
食子酸标准液,用蒸馏水水定容至 10 mL,吸取标准
液 1 mL,各加 1mL Folion 试剂、3 mL 体积分数 10%
Na2CO3及 5 mL 蒸馏水,在沸水中加热 1 min,冷却
并稀释至 20 mL,室温放置 30 min,测定其在 765 nm
处的吸光值,制作标准曲线。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费菜总酚含量,选取最适浓度
蔗糖处理的费菜,称取1 g样品于研钵中,用70%(V/V)
的乙醇研磨提取,于 80 ℃水浴 1 h,在 12000 r/min 离
心 20 min 收集上清液。吸取上清液 1 mL,蒸馏水 5
mL,Folin 试剂 1 mL,10% Na2CO3溶液 3 mL,混匀,
30 ℃保温 1 h,测其在 765 nm 处的吸光值。
1.3.5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测定:称取 1 g 样品,
用 0.2 mol/L 硼酸缓冲液(pH 8.7)冰浴研磨提取,在
4 ℃ 10000 r/min 离心 10 min 得粗酶液,反应液总体积
5 mL (内含 0.2 mol/L 硼酸缓冲液 3.9 mL,120 μmol/L
L-苯丙氨酸 1 mL,粗酶液 0.1 mL)40 ℃水浴反应 60
min,加 0.2 mL 6 mol/L HCl 终止反应,290 nm 测定
OD 值,以每 min 内 A290变化 0.01 为 1 个 PAL 活性单
位,用 U/g FW·min 表示。
过氧化物酶(POD)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称
取 1 g 样品,用 0. 2 mol/L PBS(pH 7.8)冰浴研磨提
取,在 4 ℃10000 r/min 离心 10 min 得粗酶液,5mL
反应液中分别含有 0.2 mol /L PBS(pH 7.8)、体积分
数 0.3%愈创木酚、体积分数 2% H2O2及 100 μL 酶提
取液。连续测定 470 nm 处 OD 值 2 min。试验重复 3
次。以每 min 内 A470变化 0.01 为 1 个 POD 活性单位,
用 U/g FW·min 表示。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测定:称取 1 g 样
品,用 0.05 mol/L PBS(pH 7.0)冰浴研磨提取,在
4 ℃10000 r/min 冷冻离心 10 min 得粗酶液,上清液作
酶活性分析用。APX 活性测定按 Vicente[11]的方法,连
续记录室温下 A290的变化。以每 min 内 A290变化 0.01
为 1 个 APX 活性单位,用 U/g FW·min 表示。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采用氮蓝四唑
(NBT)光化还原法[12],称取 1 g 样品,用 0.05 mol/L
PBS(pH 7.8)冰浴研磨提取,在 4 ℃,10000 r/min
冷冻离心 10 min 得粗酶液,3 mL 反应液中分别含有
0.05 mol PBS、130 mmol L- Met、750 μmol NBT、100
μmol EDTA、20 μmol 核黄素及 100 μL 酶提取液。在
4000lx 光照下反应 20 min,测定 560 nm 处 OD 值,
试验重复 3 次。以抑制 NBT 光化还原 50%所需的酶
量为 1 个 SOD 酶活性单位,用 U/g FW·min 表示。
1.3.6 数据分析
采用 Origin 8.0 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用 SPSS 18.0
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蔗糖处理对费菜黄酮含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对费菜黄酮含量的影响
如图 2 所示。

图2 蔗糖处理对费菜黄酮含量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sucrose treatment on flavonoid content of Sedum
aizoon L.
费菜采用浸茎法培养,通过蔗糖处理筛选出适宜
的糖浓度培养液,使黄酮富集量达到最高。如图 2 所
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费菜生长中黄酮含量积累
呈“S”形变化,先升高再降低,再上升的趋势。前期费
菜黄酮积累较快,所有蔗糖处理组均在第 4 d 达到一
个高峰,而对照组相对滞后,在第 6 d 达到第一个高
峰,中期积累速度放缓,所有样品均在第 8 天降低到
一个较低值,后期又有所升高。5 个蔗糖处理组与对
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处理的费菜黄酮含
量平均值比对照组的高,富集效果最差的 5 mmol/L
蔗糖处理组,比对照组的费菜黄酮含量高 0.47 mg/g
(鲜重),富集效果最好的 20 mmol/L 蔗糖处理组,比
对照组的费菜黄酮含量高 1.38 mg/g(鲜重),且在第
2、4、8、10 d,20 mmol/L 蔗糖处理组都与 5、10、
30、40 mmol/L 蔗糖浓度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且 20 mmol/L 蔗糖处理组在整个费菜生
长过程中,除了第 10 d,黄酮积累量始终保持最高。
不同蔗糖浓度培养的费菜,黄酮产物有不同程度的积
累,20 mmol/L 蔗糖处理组费菜黄酮含量最高,其次
是 30 mmol/L 蔗糖处理组、10 mmol/L 蔗糖组,然后
是 50 mmol/L 蔗糖组,最后是 5 mmol/L 蔗糖组。所以
本试验选取 20 mmol/L 蔗糖为最适宜蔗糖浓度培养
液,以此为样品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能力。随着蔗糖浓
度的升高,费菜黄酮富集水平不呈线性增高,也说明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1
253
蔗糖浓度过高也不利于费菜黄酮的生成。有文献表明
[13],糖在植物生理活动过程中一般认为是能源、碳源
和渗透物质,参与植物生长周期各个阶段,蔗糖是可
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信号分子。本试验也说明
了蔗糖对费菜黄酮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蔗糖处理对费菜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的影响
选取 2.1 筛选出的蔗糖浓度 20 mmol/L 培养的费
菜样品,与对照组费菜进行 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对
比,如图 3 所示。

图3 蔗糖处理对费菜DPPH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sucrose treatment on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Sedum aizoon L.
DPPH·清除率是抗氧化重要的指标之一,随着培
养时间的延长,如图 3 所示,蔗糖处理组的费菜
DPPH·清除率逐渐增强,第 2 d 清除率直接达到
91.33%,高于第 0 d 61.30%,第 6 d 后趋于平缓;空
白组的费菜 DPPH·清除率为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
趋势,第 6 d 达到最高值 87.96%。蔗糖处理组的费菜
DPPH·清除率始终高于对照组,且对比于对照组,蔗
糖处理组能保持较长时间以及较高的自由基清除率。
蔗糖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蔗糖处理对费菜总酚含量的影响
选取 2.1 筛选出的蔗糖浓度 20 mmol/L 培养的费
菜样品,与对照组费菜进行总酚含量的对比,如图 4
所示。
费菜当中含有很多酚类物质,而许多研究显示,
植物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重要的生
物活性功能。如图 4 所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蔗
糖处理组和空白组的总酚含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势,并且均在第 8 d 达到最大值。蔗糖处理组的多酚
含量一直高于空白组,两组差值最大为 2.08 mg/g,最
小为 0.55 mg/g,并且蔗糖处理组显著的(P<0.05)高
于空白组,使得处理组的总酚含量高于空白组。

图4 蔗糖处理对费菜总酚含量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sucrose treatment on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Sedum aizoon L.
2.4 蔗糖处理对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选取 2.1 筛选出的蔗糖浓度 20 mmol/L 培养的费
菜样品,与对照组费菜进行抗氧化酶SOD、PAL、APX、
POD 酶活力的比较,如图 5 所示。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1
254

图5 蔗糖处理对费菜PAL、SOD、APX和 POD酶活性的影响
Fig 5 Effect of sucrose treatment on the activities of PAL, SOD,
APX and POD of Sedum aizoon L.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
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对植物有
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而黄酮就是经过苯丙烷代谢途
径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从图5a中可以看出,PAL
酶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蔗糖处理组在第4 d达到一个最高值后开始逐渐下降,
对照组从第4 d开始就保持着较低且较平稳的酶活力。
蔗糖处理的费菜中 PAL 酶活力相对于对照组,始终保
持比较强的酶活性,并且两实验组达到 PAL 酶活力高
峰的时间不一样,酶活力值也不同,蔗糖处理组 PAL
酶活力最高可以达到 397.81 U/g FW·min,对照组最高
达到 135.37 U/g FW·min,并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细胞内清除活性氧
(O2-)系统中的重要酶,保护酶组成一个清除活性氧
的防御过氧化物系统,使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平
衡状态,从而使细胞免受伤害。从图 5b 可以看出,蔗
糖处理组和对照组整体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
种趋势符合一般植物的应急规律,且均在第 4 d SOD
酶活力达到最高峰,此时也正值黄酮富集量最高峰,
第4 d至第10 d SOD酶活力保持着较快速度的下降趋
势。图中也可以看出,蔗糖处理组的 SOD 酶活力始
终以及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高值可以达到 234.86
U/g·FW,说明一定浓度的蔗糖处理有促进费菜中SOD
酶合成的作用。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以抗坏血酸为电
子供体的专一性强的过氧化物酶,由 APX 组成的抗
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在植物体内发挥
了主要的清除 H2O2的作用。从图 5c 可知,蔗糖处理
组的 APX 酶活力在第 0 d 至第 8 d 逐渐升高并达到最
大值,第 10 d 迅速降低,对照组在第 2 d 达到一个较
高值后逐渐平缓的降低。从图中也可以明显得知蔗糖
处理组的 APX 酶活力要一直高于对照组,最大差值
为 17.50 U/g FW·min。虽然从图中可知在培养费菜的
过程中 APX 酶活力属于较低水平,但是一定浓度的
蔗糖处理对费菜的 APX 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
过氧化物酶(POD)是果蔬体内普遍存在且活性
较高的一种酶,具有多种功能,该酶催化以 H2O2 为
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植物体内的保护酶之一。
从图 5d 中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蔗糖处理
组和对照组的 POD 酶活力均呈“S”型增长,但是与费
菜黄酮积累量的趋势不相符。从第 8 d 开始,两组之
间的差值骤然增加,第 10 d 蔗糖处理组的 POD 酶活
力为对照组的 5.16 倍,并且从图中可以得知蔗糖处理
组的 POD 酶活力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可以得出,
POD 酶活力在费菜中有较高的活性,一定浓度的蔗糖
处理更加促进了费菜中 POD 酶的活力。
3 结论
本试验采用 5、10、20、30、40 mmol/L 不同蔗糖
浓度培养液对费菜进行培养,发现 20 mmol/L 蔗糖培
养液中的费菜黄酮含量最高,并且该蔗糖处理组的
DPPH 及总酚含量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该蔗糖处
理组的 PAL 酶活力和抗氧化酶 SOD、APX、POD 酶
活力在该浓度外源蔗糖的影响下,也有不同程度的增
加。总体说明了蔗糖处理对费菜黄酮具有一定的富集
作用,并且显著提升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酶的活
性。这一发现为费菜黄酮的富集提供了新的思路,并
且为这一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同时对将
来费菜黄酮的生产和保健等深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
义。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编委会.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6
Dictionary Traditional Drugs Editorial Board. Dictionary
Traditional Drugs [M]. Shanghai: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2006
[2] KOOK S H, SON Y O, JANG Y S, et al. Inhibi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 sensitizes tumor cells to flavonoid
Induced-apoptosi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Jun [J].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8, 227(3): 468-476
[3] 夏涛,高丽萍.类黄酮及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
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8):2899-2908
XIA Tao, GAO Li-ping. Advances in biosynthesis pathways
and regulation of flavonoids and catechins [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9, 42(8): 2899-2908
[4] 王春丽,梁宗锁.外源刺激对植物次生代谢的调节及其信号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1
255
转导途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9, 29(5): 867-873
WANG Chun-li, LIANG Zong-suo. Research progres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reg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plant induced by exogenous stimulus [J]. Acta.
Bot. Boreal. Occident. Sin., 2009, 29(5): 867-873
[5] Qizhi Wang, Aoxue Luo, Yijun Fan, et al.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caccharide from Sedum aizoon L. extracts [J].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2011, 5(30): 6604-
6608
[6] Koch K. Sucrose metabolism: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pivotal roles in sugar sensing and plant development [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4, 7(3): 235-246
[7] Solfanelli C, Poggi A, Loreti E, et al. Sucrose-specific
induction of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Arabidopsis [J]. Plant Physiology, 2006, 140(2): 637-646
[8] Guo R, Yuan G, Wang Q. Effect of sucrose and mannitol on
the accumulation of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 and the
activity of metabolic enzymes in broccoli sprouts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1, 128(3): 159-165
[9] Morkunas I, Marczak L, Stachowiak J, et al. Sucrose-induced
lupine defense against Fusarium oxysporum
sucrose-stimulated accumulation of isoflavonoids as a
defense response of lupine to Fusarium oxysporum [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5, 43(4): 363-373
[10] 刘飞,王鸿飞,林燕等.费菜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
工业科技,2011,32(4):252-257
LIU Fei, WANG Hong-fei, LIN Yan, et al. Study on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sedum kamtschaticum fish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11, 32(4):
252- 257
[11] Vicente A R, Martinez G A, Chaves A R, et al.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strawberry fruit damage and oxidative
metabolism during storage [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6, 40 (2): 116-122
[12] Toivonen P M A, Sweeney M. Differences in chlorophyll loss
at 13 for two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L.) cultivars
associated with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8, 46(1): 20-24
[13] Gibson SI. Control of plant development and gene expression
by sugar signaling [J]. Curr. Opin. Biol., 2005, 8: 93-102

(上接第187页)
[7] J A Lucey, M E Johnson, D S Horne. Perspectives on the
basis of the rheology and texture properties of cheese [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03, 86(9): 2725-2743
[8] 张建强,刁静静,张丽萍,等.一种促熟切达干酪制备方法:中
国,ZL201310273448.6[P] 2015.02.04
ZHANG Jian-qiang, DIAO Jin-jin, ZHANG Li-ping, et 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accelerated ripening Cheddar
cheese: China, ZL201310273448.6 [P] 2015.02.04
[9] Seyed H Hosseini-Parvar, Lara Matia-Merino, Matt Golding.
Effect of basil seed gum (BSG) on textural, rhe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model processed cheese [J].
Food Hydrocolloids, 2015, 43: 557-567
[10] Zhang Jianqiang, Li Hao, Bian Chun, et al. Effect of sodium
chloride on meltability of mozzarella cheese [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14,
21(3): 68-75
[11] P L H McSweeney. Cheese problem solved [M]. England:
CRC Press, 2007
[12] P F Fox, P L H McSweeney. Cheese: chemistry, physics and
microbiology, Third edition (vol.1)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2004
[13] Edward B Muliawan, Savvas G Hatzikiriakos. Rheology of
mozzarella cheese [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07,
17(9): 1063-1072
[14] Imtiaz Hussain, Alistair S Grandison, Alan E Bell. Effects of
gelation temperature on Mozzarella-type curd made from
buffalo and cows’ milk. 1: Rhe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J].
Food Chemistry, 2012a, 134(3): 1500-1508
[15] Mounsey J S, O’Riordan E D. Modification of imitation
cheese structure and rheology using pre-gelatinised starches
[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d, 226(5),
103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