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黑杨派和青杨派叶片的比较解剖



全 文 :一九八五年
第二期
南 京 林 学 院 学 报
J O UR N AL OFN N AJ IN C
IN ST T I UT E OF FR O E ST R Y
施 2
1 98 5
黑杨派和青杨派叶片的比较解剖 `
类 汝 汉
(林学系 )
摘 要
本文描述了黑杨派和青杨派的 17种杨树叶片的解剖构造 , 它们分属两种类型 :
等面叶和异面叶 。 属等面叶的是黑杨派的 5 个无性系 : 工一69 、 工一63 、 8 7 2 、 8 8 8 、
8 9伪 属异面叶的是青杨派的二个种 : 小叶杨和辽杨以及黑杨派的加 农 杨 。 杂交子
代 I 一 6 9 火加农杨 、 山海关杨 x l 一 6 3 、 I 一 2 1 4 x l 一 6 3 、 I 一 7 2 x l 一 6 3和 I 一 7 2趋向
于等面叶型 ; 杂交子代 工一 69 X 小叶杨 、 工6 9 X 辽杨 、 工一 2 14 和山海关 杨 趋向于异
面叶型 。 文 中 分 析了杂交子代的遗传性状 , 讨论了叶片结构和环境因子及遗传因
子的关系 , 试图为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解剖学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杨树 ; 叶片 , 解剖学
我院培育杨树无性系的工作已进行了多年 , 进展很快 , 已经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 但如
何在早期判断杂交子代的优劣 , 决定取舍 , 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 目前仍然是个问题 。 本
工作试图从解剖学的角度进行观察比较 , 以期能找到比较可靠的解剖学的选优指标 。
材 杆 和 方 法
试验材料采自我院杨树试验地 。 用当年生或二 、 三年生的实生苗 。 于 1 9 8 3年 6 月上旬 ,
在叶片巳充分展开 , 生长成熟时 , 截取主枝或向阳侧枝的新梢 , 回室内后摘下自顶端向下的
第七片叶 , 在主脉离基三分之二处 , 用快刀 片切 取 宽 1厘米 、 长 3 厘米的叶片进行固定 。
固定液为 F A A , 按常规石蜡切片法切片 , 厚度为 10 微米。 番红一固绿对染 。 对切片进行显微
测量 (文中数据均是 5 片叶片横切面的 10 个视野的平均值 ) 和显微摄影。 用叶面积测定仪和
实测结合进行叶面积的测定 (文中数据是 10 片叶片的平均值 ) 。
. 本工作得到王明麻副教授的多次指导并承蒙其审阅论文 , 周坚 、 窦智有和弓玉春参加了固定 、 制片
等工作 ,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一 4 0 一
观 察 结 果
一 、 1 种杨树叶片的主要形态解剖构造 (表 D
表 1 n种 杨 树 叶 片 解 剖 特 征 的 比 较
又 ` 一 “ , , ” ’ {一 ’ 一 ” 『 一 ” .萝 -一 ~ ’ 瑞 ” : ” ,l 夕而’ .l ’一 ” ~ 一 ’ 一{’ .l ” ” 害 霖一 茄 ’ -点 啊 …— 一兰立一— - - -一 岁 - - 一- -一 - -一 竺兰一— 一 ~ }一二 1 竺 -兰 {一 -坝 \ 】 荤 : uJ 。 、 ! ` * 。 【欧洲 { . r . * } }\ \ 种 1 天 训 赤 份 { 队 天 仰 { 黑杨 } 川件 匕 。 , , } 、 , ~曰 \ {- - -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一厂一— - - -一 {- -一一 f丁芍川 ` _ {小叮侧 廷物一二人}七望一…一华兰伴件竺甘叩…J戈三二竺黔哩鱼声竺丰一斗一叶面塑`“ m ` ’ !` 0 4 · “ …“ 8 · 5 7…5 0 · 5”】7 9 · “ 3…4 6· ” 3…“ 7 · ” 2{“ 7· “ 7…“ 4 · “ 7…“ 7· ” `…“ 3· ” `…4` · ” 7叶片厚 ( p m ) …1 7 1 · 5 …1 8 7 · “ 5…2 5 4 · “ 5…2 5 6 · “ 6…2“ 4 12” 1· “ 5 {` 5” · 5 …18 9 {2 4 7· “ 5 {2 1 6· “ 511 8 5 · ”主脉厚 (协m )
主脉维管束鞘
侧脉维管束鞘伸 展 区
含晶细胞
排 列
“ 栅 ” 厚 /叶
肉厚 (% )
细胞密集度 .
` 2 0 7· 5…9” “ · “薄壁 {厚壁
7些· 4 …5 79 · “ 5`` 5 · “厚壁 {厚壁 )厚壁 `些“
· ”
{`
“ 0 7· “…6 76 · “厚壁 ! 厚壁 {薄壁
7 5 6

7
厚壁
7 0 8

4
厚壁
6 6 0

1
薄壁
十 { 十 十 } 十 + } 十 + 一
+ 一 + +
2一 3 / 2 {2八一 2 {2 / 2一 3 j2 / 2一 3 {2 / 2一 3!2 / 2一 3
+
2 / 0
+
2 / 0 2 / 0 2 / 0
9曰乃乙月伙`lOlt匕9目,上
.
nU-,O八àU
//到以
.洲,d曰.上日ǐ9曰
,自nJ任J.上4697 0 ! 7 2 7 8 { 7 5
1 1一 8 {1 1一 8 }1 1一 9 1 0一 7 }1 2一 1 0 }1 1一 8
叶 型 } 等 面 叶 1 异 面 叶
. 细胞密集度 : 指单位长度 ( 1 5 0卜m ) 内栅栏组织的细胞数 (第一个数字是指近轴面的 , 第二个数字
是远轴面的 ) 。
1 美洲黑杨
P
.
d e l to f d e s B a 7 t了
.
包括 工一 6 9 oP p u l u s d e l t o id e s B a r t r · e v · ` L u x , ( e x . 工一 6 9 / 5 5 ) ;
v a r
.
d e l云o id e s e v . ` H ar v a r d , ( I 一 6 3 / 5 1 ) , 以及编号 为 8 7 2 、
89 0的三个无性系 : 叶为三角状卵圆形 , 叶面积随着分布纬度向北推移而 逐 渐变小 ,
度正相反 , 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厚 (表 2 ) 。
I 一 6 3
8 8 8 和
叶的厚
表 2 美 洲 黑 杨 叶 面 积 和 厚 度 的 变 化
种 ` 一 6 9
}
` 一 6 3 8 7 2 8 8 8 8 9 0
目 - - - - - - 一
_
{
积 ( e m “
厚 (卜m )
1 0 4

1 1
17 1

5
3 6

3 8 ,
9 36 0 4 ,
5

8 8
8 8

5 7
1 8 7

8 5
3 2 “ 3 7 ,
9 1

5

2 6
7 9

2 3
2 5 6

6 6
4 5 0 46 ,
7 4
0 5 6 ,
3

8 5
4 6

9 3
2 2 4
4 3
0
0 9 ,
8 2 0 0 3 ,
4

8 0
面片叶
7 9
0
2 5 ,
4
度纬经耘分
叶面积 /体积
一 4 1 一
叶面积 /体积之比值 , 随着纬度增高而降低 , 表明 8 8 的抗旱性能比较强 。
表皮为一层细胞 , 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 , 角质层随纬度升高而增厚 , 可达上表皮细胞厚
度的三分之一 , 下表皮细胞小 , 排列不整齐 , 角质层均较薄 , 分布有气孔 , 但 8 90 的上表皮
亦有零星的气孔分布 。 叶肉排列紧密 ( 图版 工 : 1 , 2 , 3 , 5 ) , 栅栏组织分布于上下两
面 , 为等面叶 。 栅栏组织的厚度所占叶肉厚的比例较高 , 在 70 一 78 %的范围内 (表 1 ) 。 主
脉厚度与叶面积成正相关 , 随着叶面积的减小而减薄 , I 一 69 叶面积为 1 04 . l l c m “ , 主脉厚为
1 20 7
.
5随 , 至 8 90 叶面积为 4 6 . 93 c m “ , 主脉厚为 5 1 5 . 2卜m 。 主脉均为周韧维管束 , 维管束鞘
由数层薄壁或厚壁细胞组成 (图版 工 : 4) 。 侧脉均具有维管束鞘伸展区 (图版 工 : 2 , 3 ,
5 )

2
。 欧洲黑杨 加农杨 .P 耐 g la
叶为宽椭圆形 , 先端具短尖 。 表皮是一层细胞 , 上下表皮具明显的角质层 ,下表皮细胞小 ,
只及上表皮细胞厚度的二分之一 。 气孔分布在下表皮 。 栅栏组织为两层细胞 , 厚度 67 . 6 卜m ,
海绵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 , 上下相连接 , 胞间隙不大 , 有的部位排列紧密形似栅栏组织 , 均
含有叶绿体颗粒 (图版 工 : 6 ) 。
3
. 欧美杨 包括 工一72 和 工一 2 1 4 : 叶为三角状卵圆形 , 先端或具短尖 。 表 皮 为一层细
胞 , 上下表皮细胞均较小 , 角质层中等或比较厚 , 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 但上表皮亦见有
分布 。 i 一 7 2 〔P · x e u , a m e ` c a ” a ( D o d e ) G u i n i e r e v . ` s a n M ar t i n o , ( e x · I 一 7 2 / 5 5 ) 〕
为等面叶 (图版 I : 7 ) 。 I 一 2 1 4 〔P · x e u T a m e r i c a ” a ( D O d e ) G u i n i e r ( e x . 工一2 2 4 ) 〕 为
异面叶 , 海绵组织的细胞形小近等轴 , 排列比较紧密 , 有的部位形似栅栏组织 (图版 工 : 8 ) 。
4
. 山海关杨 叶为三角状卵圆形 , 先端具短尖或尾尖。 表皮细胞一层 , 上下表皮具薄
的角质层 , 均有气孔分布 , 但下表皮气孔比较密集 , 主脉下表皮的气孔 稍 呈 隆起状 (图版
五 : 1) 。 栅栏组织厚度为 82 . 85 阿 。 海绵组织有两种细胞形态 : 邻近栅栏组织的 是短柱形
细胞 , 交叉排列 , 胞间隙小 , 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叶绿体颗粒 , 邻近下表皮的是等轴形的薄壁
细胞 , 具大液泡 , 无叶绿体颗粒 (图版 亚 : 2 ) , 可能与储水及水份运输有关 。
5
。 青杨派的小叶杨 P . sl’ m o in i C ar .r 和辽杨.P m ax 加。丽以六 H en yr 叶 为 卵 状 椭 圆
形 , 属异面叶。 表皮一层细胞 , 前者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 , 具明显的角质层 , 厚度约为表皮
细胞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下表皮细胞小 , 排列不整齐 , 角质层较薄 。 后者上表皮比下表
皮厚 , 排列整齐但细胞厚度不一 , 外表面呈起伏状 。 下表皮部分细胞外切向壁向外突起 , 使
下表皮的外表面呈细波状 。 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 上表皮亦有零星分布 。 小叶杨栅栏组织
的细胞密集度为 1 5 , 是 n 种杨树中最高的一种 。 海绵组织发达 , 细胞有两种形态 (图版 1 :
3 )
: 一种是小形等轴 , 含少量叶绿体颗粒 , 胞间隙或大或小 , 位于栅栏组织的一侧 , 二是
大形 (其直径相当于前者的 4 至 6 倍 ) 等轴或近等轴 , 内有含紫色内含物的大液泡 , 胞间隙
特大 , 此层位于下表皮一侧 , 似与通气和储水功能有关 。 辽杨的海绵组织稍有不同 , 细胞有
三种形态 : ( 1 ) 细胞形小而等轴 , 有的沿表皮方向稍有延长 , 胞间隙小 , 细胞内含有少量
叶绿体颗粒 , 位于栅栏组织的一侧 (图版 亚 : 4 ) , ( 2 ) 细胞形大而等轴 , 内含大液泡 ,
无叶绿体颗粒 , 与第一种细胞邻接 , ( 3 ) 位于下表皮上方 , 沿着表 皮 方 向 延长的长形细
胞 , 或为不规则的稍有分枝的细胞 , 内含有零星的叶绿体颗粒 。 这种形态分化显然与功能的
完善有关 。
一 4 2 一
二 、 两组杂交子代叶片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表 3、 表 4 )
表 3
福戈才一一\、项
第一组杂交组合叶片的形态解创特征的比较
种 } x一 6 9I 一 6 9X小叶杨 小叶杨
I 一 6 9X
辽 杨 辽 杨
I 一 6 9X
加农杨 加农杨目 一 _ - -一 }
八U g曰ù日尹了产月往` 1工,目
乃O9口八”今Q自
.了了J住,上
氏JQ自尸a0自n., .一八O
.了产了月住, .一
八ng自氏J八讨021
.
odl匕
-,曰口侣l
八O表面积 /体积
排 列
“ 栅 ” 厚 /叶肉厚 (%)
细胞密集度
叶 型
含 晶 细 胞
侧脉维管束鞘伸展区
主脉两端厚壁细胞
(层 次 )
5

8 8
2一 3 / 2
7 O
1 1一 8
等面叶
+ 一
+
5

2 6
异面叶 异面叶 异面叶 ’异面叶
5
2 / 2
一 3
6 5
1 4一 1 1
等面叶
+
+
异面叶

4 一 5 3一 5 2一 3 , 6一 7 6一 8 4 一 5 3 一 4
表 4 第二组杂交组合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的比较
,曰邓·
、佘巡 种 {目 ~火长 } I 一 6 3 山海关杨火 I一 6 3 山海关杨 I 一 2 1 4 xI 一 6 3 I 一 2 1 4 I 一 7 2 XI 一 6 3
表面积 /体积
排 列
“ 栅 ” 厚 /叶肉厚 (% )
细胞密集度
叶 型
含晶细胞
侧脉维管束鞘伸展区
主脉两端厚壁细胞
(层 次 )
5

2 6
2八一 2
7 2
1 1一 8
等面叶 异面叶 异面叶
5

2 6
2 / 2
一 3
7 0
1 1一 1 0
等面叶
6

6 7
2 / 0
4 6
9
异面叶
+
5

8 8
2 / 2
一 3
6 3
1 2一 8
等面叶
5
2 / 2
一 3
7 5
1 1一 8
等面叶
40/381
q心
口氏八Où日nu”
.才了产月任.一
孟任,口
+ 一
十 一 十 l +
3一 4 3一 4 5 一 6 } 4 一 5 } 3一 4 5 一 6 …` 一 5
叶片为宽卵形至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 , 先端或具短尖 。 表皮均为一层细胞 , 排列整齐 ,
细胞壁比较厚 , 上下表皮均有角质层 , 除 I 一 2 14 x l 一 63 , 山海关杨 X 工一 63 二 种 比 较 薄以
外 , 其余均较明显 , 厚度约为表皮细胞的四分之一左右 。 气孔分布 在 下 表皮 , 但 工一 72 x
I , 6 3
,
I 一 2 1 4 X l 一 6 3 , 山海关杨 X l 一 6 3 , I 一 6 9 x 加农杨 , I 一 6 9 x 辽杨的上表皮亦有零星分
布 。栅栏组织由两层细胞组成 , 海绵组织在不同的杂交种中形态稍有分 化 。 工一 69 x 小叶杨
的海绵组织有三种形态的细胞 : ( 1 ) 小形等轴细胞 , 胞间隙小 ,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颗粒 ,
位于栅栏组织下方 ; ( 2 ) 短柱形细胞 , 排列较整齐 , 但极疏松 , 有的 部 分 紧 密如栅栏组
织 , 内含叶绿体颗粒 , ( 3 ) 细胞大近于等轴 , 壁稍增厚 , 胞间隙大 , 形似通气组织 , 似与
通气和储水的功能有关 , 位于下表皮的上方 , 这种形态分化与小叶杨近似。 从表 3 可见除细
胞密集度一项而外 , 其余性状均与小叶杨近似 。 工一 69 x 辽杨除细胞密集度高于 亲 本和维管
一 4 3 一
束鞘伸展区一项而外 (表 3), 其余性状均与辽杨相似 (图 版 亚 : 5 ) 。 工 ` 69 x 加农杨的
叶肉薄壁细胞的形态大小与 工一 69 极为相似 , 除表面积 /体积比值和细胞密集度的数值优于亲
本外 , 其余性状与 工一 6 9相似 (表 3 ) 。
山海关杨 x 工一 63 的栅栏细胞层之间有分泌腔 , 导致上表皮隆起 , 并形成开口 (图版 l :
7 )
, 从形态判断 , 像是溶生分泌腔 。 海绵组织有三种细胞形态 (图版 1 : 7 ) : ( 1 ) 位
于栅栏组织下面 , 细胞形小且等轴 , 或稍不规则 , 排列或紧密或疏松 ; ( 2 ) 短柱形细胞 ,
排列或紧密或疏松 , 或整齐或不规则 , 整齐而又紧密的部位形似栅栏组织 , 细胞内含有叶绿
体颗粒 ; ( 3 ) 位于下表皮上方 , 细胞稍大或很大 , 细胞中央或为大液泡占据 , 或含有紫色
颗粒状物 , 三五成群 , 胞间隙甚大 , 似通气组织 。 从表 4 可以看出 , 除含晶细胞和主脉维管
束上下两端的厚壁细胞层次 (图版 亚 : 6 ) 以外 , 其余性状均与山海关杨相似 。 工一21 4 x 工一
63 的叶肉薄壁细胞的形态与 工一 6 3相似 (图版 五 : 8 ) , 除厚壁细胞层次高 于 亲本 , 其余性
状均与 工一 6 3相似 (表 4 ) 。 工一72 x 工一 63 的角质层厚度为表皮细胞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与 工一 6 3相近 。 气孔分布与 工一72 性状相似 。 栅栏组织厚 1 06 . 1 6“ m , 叶 肉 薄 壁 细胞形小等
轴 , 排列或紧密或疏松 。 两个亲本性状相似 , 子代性状多数近似亲本 , 亦有稍有下降或稍有
增强的 。 前者如表面积 /体积之比值 , 后者如细胞密集度 (表 4 ) 。
讨 论
一 、 1 种杨树的性状分析
n 种杨树叶的解剖构造基本分属两种类型 : 等面叶和异面叶 。 叶的解剖构造与分布之间
的相对应性并不十分精确 , 但趋势是随着降雨量从南到北递减 , 植物的旱生性状愈益明显 。
等面叶分布偏南 (江苏以南 ) , 降雨量高 , 太阳光照强 , 是潮湿生境中的等面叶 。 由于叶位
垂直 , 叶的两边都获得了足够的光线 , 所以两边的栅栏组织发育得几乎一样 , 结果增进了同
化作用 , 这是以最好的途径从阳光中获得的能量的最佳方法 〔 s j 。 异面 叶 分布偏北 (江苏以
北 ) , 降雨量低 , 太阳光照充分 , 由于缺水它们的栅栏组织细胞比较短 , 含叶绿体颗粒的海绵
细胞亦较小 , 这种小比率的细胞容积 /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增强植物的抗旱性 , 还 分 化了贮水
薄壁细胞 , 这些特征是对生境中缺少水的适应 。
1
. 在等面叶中 , 叶面积和叶片厚度与分布纬度有关 (表 2 ) 。 由表 2看出 : 表面积 /体
积比值以 5 8 5为最小 ( 3 . 8 5 ) , 而 8 5 5 、 5 7 2 、 8 9 0的平均值 ( 4 . 2 2 ) 低于 I 一 6 9 、 工一 6 3 、 i 一 7 2
的 平 均值 ( 5 . 3 8 ) 。 比值小 , 表明抗旱能力强 , 是通过减少蒸腾来提高抗旱能力 `毛 , ” , 7 , 3 ’ 。
据此推测 88 8 、 8 9 0 、 8 72 的抗旱能力强于现在已普遍推广的 工` 6 9 、 工一 63 和 工一72 。 而在后三
者中以 工一 72 的数值最小 ( 5 ) , 所以 工一 72 比 工“ 69 、 工 “ 6 3的抗早性强 。 从细胞密集度看 ,
以 5 9 0为最佳 ( 1 2一 1 0 ) , 8 8 8 、 8 9 0、 8 7 2的平均值 ( 1 1一 9 ) 稍高于 I 一 6 9 、 I 一 6 3 、 I 一 7 2
的平均值 ( n 一 8 ) 。 密集度高 , 则胞间隙小 , 水份运输缓慢 , 以此适应缺水的生境 , 增强抗
旱性。 综合比较其它抗旱性状如机械组织的发育程度和表皮细胞 、 角质层的特征 , 其大致趋
势与上述结论一致 , 但不十分精确 。 另一旱生结构特征是含晶细胞的有无及分布量 , 前人的
工作认为二者成正相关 〔` , ” , 7 , 3 〕 , 但在本试验的观察中 , 这一指标几乎无意义 , 作者 认 为
这一指标仅适用于干旱生境中的等面叶。
一 4 4 一
2
.“ 栅 ” 厚 /叶肉厚比值和细胞密集度两项指标以 8 9 0为最高 , 而 8 8 、 8 7 2 、 8 90 的平
均值高于 工一 69 、 工一 63 和 工一 72 的平均值 (表 1 ) 。 后三者 中又以 工 一 72 为最高 (表 1 ) , 数
值越大 , 叶片利用光能的效率就越高 。 这和引种后生长情况的调查 [“ ’ 是 一 致的 。 据此推测
这两项可以作为高光效的指标 , 即数值越大 , 光合效率越高 , 产量相应增加 。 当然前提必需
是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光强 , 这在前人的工作中已讨论过 “ , ` , 5 , ` , 7 : 。
鉴于上述 1 , 2 分析 , 8 8 8 、 8 7 2 、 8 9 0可以在 I 一 6 3 、 I 一 6 9和 I 一 7 2的引种范围内推广 ,
甚至可以适当扩大引种区 。
3
. 异面叶类型中 , 从表面积 /体积的比值看 , 小叶杨的数值最小为 3 . 85 , 表 明 抗旱能
力较强 , 相对而言 , 工一 2 14 ( 6 . 6 7 ) 抗旱能力差 , 山海关杨 ( 4 ) 与小叶杨近似 , 辽杨和加
农杨 (5 . 26 ) 介乎其中 , 而机械组织 以辽杨的发育最好 。 从 “ 栅 ” 厚 /叶肉厚 比 值和细胞密
集度看 , 辽杨居首位 (表 3 ) , 其次是小叶杨 , 工一21 4和加农杨 。 因此从抗旱性和光合效率
看 , 以小叶杨和辽杨为最佳 。 关于 工一 21 4和加农杨 , 其异面叶的特征表明 ,可将引种区向北推
移 , 有个别数据也比较接近小叶杨和辽杨 ; 但 工一 21 4和加农杨的海绵组织的特征与小叶杨和
辽杨的不同 , 前者没有大细胞和大胞间隙 , 即尚未分化贮水的结构 。 据此分析 , 工一 21 4和加
农杨是可以从现有的引种区北线 ( 山东 ) 向北延伸 , 对于 工一 21 4应注意供应足够的水份 。
二 、 关于 工一 72 和山海关杨的来源分析
欧美杨 工一 72 的叶片解剖构造与美洲黑杨近似 , 这一结果与黑杨派无性系 工一 69 、 工一 2 1 4 、
工一 72 的胚珠和胚囊发育的比较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t ` ’ 。
山海关杨的主要性状如叶型 、 “ 栅 ” 厚 /叶肉厚比值 、抗旱性与小叶杨和 辽 杨近似 , 尤其
是是海绵组织的细胞形态分化与小叶杨和辽杨甚相似 。 由于叶型或叶肉细胞的分化主要决定
于遗传因子而不是环境因子 不 ` , 7 , a } , 设想山海关杨是否应属于青杨派 。
三 、 杂交子代的性状分析
1
. 从经济效益看 (表 3 ) , 工一 6 9 x 加农杨的表面积 /体积比值 最 小 ( 5 ) , I 一 69 x
加农杨的 “ 栅 ” 厚 /叶肉厚比值明显提高了 , 趋向于等面叶型 , 表明子代较 多 地遗传了母本
的性状 , 细胞密集度的提高亦较明显 ; 机械组织的发育程度亦以 工一 69 x 加农杨 为 最好 。 总
之从抗旱能力的增强 、 光合效率的提高 、 抗风能力的增进等诸因素来看 , 都 表 明 工一 69 欠 加
农杨的组合为最佳 。
2
. 按上述顺序进行分析比较 (表 3 、 4 ) , 工一 69 X 小叶杨 、 工 一 69 x 辽杨 、 工一 2 1 4 X
工一 63 的子代性状主要是遗传了父本的性状 ; 工一 69 x 加农杨和山海关杨 x 工一 63 子 代的性状
则较多地继承了母本的性状 , 如叶型和表面积 /体积比值与母本极为相似 , 说 明 在这两个组
合中 , 山海关杨和 工一 69 的这些性状的遗传性较强 。 据此分析 , 在前三个组合中 , 小叶杨 、 辽
杨和 工一 63 的某些性状的遗传性分别大于 工一 69 和 工一 2 1 4 ; 但 工 “ 69 x 辽杨的表面积 /体积比值
大于亲本 。
3
. 工一 72 x 工一 63 子代的主要性状均不及亲本 : 如表面积 /体积比值高于亲本 ; “ 栅 ” 厚 /
叶肉厚比值又低于亲本 (表 4 ) , 这是否可以说明 , 当亲本性状接近时 , 会导致变异能力的
下降。
参 考 文 献
〔 1 〕 段续川等 , 1 97 4 , 小麦叶片细胞的研究— 冬小麦个体发育过程中叶肉细胞及其它类型细胞结构变化的观察 , 植物学报 , 1 6 ( 3 ) , 25 4~ 2 6 50
[ 2 〕 吕士行 , 1 9 80 , 黑杨派几个新无性系造林立地条件的选择 ,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
报 , ( 1 ) : 1 1一 2 7 。
[ 3 〕 李正理 、 李荣敖 , 1 98 1 , 我国甘肃九种旱生植物同化枝的解剖观察 , 植物学报 ,
2 3 ( 3 )
: 1 8 0~ 1 8 5

〔 4 〕 赵翠仙 、 黄子深 , 1 9 8 1 , 腾格里沙漠主要旱生植物旱性结构的 初 步 研 究 , 植物
学报 , 2 3 ( 4 ) : 2 7 8一 2 8 3。
〔 5 〕 屠骊珠 , 1 9 8 2 , 内蒙古西部地区九种旱生植物叶的解剖观察 , 内 蒙古 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3 ( 4 ) : 4 8 5~ 5 0 4。
〔 6 〕 樊汝汉 , 1 9 84 , 黑杨派无性系胚珠和胚囊发育的比较研究 , 南 京 林 学 院学报 ,
( 3 ) : 4 4一 4 9 。
〔 7 〕 伊梢 (李正理译 ) , 1 9 7 9 , 种子植物解剖学 , p 。 6 0~ 7 2 、 2 2 6~ 2 4 9 , 上海科 技 出
版社 。
〔 8 〕 D y y k k o M a i r e , 1 9 6 6 , T h e l e a f a n at o m y o f e a s t P a t a g o n a n x e r o m o r P h i e
P l a n t s
.
A N N
.
B o t
.
F E N N 3 ( 4 ) : 4 5 2~ 6 2 2
-

A N A T O M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O N S O N L E A V E S O F
A IG E I R O S A N D C A T H A Y P O P L A R S
F a n R u留 e ”
(D
e P a r tm e n t o f f o r e s t r y )
A b s t r a e t
T h i s a r t i e l e d e s e r i b e s t h e a n a t o m i e al f e at u r e s o f l e a v e s o f s e ve n t
e e n s P e e i e s o f
A i g e i r o s a n d C a t h a y p o p l ar s
.
o f t h e 1 7 sP e e i e s e x am i
n e d h 。功 , 5 ( P o p u lu s d o l t o fd o s
B ar t
r
·
e v
· 产L u x , (。 x
.
I一 6 9 / 5 5 ) ; P . d o l t o fd e s B a r t r . v a r . d e l t o id e s e v . 了 H a r v ar d `
( I一 6 3 / 5 1 ) ; 8 7 2 ; 8 8 8 ; a n d 8 9 0 ) h a v e d i s t i n e t l y i s o l at e r ia l o a ve s , 5 (I一 6 9 x oP -
P“ l u s 月 fg , a e v
.
B l a n e d e s a r o n n e ; S h a n H a i G u a n P o Pl a r x l一 6 3 ; P . x e u ar 切 e : i -
e a n a ( D o d e ) G u i n i e r (e x
.
I一 21 4 ) x l一 6 3 ; P · x e u , a m 。 , ica 刀 a ( D o d e ) G u i n i e r e v ·
, s a n M ar t i o n
,
(e x
·
I一 7 2 / 5 5) x l一 6 3 , a n d l一 7 2 s h o w a t e n d e n e y t o b e i s o l a t -
e r al
·
3 ( P
·
s f m o 刀 11 C a r r ; P
. 优 a x f m o留 i以 11 H e n r y . ; OP P u l u s ” 19 , a e v
·
B l a n e d e
g a r o n n e
·
) h a ve d o
r s i一讹 n t r al l e a v e s , a n d 4 (I一 6 9 x P . s f爪。件 f i C a r r · , I一 6 9 x
P
· 优 a .xl m o 留 i c之 11 H e n r y · ; S h a n H a i G u a n P o P l a r a n d l一 2 1 4 ) s h o w a t e n d e n e y t o
b e d o r s i一ve n t r a l
.
T h i s a r t i e l e al s o a n al 邓 e s t he h o r e d i t a r y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 t h e h y b r i d
f i l i at ge n
e r a t i o n a n d d i s e u s s e s t址 比 l at i o n s h i P b o t we e n t址 f e at u r e s o 全 l o a v e s a n d
t h e g e n e t i e f a e t o r s
,
at t
e m P t i n s t o P r o v id o o n a n at
o m i e t h e o r e t i e al b a s i s f o r t h e
s e le e t i o n an d b
r e
ad i n g
o f s u P e r i o r e l o n e s
·
K e y wo
r d s eL
a f ; P o P l a r ; A n at o m y
一 书6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