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全 文 :作者简介:刘姝(1987 -) ,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学。 收稿日期:2012 - 08 - 17
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刘 姝1 王 渊1 方 佳2 刘冬志1 韩丽丽1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2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以新鲜的天山雪莲果为材料,研究了多酚氧化酶( PPO) 的最适 pH、最适温度,拟合了米氏方程并求得了 Km、
Vmax,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对 PPO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 pH 为 6. 5,最适温度为
45℃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 = 0. 061mol /L,Vmax = 776. 4U /min·g;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 PPO 的抑制作用大
小为: NaHSO3 ﹥ L - cys﹥ Vc﹥柠檬酸。
关键词: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褐变;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Q949. 783.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731(2012)17 - 37 - 04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Yacon
Liu Shu1 et al.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Key Laboratory of Oasis E-
cology,Education Ministry,Urumqi 830046,China)
Abstract:In this study,with fresh material of Tianshan Yacon ,The optimum polyphenol oxidase (PPO) ,optimum pH,op-
timum temperature,the fitting of the Michaelis - Menten equation and obtained the Km and Vmax,and explore the different
inhibitionagents on PPO activity. Using catechol as substrate,the Km and Vmax were 0. 061mol /L,776. 4U /g·min respec-
tively. The four inhibitor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inhibiting enzymatic browning and the inhibiting effect are as follow:citric
acid > L - cysteine > ascorbic acid > acetic acid.
Key words:Tianshan Yacon;Polyphenol oxidase ;Browning ;Inhibitors
天山雪莲果为菊科,葵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像
蕃薯,果肉汁多而晶莹剔透,口感甘甜爽脆,属低热量食
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钙、镁、铁、锌、钾、硒等微量元素。
具有促消化、调理胃肠道、控制胆固醇和糖尿病、通便、降
火清毒、防治面疱、提高免疫力等优点。天山雪莲果含有
一种化学成分———单宁,又称鞣质。天山雪莲果在受到机
械损伤或其它极端环境下很容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天山
雪莲果的运输、储藏及深加工等。多酚氧化(polyphenolox-
idase,PPO)是引起果蔬褐变的关键酶类,它可催化内源性
酚类物质氧化生成醌,醌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作用生成
高分子络合物,从而导致褐色素的生成[1 - 2]。因此研究天
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对指导天山雪莲果
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研究分析天山雪莲果中 PPO 的热稳定性以及
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浓度与 PPO 活性的关系,并考察
了几种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天山雪莲果加工过
程中防止褐变、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和试剂 新鲜天山雪莲果、磷酸二氢钠、磷
酸氢二钠、邻苯二酚、L -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亚
硫酸氢钠。
1. 2 主要仪器设备 高速冷冻离心机 TCL - 20M(长沙
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分光光度计 722 -可见分光
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 ;水浴锅 DK - S24 型(上
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分析天平 AUY220 型;磁力搅
拌器 90 - 3型(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 3 实验方法
1. 3. 1 天山雪莲果 PPO 粗酶液的制备及 PPO 活性和热
稳定性的测定 取新鲜天山雪莲果去皮,精确称取 10g,迅
速放入 4℃预冷的研钵中按照 1∶ 5(W/V)依次加入预冷的
磷酸缓冲液(pH6. 8)60mL、2% PVPP研磨 3min成匀浆,充
分混合,转入离心管中,4℃,10000r /min 离心 15min,倾出
上清液置 4℃冰箱中静止 30min后,低温搅拌透析 24 h,期
间不断更换外液 5 次。将袋内液全部密封,4℃ 保存
备用[3]。
以 2. 90mL pH6. 8 的磷酸缓冲液和 0. 1mL 0. 1mol /L
的邻苯二酚溶液为底物,35℃预热 5min 后,加入 0. 02mL
酶液,于最大吸收波长 410nm处测定 OD值。酶活力单位
73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2,18(17)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2.17.083
定义: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值每分钟增加 0. 01 所需要的
酶量定义为一个活力单位[2]。那么 PPO 反应进程曲线是
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读数间隔为
30s,直至增长变缓)制作反应进程曲线,确定反应时间。
PPO热稳定性的测定是在 0 ~ 5min 内(0,1,2,3,4,5min)
分别测定 60,70,80,90℃时各自的光吸收值,以时间为横
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作图[6]。
1. 3. 2 温度、pH、不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取
11个试管,加入缓冲液各 2. 9mL保温 10min,然后再分别加入
0. 1mL邻苯二酚溶液,加入 0. 02mL 酶液,在 20,25,30,35,40,
45,50,55,60,65,70℃条件下测定吸光值,制作温度和 PPO活
性的关系曲线,确定最佳酶促反应温度。
取 10 个试管,加入 pH为 3. 5,4. 0,4. 5,5. 0,5. 5,6. 0,
6. 5,7. 0,7. 5,8. 0 的磷酸缓冲液各 2. 9mL 保温 10min,然
后再分别加入 0. 1mL邻苯二酚溶液,分别加入 0. 02mL酶
液在最佳温度下测定吸光值,制作 pH和 PPO活性的关系
曲线,确定最佳酶促反应 pH[4 - 5]。
在 35℃,pH6. 0 条件下测定底物浓度分别为 0. 02、
0. 05、0. 1、0. 2、0. 3、0. 4、0. 5、0. 6mol /L 时的吸光度,制作
不同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拟合各直线斜率,即
为反应初速度,计算 Vmax和 Km
[8]。各反应体系中分别加
入不同浓度的 L -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及柠
檬酸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为对照,测定 PPO 活性,以
对照试验数据为 PPO的 100%相对活力,计算各抑制剂和
激活剂的抑制百分比[9 - 10]。
1. 3. 3 酶浓度与 PPO 活性的关系 取 0. 1ml 0. 1mol /L
邻苯二酚溶液,2. 8mL 0. 05mol /L pH6. 0磷酸盐缓冲液,再
分别取 0. 005、0. 01、0. 02、0. 025、0. 03、0. 05、0. 07、0. 09mL
的 PPO粗酶液,用蒸馏水补充至相同体积,在 35℃水浴中
保温 10min,测定 PPO的活性[7]。
2 结果与分析
2. 1 酶反应时间的确定
图 1 酶活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从图 1 可以看出,天山雪莲果中的 PPO 反应速度在
2min内几乎呈直线上升,随后反应速度变慢。为了正确
测定酶促反应速度并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就必须测定酶
促反应初期时的速度,即反应初速度。本实验选择在
2min内测定酶活。
2. 2 酶液浓度与 PPO 活性的关系
图 2 酶液浓度与酶活的关系
如图 2 所示,当加酶量小于或等于 0. 03mL时,酶活随
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加酶量大于 0. 03mL 时,酶活变
化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酶的作用产物对酶产生反馈抑制
作用的结果,或与提取的 PPO纯度有关[11]。
2. 3 pH 对 PPO 活性的影响
图 3 pH对酶活的影响
由图 3 可以看出,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 pH 非常敏
感,其作用最适 pH 为 6. 5,pH ≤3. 5 或 pH ≥8 都没有活
性,酶活性在 pH 值 3. 5 ~ 6. 5 区间随 pH 增加而不断上
升,在 pH6. 5 ~ 8 则随 pH 增加而不断下降。与雪梨果肉
PPO最适 pH6. 4[12]、山药 PPO 最适 pH6. 0[13]、芒果 PPO
最适 pH6. 8[14]、桃杷果实 PPO 最适 pH6. 3[15]相比都很接
近,但紫甘薯 PPO的最适 pH 为 4. 0[16],说明果蔬 PPO 最
适 pH多在 6. 5波动,但不同植物最适 pH是有区别的。
2. 4 温度对 PPO 活性的影响 由图 4 可见,在 40 ~ 55℃
条件下,天山雪莲果 PPO 活性较高,45℃时其活性最高,
45℃为天山雪莲果 PPO 的最适温度。低于 40℃或高于
55℃时 PPO活性都逐渐下降。李晓莉、沈金玉等人研究
山药 PPO 特性时得出 PPO 随着温度增加,蛋白质分子的
热运动增强,促进多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导致蛋白分子
83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2,18(17)
破坏,使得 PPO变性[13]。段玉权、董维等人研究中华寿桃
PPO最适温度为 55℃[17],庞学群、段学武等人研究荔枝果
皮 PPO最适温度为 35℃[18],而高路等人研究紫甘薯 PPO
最适温度为 15℃[16],这说明不同果蔬其 PPO 最适反应温
度有所不同。
图 4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2. 5 底物浓度与 PPO 活性的关系 在 45℃、pH 6. 5 条件
下测定底物(邻苯二酚)浓度分别为 0. 02、0. 05、0. 1、0. 2、
0. 3、0. 4、0. 5、0. 6mol /L 时,不同底物浓度时产物吸光度随
时间的变化,并分别拟合所得直线斜率即为反应初速度
V0,如图 5所示。作出反应初速度 V0 随邻苯二酚浓度的
变化曲线,如图 6 所示。在底物浓度小于 0. 05mol /L 时,
PPO活性与底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当底物浓度大于
0. 3mol /L时,PPO活性增加开始变得缓慢,不再呈线性关
系。根据 Lineweaver - Burk 方程 1 /V = (1 /[S])Km /Vmax
+ 1 /Vmax,以 1 /V为纵坐标,1 /[S]为横坐标作图,见图 7,
拟合直线相关系数达到 0. 9938,可见天山雪莲果 PPO 的
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根据直线斜率和截
矩可求得该反应的米氏常数 Km = 0. 061mol /L,最大反应
速度 Vmax = 776. 40U /g·min,相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V =
776. 4[S]/(0. 061 +[S])。Km 值越小,说明达到最大反
应速度一半时所需底物浓度就越少,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就
越大,反之亦然。
图 5 不同底物浓度对应的反应初速度
注:◆0. 02mol /L v = 0. 013OD /min;+ 0. 3mol /L,v = 0. 047 OD /
min;■0. 05mol /L,v = 0. 0215 OD /min;●0. 4mol /L ,v = 0. 0465 OD /
min;▲0. 1mol /L,v = 0. 030OD /min;﹡ 0. 5mol /L ,v = 0. 049 OD /min;
× 0. 2mol /L,v = 0. 0385 OD /min;﹦ 0. 6mol /L,v = 0. 052 OD /min。
图 6 底物浓度与酶活的关系
图 7 1 /V - 1 /S
2. 6 抑制剂对 PPO 活性的影响 由图 8、9 可以看出,
Vc、L - cys、NaHSO3 以及柠檬酸对天山雪莲果 PPO 活性
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 NaHSO3 和 L - cys的抑制效果
要好于柠檬酸和 Vc。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这 4 种抑制
剂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NaHSO3 > L - cys > Vc >
柠檬酸。NaHSO3 的抑制机理目前尚不清晰,一般认为一
方面是由于 SO2 的还原作用,将中间产物邻二醌还原;另
一方面是 SO2对酶的直接抑制作用
[11]。虽然 NaHSO3 对
PPO活性抑制明显,但由于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禁止在腌制
菜中添加亚硫酸盐,所以不常用。L -半胱氨酸对多酚氧
化酶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它能还原多酚氧化酶作用所
产生的醌。由图 7 可知,Vc 对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也
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 Vc 浓度的加大,多酚氧化酶
活性逐渐下降,Vc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是因为 Vc不
仅是多酚氧化酶辅基铜离子的螯合剂,而且也是多酚氧化
酶作用底物的竞争性抑制剂。此外,Vc 还可以还原多酚
氧化酶作用所形成的醌[18]。Vc 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
生素,食用安全,因此,Vc 是目前防止多酚氧化酶酶促褐
变的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物质,作为果蔬的防褐变剂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柠檬酸主要是提供酸性环境,使 PPO
偏离其最适 pH,同时柠檬酸的三个羧基能够鳌合 PPO 中
的铜离子。
9318 卷 17 期 刘姝等 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图 8 Vc、亚硫酸氢钠、L -半胱氨酸对酶活的影响
图 9 柠檬酸对酶活的影响
3 结论
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反应的初速度在 2min内呈线
性增加;最适 pH为 6. 5;最适温度为 45℃;天山雪莲果多
酚氧化酶动力学研究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动力
学方程为:V = 776[S]/(0. 061 +[S])。Km = 0. 061mol /
L,Vmax = 776Umin·g。不同抑制剂对天山雪莲果多酚氧
化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
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NaHSO3 > L - cys > Vc >柠檬酸。
参考文献
[1]詹嘉红 . 枇杷果实酶促褐变控制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20(4) :49 - 51.
[2]许正虹,刘璇,高彦祥 . 紫甘薯多酚氧化酶性质研究[J]. 食品与
发酵工业,2006,32(8) :18 - 22.
[3]宋莲军,唐贵芳,赵秋艳,等 . 富士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及特
性的研究[J]. 河南科学,2009,4(78) :789 - 792.
[4]唐小俊,张名位,池建伟 . 苦瓜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J]. 广东农
业科学,2006(11) :89 - 91.
[5]张洪,黄建韶 . 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J]. 研究
与探讨,2002,23(4) :79 - 81.
[6]赵东海,张建平,侯菊花 . 蘑菇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J]. 食品与机械,2004,20(5) :12 - 15.
[7]朱凤妹,杜 彬,任学军 . 不同储藏时间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特性
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08,4(1) :125 - 127.
[8]汤凤霞,魏好程,曹禹 . 芒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2) :156 - 158.
[9]连毅,乔旭光 . 大蒜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7,28(11) :290 - 293.
[10]顾林,鲁茂林,姜军 . 山药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及褐变控制研
究[J]. 食品与机械,2006,22(6) :26 - 29.
[11]陈艳乐,申秀英 . 薯蓣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J]. 食品科
学,2003,24(10) :59 - 61.
[12]李桂琴,刘坤,张玉星 . 雪梨果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与纯
化[J]. 食品科学,2007,28(12) :297 - 299.
[13]李晓莉,沈金玉,黄家音 . 山药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J]. 精细
化工,2005,22(7) :527 - 529.
[14]汤凤霞,魏好程,曹禹 . 芒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研究
[J]. 食品科学,2006,27(12) :156 - 158.
[15]詹嘉红 . 桃杷果实酶促褐变控制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20(40) :49 - 51.
[16]高 路 . 紫甘薯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
报,2009,23(5) :80 - 82.
[17]段玉权,董维,张明晶,等 . 中华寿桃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3) :795 - 799.
[18]庞学群,段学武,张昭其,等 . 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部
分酶学性质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5) :449 -
454. ( 责编: 施婷婷)
(上接 4页)略和农业品牌化趋势要求,加大农产品区域品
牌建设力度势在必行。今后应该继续发展“一村一品”,
加大品牌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品牌营销的专业化指导,
重点建设好区域品牌。除了在建设主体、运行模式和发展
模式方面努力之外,还应抓好农产品的区域品牌保护与传
播推广工作。主要保护措施应包括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原
产地注册、地理标志认证,实施行业准入制度,制定产品技
术质量标准等。主要的品牌传播推广措施可采取举办农
事节庆活动、参加农产品品牌评选和进行整合营销传
播等。
参考文献
[1]胡晓云,陆琪男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中国方法———首届
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话录[J]. 中国广告,2010(3) :
133 - 136.
[2]王志刚,谭梦琳,包书政 . 日本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制度及其启
示[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 :63 - 67.
[3]叶辉 . 农产品也要牌子货[N]. 光明日报,2010 - 11 - 17.
[4]周琳和夏先清 . 做大特色产业做强品牌农业[N]. 经济日报,
2011 - 05 - 18.
[5]李佑民 .“汉中仙毫”入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
[N]. 陕西日报,2010 - 08 - 18.
[6]徐颖 .“紫阳富硒茶”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N].
陕西日报,2010 - 01 - 12.
[7]郑秋锦,许安心,田建春 . 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研究[J]. 科技和
产业,2007,7(11) :63 - 66. ( 责编:陶学军)
04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