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07.165
栏目编辑 周燕侠饲 料 园 地
海南由于受原养殖模式及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单
胞藻培养多以室外高位池或水泥池为主。高位池培藻常
作为粗放式池塘养殖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净化并稳定
水环境,由于这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严格做到消
毒、防污染,在后期常因大量原生动物掠食致使藻液不
稳定。随着养殖业的不断进步,工厂化养殖正逐步取代
池塘养殖,在各养殖过程中,对大量纯种无污染藻液的
需求量日益增加,单胞藻的培养也由高位池转向了室外
水泥池。然而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失败的现象屡见不
鲜。目前敌害生物污染是造成单胞藻培养失败的最主要
原因。基于敌害生物自身个体小、分布广、繁殖快、易
传播的特性,在培养过程中只能采取“以防为主、防治
结合”的方式。为了尽量将受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单胞藻培养用水的处理
单胞藻培养用水须经过严格消毒。作为一、二级藻
种培养用水,须经过沉淀、过滤、煮沸达到灭菌目的。
三级藻培养用水由于用量大,经常采用化学方法(过氯)
来消毒。在清洗过的培养池中放入经沉淀及砂滤后的海
水,按25毫克/升有效氯的浓度加入次氯酸钠,曝气10
分钟,使有效氯均匀分布水中后停气,经6~8小时消
毒,按每立方米水体加硫代硫酸钠25克,强充气4~6小
时,用醋酸—碘化钾—淀粉试剂(或试纸)测定无余氯存
在即可使用,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①海南在强光
及高温的影响下处理海水过程中容易使有效氯快速分解
散失,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此时可适量加大
次氯酸钠的投放量或以续加的方式消除上述影响。②由
于蒸发较为严重,为防止盐度过高可在海水处理时适量
加入部分淡水,不影响单胞藻的正常生长。③处理后的
海水最好能在短时间内用完,尽量不要超过一天。
二、器具和所处环境的消毒
海南天气高温、潮湿,敌害生物极易在短期迅速繁
殖蔓延,为防止敌害生物的污染,培养所用器具在使用
前必须消毒。在一、二级培养中所用的器具消毒较为严
格,小型的玻璃容器及金属工具可通过煮沸消毒、烘箱
干燥消毒。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三角烧瓶、糖果瓶等较
大玻璃容器须洗刷洁净后用25%的盐酸溶液(工业盐酸与
淡水按1∶3比例配成)反复清洗5分钟以上,再用煮沸消
毒的淡水冲洗2~3次,用高温灭菌且透气性良好的纸张
封口后待用。扩大生产培养用的白塑料桶、培养池等,
可用3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使蛋白质变性)来浸泡
消毒。高锰酸钾浸泡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否则容
器、工具、培养池等会留有很难洗去的棕褐色沉淀物。
环境的消毒主要针对保种室和培藻池周围。在保种
室启用之前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此后要定期喷洒消毒
水。培养池的池壁、过道、地沟及其附近要经常用消毒
好但尚未清除有效氯的海水冲洗,有条件的还可以再用
淡水冲洗一次。
三、保持培养藻类的生长优势和数量优势
保持藻类良好的生长及数量优势,得到较多单胞藻
自身分泌的胞外产物,达到对敌害生物的抑制作用是培
养成功的关键。首先用于接种的藻种必须无敌害生物污
染且处于指数生长期。其次藻种藻液的细胞数量应达到
收获的浓度或接近收获的浓度。再次在环境条件方面尽
可能保持藻类生长的最佳范围,促使藻类生长旺盛。最
后加大各级培养中的接种比例,藻种级培养接入的藻种
与新培养液的比例为1∶(0.5~2),中间培养或大面积
培养的比例为1∶(10~20),最少不能低于1∶50,这样
藻液中可繁殖的单胞藻个数相对较多,密度较大,可缩
短培养周期,减少污染机会。
四、营养盐的存放及母液的配制
尽量将营养盐置于相对干燥、低温的环境下,不仅
可以降低受污染的可能性,还可以防止变性失效。配制
母液不能用海水,要选用经过煮沸消毒的淡水,这样既
可以预防污染,又可以防止营养盐与海水中的其它离子
发生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而失效。
五、出现微生物污染后的治疗措施
1.使用过滤方法清除大型敌害生物
当培养的藻液中出现轮虫、桡足类等大型敌害生物
时,用350目以上、消毒处理过的密筛绢过滤,连续过
滤3天,每天一次即可。
2.使用药物杀灭或抑制敌害生物
在藻液中泼洒10~15毫升/米3福尔马林,或硫酸铜
与硫酸亚铁(5∶2)按0.7毫克/升制成的混合溶液,搅拌
均匀,12~24小时后,便可杀灭微藻培养液中的游仆虫
等敌害生物。在藻液中加入0.003%的医用浓氨水可有效
海洋单胞藻
在海南培养的注意事项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隋 瞾 麦日利 符 智 唐贤明
邮编 570206
2007.166
栏目编辑 周燕侠饲 料 园 地
杀死尖鼻虫等。用类似于“敌百虫”的成品杀虫剂也可
达到预期目的。
3.改变环境条件杀灭或抑制敌害生物
酸化处理藻液:用工业盐酸调藻液pH值为1~2,1
小时后用NaOH回调pH值至7;或是用工业盐酸调藻液pH
值至3~4,12小时后用NaOH回调pH值至7。碱化处理藻
液:用NaOH调藻液pH至10.5,3小时后用工业盐酸回调
pH值至7。酸抑制处理藻液:工业盐酸调藻液pH值至4~
5,正常管理。
酸化和碱化的方法,在杀死原生动物的同时亦会杀
死大量藻细胞,这些细胞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硫化氢等有
害物质,藻液一旦投喂会败坏育苗水质,而酸抑制处理
近几年来网箱养鳝在我市发展很快,到2006年,全
市网箱养鳝已经达到15万只。为探索规模集约化网箱养
鳝既方便、经济又环保的饵料解决途径,课题组于2005
年6月20日~10月20日、2006年7月2日~10月25日,连
续两年在庐江县白湖水产养殖公司进行了不同的饵料组
合与喂养方式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 选在白湖水产养殖公司1#、2#、3#
号池塘,池塘面积8~10亩,每口池塘选择10只网箱,
网箱规格统一为3米×4米×1.5米,共计30只网箱;鳝
种入箱时间均为6月20~22日,各试验组网箱鳝种投放
数量均为14.3千克(平均1.19克/米2),鳝种平均规格
31.2克/尾。1#池塘10只箱,均采用全价膨化饲料为主
要饵料进行饲养;2#池塘10只箱,均采用小杂鱼与配合
饲料为主要饵料(比例各占50%)进行饲养;3#号池塘10
只箱,均采用小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饲料进行喂
养;然后将各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2.驯食 鳝种入箱后3天暂不投饲,使鳝种体内食
物全部消化,让其处于饥饿状态,3天后开始驯食。根
据黄鳝对饵料的适口性,选用蚯蚓、蚌肉、小鱼、新鲜
蚕蛹或动物内脏等为开口料。其采食量以投料后2小时
基本吃完为准,并逐步增加投喂量。在初期开食、驯食
过程中,蚯蚓的加入量适当增加,蚯蚓不足的情况下,
采用蝇蛆、猪肝、蚌肉、小杂鱼等鲜料代替。投饵时间
安排在每天下午5~7时,每天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黄鳝
总量的1%范围内,让投喂量远低于黄鳝饱食量,使黄鳝
始终处于饥饿状态,这样便于建立黄鳝群体集中摄食条
件反射。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
喂,经过5~7天的驯化,黄鳝驯食基本完成。
3.饵料投喂 完成黄鳝的食性驯化后,对1#试验
池,采用全价膨化饲料喂养(饲料配方及其主要营养指
标见表1、表2)。初期选用粒径2~3毫米膨化饲料。试
验方法:将黄鳝全价膨化饲料85%加入鲜活或冷冻小杂
鱼、河蚌肉浆15%(用3~4毫米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
水分,手工或用搅拌机充分拌和成面团状。配合料的比
例由少到多逐步添加,直至黄鳝完全适应配合料时,停
止加入鱼糜,将饲料捏成团状直接投入水花生上。投喂
量按黄鳝体重的2%~4%,以鳝鱼2小时内能吃完为准,
一天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日总投饵率为2%~4%,具
体投喂量以黄鳝的采食量未出现明显减少为准。对2#试
验池,一直采用小杂鱼与配合饲料为主要饵料进行饲
养。试验方法:先将饲料加水泡软,然后拌入少量的鲜
鱼浆即可投喂,直至配合料与鱼糜各占50%为止,投喂
量按黄鳝体重的4%~5%,以黄鳝的采食量未出现明显减
少为准。对3#试验池,一直采用小杂鱼等动物性饵料为
主要饲料进行喂养。试验方法:将鲜活或冷冻小杂鱼、
河蚌肉粉碎成肉糜状后加清水(一般1千克料加水200~
300毫升,具体加水量根据饲料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
其加水比例自行摸索掌握)混合,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
5%~6%,以黄鳝的采食量未出现明显减少为准。
4.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箱检查,并做好日
常记录。观察鳝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捡出死亡和活力不
强的黄鳝,适时清洗网箱,清除残饵,除去过多的杂物
的藻液没有上述情况发生。酸抑制处理后的藻液在其自
身繁殖过程中利用溶解于藻液中的二氧化碳和重碳酸
盐,使酸碱度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经酸化和碱化处理的
藻液不具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必须加入大量的碱或
酸,也必然使藻液盐度升高。
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若出现微生物污染,通常不赞
成运用上述方法,因为经过处理的藻液需要经过一段时
间进行恢复,生产会随之延误,使用药物处理的藻液容
易将残余药物带入育苗水体,引起一些负面影响。在实
际生产中对于出现了微生物污染的藻液,建议加入20毫
克/升的有效氯处理8小时后排放,清池消毒重新进行接
种培养。
不同饵料组合对
网 箱 养 鳝
效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