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苍耳草治疗伤寒15例疗效观察



全 文 :苍耳草治疗伤寒 1 5例疗效观察
上海市纷 织工业局 第二 医院 何 文坚
我们用苍耳草 (包括根 、 茎 、 叶 、 种子 )治疗伤寒
拐 例 ,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
临 床 资 料
`一 ) 性别 、 年龄 、 病程 : 本组 15 例中 , 男 7 例 ,
女 8 例 . 16 岁以下 4 例 , 16~ 2 0 岁 3 例 , 2 1、 30 岁
6 例 , 3 1、 55 岁 3例 。 入院前病程 : 2、 7天 ` 例 , 8、 产
16 天 7 例 , 16、 2 0 天 , 例 , , 1~ 3 4天 2例 . 多数病
人正处于病势进展阶段 。
(二 ) 主要症状和体征 : 入院时体温 38 ℃ 以上 ,
例 , 3 9℃以上 9例 , 4 0℃以上 1 例 , 37 . 9 ℃以下 3例 .
肝 、 脾同时肿大 10 例 . 有玫瑰疹出现者 6 例 .
(三 ) 化验检查 : 肥达氏反应: 伤 寒 H l : 40 者 1
例 , 1 : 8 0 者 2 例 , 1 : 32 0 者 7 例 , 1 : 640 者 6 例 : 伤
寒 0 < 1 : 4 0 者 1 例 , 1 : 80 者 1 例 , 1 : 16 0 者 6 例 , 1 :
的0 者 6 例 , :1 64 0 者 3例 . 血 、 粪 、 胆汁伤 寒杆 菌
培养 : 阳性者 7 例 (其中 1 例血 、 粪 、 胆汁同时阳性 ,
穷例血 、 粪同时阳性) . 白细胞总数 2 10 0、 4 00 0者 6
例 , 40 00` 67 00 者 , 01J . 分类中性细胞 4 8、 6 0拓者 6
例 , 6 1~ 78多者 9例 ; 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为 0 者 1
例 , 22 者 1 例 , 88~ 1 54 者 3 例 . 根据上述资料 , 当
可诊断为伤寒 .
疗 效 观 察
(一 ) 苍耳草煎剂制法 : 将当年新晒干苍耳草 (或
捣碎苍耳子 ) 60 0 克入锅加清水浸过后 , 加热煮沸 1
小时 , 滤出药液 , 用同样方法连煎 3 次 , 然后把 3 次
煎液混和 , 用两层纱布过滤后 , 以文火浓缩 至 2 000
毫升 , 加尼泊金 10 克摇匀 , 分装于经高压消毒的 50 0
毫升瓶内 , 封口备用 .
(二 ) 苍耳草煎剂的用 , 、用法和副反应 : 每日服
4次 , 每次服 10 0勺 12 5 毫升 (相当于 生药 12 0~ 1 60
克 /日) , 连续服药 16 天 , 如服药 1 周左右 , 出现厌
食 、 恶心 、 呕吐者 , 可停药 3、 5 天续服 ,并酌情补充
葡萄糖盐水 1 60 ~ 20 00 毫升 . 有肝肾功能损 害者忌
用 . 本组病例服药最短者 5 天 , 最长者 4 天 , 平均
1 5
.
7 天 . 服药总量最少者 72 0 克 , 最多者 66 0 克 ,
平均 2 106 克 . 在治疗过程中多数病例无不良反应 , 1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 年第 8 期
例高热患者于服药后 5 例有不同程度的出汗 , 仅 2 例
可能由于体质较差 , 于服药 5~ 6 天后出现厌 食 、 恶
心 、 呕吐 , 停药 1、 2 天后即消失 . 16 例治疗结果 :
白细胞总数 , 除 1 例未复查外 , 14 例均比治疗前增加
为 4 9 0 、 96 0 , 分类中性细胞除 2 例无法比较外 , 仅
1例比治疗前减少 4多、 1 例治疗前后相同 , 余 n 例均
增加 , n 例治疗前嗜酸性细胞为 0 者 , 治疗结束后均
增加为 4 4~ 132多 , 3 例作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观察 , 亦
未见肝功能损害 .
(三 ) 体温 、 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恢复 :
退热天数 : 降温最快者为 10 小时 , 3天以内者 7
例 , 4、 8天者 4 例 , 19 天者 1 例 ,接受治疗时体温正
常者 3例 .
一般情况的改善 : 恶寒头痛 、 烦渴纳差 、 乏力 、
重听 、 腹泻 、 皮疹等随着体温的控制而逐日好转 、 消失 .
肝 、 脾肿大的恢复 : 一般在服药后 5~ 7 天消失 .
(四 ) 血 、 粪及胆汁转阴情况 : 7 例血 、 粪 、 胆汁
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者 , 经治疗后全部转阴 .
*
典 型 病 例
例 1 董 x x , 女 , 34 岁 , 住院号 11 98 520 . 1 975
年 7 月 2 3 日起畏寒发热 , 呈弛张型 , 体温在 37 . 7心
38
.
7℃ 之间 , 头痛 、 乏力、 纳差 , 8 月 1 日以后 , 体
温上升到 38 . 7~ 39 . 7℃ . 在门诊先后用过青霉素 、 银
黄 、 板蓝根针剂 、 复方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 , 体温不
退 , 白细胞 310 , 疑为伤寒 , 于 8 月 8 日住院 .
体检 : 体温 38 . 6 ℃ , 脉搏 8 次 /分 , 血压 10 0 / 7。
毫米汞柱 。 神志清 , 皮肤未见玫瑰疹 , 心肺无特殊 ,
腹软无压痛 , 肝在肋下 0 . 6 公分 , 脾在肋下 1 . 5 公分 ,
均质中无压痛 , 无病理反射引出 .
化验 : 白细胞 33 50 , 中性 68 拓 , 淋巴 30 多 , 大
单核 2书. 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 O。 血培养 : 有伤寒杆
菌检出。 苍耳草药物敏感试验 : 苍耳草 1 : 64 浓度抑制
伤寒杆菌生长 . 两次粪培养 : 均有伤寒杆菌检出。 肥
达氏反应: 伤寒H l : 32 0 , 伤寒 0 1 : 160 , 副伤寒甲 、
乙 、 丙均低于 :1 40 。 肝功能 : 察浊 6 , 魔絮 (一 ) , 黄
胆指数 < 6 , 谷丙 < 4 .0
、 诊断 : 伤寒 .
DOI : 10. 16305 /j . 1007 -1334. 1981. 08. 018
治疗经过 : 患者入院后即给苍耳草煎剂 1 0毫升
(相当于生药 30克 ), 每日 4 次 , 连续 7 天 , 停药 6
夭 , 又续服 4 天 , 共用苍耳草 n 天 , 总剂量 12 9 0 克 .
服药后出汗较多 , 体温于服药后 36 小时恢复正常 ,头
痛消失 , 食欲渐增 , 治疗 1 周肝脾肿大消失 . 8 月 13
旧血培养转阴性 . 8 月 2 6、 盯 日 3 次连续粪培养转阴
性。 8 月 2 7 日复查 : 白细胞 4 90 , 中性 63 多 , 淋巴
36拓 , 大单核 1多 ; 赓浊 6 , 磨絮 (士) ,黄疽指数 < 6,
谷丙 < 4 0 . 8月 31 日 lf 酸性细胞计数 66/ m m 5 . 于 ,
月 3 日痊愈出院。 1 978 年 12 月 2 5 日信访无复发 .
例 2 杨 x x , 男 , 2 0 岁 , 住院号 7 9 5 16 。 发热 7
天 , 体温上午低 , 下午高至 40 . 2 ℃ , 无寒战 . 咳嗽 、
流涕 、 稍有喉痛 、 纳差 、 头昏、 腹胀 、 左上腹隐痛 、
不泻 . 白细胞 2 70 . 拟诊伤寒 , 于 197 6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8 时半入院 .
体检 : 体温 39 . 1℃ , 脉搏 80 次/分 , 血压 1 0。 / 60
毫米汞柱 . 咽无异常 , 苔薄白 , 下腹部皮肤有两个玫
瑰疹 , 心肺无特殊 , 腹软 , 肝脾均在肋下 0 . 6 公分 ,
质中压痛不明显 , 无病理反射引出 .
化验 : 白细胞 在10 0 , 中性 60拓 , 淋巴 37 终 , 大
单核 3拓 . 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 2幻币 m , 一 血培养 : 有
伤寒杆菌检出. 粪 4 次培养 (一 ) . 肥达氏反应: 伤寒
H l : 3 20
, 伤寒 0 1 : 320 , 伤寒甲、 乙 、 丙均低于 1 : 4 .0
诊断 : 伤寒 。
治疗经过 : 入院后给予氯霉素 0 . 2 6 , 每日 4 次 ,
连续 4 天 , 强的松 6 毫克 , 每日 3 次 , 连续 3天 . 体
温于治疗后第 3 天恢复正常 , 但停药 2 天后 , 复升到
加 . 3℃ . 又用氛霉素 0 . 肠 , 每日 4 次 , 连续 5 天 , 体温
于用药后第 5 天降至正常 . 到 9 月肚 日体温又复升至
叨 . 8℃ . , 月 2 2 日 , 血培养仍有伤寒杆菌检出 , 给予
氨节青霉素 1 . 0 克 + 5终葡萄糖溶液 26 0 毫升 , 静滴 ,
每 6 小时 1 次 . 3 天后改氨节青霉素 0 . 6 , 肌注 , 每 4
小时 1 次 , 同时加用磺胺甲基异恶哇 (5 . M . 2) 1 . 0,
每 日 盆次 , 重碳酸钠 1 . 0 , 每 日 3 次 , 抗 菌增 效剂
( .T M
.
)P O
.
,
,每 日 2 次 , 连续 6 天 , 体温仍在 38 . 4 ℃ ,
同时皮肤出现药疹 . 于 9 月 27 日下午 9 时改用苍 耳
草煎剂 10 毫升 , 每 日 4 次 , 加 2 0 毫升即服 , 连续
用药 14 天 , 无不良反应 , 精神及食欲逐日转佳 , 体温
于服药 6天后恢复正常 . 复查白细胞 72 0 , 中性 70 多 ,
酸性1拓 ,淋巴 2 0多 . 10 月 1 3、 15 日 3 次粪培养 ( 一 ) ,
1 0 月 2 0 日痊愈出院 . I D7 8 年 12 月 n 日信访无复发 .
例 3 王 x x , 女 , 40 岁 , 住 院 号 1 24 360 . 于
197 4 年 8 月 2 4 日起恶寒发热 , 头痛 , 全身酸痛 , 恶
J心 , 不思饮食 , 无流涕 , 咳嗽 , 咽痛 , 腹泻 。 随后体
温波动于 37 3 、 39 . 8℃之间 , 上午低 , 下午高 , 发热
1 0 天许伴有右 上腹隐痛 , 但尚能忍受 . 于 8 月 2 9 日~
9 月 1 1 日间 , 曾留急诊观察室 13 天 , 先后用过抓 灭
酸 、 复方安基匹灵 、 保太松 、 四环素 2 天 , 用抓霉素
n 天 , 体温恢复正常 , 但于 9 月湘 日体温再度上升
到 39 . 7℃ , 拟诊胶原性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住院。
体检: 体温 3 9 . 6℃ , 脉搏 1 18 次 /分 , 呼吸 26 次 /
分 , 血压 96 / 68 毫米汞柱 . 神志清楚 , 热性病容 , 皮
肤未见斑疹 , 巩膜无黄染 , 咽无异常 , 心肺 (一 ) , 腹
软 , 肝在肋下 2 公分 , 脾在肋下 3 公分 , 质中有压痛 ,
无病理反射引出 .
化验 : 白细胞 6 70 0 , 中性 7 8万 , 淋巴湘拓 . 嘴
酸性细胞直接计数 0 . 3 次血 、 2 次粪 、 1 次十二指肠
引流液培养 , 均有伤寒杆菌检出. 肥达氏反应 : 伤寒
H l : 6 40
, 伤寒 0 1 : 32 0 .
诊断 : 伤寒 .
治疗经过 : 入院后经青 、 链霉素治疗 3 天 , 体温
反见升高到 4 0 . 5℃ , 后改用抓霉素 0 . 2 5 , 每日 4 次 ,
连续 1 天 , 至 10 月 9 日停药 , 体温于用氯霉素 6 天
后恢复正常 , 但至 10 月 12 日、 n 月 7 日 , 先后 5 次
粪培养仍有伤寒杆菌检出 . 于 10 月 2 日起用苍耳草
160 克 、 甘草 10 克 , 每日 2 次煎服 , 连续 4 天 , 无
不良反应 , 食欲及精神转佳 . n 月 2 3 日、 12 月 , 日
6次粪培养转阴 . 12月 6 日复查 : 十二指肠引流甲 、
乙 、 丙 3管培养 , 均无细菌生长 . 于 12 月 12 日痊愈
出院 . 19 78 年 12 月信访无复发 .
讨 论
(一 ) 疗效方面 据文献记载 , 以苍耳治疗风湿痹
症 、 副鼻窦炎、 肺结核 、 结核性脓胸 、 蛇咬伤 、 麻疯 、
急慢性菌痢 、 伤寒 , 有一定的效果 . 19 58 年赵搏学氏
在苍耳合剂细菌试验中 , 发现其对伤寒杆菌 、 宋耐氏
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我们用苍耳
草治疗伤寒是一个尝试 . 实践证明 , 疗效确实令人满
意。 本组 15 例中 , 不仅肥达氏反应 伤 寒 H . 0 效价
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 而且其中 7 例原经血 、 粪和胆汁
培养有伤寒杆菌检出者 , 均经苍耳草治疗而转阴 。 例
1 作苍耳草药物敏感试验 : 苍耳草 1 : 64 浓度即能抑制
伤寒杆菌生长 。 例 2 经氯 霉素 、 .s M .z 、 T , M . P 及
氨节青霉素先后治疗 6 ~ 9 天 , 例 3 ,经氯霉素治疗 1
天 , 两例体温虽被控制 , 但先后粪培养 6 次 , 伤寒杆
菌仍持续阳性 1个月 , 而经苍耳草治疗后均获得痊愈 ,
为伤寒及伤寒带菌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启示 . 全部病
例到 19 78 年 玛 月信访无 1 例复发 , 说明远期疗效亦
颇稳定 . 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二 ) 剂 t 与疗程问题 苍耳的常用剂量为 10勺
15 克 , 大者用 30 克 . 1 9比 年江西麻风院报告用苍耳
草治疗麻风 , 开始用里每日为 120 克 , 根据患者的不
,
茵 虎 黄片 治 疗胆 道 感 染
的 临 床 观 察 和 实 验 研 究
式汉医学院第二 附属医 院急腹应小组 武汉市中草药研 究所
我们自 1 , 7 8年以来用茵虎黄片为:主治疗 113 例
胆道感染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将临床观察及部分
实验研究资料小结如下 :
临 床 观 察
一 、 一般资料
男 60 例 , 女 6 3 例 . 最小 8 岁 , 最大 86 岁。 盯~
的 岁者最多 , 共肠 例 , 占 84 . 7多 .
发病诱因: 因高脂饮食或饮食不当诱发 的计 6 0
例 , 占一半以上。 其他诱因有劳累 、 受凉等 .
过去病史 : , 8例有胆道手术史 , 将近占全部病例
的四分之一二 、 病例选择
1
. 剑突下或右上腹痛、 压痛 , 或有反跳痛、 腹肌
紧张 ; 2 . 体温超过 37 ℃ , 甚至寒战高烧 ; 3 . 白细胞
计数超过 10 , OOO/ m m , 和 /或分类嗜中性 超过 80 拓 ;
4
. 巩膜 、 皮肤黄染 , 或血清胆红质增高及凡登白试验
直接阳性 ; 5 . 超声波检查胆囊肿大 ,或脂餐后胆囊收
缩功能不良; 6 .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镜检查白细胞> + ,
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 7 . 胆系造影 X 线检查胆囊或胆
管有病理征象 (第 1 项必须具备 , 2 、 3项至少具备一项 ,
4、 7 项为重要参考) .
诊断为胆系感染 (胆囊炎或胆管炎 )者 8 例 ,胆石
症或胆道蛔虫症合并胆系感染者肠例 , 共计 1 13 例 ,
有严重并发症如胆道休克 、 胆道穿孔 、 胆道出血 、 肝
脓疡等者未选入 。 按 197 5 年天津召开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腹症会议制定的分型标准 , 属气郁型 3 例 , 湿热型
8 0 例 , 无毒热型 .
三 、 主要症状、 体征和检验 (见表 1 、 2 . )
四 、 治疗方法
表 1 人院时主要症状与体征
疼 痛 . 压 痛补朴 肌 紧 张 呕 吐 大 便
十 什 姗 + 什 份 有 无 未记 有 无 未记 正常 稀 干 未记 有 无
1 2 62 39 2 0 65 2 8 5 2 5 3 8 79 3 0 4 2 6 1 6 6 3 8 3 8竺例
注 : .

+ 轻 , 可以忍受 , 一中 , 难以忍爱 , 姗重 , 翻滚呼叫 , 不能忍受
+ 轻 , 重压轻痛 , 朴中 , 轻压轻痛 , 重压重痛 , 姗重 , 轻压重痛
同身体状况和病情轻重逐渐增加用量 , 每日竟达 6 00
克 。 本组 场例每日苍耳草用量 : 90 克者 1 例 , 120 克
者 7 例 , 15 0 克者 6 例 , 18 0 克者 1 例 . 疗程最短者6
天 , 最长者 4 天 , 平均 15 . 7 天 . 我们认为剂量以每
日用 12 0、 巧 0 克较为适宜 , 且以当年新晒干 的苍耳
草为好。 用量太少 .可能达不到治疗 目的 , 用量太大一
定会增加副反应 . 疗程以 14 、 1 5 天为宜 。
(三 ) 副反应问题 ` 本草纲目》 记载 , 苍耳有小
毒。 据宋振玉氏等之实验研究认为 , 从苍耳子浸剂中
提出的一种黄白色结晶状具有俄类性质的物质 (含葡
萄糖及鼠李糖 ) ,可能就是苍耳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
1 , 62年纪绍先氏等报告: 因以苍耳子粉为食物中毒 12
例 , 其中中毒轻者 7 例 (7 ~ 13 岁 4 例 , 0 . 2、 。 . 6 斤 /
日 , 16、 68 岁 3 例 , 0 . 3、 6 斤 / 日 ) ; 重者 4 例 ( 5 岁
1 例 , 0 . 15 斤 / 日 , 3 9~ 4 4 岁 3 例 , 0 . 3“ 3 斤 / 日)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 98 1年第 8期
死亡 1例 ( 2 日食 1 . 2 斤 ) . 中毒症状轻者 , 乏力 , 精
神萎靡 , 头 昏 , 头痛 , 纳呆 , 厌食 , 恶心 , 呕吐 等 ;
重者 , 兼有嗜睡或烦躁不安 , 黄疽 , 肝脏肿大压痛 ,
肝功能损害 , 尿常规出现蛋白 (十 ) , 红细胞 (十 ) , 圆
柱 ( + )等 ; 严重者 , 发生 昏迷 , 抽搐 , 休克 , 尿闭 ,
胃肠道大量出血或肺水肿 , 肝昏迷等 , 以致死亡 。 笔
者在治疗菌痢 115 例的观察中 ,多数患者无不 良反应 ,
仅 1 5 例有厌食 , 肠 例有恶心 , n 例有呕吐 , 9 例有
头晕〔’ 咭 , . 本组 16 例伤寒治疗中仅有 2例发生上述反
应 , 可能与毒性物质积蓄有关 , 均经 停药 1~ 2 天或
静注适量 5、 10 拓葡萄糖或盐水后 , 反应即消失。 因
此 , 在苍耳草的临床应用中 , 只要使用剂量适当 , 并
及时注意副反应出现后 , 停药 2~ 3 天 , 并酌情补充葡
萄糖盐水 1 60 0~ 2 00 0 毫升 , 以利毒性物质排泄 , 这徉
完全可以防止发生中毒 . (下转第2 1页 )
· 方药经脸交流 ,
卜 温肾利水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上海 中医学院 附属龙华 医院 朱大年
鞘膜积液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 在小儿时期一般以
原发性为多 . 祖国医学根据其发生部位及透亮的特征 ,
称之为 “水庙 ” 、 “ 阴肿 ” 。作者曾采用温肾利水的方法 ,
以济生肾气丸为主 , 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 收到一定的
效果。 今举 2 例如下 :
例 1 : 袁 x x , 男性 , 5 岁 . 初诊 : 1 979 年 n 月
9 日。 患儿在 3 周前 , 感阴囊发胀不适 , 无疼痛 . 继
则阴囊肿大透亮 , 行走有碍 . 曾在 x x 医院治疗 , 服
用疏肝理气 、 祛寒化湿之剂 , 未见效果 。 刻诊面黄肌
瘦 , 纳食呆滞 , 两侧阴囊均肿大 , 该处皮肤表面光滑 ,
压痛不显 , 透光试验 ( 十 )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濡 .
素体脾肾阳虚 , 水湿停蓄下滞 。 法 : 温肾利水 , 以消
阴肿 。 处方 : 济生肾气丸 9 克 (包 ) 、 党参 9 克 、 白术
, 克、 获茶 , 克 、 泽泻 9克 、 川桂枝 4 . 5 克 、 炙甘草
4
.
5 克 . 复诊 : 服上方 5剂后 , 纳食增进 , 面色转润 ,
阴囊处肿胀感改替 , 舌淡苔薄白腻 , 脉濡 . 再以温化 .
处方 : 上方加鹿角霜 , 克 、 巴戟天 9 克 、 仙灵脾 9克 、
吐丝子 9克 、 葫芦巴 9克 . 共服上方 17 剂 ,阴囊肿大
渐见缩小 ,行走正常。后又加人当归 、 桃仁 、 红花活血
化疾之品 ,再服 14 剂 , 阴囊肿胀完全消失 ,皮肤收缩 ,
透光试验 (一 ) . 终以四君子汤加味 5 剂 , 调理收功 .
例 2 : 易 x x , 男性 , 4 岁 . 19 79 年 1 1 月 1 1 日
初诊 . 发现鞘膜积液已 2 月余 , 两侧阴囊均见肿大 ,
表面光滑 , 压之不痛 , 透光试验 ( + ) , 苔薄白 , 脉细
软 . 肾虚阳亏 , 不能温运水湿 , 下滞阴囊为肿 。 法 :
温补肾阳 , 以运水湿 . 处方 : 济生肾气丸 9克 (包 ) 、
党参 9 克 、 白术 9 克 、 获等 9克 、 当归 9克 、 鹿角霜
9 克 、 仙灵脾 ,克 、 仙茅 9克 、 巴戟天 9克 、 葫芦巴 9
克、 炙甘草 4 . 5克 . 复诊 : 服上方 7剂后 , 阴囊肿胀即
见改善 ,舌脉同前 。 再继服原方 14 剂 . 再诊时阴囊肺
胀基本消退 , 透光试验 (一 ) , 伴纳呆面黄。 原方加山
植、 六曲、 炒谷麦芽 . 又服 7 剂而痊愈 .
体会: 以上 留例均为原发性鞘膜积液 . 祖国医学
认为是由于肝肾不足 , 三焦水道气机不畅 , 或外受寒
湿之邪而成 . 如 《张氏医通 》说 : “小儿阴肿庙气 , 多属
肝肾气虚 . ” 由于肝经绕阴器络架丸 , 故一般书藉上均
主张用疏肝理气方法治疗 , 但临床上收效甚微 . 小儿
鞘膜积液 , 在肝与肾二者间 , 辨证论治之重点应当在
肾。 因为阴囊及辜丸均属肾之外窍 , 又肾主水液 , 肾
之气阳虚亏 , 即不能温运水液 , 气化不利 , 寒湿积滞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 1年第 8 期
阴囊 , 即为 “水庙 ” . 本文运用温肾利水治疗法则 , 符
合 “ 益火之源 , 以消阴翁 ”理论 . 济生肾气丸为金医肾
气丸加牛膝 、 车前子组成 , 其温肾利水消肿作用优于
金医肾气丸 . 由于小儿长期吞服丸剂有困难 , 故用济
生肾气丸 9克包煎 ; 嫌其温阳之药量不足 , 故处方中
除重复用桂枝 、 获等 、 泽泻外 ,还加入鹿角霜 、 仙茅 、 仙
灵脾等温肾壮阳之品 , 从而促进了鞘膜积液的吸收 .
清胃消疮汤治疗复发性 口疮
空军上海 第一医院 中医科 毛如 宝
清胃消府汤的组成与用法 : 生地 9 克 、 生石膏 30
克 (先煎 ) 、 知母 10 克 、 麦冬 10 克 、 元参 1 5 克 、 生甘
草 5 克 、 Jl l连 3 克、 Jl l牛夕 10 克 。 如遇胃火旺 , 加金
银花 、 芦根 ; 大便干结 , 加大黄 ; 心火偏旺 , 加竹叶 ;
阴虚甚 , 加川石例。 每日 1 剂 , 水煎 , 分 2 次服 .
临床应用 : 此汤剂是自拟处方 , 本 人 于 1 97 9年
至 1980 年应用本方治疗复发性 口 疮加 例 , 治 愈 15
例 , 显效 6 例 . 一般服 3 剂见效 , 5 剂口府消失 . 因
为此病容易复发 , 见效后 ,仍宜继服养阴清热之中药 ,
以巩固疗效 .
病例 : 孙 x x , 男 , 3 岁 . 慢性复发性口疮于肝
炎后复发 , 自觉口热便干 , 口舌碎痛 , 舌尖及 口腔粘
膜溃疡出现 , 舌质偏红 , 脉细数 . 乃阴虚内热也 . 治
以养阴清热泻火 . 处方 : 清胃消府汤加肉桂 1 . 2 克 .
服药 3 剂后 , 口腔溃疡面缩小 . 续服 3 剂 , 溃疡消失 .
体会: 本病俗称 “ 口疮” 或“ 口府” . 发病机理乃阴
虚火旺 , 心胃火偏盛 . 其本为肾阴不足 , 其标为心胃
火旺 . 故治则养阴生津以治本 , 泻火清热以治标 . 本
方以生地 、 元参 、 麦冬养阴生津 ; 以生石膏 、 知母 、 川
连 、 银花及竹叶泻心胃之火 ; 佐以牛膝 , 引火下行 .

(上接第2 5页 )但已有肝 、 肾功能损 害者应 啊 其
禁用 。 我们在治疗 1 15 例菌痢中 , 并观察到 61 . 8男的
患者在服苍耳煎剂 1 次后 , 即有不同程度的发汗 . 本
组 12 例高热伤寒患者中 5 例服药后亦有不同程度 的
出汗 , 这可能为苍耳草的药理作用。 在 巧 例 伤寒 中
14 例作了白细胞总数 、 13 例作了中性细胞治疗前后的
对比观察 , 结果白细胞不仅不减少 , 反而比治疗前有
不同程度的增加 , 中性细胞仅 1 例减少 4解 , 其余均
增加 , 避免了有的病例因氯霉素治疗而引起骨髓造血
机能受抑制之优虑 , 是其一大优点 .
(四 ) 苍耳草在全国广大农村都有野生 , 采撷容
易 , 价格低廉 , 供应方便 ,煎制方法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