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一枝蒿中木犀草素和一枝蒿酮酸的含量



全 文 :[ 收稿日期]  2008-09-22
[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0711105)
[ 通讯作者]  *顾政一 , Tel:13899857669;E-mail:zhengyi @xj.
cninfo.net
·质量标准·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一枝蒿中木犀草素
和一枝蒿酮酸的含量
张 洁1 ,顾政一2* ,何承辉2
(1.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省部共建教育重点实验室 ,新疆 石河子 832002;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 摘要]  目的:建立新疆一枝蒿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与一枝蒿酮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
相色谱法测定 , Shim packODSC18(4.6 mm×250 mm , 5μm);甲醇-0.4%磷酸(45∶55), 检测波长 350 nm , 该条件下测定木犀草素;
检测波长 241 nm , 该条件下测定一枝蒿酮酸。结果:木犀草素在 12.80~ 51.20 μg·mL-1范围内 , 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具有良好线
性关系 , r=0.999 8 , 平均回收率为 99.92%(n =9);一枝蒿酮酸在 9.72~ 77.76 μg·mL-1范围内线形关系也良好 , r=0.999 3 , 平
均回收率为 99.82%(n =9)。结论:本法专属性强 ,操作简便 , 结果准确。适用于检测新疆一枝蒿中木犀草素和一枝蒿酮酸的
含量。
[ 关键词]  一枝蒿;木犀草素;一枝蒿酮酸;含量测定
[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5-9903(2009)04-0001-04
Determination of Luteolin and Rupestonic Acid in Artemisia rupestri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ZHANG Jie
1 , GU Zheng-yi2* , HE Cheng-hui 2
(1.TheKey Laboratory of Xinjiang Phytomedicine Resourse , pharmacy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
Shihezi 832002 , China;2.Xinjia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 Urumqi 830002 ,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To develop an HPLC method for detecting luteolin and rupestonic acid , two ke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rupestis L.Method:A Shim-pack ODSC18 column (4.6 mm×250 mm , 5 μm)was used.The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0.4%phosphoric acid(45∶55).The detection wavelengths were at 350 nm for luteolin , and
241 nm for rupestonic acid , respectively.Result:For luteolin , the linearity was obtained over the range of 12.80 ~ 51.20
μg·mL-1 with r=0.999 8.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92%(n=9);for rupestonic acid , the linearity was obtained
over the range of 9.72 ~ 77.76 μg·mL-1 with r =0.999 3.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82%(n =9).Conclusion:
The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simple , rapid , and reliabl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luteolin and rupestonic acid in
Artemisa rupestis.
[ Key words]  Artemisia rupestis L.;luteolin;rupestonic acid;determination
  新疆一枝蒿(Artemsia rupestris L.)系菊科植物 ,是
维吾尔医常用药材 , 维吾尔语称“一孜乎艾曼尼” 。具
有解毒 、抗过敏 、抗菌 、抗病毒及保肝等功效 , 临床上
常用于感冒 、荨麻疹 、咽炎 、扁桃体炎 、肝炎等疾病的
治疗 ,其中对感冒和肝炎的疗效更为显著[ 1 ~ 3] 。
·1·
第 15卷第 4 期
2009年 4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15 , No.4
Apr., 2009
DOI :10.13422/j.cnki.syf jx.2009.04.005
一枝蒿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一枝蒿酮
酸)和黄酮(木犀草素及紫花牡荆素)。酮酸作为一
枝蒿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其药理作用与一枝蒿全草
功能主治相关 ,具有抗病毒 、抗过敏等作用[ 3] 。新疆
药物研究所已对一枝蒿酮酸进行了分离及结构鉴
定。黄酮作为一枝蒿中另一主要有效成分 ,其也具
有抗菌 、抗氧化 、抗病毒的药理作用[ 2 , 4] 。为控制本
品质量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新疆一枝
蒿中木犀草素和一枝蒿酮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为进
一步开发利用一枝蒿提供实验依据 。
1 仪器与试药
  ACS-30A电子分析天平(34073556 ,上海友声衡
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
限公司 BS110S);SPD-10AVP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
本岛津制造所),包括 LC-10ATVP 二元高压泵 ,SPD-
10AVP紫外检测器 ,CTO-10ASVP 柱温箱 ,SCL-10AVP
系统控制器;LibrorAEG-20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制造
所);Millipore simplicity-185超纯水器(美国密理博公
司)。
  一枝蒿药材产地为新疆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药物研究所张彦福研究员鉴定为菊科植物一枝蒿
Artemsia rupestris L.的全草 ,生产批号 20070108;木犀
草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批号:
111520-200504);一枝蒿酮酸对照品(中国科学院新
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批号:030401);甲醇为美国
Fisher公司产色谱纯;水为双蒸水;其它试剂均为分
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5 ~ 6]  采用 Shimpack ODSC18柱 (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45∶
55),检测波长 λ1 =350 nm ,该条件下测定木犀草素;
检测波长 λ2 =241 nm ,该条件下测定一枝蒿酮酸;柱
温:35 ℃;流速:1.0 mL·min-1 。进样量为 10 μL。木
犀草素 、一枝蒿酮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33 min左右
和14 min左右。按上述条件获得的对照品 、样品核
对色谱图见图 1 ~ 4。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 ~ 6]  木犀草素对照品溶
液的制备方法 用减重法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
3.2 mg ,加甲醇制成每 1 mL含木犀草素 0.064 mg 的
溶液 ,摇匀 ,作为木犀草素对照品贮备溶液(64 μg·
mL
-1)。吸取 25 mL 木犀草素对照品贮备溶液至 50
mL 容量瓶中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制
图 1 木犀草素对照 
图 2 一枝蒿中木犀草素含量测定 
图 3 酮酸对照图 
图 4 一枝蒿中酮酸含量测定 
得木犀草素对照品溶液(32μg·mL-1)。
  一枝蒿酮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用减重法
精密称取一枝蒿酮酸对照品 4.86 mg ,置 25 mL 量瓶
中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制得一枝蒿
酮酸对照品贮备溶液(194.4 μg·mL-1)。再吸取 1
mL一枝蒿酮酸对照品贮备溶液至 10 mL 容量瓶中 ,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制得一枝蒿酮酸
对照品溶液(19.44 μg·mL-1)。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一枝蒿粉碎(过 60 目
筛),精密称取 2.0 g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纯
甲醇25 mL ,称定重量 ,加热回流提取 1 h ,放置至室
·2·
第 15卷第 4 期
2009年 4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15 , No.4
Apr., 2009
温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
过 ,取续滤液 ,过 0.45μm 微孔滤膜 ,即得 。
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木犀草素对
照品贮备液(0.064 mg·mL-1)2.0 , 3.3 ,5.0 , 6.5 , 8.0
mL 置 10 mL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制成
含木犀草素为 12.80 ,21.12 , 32.00 , 41.60 , 51.20 μg·
mL
-1的对照品溶液 。从中分别精密吸取10μL ,注入
液相色谱仪 ,记录峰面积 ,以进样浓度 C(μg·mL-1)
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回归 ,得标准曲线方
程为:A=392 87C+5 183.1 , r =0.999 8。结果表
明 ,在 12.80 ~ 51.20μg·mL-1范围内 ,木犀草素峰面
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再精密吸取上述一枝蒿酮酸对照品贮备液
(0.194 4 mg·mL-1)0.5 , 1.0 , 1.5 , 2.0 , 4.0 mL 置 10
mL 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制成含一枝蒿
酮酸为 9.72 , 19.44 , 29.16 , 38.88 , 77.76 μg·mL-1的
对照品溶液。从中分别精密吸取 10μL ,注入液相色
谱仪 ,记录峰面积 ,以进样浓度 C(μg·mL-1)为横坐
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回归 ,得标准曲线方程为:
A =30 125 C +285 41 , r =0.999 3。结果表明 , 在
9.72 ~ 77.76μg·mL-1范围内 ,一枝蒿酮酸峰面积与
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照“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
液 1 份 ,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 5 次 , 每次
10 μL ,测定其峰面积 , 计算木犀草素的平均值为
1 388 043 ,RSD=0.50%(n=5);一枝蒿酮酸的平均
值为1 189 176 ,RSD=2.56%(n=5)。
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溶液 ,每隔 1 h
进样 1次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记录木犀草素 、一枝蒿
酮酸的峰面积 ,结果表明木犀草素 、一枝蒿酮酸在
12 h内稳定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一枝蒿药材 ,照“2.3”项
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 5 份 ,在上述色谱条件
下连续进样5次 ,每次 10μL ,测定其峰面积 ,计算木
犀草素的平均值为1410 225 , RSD=1.23%(n =5);
一枝蒿酮酸的平均值为1 201 443 , RSD=2.52%(n=
5)。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一枝蒿样品
粉末 9份 ,精密加入一定量木犀草素 、一枝蒿酮酸对
照品 ,按 2.3下方法操作制备供试品溶液 ,照上述高
效液相色谱条件测定 ,结果木犀草素的平均加样回
收率为 99.92%, RSD为 0.07%(n =9);一枝蒿酮酸
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82%, RSD为 0.41%(n =
9)。结果见表 3和表 4。
表 3 木犀草素的加样回收率
n
取样量
(g)
加入量
(mg)
测定量
(mg)
回收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平均回收
率(%)
RSD
(%)
0 1.002 6 — 0.432 7 — —
1 0.999 8 0.192 0.623 8 0.192 3 100.15
2 1.0028 0.192 0.6250 0.1922 100.08 99.99
3 1.0014 0.192 0.6237 0.1915 99.73
4 1.0077 0.448 0.8860 0.4511 100.69
5 1.0053 0.448 0.8819 0.4480 99.99 99.94 99.92 0.07
6 0.9991 0.448 0.8753 0.4441 99.14
7 1.0023 0.576 1.0066 0.5740 99.65
99.85
8 1.0029 0.576 1.0087 0.5758 99.97
9 1.0002 0.576 1.0072 0.5755 99.91
表 4 一枝蒿酮酸的加样回收率
n
取样量
(g)
加入量
(mg)
测定量
(mg)
回收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平均回收
率(%)
RSD
(%)
0 1.002 6 — 0.409 4 — —
1 0.999 8 0.194 0.622 6 0.193 6 99.61
2 1.002 8 0.194 0.616 5 0.195 5 100.56 99.51
3 1.001 4 0.194 0.610 8 0.191 2 98.35
4 1.007 7 0.583 0.998 4 0.580 7 99.57
5 1.005 3 0.583 1.006 5 0.581 5 99.71 99.66 99.82 0.41
6 0.999 1 0.583 0.998 4 0.581 4 99.69
7 1.002 3 0.972 1.396 6 0.973 0 100.10
100.30
8 1.002 9 0.972 1.390 2 0.977 2 100.54
9 1.000 2 0.972 1.409 6 0.974 0 100.21
2.9 药材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
对照品溶液各 10 μL ,按上述色谱条件 ,以外标一点
法计算样品中木犀草素 、一枝蒿酮酸的含量 , 3批样
品测定结果 ,木犀草素含量分别为0.435 8 ,0.434 0 ,
0.431 5 mg·g-1(n =3);一枝蒿酮酸含量分别为
6.347 4 ,6.334 8 ,6.351 7 mg·g-1(n=3)。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由于新疆一枝蒿的药材含
量测定方法在《中国药典》及《维吾尔药分册》中均无
记载 ,因此含量测定方法由我们自己建立 ,并进行了
方法学考察 。本实验比较了甲醇-水 、乙腈-水 、甲醇-
磷酸 、乙腈-磷酸 、甲醇-甲酸 、乙腈-甲醇-磷酸系统及
梯度洗脱条件下对一枝蒿药材中木犀草素 、一枝蒿
酮酸分离度及含量高低的影响[ 4 ~ 6] ,结果发现采用
甲醇-0.4%磷酸(45∶55)作流动相时 ,双波长法测定
·3·
第 15卷第 4 期
2009年 4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15 , No.4
Apr., 2009
   
药材中的木犀草素和一枝蒿酮酸 ,二者的保留时间
适中 ,考虑到色谱峰的分离度 、理论板数及对称性等
色谱参数均符合要求 ,最终确定的流动相为:甲醇-
0.4%磷酸(45∶55)。
3.2 提取溶剂的选择 参阅相关文献 ,比较了一枝
蒿药材在不同提取溶媒中的提取效果 ,实验中分别
采用水提取 、30%甲醇提取 、50%甲醇提取 、70%甲
醇提取 、纯甲醇回流提取 1 h ,结果发现一枝蒿药材
在用纯甲醇回流提取 1 h 后 ,所测得的木犀草素和
一枝蒿酮酸含量较高 。
3.3 提取时间的选择 本文药材处理比较了超声 、
回流两种提取方法对木犀草素 、一枝蒿酮酸含量高
低的影响 ,选定提取时间条件分别为 30 min , 45 min ,
1 h ,2 h ,结果表明以纯甲醇回流提取 1 h为宜。
本实验探索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 、双波长法
同时测定一枝蒿药材中木犀草素和一枝蒿酮酸的含
量 ,方法简便 、可行 ,可以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方
法 。
[参考文献]
[ 1]  阿丽艳 , 古力米热.维吾尔药一枝蒿的应用简介[ J] .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2004 , 10(4):19.
[ 2]  王 燕 , 吐尔洪.阿西木 , 堵年生.新疆一枝蒿化学成
分的研究[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4 , 27 (4):361-
363.
[ 3]  梁永红 , 谭 英 , 孙 颖.一枝蒿的药理研究进展[ J] .
新疆中医药 , 2005 , 23(2):67-68.
[ 4]  马雁鸣 , 赵 芸 ,吴 韬.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制备一枝
蒿酮酸对照品[ J] .中草药 , 2005 , 36(7):1002-1004.
[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S] .一部 ,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184.
[ 6]  邸多隆 ,王 帅 , 马 潇 , 等.HPLC 测定独一味叶中木
樨草素的含量[ J] .中成药 , 2005 , 27(5):581.
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紫苏叶挥发油
微乳中百秋李醇的含量
孙立亚 ,易 红 ,高 进 ,杨 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 摘要]  目的:建立广藿香紫苏叶挥发油微乳中百秋李醇的GC 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从微乳中提取挥
发性成分 ,用 GC法测定挥发油微乳中百秋李醇的含量。色谱条件:HP-5 色谱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气化温度为 270 ℃;检测
器温度为 280 ℃;分流比为 20∶1;流速为 1 mL·min-1 。结果:表明百秋李醇在0.406 4 ~ 4.876 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回
归方程为 Y=0.589 04X-0.021 4 , r=0.999 8 , 平均回收率为 97.10%(n=5)。结论:方法准确可靠 ,重复性好。可用于挥发油
微乳中百秋李醇的含量测定。
[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微乳;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百秋李醇
[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5-9903(2009)04-0004-03
Determination of Patchouli Alcohol in Microemulsion of volatile oils
of Cablin Patchouli Herb and Perilla Leaf by GC
SUN Li-ya ,YI Hong , GAO Jin , YANG Hua*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 Beijing 100700 , China)
[ 收稿日期]  2008-11-18
[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808-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95)
[ 通讯作者]  *杨华 , Tel:(010)84017310 , E-mai l:yanghua2796@sina.com
·4·
第 15卷第 4 期
2009年 4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15 , No.4
Apr.,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