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全 文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在中国的传播
王伯荪1 , 廖文波1 , 昝启杰2 , 李鸣光1 , 周先叶3 , 高三红1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175;
2.广东福田内伶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广东 深圳 518040;
3.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630)
摘 要: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 , 现广布于亚洲热
带 , 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 Mikania 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 , 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 M.cordata(Burm.f.)
Robinson 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 1884 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 而非 1907 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
传播始于19世纪末 , 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 , 并于 1919 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 20 世纪
50-60年代 , 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 1984 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 , 80 年代末到 90年代
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 , 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 , 源于原产地中 、 南美洲 , 而广东
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
球气候变化相关。
关键词: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传播;恶性杂草;中国;旧大陆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29-6579 (2003)04-0047-05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H.B.K.是一种危害
性极强的农林杂草 , 原产于新大陆热带中 、 南美
洲 , 属菊科假泽兰属 MikaniaWilld.植物。该属约
273种 。主产于热带美洲 , 2 种产南非 , 2种产亚
洲。我国分布有 2 种 , 一种是原产的假泽兰
Mikania cordata(Burm.f.)Robinson , 另一种是外来
种薇甘菊 M.micrantha H.B.K.[ 1] 。
薇甘菊现已广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 , 以及我国
香港和广东 、台湾等省区的南亚热带地区。薇甘菊
在我国的传布 , 通常被认为是在 20 世纪 80年代
末 , 并很可能已来自美洲 , 经太平洋诸岛屿至东南
亚一带传入[ 1-3] , 或在我国薇甘菊于 70年代在香
港出现[ 4] , 或认为 “作为外来杂草 , 早在 1919 年
便在香港出现”[ 5 , 6] 等等 , 众说不一。究竟薇甘菊这
一恶性杂草何时入侵中国 , 其传播途径如何 , 本文
就现有的资料文献和标本试加以阐明 , 以利于薇甘
菊防治。
1 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的传播
薇甘菊是美洲热带地区假泽兰属植物传播至旧
大陆的惟一的一个种 , 并已顺化于旧大陆而与旧大
陆原产的假泽兰 M.cordata共存。并对旧大陆原生
植被和农林园地造成极大危害和经济损失 。
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的传播 , 众所周知的事实
是在1949年 , 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从巴拉圭
引种作为橡胶园土壤的覆盖植物 , 1956 年又被用
作垃圾填埋场的土壤覆盖植物 , 到 1987年已蔓延
到整个印度尼西亚[ 2 ,4] , 但是在印度尼西亚的薇甘
菊最早标本却是 1957 年采集到的(采集时间:5
may ,1957;采集人及采集号:Shan 48;采集地:Mallaca
Fish culture station;下同)。然而薇甘菊在旧大陆热
带地区最早的记录凭证则是 1907年采自斐济(Fiji)
(16 may ,1907;Knowles s.n.)[ 7] 。
根据 Holmes(1982)引证 ,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
其他地区最早标本的采集年代 ,依次是马里求斯(15
may ,1928;无名氏 507;Near tea ptantation ,1800 ft.),
马来西 亚 (4 Jun , 1930;Henderson 23781;Perau
Mt.Tamjong Ranbutan), 菲 律 宾 (2 Sep , 1945;
Quisumbing 2117;Rizal Prov., Rizal City),新加坡(6 ,
Feb., 1949;Sinclair s.n.;Junetion of Pasir Ris and
Changi Roads),所罗门群岛(16 Jun ,1954;Brown 313;
Guadacamal, Kubru), 印度(19 Dec , 1956;Panigrahi
4878;Assam ,Shello manket ,24 km from Mawswar),泰国
(11 Nov , 1959;Smithinand 6125;Sohgkhla , Nathawi
收稿日期:2003-01-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 (39899370);广东省林业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2000-01);深圳市科
技局资助项目 (200001050)
作者简介:王伯荪 (1931年生),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E_mail:ls31@zsu.edu.cn
 第 42 卷 第 4 期
2003年 7 月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Vol.42 No.4
Jul. 2003  
Peuinsula),马里亚纳群岛(25 Mar , 1962;Stone 3995;
Guam ,Talfofo River Vallay),纽埃岛(8 Sep , 1965;Skyes
170417;Nr.lefuka), 萨摩亚(29 Apr , 1968;Bristol
2066;Upolu Lefaga), 斯里兰卡(8 Feb , 1969;Griers
1014;Contral Prov., Kandy District , above Teldemiya),
但是最早采自印度的薇甘菊标本是 1918 年采自
Calcutta , 并经英国皇家植物园鉴定确认为 M.
micrantha
[ 8]。由此可见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薇甘
菊已遍布于旧大陆。
尽管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滞后于物种的传播 , 而
标本的采集时间也并不等于物种的传播日期 , 但在
某种程度上也或多或少反映着物种传播的经历。由
此可见 , 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的传播 , 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期间已广泛蔓延 , 或被认为是与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 , 世界的这一地区的各种活动频繁而
促使薇甘菊更易于传播[ 7 , 8] 。同时 , 在此期间美军
在马来西亚 、印度等南亚地区 , 曾大量用做伪装及
运输畜力骡 、 马等的饲料 , 以及 1950 年后大地震
引起大面积的河水泛滥等因素 , 薇甘菊遍及南亚地
区[ 8] 。迄今 , 导致薇甘菊已广泛出现于太平洋诸岛
屿 , 以及大洋州的巴布亚新儿内亚 , 澳大利亚昆士
兰的北部[ 5 , 6] 。尽管 1994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
没有发现它的分布[ 2 , 9] 。
2 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
薇甘菊在中国最早发现于香港 , 20世纪 80年
代初则初次发现于深圳银湖地区。之后 , 很长一段
时间被忽略或遗忘。1997-1999年间广东省林业厅
九五科技项目 《广东内伶仃岛自然资源与生态研
究》[ 3] 开展后 , 发现在内伶仃岛薇甘菊广泛分布 ,
危害极大 。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和广东沿海地区分布
极广 , 并有进一步发展趋势[ 2] 。同时台湾省境内亦
深受薇甘菊的困扰 (私人通讯), 而海南省境内虽
也有所报道[ 2] , 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2.1 香 港
薇甘菊作为外来杂草 , 早在 1919年已在香港
出现[ 5 , 6] , 而 1982年Holmes[ 7] 引证薇甘菊标本是分
别在 1965 年于香港太平山 (7 Dec , 1965;Kao
6372;Taiping Shan)及 1968 年于大屿山发现 (1
Dec , 1968;Ying (胡秀英)6306;烂头岛 Lantau
Island)。但这两份标本 , 并未收藏于香港植物标本
馆。
根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植物标本馆所藏
标本 , 薇甘菊在香港最早记录是 1884年 12月采自
于香港 动植物公园 (Hong Kong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Garden), 记录表明该植物是引种栽培种
(标本室号HK14738)。遗憾的是并未记录引种栽培
年代和从何地引种 , 也无采集人及采集号 。尽管如
此 , 但已足以证明薇甘菊在香港出现的记录 , 应是
它在原产地之外的旧大陆传播的最早记录 , 远早于
Holmes (1982)所引证发现于斐济的 1907年整整提
前 23年 。因此也可以推论香港引种栽培的薇甘菊
应是来自原产地中 、南美洲 , 而非来自美洲或东南
亚地区 。
孔国辉等[ 5 ,6]所指的 1919年已在香港出现的薇
甘菊 , 是香港植物标本馆距 1884 年 35 a 后收藏的
第二个早期标本 , 它采自距香港动植物公园直线约
1 km左右的歌赋山 (Mt.Gough)(1919年 1月 13
日 , 采集号 11828 , 标本室号 HK2553), 遗憾的是
没采集人姓名。
66 a 后 , 20世纪 50 年代初 , Tang H.C.于
1950 年先后在香港马已仙峡道 (Magazine Gap
Road)(1950年 11月 8日 , 采集号 692 , 标本室号
HK9564;野外的记录为藤本 , 白花), 和司德拔道
(Stubbs Road) (1950年 11 月 21 日 , 采集号 698 ,
标本室号 HK9583;野外的记录为藤本 , 白花)采
集到薇甘菊标本 。Lau Y.S.则分别于 1957年在
司徒拔道(1957年 12月 2日 , 采集号 195 , 标本室
号 HK25721;野外记录为藤本 , 缠绕树上 , 白花)。
1960年在白加道 (Barker Road) (1960年 11 月 7
日 , 无采集号 , 标本室号 HK27394;野外记录为藤
本 , 缠绕树上 , 白花), 1972 年在地利根德里
(Tregunfer path)(1972年11月 25日 , 采集号 2076 ,
标本室号 HK31185;采集记录为藤本 , 白花)采到
该植物标本 (这一时期采集到的标本其分布地点如
图 1所示)。这几份标本早期均被鉴定为 Mikania
guaco Desc., 80年代则先后为 Royal Botanical Garden
的 C.Jeffrey 和香港植物标本室前主任梁显明 (H.
M.Leung), 以及 1998年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
究员胡启明 (Hu Chiming)鉴定均确认为 Mikania
micrantha H.B.K.。
根据香港植物标本馆馆藏薇甘菊标本分析 , 可
以确定薇甘菊于 19世纪末已被引种栽培于香港动
植物公园 , 1884年已采到栽培的薇甘菊标本 。1919
年在距香港动植物公园 1 km 左右的歌赋山采到逸
生的薇甘菊标本 , 证实薇甘菊在香港已顺化 。20
世纪50-60年代先后在距香港动植物公园 1 ~ 2 km
的白加道 , 司德拔道和太平山 (扯旗山)采集到逸
生的薇甘菊标本 , 以及胡秀英博士 1968年在香港
大屿岛 (烂头岛)采到逸生的薇甘菊 , 都足以证明
薇甘菊 50-60 年代开始已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
80-90年代迄今已广泛蔓延到香港各地及郊野公
48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2 卷 
园。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郊野公园管理科 2001
年的初步统计 , 香港郊野公园及其邻近地区 , 薇甘
菊的覆盖面积已达 92 ~ 89 hm2 , 仅占香港郊野公园
总面积 41 296 hm2 的 0.02% (表 1), 而在香港其
他地区薇甘菊的覆盖面积和危害程度更为严重。
表 1 香港郊野公园及邻近
地区的薇甘菊分布
Tab.1 Distribution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Country
Parks of Hong Kong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地区 薇甘菊覆盖面积 m2郊野公园 邻近郊野公园 总面积
鹤薮 33 550 109 300 142 580
大尾笃 25 000 11 500 36 500
鹿颈 910 910
大埔 12 800 812
香港仔 1 360 10 310 11 670
大潭 1 640 300 1 940
薄扶林 17 520 537
鱼涌 15 203 348 167 363 370
蕉坑 10 544 25 100 35 644
企岭下 1 573 31 510 33 083
北潭涌 3 623 25 789 29 412
海下 400 1 650 2 050
九龙山 49 15 64
马鞍山 3 900 3 900
清水湾 1 100 1 100
城门 2 318 2 318
川龙 24 960 25 300 50 260
荃锦 130 000 60 000 190 000
深井 160 160
大榄涌 3 560 3 560
大棠 17 17
东涌坳 600 400 1 000
山 1 440 1 000 2 440
南山 450 1 150 1 600
平 至下山鸡 8 284 8 284
金钱村至上水 2 038 2 038
大坑至克顿道 3 350 3 350
总面积 m2 262 386 666 483 928 869
总计 hm2 26 24 66 65 92 89
2.2 广 东
薇甘菊在广东传播的最早记录是 1984年 10月
在深圳银湖附近采集到的标本 (1984 年 10月 22
日 , 王学文 202 , 山脊路旁;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
号545255), 这可能是中国大陆采集得薇甘菊标本
的最早记录[ 5] 。之后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关注 , 直到
20世纪 90年代末 , 在内伶仃岛发现薇甘菊的危害
才引起各界对薇甘菊传播及其危害的高度重视。经
过实地调查研究 , 已证实薇甘菊广泛散布于广东沿
海各地 , 尤其是珠江三角州地带 , 并造成极大的危
害[ 2 , 10] 。
目前 , 已知薇甘菊在广东省境内已蔓延传播到
35个县市地区 , 其分布地点集中在深圳 、 珠海 、
东莞 、 惠州 、中山等地 , 并由这些地区继续向其他
地区蔓延。而且 , 根据 2000-2002年在广东 、 香
港地区的多次调查结果表明 , 薇甘菊的分布状况可
以通过分级表示 , 例如:Ⅰ级:薇甘菊分布广泛 ,
绝大多数区域可见;主要见于深圳 、 东莞 、 香港。
Ⅱ级:分布较广泛 , 多数区域可见;主要见于澳
门 、珠海 、 中山 、 惠州 、增城 、 博罗 。 Ⅲ级:分布
不广泛 , 局部区域可见;主要见于广州 、 番禺 、河
源 、顺德 、 惠东 、 海丰 、陆丰 、 汕尾 。 Ⅳ级:偶见
有分布;主要见于惠来 、丰顺 、 五华 、 揭阳 、 揭
东 、花都 、 电白 、 南海 、 阳东 、 肇庆 、 阳春 、 高
要 、佛山 、 封开 、 云浮 、吴川 、 湛江 、台山 、 饶平
等 。其水平分布主要集中于北纬 21°-24°, 东经
111°-117°, 而在北纬 24 (以北尚未发现 , 其垂直
分布在海拔高度 0 ~ 600 m , 但主要集中于海拔高
度 50 ~ 200m , 尤其是在山谷 、 河溪两侧湿润地带。
薇甘菊在广东省的分布与危害 , 以距香港最近
的深圳市最为严重 , 全市 6个区受害面积达 3 000
hm
2 , 造成林木枯死面积达 243 hm2 。其中内伶仃岛
尤为严重 , 全岛有 300 hm2 面积不同程度遭受薇甘
菊的危害 , 占全岛陆域面积的 35%, 而造成林木
枯死面积达 50 hm2 (表 2)。
薇甘菊在深圳市传播 , 显然是与紧邻香港新界
地区的鹤薮等薇甘菊危害严重地区密切相关 , 或者
说是源于香港地区 。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
地是源于香港地区 , 深圳地区也应该是源头之一。
3 结 语
薇甘菊在旧大陆传播的最早记录 , 应是 1984
年在香港动植物公园采集的引种栽培的薇甘菊标
本 , 比 1907年采到的斐济所产薇甘菊标本早 23 a ,
比 1919年采到的香港标本早 35 a 。
薇甘菊在香港的传播不是经南亚或东南亚的自
然散布 , 而是人为地直接由中 、 南美洲原产地引种
栽培 , 从而顺化逸生而迅速蔓延 。
薇甘菊在广东地区的传播 , 其源头应是香港地
区 , 而深圳则是广东其他地区传播源头之一 , 或者
说是中途站 。
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地区的传播 , 无疑地大都
是由其原产地中 、 南美洲自然散布至太平洋岛屿 ,
进而蔓延开来。而印度尼西亚人为引种也是一个重
49 第 4 期 王伯荪等: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在中国的传播
要的传播途径 , 并成为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地区传
播的源头之一。
薇甘菊在旧大陆热带地区及中国南亚热带地区
的香港 、广东 , 在由 20世纪 80年代迄今迅速蔓延
开来 , 或许与全球变化有关 。尽管风是一个重要的
自然传播因子 , 以及现代交通和频繁的国际交往 ,
以及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活动等也是一个重要的人
为因素 。
表 2 深圳地区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
Tab.2 Distribution and harming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Shenzhen areas
分布区域
区 镇 、 村 、 山等地点
危害面积 hm2
总面积 树木枯死面积 受危害的森林类型
龙岗区 布吉 、 平湖 、 横岗 、 龙岗 、 坪地 、 坑梓 、 坪山 、 葵涌 、 南澳西冲 、 沙坪 、 坂田水库 1150 38
防护林 、 特种用途林 、 经济林 ,
如风景林 、 相思林 、 果林等
宝安区
沙井 、 松岗 、 公明 、 观澜 、 凤凰山 、 石岩 、
龙华 、 西乡 、 鹤州 、 福永 、 铁岗水库 、 光明
农场 、 罗林农场等
1100 95
防护林 、 特种用途林 、 经济林 、
如柑桔林 、 桉树林等人工林
盐田区 盐田三村 、 正坑水库 、 沙头角林等 130 20 天然次生林
南山区 小南山 、 赤湾山 、 塘朗山 、 羊台山 、 中山公园等 100 12 特种用途林 、 防护林等
福田区 莲花山 、 北环路边 、 梅林坳 、 梅林水库 、 红树林等 70 8 经济林 、 风景林等特种用途林
罗湖区 彭坑龙 、 梧桐山 、 银湖山 、 罗湖林厂 、 仙湖植物园 、 深圳水库等 150 0
水源保护林 、 风景林等特种用途

内伶仃岛 全岛各处 300 50 天然次生林 、 特种用途林
深圳地区总计 3000 243
致谢:承蒙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 , 香港植物标本馆 , 郊野
公园科 , 以及叶国禧 、 黄柏禧 、 温婉媚等先生 、 女士提供
宝贵资料及查阅标本的方便 , 特致谢意。
参考文献:
[ 1]  王伯荪 ,廖文波 ,缪汝槐.薇甘菊学名订正及其近缘种
检索[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 2001 , 40(5):72
-75.
[ 2]  昝启杰 ,王伯荪 , 王勇军 ,等.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与
危害[ J] .生态学杂志 , 2000 , 19(6):58-61.
[ 3]  蓝崇钰 , 王勇军.广东内伶仃岛自然资源与生态研究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1.
[ 4]  黄忠良 ,曹洪麟 , 梁晓东 ,等.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
的生存与危害状况[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 8
(2):131-138.
[ 5]  孔国辉 ,吴七根 ,胡启明.外来杂草薇甘菊在中国的出
现[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 8(1):27.
[ 6]  孔国辉 , 吴七根 , 胡启明 , 等.薇甘菊的形态 、分类与生
态资料补记[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 8(2):128
-130.
[ 7]   HOLMES W C.Revision of the old world Mikania
(Compositae)[ J] .Bot Jahrb Syst , 1982 , 103(2):211-246.
[ 8]  CHOUDHURY A K.Controversial Mikania (climber)_A
threat to the forests and agriculture[ J] .Indian Forester, 1972 ,
178-183.
[ 9]  WATERHOUSE D F.The major arthropod pests and weeds of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Distribution , Importance and
origion[ M] .Canberra , ACT , Australian , 1994:124-135.
[ 10]  温惠玲 , 曹洪麟 , 梁晓东 , 等.薇甘菊在广东的分布与
危害[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2 , 10(3):263 -
270.
(下转第 54页)
50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2 卷 
育 、 血常规 、生化指标等 , 均无明显的异常变化或
毒性反应;对大鼠重要脏器的剖检及组织学镜检亦
未发现毒性反应或病理性改变 , 受试样品C03在本
研究剂量条件下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 服用安全 , 具
有开发成为新型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1]  SHUKLA R , Jowett N I , Thompson D R.Side effect with
amiodarone therapy.Postgrad Med J , 1994 , 70(825):492-
498.
[ 2]  胡大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作用[ M] .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7:21-23.
[ 3]  刘振龙 , 梅雪婷 ,许东晖 , 等.海星甾醇抗心律失常作用
研究[ J] .中草药 , 2001 , 32:92-94.
[ 4]  许东晖 , 刘振龙 ,梅雪婷 , 等.海星甾醇抗实验性心律失
常的作用[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2002 , 33(2):149-
152.
Toxicological Researches of Anti_arrhythmic Ocean New Compound C03
ZHU Liang , XU Dong_hui ,MEI Xue_ting , XU Shi_bo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un Yat_sen University ,C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A new compound C03 was separated and modified from from starfish nature produe.Acute toxic test and SD
mouse 90_day_toxic test of C03 showed that the LD50 of C03 can t be tested , and result of the most to lerance dose is
more than 1.5 g kg by test.In of giving C03 , results of many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mportant organs (including
heart , liver , spleen , lung , kidney , womb , ovary and testicle)did not show toxic reactions or pathologic changes by
dissection and microscopy examinations aftr giving simple C03 for 45 , 90 days and withdrawing 14 days.These showed
that the new compound C03 had not toxic or side effect , was safe for giving.
Key words:ocean new compound;acute acute test;long_term toxcity
(上接第 50 页)
The Spreads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China
WANGBo_sun1 , LIAO Wen_bo1 , ZAN Qi_jie2 ,LI Ming_guang1 , ZHOU Xian_ye3 , GAO San_hong1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un Yat_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2.Futian_Neilingd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uangdong ,Shenzhen 518040 ,China;
3.School of Life Sciences ,Norm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Guangzhou 510630 ,China)
Abstract:Mikania micrantha is of the new world origin and is widely naturalized in the old world tropics.It is the only
one species of the Mikania genus of the new world that is sympatris with M.cordata in the old world.This plant readily
takes to distrurbed areas and tends to be “weedly” , because M.micrantha grows very fast and is hard to control ,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worst weeds.Its spread appears to have been facilitated by the increased activity in that part of
World during World War Ⅱ.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is plant in the old world is 1884 in Hong Kong , China , not is
1907 in Fiji.Its spread source in China is Hongkong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Garden , where introduced this plant from
the tropics of New world and cultivated for ornamental plant , and is widely naturalized in Hong Kong from 1919.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is plant in Guangdong is 1984 in Shenzhen , at the late of 1980s and the earily of 1990s this plant
invaded the coastline of Guangdong , and very widespread in Hongkong andGuangdong , China.Observably , its spread
in China is related to global change.
Key words:Mikania micrantha H.B.K.;spread , worst weed;China;old world
54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