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



全 文 :参考文献:
[ 1]  丁冬荪 ,等.江西森林病虫害状态及可持续治理[ J] .江西林业
科技 , 2001(5):28-32.
[ 2]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 ,第二版(增订本)[ M] .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992.
[ 3]  江西省上饶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赣东北森林病虫害研
究[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 4]  薛贤清.森林害虫预测预报[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2.
(责任编辑 王瑞红)
收稿日期:2005-02-23;修回日期:2005-06-21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2003-31-34)、深圳
市科技局项目(2003-K3-133)
作者简介:梁启英(1955-),男 ,广东梅州人 ,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
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
梁启英1 ,昝启杰2 ,王勇军2 ,李鸣光3
(1.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广东 广州 510173;2.广东省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深圳 518040;
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该文分析了薇甘菊的治理难度 ,概述了化学防除 、生物防治 、生态控制等方面综合防治薇甘菊
的技术方法 ,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薇甘菊;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886(2006)01-0026-05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he invasive species Mikania micrantha/LIANG Qi-ying , et al.
(Forest ry Administr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73 ,China)
Abstract:A series of promising achievements to control M .micrantha were made.The paper summa-
rized the study progres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Mikania micrantha including the biological control ,
chemical cont rol , ecological control , 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 words:Mikania micrantha;control;technique
  薇甘菊 Mikania m icrantha H.B.K 是菊科攀
援藤本植物 , 20世纪 80 年代传入深圳及珠江三角
洲地区[ 1 , 2] 。从 1998年始 ,薇甘菊在广东内伶仃岛
上迅速蔓延 ,几年间便成为优势种群。其危害的突
出特点是遇草覆盖 ,遇树攀援 ,致使被攀援的灌木 、
小乔木乃至十多米高的大树被严密覆盖 ,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而窒息死亡 ,不少林地因而出现大面积的
林窗 。有专家预言 ,如此发展下去 ,林窗面积将继续
扩大 ,大面积的森林将变成草地 ,生态环境会严重恶
化[ 2] 。因此 ,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对薇甘菊的危害
进行治理 。本文主要对薇甘菊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
进展进行综述 ,并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 。
1 薇甘菊防治的难度
1.1 薇甘菊特性是难度根源 治理薇甘菊的困难
源于薇甘菊的特性:种子具冠毛 、重量轻 、数量大 、随
风传播能力强 、萌发率高 ,生长迅速 ,从 1个茎节上
长出的各级枝条总长在 1 a内可达 1 007 m[ 2 ,3] ,冬
季只有部分较细的藤茎死亡。薇甘菊向光性强[ 4] ,
具有缠绕灌木和小乔木向上生长并在冠层迅速扩展
的特性 ,进而覆盖他种植物 ,使之光合作用受阻和受
重压而死亡[ 2 , 5] ,残株腐烂后折断倒伏 ,再加上薇甘
菊占据空间后 ,通过竞争或化感作用抑制了许多种
植物的生长 ,使得原群落类型发生改变 ,如在广东内
伶仃岛自然保护区被薇甘菊覆盖的面积占全岛的
468 hm2 中的 60%,其中 7 hm2 的乔灌丛林已成为
禾本科植物和薇甘菊混生的草丛[ 2] 。目前仅见原
有乔 、灌木林被薇甘菊危害后发生逆行演替 ,尚未见
·26·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Jan. 2006 No.1
有薇甘菊受群落自然正向演替而被排斥的现象。
1.2 国外尚没有成熟的防治技术借鉴 国际上薇
甘菊的防治研究进行了 30 多 a ,主要是生物防治 ,
即通过引入天敌来抑制入侵植物种 ,但缺乏成功的
例证:或因不明确天敌是否能危害本地生物种而不
能释放 ,或释放后未能建立稳定的自然种群而失败 。
并且仅限于从薇甘菊原产地引进天敌昆虫[ 6] 和病
原真菌[ 7] ,如艳婀珍蝶 Act inote thalia pyrrha 在实
验室内是防治薇甘菊的有效天敌[ 8] ,但仍未释放;
印度拟用锈菌 Puccinia spegazz inii 控制 ,亦仍停留
在实验室阶段。在广东发现植物病原真菌 Erysiphe
cichoracearum 能感染薇甘菊[ 9] ,又见蚜虫取食薇甘
菊[ 10] ,但都未能有效控制薇甘菊 。
化学防除方法治理薇甘菊是报道较多的主要方
法之一[ 2] 。早在 1961年 , Dutta[ 11]等就试用化学除
莠剂治理薇甘菊 。随后 ,Mangoensoekarjo S[ 12]用草
甘膦(Glyphosate)1kg/hm2 防治薇甘菊 ,效果较好;
Kusnaoto U[ 13] 报道药剂混用 , 如草甘膦+麦草畏
[(0.23+0.54)kg/hm2] ,对油棕林下薇甘菊及其他
杂草防治效果最好 。后来 , Ipo r I B等[ 14]也进行了
一系列薇甘菊化学防除的研究 , 1994年 ,他们用另
一种除草剂 Paraquat(对草快)进行了同样内容的试
验[ 15] ,但一直没有见到这些研究在野外大面积成功
的报道。
1.3 人工清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靠人力来清除
外来入侵植物 ,适宜于对新传入 、定居 ,尚未大面积
扩散的入侵种。薇甘菊已经大面积扩散 ,加上薇甘
菊无性繁殖能力极强 ,地上未完全铲除的茎节及大
量尚未死亡的茎节短时间内能生根长成新的植
株[ 2] ,人工清除基本无效。
特别是对野外大面积的森林 ,用人工清除不但
不能减轻危害 ,反而会加重 。我们在研究实践中发
现 ,如果不能每年清理 2 ~ 3次以上 ,人工清除就会
造成薇甘菊生长更加旺盛 ,危害更大。为了探索人
工清除的效果 , 1998年 7月在内伶仃岛开展了人工
清除试点:用 70个劳动日在2 000 m2密布薇甘菊的
样地内 ,用刀割断地上枝条 ,用锄头挖除根及匍匐地
面的茎 ,集中置于烈日下暴晒 。但 3个月后薇甘菊
恢复生长了 80%,6个月后恢复生长 100%,究其原
因 ,是大面积铲除地上部分难免有遗漏 ,加上在雨水
充足的夏季 ,暴晒难以使茎节死亡 。不仅残余茎 、根
遇雨水恢复生长 ,暴晒后未死的茎节也迅速生根发
芽生长[ 2] 。
2 国内防治薇甘菊的技术进展
2.1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除莠收效快 ,是目前治理
薇甘菊广泛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几十至几千 hm2
的范围进行化防效果较好 ,这是因为薇甘菊的种子
会很快又从没有防治的区域传播到防治区域 ,而使
小面积的防治效果较差 。
1999—2000 年 ,昝启杰等[ 4] 用 2 , 4-D 、草甘
膦 、25%森泰(环嗪酮)、森草净(70%嘧磺隆粉剂 ,
sulbometuron-methy l)4种除草剂开展杀灭薇甘菊
试验 ,结果发现:薇甘菊对 2 , 4-D 和草甘膦的抗性
较强 ,较高浓度的药液(50倍液)仍不能彻底杀灭薇
甘菊 ,尤其是不能致死近根部分 ,未死的薇甘菊 2周
后 100%长出新芽 ,并快速生长 ,2 月后覆盖度恢复
100%[ 2 , 4] ;25%森泰和森草净都有显著的杀灭效
果 ,但前者需要 4 ~ 5月才见效;后者则能在 2 ~ 3月
内彻底杀灭薇甘菊[ 4] ,且森草净用量低 ,(0.01 ~
0.001 g)/m2 的森草净(有效成分)就已有良好的杀
灭效果 ,薇甘菊 1 ~ 2 a 内不复生[ 16] 。相似地 ,徐声
杰[ 17]以 10%嘧磺隆水悬剂———草灌净开展防治薇
甘菊的研究 , 认为效果很好 ,用药量在 12 L/hm2
时 ,薇甘菊死亡率 95%以上。
目前 ,森草净(嘧磺隆)已作为化学防除薇甘菊
的首选除莠剂 ,在广东内伶仃岛 、深圳 、香港的施用
面积总共达数百公顷 ,是迄今为止唯一进行大面积
化学防除薇甘菊取得良好效果的实践 。
用森草净化学防除薇甘菊的技术方法基本成
熟 ,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技术:
(1)施药量 施药量是根据薇甘菊的生长时间
长短和覆盖的厚度及覆盖面积来确定的(见表 1)。
用药量为(0.05 ~ 0.1)g/m2 即(0.5 ~ 1)kg/hm2 ,配
药按照 15 ~ 25 kg 水喷洒在 100 m2 的面积(喷洒均
匀的最佳水量)计算 ,需要药物 5 ~ 10 g ,因此如果将
药物配在水箱内 ,则比例为:15 ~ 20 kg 水箱加药 5
~ 10 g(平均 7.5 g)。如果薇甘菊生长时间短(3 a
以下)、覆盖较薄(<10 cm),一般用药量为低限量即
0.5 kg/hm2;如果薇甘菊生长时间长(5 a 以上)、覆
盖较厚(>20 cm),或薇甘菊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一
般用药量为高限量即 1 kg/hm2;一般情况用平均药
量 ,即 0.75 kg/hm2 。不同生境用药量可参照表 1。
  (2)施药时机 、次数及器械选择 在广东内伶
仃岛大面积使用化学防除技术及后续研究中发现 ,
每年的 5月至 11月的效果明显好于 12月至次年 4
月 。这是由于冬季的薇甘菊处于生长缓慢或停滞状
·27·中国森林病虫 2006年 1月 第 25卷 第 1期
表 1 不同生境薇甘菊最佳用药量及可达到的防除效果
生境特征描述 最佳用药量/(g/m2) 喷药方法 杀灭率/ % 备注
薇甘菊大面积覆盖灌草丛 , 3 a 生以上 ,覆盖度大于
50%、草高 50 cm 以上
0.1 非定向喷雾法 >90 喷药 2次 ,相隔 8~ 12月
薇甘菊大面积覆盖灌草丛 , 2 a 生以下 ,盖度 50%以
下 ,杂草高 50cm 以下
0.05 定向喷雾法 >90 喷药 2次 ,相隔 8~ 12月
一般灌草丛 ,薇甘菊生长约 2 a以下 0.05 定向喷雾法 >95 均匀喷药 1次
一般灌木林 ,薇甘菊生长 3 a以上 0.1 定向喷雾法 >90 喷药 2次 ,相隔 8~ 12月
一般灌木林 ,薇甘菊生长 2 a以下 ,盖度小于 50% 0.05 定向喷雾法 >98 均匀喷药 1次
高度在 4 m 以上的乔木林 ,被薇甘菊覆盖 0.05 根部施药法 >98 均匀喷药 1次
高度在 4 m 以下的乔木林 ,被薇甘菊覆盖 0.05 定向喷雾法 >95 均匀喷药 1次
湿润或潮湿生境中薇甘菊 0.2 非定向喷雾法 >75 喷药 2次 ,相隔 4~ 8月
  *薇甘菊的年龄以其茎的粗细和颜色来估断 , 2 a以下的茎较细且为绿色 , 2 a 以上的茎较粗 ,颜色为褐色或木质色。
态 ,对森草净的吸收和体内传导作用都较差 ,药效发
挥较差 ,因此 ,薇甘菊生长最旺盛的 6 —9月份为最
佳施药期 。
实践证明 ,选择使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机
可达到既防除薇甘菊又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 ,且工
作效率较高的效果 。施药次数通常为 3 次 ,第 1 次
普遍喷药 ,第 2次对前 1次漏喷的区域补喷 ,第 3次
对前 2次用药量不够或漏掉部分再次补喷 ,达到全
面杀灭。
(3)施药方式 施药方式要特别注意因地制
宜。有 3种施药方式:一是非定向喷雾法。对大面
积的薇甘菊入侵区域且几乎没有其它植物生长的地
方 ,采用高剂量(即 1 kg/hm2),对茎和叶面喷洒 。
二是定向喷雾法。对薇甘菊覆盖其它植物 ,或薇甘
菊与其它植物混合生长在一起的区域 ,采用只对薇
甘菊的茎叶定向喷药 。三是根部施药法 。对薇甘菊
攀上高大乔木或灌木的树冠层 ,可以在地面寻找薇
甘菊的地面茎和根喷药 ,也可以对其根部的土壤喷
药。
一般而言 ,在薇甘菊危害严重的区域可采用不
加回避地对茎叶进行非定向喷雾法施药 。但是 ,遇
到对森草净较敏感的树种如叶榕 Ficus hispida 、构
树 Broussonet ia papyri fera 、野苎麻 Boehmeria sia-
mensis时 ,应尽量避开 ,以减少药害[ 17] 。
2.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控制外来入侵有
害植物最具吸引力的防治方法之一 ,主要是使用对
外来入侵植物有控制作用的真菌 、天敌昆虫等 。薇
甘菊在其原产地中 、南美洲之所以不成为害草 ,有自
然天敌控制是重要的原因;而入侵东南亚及我国后 ,
缺乏天敌的制约 ,致疯长成灾 。因此 ,使用天敌控制
薇甘菊的灾害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重 点之
一[ 18-21] ,这包括引进原产地的天敌和在薇甘菊入
侵地区发现 、筛选 、培育新天敌 ,但迄今为止尚没有
取得有效并能大面积应用的研究结果 。
2.3 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技术指应用寄生植物或营造不适于入
侵植物的生境来达到治理的目的 ,主要用改造植物
群落的方法来对抗外来入侵植物[ 22] 。用栽种乡土
树种来改造群落 ,可望永久控制入侵植物 ,无需重复
防治 ,还能起到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提高环境质量
的功效 。
2.3.1 植物群落改造技术 改造植物群落治理薇
甘菊是以促进原有的有益或无害植物的生长 、栽植
适当的植物种为主的措施 ,营造不利于薇甘菊生长
的群落环境 ,取得抑制其危害的近期效应 ,并使经改
造的群落能自我维持或正向演替 ,向周边扩张 ,得到
靠自然过程逐渐排除薇甘菊的长期效应。
在粤 、港的野外调查发现 ,薇甘菊在较郁闭的群
落中生长不良 ,表明通过植被改造增加群落荫蔽度 ,
可能达到减少直至控制薇甘菊危害和扩散的目的。
李小川等[ 23]在薇甘菊危害严重的深圳 、东莞设
置试验地 ,铲除薇甘菊等杂草后种植乡土阔叶树种 ,
搭配种植三裂蟛蜞菊 Wedelia tri lobata 、野牡丹等
灌草植物 。结果表明 ,薇甘菊的生物量 、盖度 、株数
与改造后的乔灌草群落的总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
相关 ,即其它植物总盖度越大 ,薇甘菊生长越差 、个
体数量越少 ,植株生物量越小。目前 ,植物群落改造
已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2 菟丝子控制薇甘菊技术 2000 年底 ,广东
内伶仃自然保护区 、中山大学等多个单位的科研人
员联合对广东境内的薇甘菊分布及其可能的天敌进
行调查时 ,在粤东发现菟丝子属 Cuscuta sp.寄生
·28·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Jan. 2006 No.1
于薇甘菊[ 18 ,24] , 这立即引起科研人员的注意;
2001 —2002年研究证实在广东地区的线茎亚属的
菟丝子 C.sinensis Lam 、南方菟丝子 C.australis
R.Br.及田野菟丝子 C.campestris Yuncker 均能在
薇甘菊寄生[ 25] 。此外 ,邓雄等[ 26]报道田野菟丝子
在多种植物生长的环境中 ,较多地选择寄生于薇甘
菊上 。
菟丝子在薇甘菊丛中由第一寄生点不断向外发
展 ,形成寄生圈 。从菟丝子寄生到薇甘菊死亡 ,约需
40 d
[ 25] 。从大面积寄生并致死薇甘菊情况来看 ,以
田野菟丝子寄生能力最强 ,致死效果最好[ 25] 。菟丝
子控制薇甘菊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薇甘菊茎叶部分
被菟丝子致死后 ,其地下根茎部分并没有死亡 ,不久
又会长出新枝 ,田野菟丝子又重新寄生上去。如此
循环 ,直至薇甘菊完全死亡[ 18 , 27] ,此后其他植物生
长 ,占据腾出的资源和空间。目前 ,采用人为措施快
速促进田野菟丝子的大量繁殖和扩展的技术已经具
备 ,能够使之更有效地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2.4 综合防治技术
在应用不同的技术防治薇甘菊实践中 ,发现现
有化防 、生态方法防治薇甘菊各有优势和缺陷 ,如化
学防除有效性不能永续持久 ,生态防治对于严重区
域的效果不佳 ,因此 ,我们将不同的防治方法进行综
合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4.1 化学防除与林分改造相结合的防治技术 
根据薇甘菊的种子和幼苗生长对光有很强的依赖
性 ,化学防除薇甘菊后 ,防除区域留下大片的空地 ,
这时通过植树造林的方法 ,尽快用其它树木把空地
占领 ,可以减少或避免薇甘菊的重新入侵。特别是
对于已经受到危害的人工林 、次生林和丢荒地 ,可以
通过先用森草净进行化学防除 , 2 ~ 3 月后 ,在林中
的空地上或树林不太密集的地方(通常树林盖度在
70%以下),人工种植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如:幌伞枫
Heteropanax fragrans 、海南蒲桃 Syzygium haina-
nense 、藜蒴 Castanopsis f issa 、红荷(荷木)Rhodoleia
championii等 ,尽快将“林中空隙”郁闭起来 ,从而达
到防治薇甘菊的目的 。
2.4.2 化学防除与田野菟丝子控制相结合的防治
技术 在薇甘菊危害特别严重的区域 ,特别是湿地 、
湿润的生境 ,化学防治不能完全杀灭 ,应该在化学防
治后引入田野菟丝子来控制新萌发的薇甘菊 。
2.4.3 不同生境中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
薇甘菊危害林地的生境状况不同 ,采用不同的综合
防治技术 ,见表 2 。
表 2 不同生态环境防除薇甘菊的技术
生态状况 薇甘菊生长情况 防除方法
山坡地上的次生林 覆盖林木 化学防除+林分改造
化学防除+引入田野菟丝子
山沟或湿润地(光
照较好)
覆盖林木 化学防除+引入田野菟丝子
山沟或湿润地(光
照不好)
化学防除+林分改造
丢荒地或草丛或小
灌木林
生长旺盛 化学防除+植树造林
林缘 攀援其它植物 化学防除+引入田野菟丝子
其它 大面积分布区域 化学防除
3 问题与讨论
国外近年来对薇甘菊的研究和治理未见有突破
性进展 ,而我省近期经科研人员的联合攻关取得了
一系列新的成果:筛选出用于控制其蔓延的化学除
莠剂森草净;筛选出数个天敌并为释放作了大量的
基础性研究;探索了通过植物群落改造最终排除薇
甘菊的可能性;初步认定使用田野菟丝子致死薇甘
菊的方法是生态安全的。但是 ,要将已在东半球广
泛分布 、危害数十年的薇甘菊彻底控制 ,仍然任重而
道远。
在防治技术和方法上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
究和进一步的完善 。
(1)用化学除莠剂嘧磺隆治理薇甘菊收效快 、
作用明显 ,已在大面积实践中得到证实。但是 ,其对
环境所能造成的影响仍不甚清楚 ,必须及早研究。
同时 ,应进一步扩大除草剂的筛选范围 ,寻找更为专
一 、有效而又更为安全的除草剂 。
(2)生物防治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宜加强真菌 、
天敌昆虫的引进和筛选 ,深入进行生态安全的研究 ,
为薇甘菊的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用菟丝子控制
薇甘菊的危害开辟了以“害草治害草”的途径 ,但在
阴湿区域的防治效果较差 ,而且目前对哪一种菟丝
子能更好的抑制薇甘菊且符合生态安全原则的判
断 ,主要是从野外观测获得 ,尚缺少在严格受控实验
中获得的数据 。此外 ,还应进一步加强菟丝子致死
薇甘菊的机理研究 。
(3)应紧密结合广东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开展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的定位研究工作 。对推广示范
区林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及植被恢复的效果进行
监测与分析 。
·29·中国森林病虫 2006年 1月 第 25卷 第 1期
参考文献:
[ 1]  王伯荪 ,廖文波 ,李鸣光 , 等.薇甘菊 Mikania micran tha 在中
国的传播[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 42(4):47-
50.
[ 2]  昝启杰 ,王勇军 , 王伯荪 , 等.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与危害
[ J] .生态学杂志 , 2000 , 19(6):58-61.
[ 3]  张炜银 ,王伯荪 ,李鸣光 ,等.台湾相思林和芒草草丛中薇甘菊
枝构件的分枝格局及其生物量[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 26
(3):346-350.
[ 4]  黄忠良 ,曹洪麟 ,梁晓东 ,等.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
与危害状况[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8(2):131-138.
[ 5]  王勇军 ,廖文波 ,昝启杰 ,等.森草净对薇甘菊防除效果及其对
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 42
(增刊):181-186.
[ 6]  Freitas A.Variation , life cycle and systematics of Tegosa(Es-
chscholtz)(Lepidoptera , Nymphalidae , Melitaeinae)in Sao Paulo
State , Brazil[ J] .Revista Brasilei ra de Entomologia , 1991, 35(2):
301-306.
[ 7]  Barrto R , Evans H.The mycobiota of the w eed Mikania mi-
crantha in Sou thern Brazil w 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fungal
pathogens for biological cont rol[ J] .Mycological Research , 1995 ,
99(3):343-352.
[ 8]  李丽英 ,彭统序 ,刘文惠 ,等.薇甘菊的天敌———安婀珍蝶[ J] .
恋花昆虫天敌 , 2002 , 24(2):49-52.
[ 9]  韩诗畴 ,李丽英 ,彭统序 ,等.薇甘菊的天敌调查初报[ J] .昆虫
天敌 , 2001 , 14(1):1-5.
[ 10]  韩诗畴 ,李开煌 ,罗莉芬 ,等.菟丝子致死薇甘菊[ J] .昆虫天
敌 , 2002 , 24(1):7-14.
[ 11]  Dut ta S K.C hemical cont rol of Mikan ia micrantha[ J] .Tw o and
bul , 1961 , 8(2):8-9.
[ 12]  Mangoensoekarjo S.Glyphosate t rails on plantation crops in Northern
Sumat ra[ Z] .Symposium herbisida Roundup 3 , Medan , Indonesia ,
1979.
[ 13]  Kusnaoto U.Shift ing of dominant weeds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herbicides on the ci rcle of oil palm[ J] .Bull Perkebunan , 1990 , 21
(1):47-57.
[ 14]  Ipor I B, Price C E.Ef fect of shade on up take , t raselocat ion , dis-
tribution and activity of imazapyr on Mikania micrantha H.B.
K.[ J] .J Plant Protect Trop ,1992a , 9(2):161-168.
[ 15]  Ipor I B, Price C E.Uptake , t ranslat ion and activity of paraquat
on Mikan ia micran tha H.B.K.grow n in dif ferent light condi-
tion[ J] .Internat J Pest Manag , 1994 , 40(1):40-45.
[ 16]  王勇军 ,昝启杰 ,王彰九 ,等.薇甘菊化学防治初报[ J] .生态科
学 , 2003 , 22(2):58-62.
[ 17]  徐声杰.草灌净防治薇甘菊初报[ J] .林业科技通讯 , 2001 , 1:
29-30.
[ 18]  Cock M J W.Potent ial Biolgical Cont ral Agents for Mikania m i-
crantha H.B.K from the Neot ropical Region[ J] .Tropical Pest
Managemant , 1982a , 28(3):242-254.
[ 19]  Cock M J W.The Biology and host specif icity of Lioth rips m ica-
niae , new combination(Thysanoptera:phlaeoth ripidae), a poten-
tial biological cont rol agent of Mikania micratha(Com positae)
[ J] .Bulletin of Entomogical Research , 1982b , 72(3):523-533.
[ 20]  Teoh C H , Chung G F , Liau S S , et al.Prospects for biological
con trol of Mikania micran tha H.B.K.in Malaysis[ J] .Planter ,
1985(61):515-530.
[ 21]  Barreto R W , Enans H C.The mycobiota of the weed Mikania
m icratha in southern Brazil w 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fungal
pathogens for biological cont rol[ J] .Mycological Research , 1995 ,
99(3):343-352.
[ 22]  林翠新,廖庆文 ,曾丽梅.薇甘菊的研究综述[ J] .广西林业科
学 , 2003 , 32(2):60-63.
[ 23]  李小川 ,殷作云 ,何立平 ,等.人工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3 , 23(3):214-218.
[ 24]  王伯荪 ,李鸣光 ,余萍,等.菟丝子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
薇甘菊的防除[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 41(6):
49-53.
[ 25]  廖文波 ,凡强 ,王伯荪,等.侵染薇甘菊的菟丝子属植物及其分
类学鉴定[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 41(6):54-
56.
[ 26]  邓雄 ,冯惠玲 ,叶万辉,等.田野菟丝子控制外来有害杂草薇甘
菊的研究[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3 , 11(2):117-122.
[ 27]  昝启杰 , WANG Bo-sun ,WANG Yong-jun , 等.田野菟丝子控
制薇甘菊的生态评价[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
41(6):60-63.
(责任编辑 杨静莉)
收稿日期:2005-04-17;修回日期:2005-07-15
作者简介:肖克仁(1958-),男 ,辽宁海城人 ,工程师 ,从事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工作。
红头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肖克仁 ,陈天林 ,王奇 ,李光 ,唐巍伟 ,张阔
(海城市森林保护站 ,辽宁 海城 114200)
摘要:红头阿扁叶蜂在海城 1 a 发生 1代 ,以预蛹在土壤中越冬 。翌年 4 月上旬化蛹。4月中旬成
虫开始羽化 ,5月上旬幼虫孵化 , 6月中旬下树入土。发现红头阿扁叶蜂天敌 16种 ,其中厚角跃姬
蜂 Xenoschesis crassicornis Uchida 为中国新纪录属 、种 。利用 4种无公害农药对红头阿扁叶蜂 3龄
幼虫进行防治试验 ,效果达 97%以上 。进行了小卷蛾斯氏线虫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Weiser室
·30·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Jan. 2006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