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川贝母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全 文 :川贝母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刘 辉 1, 2 ,黄林芳 1* ,陈士林 1* ,张 艺 2 ,王丽芝1 ,代 勇 3
(1.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2.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1137;3.恩威集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 , 探讨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 , 在 414 nm
处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 。结果:西贝素的浓度线性范围为 1.644 ~ 9.864 μg/mL,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6.6%。
结论:8月上旬川贝母果熟时总生物碱含量为最大值 ,且能采收到种子 , 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为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川贝母;采收期;总生物碱;酸性染性比色法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3-0331-02
收稿日期:2008-07-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324);“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5)作者简介:刘辉(1983-),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通讯作者:陈士林 , Tel:010-62899700, E-mail:slchen@implad.ac.cn;黄林芳 , Tel:010-62811448, E-mail:lfhuang@implad.ac.cn。
  珍稀濒危药材川贝母 FritilariacirhosaD.
Don.以干燥鳞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有清
热润肺 、化痰止咳的功效 ,主治肺热燥咳 、咯痰带血 、
痰多胸闷等症 ,是止咳化痰良药 ,以川贝母为原料的
中成药达 100种以上〔1〕。由于资源骤减 ,其被列入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价格昂贵 ,货源紧缺 ,只能满足
5% ~ 10%的市场需求 〔2, 3〕。有关野生川贝母药材
采收期的研究鲜有报道。本实验以抚育野生川贝母
为研究对象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4, 5〕测定不同采
收期的总生物碱含量 ,并结合药材产量 ,确定最佳采
收期。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ShimadzuUV-2550紫外分光光度仪 ,
MetlerToledoPL203型千分之一天平 , MetlerToledo
XS105型十万分之一天平 。
1.2 试剂 溴甲酚绿(分析纯 ,天津市福晨化学试
剂厂),邻苯二甲氢钾(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西贝
素(Imperialine,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110767-200504)。
1.3 样品 不同采收期样品采自青藏高原四川甘
孜州康定县折多山川贝母野生抚育基地 。基地在海
拔约 4 000 m的高山灌丛 、草甸 ,为川贝母原有野生
地。 2007年 5月 15日花蕾期 、6月 8日花期 、6月
15日花果期 、6月 23日果期 Ⅰ 、7月 12日果期Ⅱ、8
月 6日果期Ⅲ分别在基地 3个样地 9个采样点采集了
4年生 、发育阶段为 “灯笼花”的川贝母。详见表 1。
  表 1  不同采收期的形态及处理方法
采收期 花状态 鳞茎状态 加工干燥方法
花蕾期(5月中旬) 花蕾含苞未放 ,倒垂 新鳞茎刚形成 , 老鳞茎尚存 擦净后 60℃烘干
花期(6月上旬) 花开但未 “倒挂锤” 老鳞茎大部分已腐烂 擦净后 60℃烘干
花果期(6月中旬) 已形成 “倒挂锤” ,花冠开始枯萎 老鳞茎基本褪去 擦净后 60℃烘干
果期Ⅰ (6月下旬) “倒挂锤”嫩绿色 新鳞茎长成 擦净后 60℃烘干
果期Ⅱ(7月中旬) “倒挂锤”青绿色 ,径长约 1.5cm 新鳞茎 擦净后 60℃烘干
果期Ⅲ(8月上旬) 植株枯萎 , “倒挂锤”已成熟 新鳞茎 擦净后 60℃烘干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曲线绘制 将 pH5.0缓冲液与 0.001
mol/L溴甲酚绿溶液按 5∶2(v/v)的比例 ,加入同体
积的三氯甲烷萃取 3次 ,得缓冲液和染料混合液。
精密吸取 0.0411 g/L的西贝素标准品溶液 1、
2、3、4、5mL,分别置于 25mL容量瓶 ,三氯甲烷定容
至刻度 ,倾倒于分液漏斗中 ,各添加 7 mL染料混合
液 ,充分振摇 ,静置 ,使分层清晰 ,三氯甲烷层经干燥
滤纸过滤 ,以三氯甲烷为空白 ,于 414 nm测定吸光
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
归 ,得回归方程为:Y=0.0426 x, r=0.9999 ,西贝素
的浓度线性范围为 1.644 ~ 9.864 μg/mL。
2.2 川贝母药材提取物供试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2g川贝母药材粉末(80目 , 60℃干燥),加 4 mL氨
水浸润 1 h,再加 40 mL的三氯甲烷-甲醇(4∶1),混
匀 ,于 80℃水浴回流提取 2h,放冷 ,补足减失重量 ,
过滤 ,取续滤液 20 mL,低温挥干 ,残渣用三氯甲烷
溶解 ,置 5mL量瓶 ,加三氯甲烷至刻度 ,摇匀 ,即得。
·331·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3期 2009年 3月
2.3  精密度试验 取适量川贝母药材供试品溶
液 ,连续 5次测定其吸光度 ,计算药材中总生物碱含
量 , RSD为 0.32%,表明精密度良好。
2.4  重复性试验 川贝母药材粉末 ,平行 6份 ,制
备得各供试品溶液。测定吸光度 ,计算结果 RSD为
3.3%,表明重复性较好 。
2.5  显色稳定性试验 取适量川贝母药材供试品
溶液 ,每隔 10 min测定其吸光度 ,结果表明供试液
在 1 h内稳定 。
2.6 样品稳定性试验 川贝母供试品溶液 ,每隔 2
h测定其吸收度 ,共测定 8 h,结果 RSD为 1.19%,
表明样品在 8 h内稳定。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川贝
母药材粉末 1 g,平行 6份 ,等量精密加入西贝素对
照品适量 ,按 “2.2”项下方法处理 ,即得各供试品溶
液 。测定其吸光度 ,计算总生物碱含量。平均加样
回收率为 96.6%, RSD为 1.5%。
2.8  样品测定 对各个采收期的总生物碱含量测
定结果见表 2,其中蕾期样品为新鳞茎 。
 表 2  不同采收期川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
采收期 样地 干鳞茎中总生物碱平均含量/%
每粒鳞茎的平均干重/g
花蕾期(5月中旬) 1# 0.09552 0.305
2# 0.13111 0.366
3# 0.12376 0.147
花期(6月上旬) 1# 0.07817 0.588
2# 0.07644 0.508
3# 0.08920 0.239
花果期(6月中旬) 1# 0.08782 0.733
2# 0.07494 1.032
3# 0.06052 0.762
果期Ⅰ (6月下旬) 1# 0.08914 1.492
2# 0.07492 1.476
3# 0.07714 1.155
果期Ⅱ(7月中旬) 1# 0.06703 1.891
2# 0.06916 1.806
3# 0.06128 1.332
果期Ⅲ(8月上旬) 1# 0.08960 2.168
2# 0.07915 2.177
3# 0.06215 1.738
  药材干重 ,从 5月到 8月 ,抚育的川贝母鳞茎干
物质积累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 3个样地各个时期
药材的总生物碱总量也呈同样趋势:花期 <花果期
<果期Ⅰ <果期Ⅱ <果期Ⅲ 。因此果期 Ⅲ为适宜采
收期 。
3 讨论
3.1 染料的选择 本实验曾考察过另外一种染料
溴麝香草酚蓝 ,发现其易与溶剂中的杂质形成有色
络合物 ,干扰样品测定 ,而溴甲酚绿则不形成干扰 ,
故选择溴甲酚绿作为显色剂 。
3.2 除去三氯甲烷层中的水分和悬浮物的方法 
除去三氯甲烷层中水分的方法 ,文献报道的有两种 ,
一种是用无水硫酸钠脱水〔6〕 ,另一种是以干燥滤纸
过滤 〔7〕。由于用三氯甲烷定容的样品溶液染色后
并不澄清 ,有悬浮物 ,采用加无水 Na2SO4脱水并不
能除去其中的悬浮物 ,溶液并不澄清 ,对测定结果有
影响 ,故选择干燥滤纸过滤的方式除去水分和悬浮
物。
3.3 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川贝母的采收期为 6 ~ 7
月 ,本实验对抚育川贝母生长发育过程的总生物碱
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结合药材的干重 ,确定 8月上旬
果熟期为最佳采收期。此时地上部分植株枯萎 ,地
下鳞茎的干重和总生物碱含量最高 ,又能采收到成
熟种子用于播种 ,有利于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常用中药材 [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95:59
[ 2] 宋福坤 , 赵勤 , 邢卫 .不同产地贝母总生物碱的比较
[ J] .华西药学杂志 , 1997, 12(4):259-261.
[ 3] 刘辉 , 陈士林 , 姚辉 , 等 .川贝母的资源学研究进展
[ J].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33(13):1645-1648.
[ 4] 李萍 , 曾令杰 ,李松林 .无紫外吸收的总生物碱定量分
析方法研究 [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2, 37(8):614-617.
[ 5] 王曙 , 徐小平 ,李涛 .川贝母及其他贝母类药材总生物
碱和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与比较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2, 27(5):342-344.
[ 6] 李娟 , 张鹏 ,张国欣 , 等.息咳胶囊中湖北贝母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5, 30
(12):947-948.
[ 7] 宋福坤 , 赵勤 .湖北贝母与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比较
[ J] .药学进展 , 1998, 22(1):94-95.
·332·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3期 2009年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