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



全 文 :第 9 1卷 第 3期
19 9 8年 7月
青 岛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Vo l . 19 一 . No . 3
O JA U R N LO FOE A C NU NI VE RS f rY O FQI NG DA O J
oy l二 9 19 8
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
缪国荣 宫庆礼 王进和 迟同正 赵厚均
(水产学院增养殖研究所 )
摘 要
本文提出了用聚乙烯薄膜透明袋对单胞藻进行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 。 用该技术
培养单胞藻作海产动物幼体的饵料 , 与 月前通用的水泥池开放式培养比较 , 具有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 、 培养的单胞藻密度高 、 不易污染 、 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 该技术在 1 98 年的扇贝
人工育苗生产中 , 提高了投饵质量和幼虫的成活率 。
关键词 单胞藻 ; 乙烯薄膜袋 ; 封闭式培养
弓l 言
用单胞藻作为海产动物人工育苗的饵料 , 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 适 口的种类 、 充足的
数量和优良的质量 。 它往往决定育苗的成败 。 其生产性培养 , 以往一般采用玻瓶一级保
种 , 小池或玻璃缸桶二级扩种和大池三级培养 。 由于二 、 三级培养是开放式的 , 由于海
水的消毒处理不彻底 , 空气中微生物和原生动物 、 杂藻抱子的不断落入 , 因而生长缓慢 ,
常常因污染而失败 , 生产不稳定 , 因饵料供应不上而造成育苗失败 。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
好办法是采用封闭式培养 , 使培养藻液不与或少与空气接触 。 为此 , 不少人设计 、 试验
了各种封闭式培养的方法〔联 2〕 , 尽管这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 但在生产上尚不
能大面积推广使用 。 作者采用农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做单胞藻培养容器 , 进行平卧封闭
式培养 , 取得了生产应用的效果 。
一 、 培 养 方 法
19 8 8年我们在威海市篙泊海珍品育苗场结合海湾扇贝 〔
( L : m
:
cr k) 〕 育苗进行了此项试验 , 并在威海西港育苗场 、
了推广应用 。
A gr 因她` et 九
牟平中原村育苗场等地进行
本文于 198 年 10月 15日收到 。
青 岛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8 1 9 9年
(一 )培养装置 用聚乙烯薄膜透明袋做培养容器 , 其装置结构 见图 1 和照片 1 。
其容量从 0 . Zm ”到 4 m “ 。 开始用 1 . s m “的小袋进行试验 , 取得结果后就用大容量的袋子
进行生产性培养 。 试验是从 4 月初开始的 , 当时气温较低 , 只在室内培养 。 5 月 1 日开
始在室 内外同时培养 。 6 月份在室外培养时 , 因气温太高 , 直射光过强 , 搭凉蓬遮阴 。
培养液和单胞藻
图 l 培养试验装置示意图
A : 室外培养 B : 室内培养
照片 1 薄膜袋培养单胞藻实况
(二 ) 培养种类 等鞭金藻 ( sI oc h ysr is ga lba , a) 和亚心形扁藻 (尸勿yt m o n as su
b c o dr olf mr 1’s )

(三 ) 培养液 等鞭金藻培养液是 : N o N O o 60克 、 K H: p O 4 4 . 4克 、 N Z, 510 , 4 . 5克 、
F e C 6 H S O : 0
.
5克 、 V B I 一0 0毫 克 、 V B I: 0 . 2 5毫 克 、 消毒海水 l m “ ; 亚 心形扁藻培养液是 :
3期 单胞藻薄膜 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
N
a
N O3 1 2 0克 、 K H Z p O4 4 . 4克 、 Fe C6 H SO7 0 .5克 、 消毒海水 lm” 。 海水经 Na CI O消毒杀
菌 , 再用 N a Z s ZO 3中和处理 。
( 四 ) 接种和培养 用 2 万毫升的细 口瓶培养一级藻种 。 向袋内接一级藻种 , 接种
比例为 1 : 30 , 等鞭金藻初接密度 30 万细胞 /毫升左右 , 亚心形扁藻为 10 万细胞 /毫升左右 。
一般接种三天后 , 等鞭金藻密度可达 250 一 3 0 万细胞 /毫升 , 即可抽出 2 3/ 左右作饵料投
喂 , 在留下的 l 3/ 藻液中再加入 2 3/ 培养液 , 一般 1一 1 . 5天后又可达 到 2 50 一 30 万细胞 /
毫升 , 这样又可抽出一部分投喂 , 如此半连续培养 4 一 5 次后 , 因袋内死藻较多 , 藻种
老化 , 则不能继续培养了 , 可换新袋再培养 。
4 月份在室内培养时 , 内有暖气 , 保持气温在20 OC左右 。
本实验 以水泥池开放式培养作对照 。
二 、 结 果
( 一 ) 连续培养试验结果
我们在室内用 1 . s m “容量的薄膜袋和容量为 Z m “的水泥池 ,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 , 进
行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连续培养试验 , 其结果如表 l 。
表 1 连续培养结果 ( 万个 /毫升 ) ( 培养条件 : 水温 20 Oe 左右 , 光照 60 0 0 一 l 0 0 0 o L 、 )
舀火泛 天 ” O l 2 3 4 5 6 平 均 日 增 指 标种 类 和 方 i扩、 、 X P K
等 鞭 薄膜袋 5 6 1 22 2 5 0 3 2 6 4 1 7 6 2 3 6 4 7 9 8 . 5 1历 5 0 . 4 0 7 9
金 藻 水 泥池 6 5 8 7 13 6 15 5 20 2 2 3 1 2 3 3 2 8 . 0 万 8 0 . 2 1 2 8
亚 心形 薄膜袋 l 4 2 5 4 l 6 3 10 1 12 7 1 3 4 2 0 . 0 所 7 0 . 3 7 6 5
扁 藻 水 泥池 1 l 15 1 9 2 6 3 】 2 8 2 l l 。 了 9 O 0 . 10 78
=P
~竺二竺立
N o
X 10 0 % K =
L
n
N 一 L n N o
T
X
: 平均 日增长密度 ( 万 n/ 、 l ) ; P : 生 长率 ( % ) ;
N 。 : 接种密度 ( 万 / m l ) ; K : 相对生长常数 ;
N
: 培养后密度 ( 万 / m l ) : T : 培养天数
从表 1 可以清楚地看 出 : 用薄膜袋不论是培养等鞭金藻 , 还是亚心形扁藻 , 其效率
均 比用水泥池培养高 , 分别高出4 . 1倍和9 . 5倍 。 用水泥池开放式培养金藻 , 生长六天 后
其密度只达到2 3 万个 /毫升 , 而用薄膜袋培养可以达到 6 47 万个 /毫升 。 用以投喂扇贝幼
虫 , 在相同投喂密度下 , 后者投喂的藻液量只有前者的 36 % , 还样就减少了随藻液而带
入的 N H 3 一 N 等 , 提高了投饵质量 。
青 岛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1 9 9 8年
(二 )半连续培养试验结果
所谓半连续培养 , 即在接种培养后 ,
当培养细胞密度达到投喂要求时。 ( 在扇
贝人工育苗中要求的饵料密度是 : 等鞭金
藻20 0万个 /毫升以上 , 亚心形扁藻50 万个
/毫升左右 、 ) , 抽取出 3/ 5藻液投喂 , 再加
入同量的新培养液 , 并计数继续培养 。 到
藻液中老化细胞较多时 , 全部收获 , 以重
新接种培养 。 图 2 是用薄膜袋和水泥池做
金藻半连续培养对 比试验结果 。
大姗、比ù全相翻日
一一一薄艘 夜
图 2 金藻半连续培养试验结果
r 箭头表示收 获时间 ,
试验结果表明 : 用薄膜袋半连续培养等鞭金藻的生产效率比用水泥池培养高得多。
在连续 1 天的培养中 , 用薄膜袋培养的收获 了 5 次 , 平均 2 . 2天收获一次 , 收获时平均细
胞密度达到 2 6 4万个 /毫升 : 用水泥池培养只收 获了 3 次 , 平均 3 . 了天收获一次 ,收 获时平
均细胞密度只有 l了2 . 3万个 /毫升 。 用扁藻试验结果相同 。
( 三 ) 窗内外培养试验结果
表 2 是 5 月 l 日至 15 日半个月内在室内外用薄膜袋 同时培养金藻的试验结果 :
表 2 室 内 外 培 养 结 果
培 养 条 件 培 养 结 果 平均 日生长指标
水退 ( “ C ) 光照 ( L x ) 半连续培养 、隽朱茹晶, 单位水体平均 X P K次 数 细甩 (万 / m l)
室内培养 20一 2 4 8 0 0 一 6 2 . 1 15 x 10 , 2 3 5 8 l 6 7 . 2 0 . 0 2 0 3
l 0 0() 0
室外培养 15一 2 3 不低于 6 1 . 9() 8 X 10 9 2 1 2 6 6 4了 . 了 0 . 0 5 8
2 0 0 0 0
室内外培养的对比说明 , 在室外用薄膜袋培养单胞藻的效果虽然比在室 内培 养 的
差 , 但比用水泥池培养的效果好得多 。 另外我们还 可以看到在室外培养尽管温度 、 光照
变化很大 , 在薄膜袋内 , 单胞藻仍能保持较快的生 长速度
三 、 讨 论
( 一 ) 、 我们的试验是结合扇贝人工育苗进行的 , 在取得结果后 , 我们立即转入大
面积培养 , 以保证饵料的供给 。 今年威海篙泊镇海珍品育苗场先后培育了海湾扇 贝和栉
孔扇贝 , 育苗水体 20 0 m ” , 除海湾扇贝亲 贝育肥外 , 所供给饵料都是用薄膜袋培 养的 :
前后我们用 了26 个袋 , 有效水体约 6 5 m “ , 饵料水体和育苗水体的比例虽然只有 1 二 3 , 不
但满足了20 0 m ”水体育苗对饵料的需要 , 还 支援了其它育苗场约 ZO m 3的藻液 : 我 们还 将
此项技术在牟平县养马岛镇中原村育苗场 、 威海市西港渔业公 司育苗场 、 乳山县海珍品
3期 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 的研究
育苗场等地推广应用 , 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 二 ) 、 用薄膜袋封闭式培养单胞藻之所 以效果好 , 我们分析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原
因 :
1
、 薄膜袋透明 , 透光性好 , 且充水后呈椭圆形平卧 , 其受光面积大 。 我们曾用一
个水泥池与薄膜袋作比较 , 水泥池面积为 2 . 56 m “这也就是其受光面积 , 其容量为 1 . 5 m 3 ,
我们用一个薄膜袋也装上 1 . 5m 3的海水 , 其受光面积达 9 . 90 m 2 。 其受光率 ` 水泥池 只有
2 8
.
6 %
, 而同体积的薄膜袋达到 9 . 0 % 。 因此培养在薄膜袋内的单胞藻能接受到更多的
光照 , 当然也就生长得好 。
2
、 由于用薄膜袋是采用封闭式培养 , 因而减少了藻液与空气的接触 , 就减少 了污
染 。 根据我们的实验 , 只要处理好培养液和保证无敌害的藻种 , 接种后一般不会被污染
而造成培养失败 。 而用水泥池开放式培养则不同 , 由于藻液与空气接触面大 , 在培养中
又需要充气 、 搅动 , 因而污染的机会多 , 往往由于污染而使培养失败 。
3
、 单胞藻生长要求一定的温度 , 海湾扇贝育苗一般从 3 月中 、 下旬开始培育亲贝
到稚贝出池前后两个多月 , 气温相差很大 , 一般采用培育海水预热加温和室内暖气保温
办法 。 在相同条件下用袋子培养单胞藻比用池子培养温度要高 2 一 6 “ C , 因而单胞藻生
长得较好 。
( 三 ) 、 根据试验和在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 我们认为用薄膜袋封闭式培养单胞藻 ,
比用水泥池开放式培养单胞藻有以下几个方面优点 :
l
、 培养的饵料密度高 , 投喂所用藻液量少 , 因而大大减少 了由藻液带入幼虫培养
池的 N H 3 一 N 量 , 改进了水质 , 有利于幼虫发育 。
2
、 培养单胞藻的周期短 , 一般从 50 一80 万 /毫升培养到 250 一 30 万 /毫升 , 只需
3 一 4 天 , 而开放式池养需 5 一 7 天 , 而且不易达到 。
3
、 成功率高 , 只要接种质量好 , 几乎 10 0 % 的成功 , 因此只要有充足 的袋子 就能
保证饵料供给 。
4
、 可以把二 、 三级培养合成一次进行 , 采用袋接袋的办法扩大培养 。
5
、 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所需设备简单 , 袋子可设在室 内 , 也可设 在室外水泥地上 ,
所需充气量也比池养少得多 。
6
、 在保证接种质量的前提下 , 接种后只要袋子不破损漏水 , 一般不需要专门管理 。
7
、 培养中一般不会被污染 , 培养成的藻液中一般不生长敌害生物 , 因而也不会因
投喂而造成幼虫培养池被污染或带进大量敌害 。
8
、 新袋不需要消毒处理 , 可直接使用 , 使用后的废袋可做它用 , 而池养几乎每次
使用都要用 K M n O 4等消毒处理 , 稍有不当就会留有残余药品 , 给单胞藻带来危害 , 甚至
危及投喂对象 。
9
、 操作简单 , 易学易掌握 , 尤其便于群众育苗单位掌握 。
. 受光率二 受光面积表面面翻 X 1 0 0 %
12 4 青 岛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18 9 9年
(四 )、 缺点 :
薄膜袋的最大缺点是 易破损漏水 , 若用高强度薄膜袋 , 就能减少破损漏水 。
另一缺点是 在高温季节 , 袋内水温过高 , 则要影响单胞藻的生长 , 尤其是在室外培
养的 , 在中午强光下 , 水温升的快 , 6 一 8 月份袋内水温会超过 35 OC , 单胞藻则不能生
长 , 这时应搭凉蓬遮阴 , 在中午也可以洒水降温 。
( 五 ) 、 本技术所采用的方法 , 与国内外立柱式封闭培养比较 , 占地面积大 , 空 间
利用率稍低 , 但立柱式是无法用薄膜袋生产的 , 必须用有机玻璃柱 , 其成本就要很高 ,
在育苗生产上无法推广使用 , 而用薄膜袋成本低廉 , 可大量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徐秉权等 . 单胞藻封闭式高密度培养技 术的研究 海水养殖 19 80 5 3一 5 9
〔 2 ) 19 8 2 5 2
〔 3 〕
王如才等 , 柱式封闭充气培养小新月菱形藻的好方法 海洋湖沼通报
林少珍 、 陈少波 , 简易快速生产单胞藻类技术的研究 . 浙江海水养殖 19 8 7 , 1一 2 , 7 一 16
A S T U D Y O N T H E C L O SE D 一 U L T U R E T E C H N IQ U E
U N IC E L L U L A R A L G A E 丫V 【T H E T H Y L E N E F I L M B A G
M : J 。 ) G u o r `〕n 片 G 、川 9 Q . n 片1. W a . l g J . n h e C h . T o n 只z h e n g Z a ` , H 、 , u , u n
口月 s t i t u et of A q au t ic P r o d u d C u l t u er , F is h e秒 C o l leg e夕
A b s t r a e t
p ` p“ r P r。义 n t s t h e r c ” u lt s 、 ) t th e 〔 . ( )义 d 七 u l [ u r ` 。c “ h n 一叼u 。 、一止 u n 一。 1Iu la r J lg j o w 一rh
T!
、刃、 .碑气J、J己r几c r h v l
e n e r r j n s p a r c n t f l l rn
a n 一m a l` l一 h 诬 s -
b

9 T h e ` u l t u r c d u n :` e J }u l泣 r 泣 19泣 c 〔 咨 n b e u 丈 d I一 〔川 d ` ) I
n l Z r l n C
rh e 盆d v a n r a片e s
』 n d s h ( ) r r
( ) p e n { u lr u r c
一) f s一m p l一` 一t 、
,
I` ) w
p r u d u ` r一( ) n p o r 一、 )d
` ( ) 级 , h 一g h
J n d 一r h J 、
d仁 n 、 一r 、
b e ` n
u 一〔 c ! lu la r
a
Ig a c
,
l
e f f 一` 一c n t
l
一 t r le 仁o n t a m l n 泣t l ( ) n P
r ` ) v c d m ( ) r C
t
h
e p r e 义 n t m o rh (一d u 、 一n g L 仁n l C n t P ( ) n d 、 I r p r ( ) d u 、 。 d 、 ) b y 一( ) u 、
( ) n
泣n d
. r r一f一。 一J 1 r o a r 一n g 、一企 义 J l .。 ) p IJ r v J 。 一n l , 8 吕 J n d 一m p r o v o d r卜仁 q u J l l r 、· 吸一 l
s u r 、 , I v a l r j r ` ( ) 亡一 l凌r v j c
n傀.山.ó曰Cht[ù. L
w o r d s :
u n .、 。 11: : l盯 泣 l从泣。 , 。 : 一l y .。 . 、。 ` : 一。。 b j g , ` 一。 , 、 d 、 。 l : u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