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鲜切雪莲果护色保鲜工艺的研究 杨! 波,杨! 光,陈佳雯 (上海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 !#)
摘% 要:以雪莲果为试材,研究鲜切雪莲果防酶促褐变的工艺。实验中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结合起来,采用正交实
验筛选出鲜切雪莲果的最佳组合护色剂,从而确定雪莲果最优组合防褐变的工艺。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柠檬酸、
&’()*+,! 和 +,-.都有抑制褐变的效果,但组合抑制剂的护色效果比单元抑制剂好。且最佳组合护色剂为:/012抗
坏血酸 3 /02柠檬酸 3 /12&’()*+,! 3 0/12+,-.。
关键词:鲜切雪莲果,多酚氧化酶,组合护色剂
## &+3’(
!# ’()*,+,-# ./(*01) (456789:6;< => ?@,5A@,6 >=9 ?B685B8 ,5C (8B@5=.=A<,D5:;6;EC8 => >==C ,5C F6=.=A6B,. ;8B@5=.=A<,?@,5A@,6 !#,-@65,)
71)#*+3#:!##(’’,%0 *(#-%)01 /’ (%314*,# #*,5,*1 %+
./(5(%*,%0 2/&%,%06 6/(’-*#7* 1#6 .-1’,#) %+ #-(4,#) 4(*-+ &’ #42,%(+ ,%
*-,’ (9.(/,4(%*,%+ *-( .∗,474./(5(&%,%0 *(#-%)01 &’ #-′(/*-0%))1 #%/8-( /(’7)*
’-&(+ *-* ’#/2,# #,+,#,*/,# #,+,:;8<*=! %+ =>) &(/( )) ,%-,2,*/’,&-,)( *-( #42,%(+ ,%-,2,*/’ -+ *-( 2(**(/ (66(#*% ,%-,2,*,%0 *-( ??@ #*,5,*1 *-% *-( ’,%0)( ,%-,2,*//<.*,4) #42,/’ 6/∗−,′(9.(/,4())&’:/01A ’#/2,# #,+ 3 /0A #,*/,# #,+ 3 /1A :;8<*=! 3 0/1A =>)/
8-& 2’*%):6/(’-*#7* 1#)1.-(%)9,+’(’(??@);#42,/’
中图分类号:(?!11/G(!#)H*!#*H 收稿日期:!I*J*01 作者简介:杨波(0#GI*),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与生物技术 方面的研究工作。 % % 雪莲果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是当地印第安人 的传统食品,已有 1 年历史,近年来通过多种途径 进入我国。雪莲果属于菊科植物,由于外形像蕃薯, 将其归属于薯芋类蔬菜[0]。雪莲果的食用部分为根 块,果肉吃起来的口感却很像水梨,汁多而晶莹剔 透,甘甜爽脆。雪莲果含有 ! 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及丰富的矿物质,还含有极高的钙、镁、铁、锌、钾、硒 等微量元素,并且雪莲果的果寡糖含量是所有植物 中最高的。果寡糖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却具有以 下功效:促进消化,调理胃肠道,产生双歧因子;调理 血液,清除高血脂,有效地控制胆固醇,提高身体免 疫力[!]。由于果寡糖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因此属低 热量食品,很适合糖尿病人及减肥者食用。雪莲果 是当今吃出美丽、吃出健康的新潮果品。但雪莲果 被切开和去皮后,极易褐变,看起来像变黑的土豆 块,令人食欲大减,影响产品货架期。目前对鲜切雪 莲果褐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实验以雪莲果为试 材,研究鲜切雪莲果防酶促褐变的工艺。实验中将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结合起来,采用正交实验筛选 出鲜切雪莲果的最佳组合护色剂和最优组合防褐变 的工艺,以期为雪莲果进一步加工抑制褐变,提高产 品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9! 材料与方法 9:9! 材料与仪器 新鲜无损伤的雪莲果% 购自菜市场;邻苯二酚、 磷酸氢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 钠、抗坏血酸、柠檬酸% 均为分析纯。 4K*0J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L*1 型离心机, 电炉(!!K 0M),)&0 型电子天平,NO?*P 型
精密 NO计,O/O/?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家用搅拌机。
9:;! 实验方法
0/!/0% 雪莲果中多酚氧化酶的提取[]9 S R65;取
上清液并用纱布过滤,即为粗酶液。粗酶液于 HQ冰
箱中保存备用。
0/!/! % 雪莲果 TTU 最适波长的确定[H] % 取 !RL
NOG/1I 的磷酸氢二钠 *柠檬酸缓冲溶液于 !RL
/0R=. S L的邻苯二酚中,并加入 0RL 雪莲果 TTU 粗
酶液,稳定 0R65 后,将酶与底物的反应产物在
HVI5R波长下进行吸收波长的扫描,最大吸光度
所对应的波长即为其最大吸收波长。
0/!/、H、1、G、J、I、#Q下恒温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9.04.058
!#!#后,测定其吸光度。
%&’&() 热处理时间对雪莲果 **+ 活性的影响[!]) 在
’, -&%./ 0 , 的邻苯二酚中加入 ’, 123&!4 的磷
酸氢二钠5柠檬酸缓冲溶液和 -&%,的雪莲果 **+粗
酶液。使反应体系在(6- 7 %8)恒温水浴中分别反应
-&!、%&-、’&-、9&-、(&-、!&-、3&-#后,测其吸光度值。后,分
别测定其吸光度。
%&’&3) 化学抑制剂对雪莲果 **+ 活性的影响[3]) 在
加有 ’, 123&!4 磷酸氢二钠5柠檬酸缓冲溶液、’,
-&%./ 0 ,邻苯二酚和 -&%,雪莲果 **+粗酶液的反
应体系中,加入 ’, 浓度分别为 -&-!;、-&%-;、
-&’-;、-&(-;、-&4-;、%&--;、’&--;的抗坏血酸、柠
檬酸、<=>?5@A’ 和 @AB/。室温下静置 !#后,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后,分别测
定其吸光度。以上每个处理均重复 9次,取其平均值。
! 结果与分析
!#雪莲果波长下进
行吸收波长的扫描,结果表明,(--处有最大吸光度,则其最适吸收波长为(−−。
!#! 温度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 %。
图 %) 温度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由图 % 可知,当温度为 ’!:(!8时,雪莲果 **+
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逐渐增强,在温度为 (-8时,雪
莲果 **+活性最强,即其最适温度为 (-8;当温度升
至 !-8及以上时,**+的活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并随温度的上升,**+ 活性逐渐下降,可见,温度对
雪莲果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是双重的。当温度低
于 (-8时,以催化酶促反应为主;当温度高于 (-8
时,以钝化 **+活性为主。这是由于 **+ 的本质是
一种蛋白质,当温度过高时维持其活性的三维结构
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将受到破坏,使 **+ 酶钝化。即
高温可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
!#’ 热处理时间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热处理时间对雪莲果 **+ 活性的影响,实验结
果见图 ’。
图 ’) 热处理时间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图 ’ 结果表明,在热处理 %:’#内,所测得的 吸光度与时间成一定的负相关,但 9# 后则变化缓
慢。可见,在 6-8下延长热处理时间对雪莲果 **+
活性的抑制效果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说明瞬间高
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抑制该 **+ 催化的褐变。但
由于高温会使雪莲果中的营养成分损失,特别是抗
坏血酸受热容易分解,所以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
多种因素相结合来控制雪莲果 **+的褐变。
!#( )*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12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 9。
图 9) 12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由 9 可知,不同 12 下 **+ 活性差别很大。当
12’!&- 时,随 12升高,+=值缓慢增加;当 12)3&-
时,+=值上升很快;至 123&3 时,吸光度达到最大,
此时 **+活性最高;当 12)C&- 时,+=值逐渐减小;
因此雪莲果 **+的最适 12 为 3&4。调节 12 能有效
地抑制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促褐变。
在果蔬加工过程中,通常用酸处理来调节原料
的 12。酸护色的机理在于它降低了原料的 12,以控
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由于多酚氧化酶的最适 12
在 3:C 之间,低于 9&- 已明显无活性[4]。
!#+ 化学抑制剂对雪莲果 %%&活性的影响
研究不同浓度同一护色剂对雪莲果 **+ 活性的
影响,实验结果见图 (:图 C。
) ) 图 (:图 C 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柠檬酸、<=>?5
@A’ 和 @AB/ 对雪莲果 **+ 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
抑制作用随护色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6]。抗坏血酸
作为一种还原剂和 **+ 的竞争性抑制剂[%-],既可除
去组织中的氧气,又可将酚类物质氧化所生成的醌
还原,从而阻止褐色物质的进一步形成。虽然 DB 的
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由于 DB 的价格
!#较贵,实际应用中 ! 用量较少,浓度较低。柠檬酸 浓度大于 ##%&时,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
强(图 %),大于 #’&时抑制程度趋于平缓,这是因为 柠檬酸对底物是竞争性抑制,两者同时竞争酶的活 性中心,当柠檬酸浓度趋于无穷大时,反应速率趋于 零,说明柠檬酸与酶结合成无活性的二元复合物,它不 能生成酶催化产物,而底物与酶结合的二元复合物不 会再与柠檬酸结合成三元复合物[’’]。()*+,-./ 是一 种金属离子螯合剂,但其抑制 001 活性的效果并不 明显;当浓度达到 #’&后,随着浓度的上升,其抑制
效果趋于稳定。-.2主要因减少了溶液中氧气溶解
量而起到抑制酶促反应的作用。在实际加工过程
中,食盐溶液的浓度过高,易引起果蔬制品风味的变
化,一般 ’&的食盐水为宜。
!#正交实验确定鲜切雪莲果的最佳护色剂组合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抗坏血酸(##%&、
#’#&、#’%&)、柠檬酸( ##%&、#’#&、#′#%&、#’#&、#’%&)和 -.2(##&、
’’%&抗坏血酸 4 #’#&柠檬酸 4 ##%&
()*+,-./ 4 ’#5’,低于单元护色剂 #’&抗坏 血酸处理后的 ##67(图 7)。
组合护色剂将抗坏血酸和柠檬酸降低酶促反应
体系的 89以及与底物的竞争作用,和 ()*+,-./ 对
001中活性因子 :/ 4的鳌合作用以及食盐水降低反
应体系氧溶解量的作用联合起来,发挥出很好的抑
制酶促褐变的效果。另外,在成本上组合护色剂比
单元护色剂较为便宜[’/]。例如,抗坏血酸的单价为
#/;# 元 < =,柠檬酸的单价为 ##>6/ 元 < =,()*+,-./
的单价为 ##5# 元 < =,食盐的单价为 ###/% 元 < =;单
独使用 #′#A5 元,组合使
用 #′’#&柠檬酸 4 ##%& ()*+, -./ 4 ’%&-.2 /?@需要 ##%’ 元,则相对成本下降 了 >%#7&。所以组合护色剂的护色效果比单元护色
剂好,且成本较低。
!%组合护色剂浸泡时间对鲜切雪莲果的影响 图 5 的结果表明,当浸泡时间少于 /#?BC 时,护 色剂抑制褐变的效果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 超过 /#?BC后,浸泡时间的加长对护色效果影响很 不显著。所以,浸泡时间可以控制在 /#?BC左右。 图 5D 浸泡时间对鲜切雪莲果的影响 !& 正交实验确定鲜切雪莲果的最佳护色保鲜工艺
以热烫温度(5%、6#、6%E)、热烫时间(’、/、
>?BC)和浸泡时间(’%、/#、/%?BC)进行三因素三水平
的正交实验。取雪莲果洗净、去皮、切分成大小均匀的
小碎块。称取 6份,每份 ’#=。分别进行 ’至 6号的实
验,每个处理均做 / 个平行实验。分别取出沥干、打
浆、过滤、取汁样品测定其吸光度,取其平均值。
D D 由表 ’ 可知,鲜切雪莲果的最佳护色保鲜工艺
组合为热烫温度 6%E、热烫时间 ’?BC、组合护色剂浸
泡时间 /%?BC,其中因素热烫温度的 F 值最大,表明
热烫温度对于抑制鲜切雪莲果的酶促褐变起着显著
性作用,而组合护色剂起到辅助作用。
’结论 ’(D 食盐水对鲜切雪莲果有护色作用,且食盐水浓度 越高其护色效果越好。一般用 ’&G/&的食盐溶液。 ’!D 由于雪莲果 001 的最适温度为 7#E,因此高温 短时的热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抑制该 001催化的褐变。 ’’D 雪莲果 001 的最适 89 为 ;5,可添加柠檬酸、
抗坏血酸等对雪莲果做酸处理以降低体系的 89,从
而抑制酶促褐变。
!!#
表 ! 正交实验结果直观分析
实验号
热烫温度
(#)
热烫时间
(%&) ’(
! !()*) !(!%&) .(./) !+0!,
1 ! 1(1 鲜切雪莲果的最佳护色保鲜工艺组合为:雪莲
果块热烫处理(2*#,!%&;取出沥干,用保鲜膜密封;放入冰箱中冷藏。
参考文献:
[!]钱林,丁长河,李丽特,蔡丽丽 + 雪莲果的化学组分及其
功能性质[?]+ 食品研究与开发,.//,,.0(,):!0,@!)/+
[.]李卓亚 + 雪莲果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0,2(,9):-.@-1+
[1]李粉玲,蔡汉权,陈艳,袁巧苹 + 火龙果果肉的酶促褐变
及其抑制措施[?]+ 湖北农业科学,.//0,-,(,):222@!//.+
[-]余华,周洪波,何龙海,袁永成,邹善智 + 茄子多酚氧化酶
的酶学特性研究[?]+ 食品科学,.//1,.-(!.):--@-,+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胡飞 + 香蕉多酚氧化酶的
酶学特性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1/(*):*1@*0+
[,]A 7 A 9BA7C(9,? ; ;’DE7C49+8FG HI&JKI> IL MI>NMFG&I>
IO%P
;SJK%J%I&,!22*,-0:.-*@.*,+
[0]张京芳 + 鲜切莲藕酶褐变的控制方法[?]+ 资源开发与市
场,.//*,.!(.):2!@2.+
[)]刘开华,邢淑婕 + 浅析果蔬加工中酶促褐变的控制[ ?]+
信阳农专学报,!220,0(1):.!@.1+
[2]方维明,范明红,仇立亚,杨振泉,汪志君 + 抑制剂与硬化
剂对水煮莲藕褐变及品质的影响[ ?]+ 农业与生命科学,
.//0,.)(-):2/@2-+
[!/]郁志芳,夏志华,陆兆新 + 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
究[?]+ 食品科学,.//*,.,(*):*-@*2+
[!!]孔龙,霍瑞贞 + 多酚氧化酶催化反应的抑制动力学及机
理[?]+ 应用化学,!22-,!!(-):*-@*0+
[!.]曾顺德,张迎君,漆巨容 + 鲜切马铃薯丝褐变抑制剂筛
选[?]+ 食品工业科技,.//,(.):
!!!!!!!!!!!!!!!!!!!!!!!!!!!!!!!!!!!!!!!!!!!!!!!
2/@2!+
(上接第 .1) 页)
图 !/ X Y L(Z1,Z-)的响应面图
为检验 4[9 法的可靠性,采用上述最优提取条
件对胡桃醌进行超声波提取,实际测得的提取率为
/+/))-5,与理论值相比相对误差在 /+1-5左右。因
此,采用 4[9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参数准确可靠,
具有使用价值。
!% 结论
基于实验设计软件 (GQ%T&:7OMGKJ [ILJ\
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关系的回归模型,
经检验证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能够较好地预测
胡桃醌的超声波提取率。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及其等
高线,对影响胡桃醌超声提取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
作用进行探讨,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
!+--F,液料比 !0+0 ] !,超声波功率 11*^,超声温度
-1+)#,在此条件下,胡桃醌的平均提取率为
/+/))-5。
参考文献:
[!]吉林中医中药研究所+ 长白山植物药志(第一版)[A]+
吉林人民出版社,!2).+./1@./*+
[.]彭少麟,邵华 + 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 ?]+ 应
用生态学报,.//!,!.(*):0)/@0)*+
[1]_K<‘H% ^A,BN&HF (B+ 8FG %&F%R%J%I& IL a
A%HKIR%IQ BGJJ,!20)+!0*+
[-]b
[*]张野平,等 + 胡桃醌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抗菌
作用[?]+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
[,]王少东,等 + 核桃楸青果皮抗肿瘤作用的药理研究[ ?]+
辽宁中医杂志,!22/(!!):10@12+
[0]索绪斌,高奎滨,张云凌,王伟明,王喜丽 + 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定青龙衣中胡桃醌含量[?]+ 中药材,.//,,.,(!!):021+
[)]李福荣,史卫锋,程国量,张继燕 + WUB=法测定青龙衣中
胡桃醌的含量[?]+ 药物研究,.//0,-(!.):!,-@!,*+
[2]张富新,陈锦屏,李林强 + 利用超声处理提取皱胃酶的实
验研究[?]+ 农业工程报,.//-,./(1):!*1@!*,+
[!/]何荣海,马海乐,骆新峥 + 条斑紫菜多糖超声提取及其
对 E210 细胞生长抑制影响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