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5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郝利民1 , 2 邓桂芳1 李 政1 , 2 孙金旭1 孙艳芳1
高 红3 杨则宜3 贾士儒1
1(天津科技大学生化工程研究室 ,天津 , 300222)
2(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北京 , 100010) 3(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 北京 , 100029)
摘 要 研究了 V B
1
、α-萘乙酸 、油酸 、羧甲基纤维素钠 、L-谷氨酸 5 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
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当 VB
1
的添加量为 0.5 mg/ L , α-萘乙酸的添加量为 0.2 mg/ L , 油酸浓度为
0.1%,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 0.6%, L-谷氨酸的添加量为 1 000μg/ L 时均能明显促进菌丝
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裂褶菌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具有正相关性。
关键词 裂褶菌 , 多糖 ,生物量 , 菌丝
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
收稿时间:2004-03-24
裂褶菌(Schizophyl lum commune Fr),别
名白参 、树花 ,属担子菌纲 、伞菌目 、白蘑科 、裂
褶菌属的高等真菌[ 1] 。裂褶菌发酵液中含有
丰富的免疫性多糖 、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等[ 2] 。裂褶菌胞外多糖是一种特有
的 、稳定的 、电中性的多糖[ 3] ,在调节免疫 、抗
肿瘤 、抗辐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根据此
类食用真菌的营养生理特性 ,某些生长因子 、脂
肪酸对其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具有促进
作用。文中探讨了 VB
1
、α-NAA 、油酸 、CMC 、L-
谷氨酸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
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 株
裂褶菌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保藏。
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g/ L):马铃薯 200.0 ,葡萄糖
20.0 , MgSO4 ·7H2O 1.5 , KH2PO4 , 3.0 , VB
1
0.01 ,琼脂 20.0 , 20%的土豆汁配制。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 30.0 , 黄豆粉
10.0 ,酵母膏 1.0 , MgSO4·7H2O 0.5 , KH2PO4
1.0 ,VB
1
0.01 , pH 6.0 ,蒸馏水配制 。
发酵培养基(g/L):5.0 NH4Cl , 12°Brix 麦
芽汁配制。
1.3 培养方法
从 26℃下培养 6 d 的斜面上用接种钩切 1
cm2 带培养基的菌丝转入装有 150mL 种子培
养基的 500mL 三角瓶中 ,26℃, 150 r/min 培养
3 d。将种子以 10%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
基中 ,26℃培养 6 h。
1.4 检测方法
1.4.1 生物量的测定
取发酵液100mL ,3 500 r/min离心 15min ,
弃上清液 ,菌体用蒸馏水洗涤至无发酵液颜色 ,
60℃烘干至恒重 ,称重 。
1.4.2 还原糖的测定
3 ,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4] 。
1.4.3 总糖的测定[ 5]
取样品 1 mL 于 25 mL 比色管中 ,加入 7
mL 蒸馏水和 2mL 6mol/L 的 HCl ,沸水浴 1 h ,
冷却 , 加 3 滴 0.5%酚酞 , 用 6 mol/ L 和 0.1
mol/L 的 NaOH调至微红 ,用蒸馏水稀释一定
倍数 ,其余步骤同还原糖含量测定。
1.4.4 粗多糖的测定[ 6]
取发酵液100mL ,3 500 r/min离心 15min ,
上清液用 2倍体积的 95%乙醇沉淀过夜 ,获得
白色纤维状粗多糖。用 75%乙醇洗涤至无还
原糖 ,60℃烘干至恒重 ,称重 。
75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2004年第 30卷第 8期(总第 200期)
DOI :10.13995/j.cnki.11-1802/t s.2004.08.019
1.4.5 pH 值的测定
采用 pH 计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VB
1
对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维生素在细胞中作为辅酶成分 ,具有催化
功能。大多数蕈菌的培养与 B族维生素有关 ,
而 VB
1
是辅羧酶的重要组成 ,辅羧酶是蕈菌碳
代谢所必不可少的酶类。因此 ,若培养基中缺
少VB
1
,蕈菌的生长必定迟缓 ,严重缺乏时 ,其
生长完全停止。小松倍彦等证实 VB
1
分子中的
嘧啶环是裂褶多糖的促进因子 ,可刺激裂褶菌
合成多糖[ 7] 。
图 1为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0 , 0.5 ,
1.0 , 1.5 , 2.0 ,2.5mg/L 的 VB
1
对细胞生长和胞
外多糖产生的影响。由图 1可知 ,添加一定量
的VB
1
对多糖生成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VB
1
浓度为 0.5mg/L 时 ,裂褶菌生物量和
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高 ,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29.62%和 38.16%。
图 1 V B
1
浓度对菌丝生长和
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2.2 α-萘乙酸对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
影响
α-萘乙酸(α-NAA)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
素 ,其对某些蕈菌的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8] 。
图 2为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0 , 0.1 ,
0.2 ,0.3 ,0.4 ,0.5mg/L 的 NAA 对细胞生长和
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由图 2 可知 , 在 0.5
mg/L 以下 ,添加一定浓度的 NAA 对菌丝的生
长和胞外多糖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随着
添加浓度的增加 ,这种促进作用减弱。当 NAA
浓度为 0.2mg/L 时 ,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分别提
高了 56.13%和 28.75%。
图 2 NAA 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
产量的影响
2.2 油酸对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一些植物油对真菌胞外多糖的产生具有促
进作用[ 9] ,其具体机理可能与其作用于细胞
壁 ,改变其通透性有关 。
图 3 为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0%,
0.1%, 0.2%, 0.3%, 0.4%的油酸对菌丝生
长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从图 3可看出 ,油酸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
糖产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的最佳浓度为
0.1%,此时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分别提高了
56.89%和 58.33%。
图 3 油酸对菌丝生长和胞外
多糖产量的影响
2.3 CMC对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根据传质理论 ,在液体培养中 ,由菌丝缠绕
而成的菌球直径越小 ,它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就
越大 ,就越利于菌体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
氧气的传递 ,亦即越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代谢
物的积累。
76
研究报告
2004 Vol.30 No.8(Total 200)
图4为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0.2%、
0.4%、0.6%、0.8%、1%CMC 对菌丝生长和胞
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图 4 CMC 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从图 4可以看出:随着 CMC 添加量的增
加 ,培养基粘度增加 ,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均
有所增加 ,菌球的直径逐渐变小。这与日本学
者大山义朗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添加量过大会
影响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并会给后期的提取工
艺造成困难 ,因此选择 0.6%为宜 。
2.4 L-谷氨酸对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
影响
图 5为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0 、500 、
1000 、1500 、2000μg/L 的 L-谷氨酸对菌丝生长
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
图 5
由图 5可以看出 , L-谷氨酸的添加能明显
促进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 。添加量为
1 000μg/L时效果最佳。
3 结 论
深层发酵中 ,裂褶菌在不添加因子时 ,生物
量和胞外多糖产量都比较低。本文选择了
VB
1
、α-萘乙酸 、油酸 、CMC 、L-谷氨酸这 5个因
子 ,通过研究其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产胞外多
糖的影响。结果发现当 VB
1
的添加量为 0.5
mg/L 时比不添加 VB
1
时生物量提高 29.62%,
胞外多糖提高 38.16%。NAA 的添加量为 0.2
mg/L 时生物量提高 56.13%,胞外多糖提高
28.75%。油酸浓度为 0.1%时生物量提高
56.89%,胞外多糖提高 58.33%。CMC 的添
加量为 0.6%时 ,生物量提高 19.14%,胞外多
糖提高 17.25%。添加量超过 0.6%后 ,生物量
和胞外多糖的变化就不再明显 。 L-谷氨酸的
添加量 1 000μg/L 时生物量提高 10.21%,胞
外多糖提高 21.62%。并且可以初步看出这 5
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生的
影响具有正相关性 ,即添加 5 种因子促进生物
量提高的最佳量与促进胞外多糖提高的最佳量
基本一致。
参 考 文 献
1 裘维蕃主编.菌物学大全[ 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3:156
2 李兆兰.裂褶菌的发酵产物[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
1989.6:1~ 8
3 李兆兰.裂褶多糖的结构研究[ J] .南京大学学报 ,
1994.30(3):483~ 487
4 张龙翔张庭芳 李令媛.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1
5 天津轻工业学院等.工业发酵分析[ M] .北京:轻
工业出版社 , 1979
6 肇玉朋.香菇多糖提取和初步研究[ D] .硕士论
文.天津:天津轻工业学院 , 1998
7 松倍彦.Jap J Antibiotics , 1970 , 23(2):157 ~ 160
8 江学斌.裂褶菌深层培养的研究[ D] .硕士论文 ,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 , 1996
9 Mikal E S , Jrand Mencarelli F.Inhibition of ethylene
synthesis and action in ripening tomato fruit by
e thanol v apors [ J].J Amer Soc Hor t Sci , 1998 , 113
(4):572 ~ 576
(下转第 82页)
77
研究报告
2004年第 30卷第 8期(总第 200期)
Molecular Detection of 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Transgenic Foods
Xu Maoju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Hangzhou University o f Commerce , Hangzhou , 310035)
ABSTRACT The unintended ef fect of the fo reign gene in transgenic plant foods is one of the main
safety issues of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 which may result in the changes of the contents of nu-
trients and metabolites , and even produce some new toxins.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the transgenic
plants cannot be detected accurately by the targeted sing le compound analysis methods , mainly because
the unintended effects are unpredictable.The non-targeted quanti tative analy sis technologies of pro-
teomics and DNA microarray are the pow erful methods to detect the unintended effect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pro teomics and gene expression betw een transgenic plants and their parent lines.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pproaches applied to detecting the unintended ef fects of the foreign genes w ere
reviewed.
Key words t ransgenic foods , unintended ef fect , proteomics , gene chip , detection
(上接第 77页)
The Effect of Five Chemicals on the Growth of Mycelium and
Produc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 from Schizophyllum Commune
Hao Limin
1 , 2 Deng Guifang1 Li Zheng1 , 2 Sun Jinxu1
Sun Yanfang1 Gao Hong3 Yang Zeyi3 Jia Shiru1
1(The Lab of Biochemistry Engineering , Tianjin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 ianjin , 300222)
2(The Quar termaster Equipment Institute o f the GLD of PLA , Beijing , 100010)
3(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 rts Medicine , Beijing , 100029)
ABSTRACT The ef fect of V B1 , NAA , Oleic acid , CMC and L-Glu on the g row th of mycelium and
produc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 w 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0.5mg/ L VB
1
, 0.2mg/L NAA ,
0.1%Oleic acid , 0.6%CMC , 1000μg/L L-Glu in the medium can remarkably enhance the grow th of
mycelium and production of exopoly saccharide.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posi tive relativity between the
mycelium and produc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
Key words schizophyllum commune , polysaccharide , biomass , mycelium
信息窗
日本一家公司开发芝麻乳加工新技术
日本一家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芝麻乳加工新技术。该项技术是在芝麻中加入 2%~ 4%的大豆乳 ,
分离大豆蛋白或浓缩大豆蛋白等辅料 ,然后磨碎成糊状 、加水 、均质 、过滤 、除杂 ,再经高温瞬间杀菌制成。
芝麻营养价值高 , 但芝麻制成芝麻乳时 ,由于芝麻蛋白的水溶性差 ,使芝麻乳化液不稳定 ,在加热杀菌时乳化
颗粒常常被破坏 , 极易出现分离 、凝聚现象。新技术则克服原有加工技术的不足 , 制得的芝麻乳 , 不仅香味佳 , 质
量好 , 且兼有芝麻与大豆双重营养 ,氨基酸效价更高。
82
综述与专题评论
2004 Vol.30 No.8(Total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