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鹿茸提取物与黑木耳多糖协同作用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全 文 :书第 38 卷 第 6 期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8 No. 6
2010 年 6 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Jun. 2010
鹿茸提取物与黑木耳多糖协同作用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于 伟 王振宇 刘 瑜 周丽萍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 要 为了研究鹿茸提取物与黑木耳多糖复配对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和降血脂作用,用
ALX成功地制造了糖尿病小鼠模型,把鹿茸提取物和黑木耳多糖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分为低、中、高 3 个剂量组,对
建模成功小鼠,每天一次性灌胃,连续灌胃 4 周。试验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能极显著地降低 ALX 糖
尿病小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含量,同时可调节糖尿病小鼠的饮食水平。结果表明鹿茸提取物与黑木耳多糖复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
病小鼠的血糖血脂水平,纠正其脂质代谢紊乱。
关键词 鹿茸;黑木耳多糖;糖尿病;血糖血脂
分类号 TS218
Synergic Effect of Extract from Deer Antler Velvet and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 on Serum Glucose and
Lipid in Diabetic Mice Induced by Alloxan /Yu Wei,Wang Zhenyu,Liu Yu,Zhou Liping(School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P. R. China)/ /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38(6). -101 ~103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ynergic effect of extract from deer antler velvet (EDAV)and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 (AAP)on the serum glucose and lipid in diabetic mice induced by alloxan(ALX). The ALX-in-
duced diabeti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dos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EDAV(1. 6,3. 2,4. 8 mg /
g)and AAP (0. 25,0. 375,0. 5 mg /g). The extracted compounds mixed at a 1∶ 1 ratio were given intragastrically to the
mice once a day for 4 weeks. The levels of serum glucose,total 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s(TG) ,high-density lipo-
protein cholesterol(HDL-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were
assayed.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he model control group,the extracted compounds could not only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glucose and the contents of TC,TG and LDL-C,but also marked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HDL-C. Moreo-
ver,the diet of ALX-induced diabetic mice was adjusted. The extracted compound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levels of ser-
um glucose and liquid and correct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in ALX-induced diabetic mice.
Keywords Deer antler velvet;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Diabetes;Serum glucose and lipid
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h)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aeus)的雄鹿密生茸
毛的未骨化的幼角。鹿茸入药已有 2 000 a的历史,始载于汉代
的《神农本草经》[1]。鹿茸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氨基酸多达
20种、磷脂成分 10种、脂肪酸 9种、蛋白多肽类、激素样物质、生
物胺、硫酸软骨素、前列腺素、核酸以及各种无机元素等[2 -3]。鹿
茸具有抗化学药物损伤、抗溃疡、提高耐力、增强记忆力、抑制单
胺氧化酶活性、抗衰老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4 -11],对心血管
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木
耳目,木耳科,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兼用真菌,黑木耳多糖具有
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增强肠胃功能和
护肝等功效[12]。
国内对鹿茸和黑木耳多糖的降脂作用虽有很多报道[13 -16],
但两者复配对血糖的影响及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脂升高的影响
却未见报道。而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动物模型及临床糖尿病
患者均存在着自由基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互为因
果,并直接影响病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17]。笔者通过建立 ALX
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来研究鹿茸提取物与黑木耳多糖协同降糖
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并发症的调节作用,为糖
尿病的治疗提供理想的药物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第一作者简介:于伟,女,1977 年 12 月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王振宇,教授。
收稿日期:2010 年 3 月 8 日。
责任编辑:戴芳天。
试验动物:昆明小鼠,体质量(25. 0 ± 2. 0)g,♀♂各半,黑
龙江省肿瘤医院实验中心提供。
受试物:马鹿鹿茸提取物,黑木耳(Auriculari-aceae)多糖,
东北林业大学食品科学实验室自制。
主要试剂:四氧嘧啶(ALX) (Sigma 公司)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 - C)试剂盒、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血清总胆
固醇(TC)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 ,胰岛素试剂盒和
尿素氮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主要仪器: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
司) ,DK -98 - 1 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公司) ,
TDL - 5 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酶标仪。
1. 2 方法
1. 2. 1 材料制备
①鹿茸提取物:将鹿茸切成 2 ~ 3 mm 厚度的薄片,然后
在 - 60 ℃条件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24 h,粉碎。加 70%乙
醇,4 ℃浸提 48 h,过滤,离心,浓缩制成冻干粉待用。
②黑木耳多糖:黑木耳粉末利用超临界设备脱脂,利用索
氏提取脱低聚糖,然后进行水浴浸提,提取得到的多糖液用
savage法脱蛋白,双氧水脱色,透析,冻干,得到黑木耳多
糖[18]。
③受试物:把鹿茸提取物和黑木耳多糖按一定比例混合,
该混合物用 EC来表示。
1. 2. 2 动物分组与给药
把 EC分为低(鹿茸提取物为1 . 6mg / g、黑木耳多糖为
0. 25mg /g)、中(鹿茸提取物为 3. 2 mg /g、黑木耳多糖为 0. 375
mg /g)、高(鹿茸提取物为 4. 8 mg /g、黑木耳多糖为 0. 5 mg /g)
3 个剂量组,每天一次性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
等量蒸馏水。连续 4 周,每天测摄食量、饮水量,每周测血糖
1 次,称体质量,并根据体质量调整灌胃量,灌胃期间自由取
食和饮水。
1. 2.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每周同一时间测定小鼠体质量 1 次、测空腹血糖 1 次,
EC灌胃 4 周后,禁食 12 h,眼球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
TG、TC、LDL-C、HDL-C、尿素氮和胰岛素的含量。以上测定
指标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 2.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1. 5 软件中 One-Way ANOVA 进行处理和显
著性分析检验,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 1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饮水量、摄食量及体质量的影响
第一周,各剂量组与基础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3 个
剂量组糖尿病小鼠的饮水量、摄食量均具有极显著(P<0. 01)
差异,表明模型建立成功,而到了第 3、4 周 EC 3 个剂量组与
基础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小鼠的饮水量、摄食量均无显著性
(P>0. 05)差异,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3 个剂量组均可
以极显著(P<0. 01)地减少糖尿病小鼠的饮水量、摄食量,说
明 EC对糖尿病小鼠的饮食水平有调节作用,并且在一定范
围内,剂量越高调节效果越好。
表 1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饮水量、摄食量及体质量的影响
时间 组别 饮水量 /mL·d-1 摄食量 /g·d-1 体质量 /g
第一周 对照组 7. 42±0. 235 5. 67±0. 242 24. 64±1. 122
模型组 10. 45±0. 276b 9. 53±0. 280b 26. 27±1. 121
EC低剂量组 8. 47±0. 336d 8. 88±0. 170cd 25. 83±1. 122
EC中剂量组 8. 02±0. 330d 8. 50±0. 405cd 25. 98±0. 425
EC高剂量组 7. 17±0. 325d 7. 60±0. 345bd 26. 49±1. 124
第二周 对照组 7. 65±0. 242 7. 02±0. 249 25. 74±1. 118
模型组 25. 89±0. 692b 11. 75±0. 424b 25. 59±1. 122
EC低剂量组 7. 72±0. 345d 8. 30±0. 167d 26. 60±0. 112
EC中剂量组 7. 50±0. 363d 7. 17±0. 304d 26. 78±0. 112a
EC高剂量组 6. 79±0. 332d 7. 20±0. 219d 27. 94±0. 103b
第三周 对照组 8. 65±0. 212 7. 35±0. 355 27. 50±0. 112b
模型组 30. 87±0. 304b 13. 65±0. 305b 24. 79±0. 122
EC低剂量组 7. 45±0. 364d 7. 83±0. 223d 27. 55±0. 135b
EC中剂量组 7. 25±0. 303d 7. 43±0. 362d 27. 10±0. 133b
EC高剂量组 6. 20±0. 192d 6. 25±0. 178d 28. 84±0. 142b
第四周 对照组 8. 35±0. 182 8. 43±0. 310 30. 56±0. 141b
模型组 33. 68±0. 432b 14. 17±0. 452b 24. 34±0. 126
EC低剂量组 6. 85±0. 293d 7. 35±0. 214d 27. 91±0. 135b
EC中剂量组 6. 72±0. 208d 6. 55±0. 311d 28. 85±0. 142b
EC高剂量组 5. 72±0. 226d 5. 88±0. 153d 30. 25±0. 145b
注:a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5;b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1;c 为与对照组
比较,P<0. 05;d为与对照组比较,P<0. 01;n=8。
2. 2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由表 2 可见,EC组小鼠的血糖均极显著(P<0. 01)地低
于模型对照组,与试验开始相比,亦出现下降趋势;并且随着
EC剂量的升高,血糖值呈下降趋势,表明 EC 对糖尿病小鼠
具有有效的降糖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高调节效果
越好。
表 2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mmol·L-1
组别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对照组 5. 76±0. 248 6. 02±0. 103 6. 68±0. 234 7. 10±0. 235
模型组 12. 16±0. 518b 12. 26±0. 413b 13. 16±0. 358b 14. 00±0. 427b
EC低剂量组 7. 43±0. 316ad 6. 80±0. 234d 6. 43±0. 216d 6. 13±0. 206d
EC中剂量组 7. 27±0. 263ad 6. 43±0. 216d 6. 27±0. 133d 6. 02±0. 203d
EC高剂量组 6. 53±0. 262ad 6. 14±0. 215d 5. 80±0. 229d 5. 67±0. 183d
注:a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5;b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1;c 为与对照组
比较,P<0. 05;d为与对照组比较,P<0. 01;n=8。
灌胃 1 周后,EC各剂量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与对照组
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 ,而 2 周后,EC各剂量组糖尿
病小鼠的血糖值与基础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 05) ,表明
EC与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之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
2. 3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和尿素氮的影响
由表 3 可见,与基础对照组比,ALX 糖尿病小鼠血清胰
岛素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EC 各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
ALX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P<0. 01) ,并且随着剂量
的增加,胰岛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结果提示 EC对 ALX所致
胰岛 β细胞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表 3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和尿素氮的影响
组别 胰岛素 /U·L-1 尿素氮质量浓度 /mg·L-1
对照组 15. 25±0. 448 7. 73±0. 037
模型组 8. 48±0. 353b 10. 33±0. 243
EC低剂量组 11. 23±0. 462d 8. 78±0. 345c
EC中剂量组 12. 44±0. 561d 7. 00±0. 288c
EC高剂量组 15. 01±0. 171d 6. 93±0. 165d
注:a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5;b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1;c 为
与对照组比较,P<0. 05;d为与对照组比较,P<0. 01;n=8。
与模型对照组比,EC中高剂量组能显著(P<0. 05)降低
ALX糖尿病小鼠的血清 BUN的质量浓度,表明 EC对 ALX所
致的糖尿病的小鼠的尿素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4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由表 4 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EC能显著(P<0. 05)降低
ALX糖尿病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并且随着剂
量的增加,ALX糖尿病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呈
下降趋势,提示 EC对 ALX 糖尿病小鼠并发的高脂血症具一
定的调节作用。
表 4 EC对 ALX糖尿病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mmol·L-1
组别
甘油三
酯浓度
总胆固
醇浓度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浓度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浓度
对照组 1. 69±0. 034 2. 44±0. 112 1. 12±0. 363 1. 11±0. 012
模型组 2. 59±0. 103b 3. 26±0. 152b 1. 38±0. 026 0. 46±0. 013b
EC低剂量组 1. 74±0. 053c 2. 50±0. 125c 0. 89±0. 034d 1. 23±0. 051d
EC中剂量组 1. 38±0. 064c 2. 30±0. 094c 0. 60±0. 022d 1. 32±0. 042d
EC高剂量组 1. 43±0. 033c 2. 15±0. 103c 0. 50±0. 015d 1. 36±0. 057d
注:a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5;b为与模型组比较,P<0. 01;c 为与对照组
比较,P<0. 05;d为与对照组比较,P<0. 01;n=8。
取小鼠 10 只,体质量(25 ±2)g,♀♂各半,分别按人体
(60 kg体质量)每人每天推荐鹿茸摄入量(1 ~ 3 g)、黑木耳多
糖摄入量(15 g)的 120 倍分别用灭菌均生理盐水溶解后等体
积复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24 h 内连续给药 2 次,观察 1
周,小鼠活动良好,无一只死亡,提示 EC 为无毒级产品,口服
安全性好。
3 讨论
鹿茸提取物和黑木耳多糖按一定比例复配可有效降低糖
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危
险性。主要表现为:鹿茸提取物和黑木耳多糖复合物能极显
著(P<0. 01)提高 ALX 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
血糖含量;可以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P<0. 05) ,降低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水平。这表明鹿茸提取物和黑木耳多糖复配可以
通过提高胰岛素水平来降低 ALX糖尿病小鼠血糖,并可通过
降低血清中 TG、TC、LDL-C含量,提高 HDL-C含量来改善糖
尿病小鼠并发的高脂血症,纠正其脂质代谢异常。急性毒性
实验证明其安全、无毒,可以作为天然的降糖因子。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26.
201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8 卷
[2] 李和平.中国茸鹿品种的鹿茸化学成分[J]. 东北林业大学学
报,2003,31(4) :26-28.
[3] 吉静娴,钱璟,黄凤杰,等.鹿茸的活性物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9,30(2) :141-143.
[4] Kang S K,Kim K S,Kim S I,et al. Immunosupperssive activity of
deer antler extracts of Cervus korean Temminck var. mantchuricus
Swinhoe,on type II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J]. In Vitro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2006,42(3) :100-107.
[5] Zhang Z Q,Wang B X,Zhou H O,et al. Purific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peptide from pilose antler of
Cervus nippon Temminck[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1992,
27:321-324.
[6] Sunwoo H H,Nakano T,Sim J S. Effect of water-soluble extract
from antler of wapiti (Cervus elaphus)on the growth of fibroblasts
[J]. Can J Anim Sci,1997,77:343-345.
[7] 陈晓光,常一丁,崔志勇,等.鹿茸提取物对老年小鼠衰老指标
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2) :17-20.
[8] 陈晓光,贾越光,王本祥.鹿茸提取物对老年小鼠单胺氧化酶抑
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 :107-110.
[9] Wang B X,Zhao X H,Qi S B,et al. Effects of repeated adminis-
tration of deer antler(Rokujo)extract on biochemical changes relat-
ed to aging in senescence-accelerated mice[J]. Chem Pharm Bull
(Tokyo) ,1988,36(7) :2587-2592.
[10] Wang B X,Zhao X H,Yang X W,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
hibitor for monoamine oxidase B in the extract from deer antler
(Rokujo) [J]. Journal of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ociety for
WAKAN YAKU,1988,5:116-122.
[11] Wang B X,Zhao X H,Yang X W,et al. Inhibition of lipid per-
oxidation of deer antler (Rokujo)extract in vivo and in vitro[J].
Journal of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ociety for WAKAN-
YAKU,1988,5:123-128.
[12] 曾雪瑜. 黑木耳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J]. 中国药科杂志,
1994,19(7) :430.
[13] 何斌,熊子仙,李本常,等.皱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
食用菌,1998(4) :7.
[14] 周国华,于国萍.黑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
科技,2005(1) :46-48.
[15] 刘秀梅,黄青.鹿茸口服液降低老年肝脏脂肪作用的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 :122-123.
[16] 贾越光,杨波,陈晓光.鹿茸胶囊调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
国药业,2007,16(13) :3-4.
[17] 张晓峰,籍保平.鸡矢藤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
响[J].食品科学,2008,29(1) :292-295.
[18] 朱磊,王振宇.黑木耳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营养
学报,2008,30(4) :

430-432.
(上接 93 页)根据国外相关文献记载,Pontania dolichura
Thomson的虫瘿着生在叶中部,狭长形(香肠形)[8](见图 6)。
比照文献[4]所描述虫瘿为椭圆形、肾形的报道,笔者认为
Pontania dolichura Thomson(柳厚壁叶蜂)在国内并不一定存
在。
图 6 P. dolichura(柳厚壁叶蜂)虫瘿形态
4. 2 柳虫瘿叶蜂与膀胱瘿叶蜂的区别
有报道在新疆发现 Pontania vesicator Bremi-Wolf,取中文
名膀胱瘿叶蜂。国外文献记载,这两个种同属于 vesicator-
group组[1]264,形态特征十分相近,区别它们依据之一是锯鞘。
Veli Vikberg和 Alexey Zinovjev等人描述了它们的区别。柳虫
瘿叶蜂锯鞘背面观窄长,基部略宽,边缘有向后的短白毛,锯
鞘端部下方有长白毛,白毛端部向内侧弯曲。而膀胱瘿叶蜂
锯鞘背面观楔形,边缘无短白毛,锯鞘端部下方长白毛较直
(见图 7)[1]262。文献[5]对膀胱瘿叶蜂相关特征描述是:“锯
鞘背面观基部大,愈向尖端愈细,两侧细毛较直”。这与 Pon-
tania vesicator Bremi-Wolf的特征基本一致。
图 7 锯鞘背面观
4. 3 柳虫瘿叶蜂与垂柳瘿叶蜂(Pontania sp.)
由于国内关于垂柳瘿叶蜂的报道种名未定,无法详细比
较,只能依据国内相关报道来分析说明与本种不同之处。一
是产卵特性不同:柳虫瘿叶蜂是将卵产在柳树小枝新发且未
展开的叶卷内,叶卷展开后为叶背面,产卵部位主叶脉与叶缘
之间,卵期便形成虫瘿。而文献[6]报道:成虫停留在柳叶正
面,把产卵器插入叶片主叶脉内产卵一粒。初孵幼虫在原地
取食叶肉,保留上下表皮,取食部位组织肿起出现畸形,很快
便形成虫瘿,这与柳虫瘿叶蜂产卵特性明显不同。二是,文献
[6]中垂柳瘿叶蜂形态图所示,长毛长满整个锯鞘,而柳虫瘿
叶蜂的长毛生长在锯鞘端部。
5 结束语
柳虫瘿叶蜂由笔者于 1987 年在吉林省延吉市首先发现,
后由叶蜂分类专家定名,为国内新纪录种。笔者多年对其分
类特征、生物学特性跟踪研究,成功地对该种隐蔽性昆虫进行
人工饲养,查清了生活史、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对相关
报道种进行了区别分析,在 2006 年又发现雄成虫及交尾现
象。目前雌成虫标本存于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
究所,雄成虫由笔者自存。
致谢:研究中得到黄孝运、周淑芷、张培义、Tommi Nyman
和 Alexey Zinovjev的帮助,一并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Vikberg V,Zinovjev A. On the taxonomy and the host plants of
North European species of Eupontania (Hymenoptera:Tenthredini-
dae:Nematinae) [J]. Beitr Ent,2006,56(2) :239-268.
[2] Nyman T,Farrell B D. Larval habits,host-plant associations,and
speciation in nematine sawflies (Hymenoptera:Tenthredinidae)
[J]. Evolution,2006,60(8) :1622-1637.
[3] 李晓东,吕利华,张孜,等.寄生柳虫瘿叶蜂球孢白僵菌的研究
初报[J].森林病虫通讯,1994(2) :18-19.
[4] 何成云,朱林科,董守莲,等.柳厚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J].青海农林科技,1997(4) :23.
[5] 张百仁,王昭英,徐毅,等.膀胱瘿叶蜂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
Forest Pest and Disease,2000(1) :30-32.
[6] 徐公天,乔上力,盛瑞芳,等.垂柳瘿叶蜂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
法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99(1) :23-25.
[7] 肖刚柔,黄孝运,周淑芷,等. 中国经济叶蜂志[M]. 杨凌:天则
出版社,1991.
[8] Nyman T,Widmer A,Roininen H. Evolution of gall morphology
and host-plant relationships in willow-feeding sawflies (Hymenop-
tera:Tenthredinidae) [J]. Evolution,2000,54(2) :526-533.
301第 6 期 于 伟等:鹿茸提取物与黑木耳多糖协同作用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