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Ⅰ.茧蛹期



全 文 :第 2 1卷第 2期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V o l . 2 1N o Z
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工. 茧蛹期
张毅宁 周鉴云 万 钢
(昆明市森防站 ) (安宁县林业局 )
马 俊 杨 杰
(昆明市林科所 )
摘要 经过设立 8 块标准地调查 , 笔者对思茅松毛虫 茧蛹期种群空 间分布特征及
抽样调 查方 法进行 了研究 。 空 间分布型 的研 究应 用四种分布型指数 以 及 T ay lor
和 I w a o 的方 法计算 , 结果表明 : 该 虫 茧蛹期属聚集分布 , 分布的基本成分 为个
体群 , 策集度具有密度依赖性 。 此外 , 在垂直 水平上 , 对主林层树冠和 灌木层结
茧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 结果差异不显著 , 表明不必进行分层抽样 。 抽样方法
研 究表明 : 除五点式取样效果较差而不宜 采用外 , 平行线 、 对 角线和 “ Z ” 字形取
样均可采用 , 而其中 “ Z ” 字形取样效果最佳 。
关键词 : 思茅松毛虫 ; 空间分布 ; 抽样方法
思茅松毛虫 (D en dr ol im us k ik u hc i M at su m ur a) 是我省思茅松林和云南油杉林内危
害严重的食叶害虫 , 据统计 , 仅安宁县云南油杉林每年防治面积达 1 . 2 万亩 。 对该虫的生
物学 、 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曾有过研究 , 而对其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未见报道 。
为了给该虫的抽样调查 、 预测预报、 资料分析和防治提供依据 , 笔者于 19 88一 1989 年对
其茧蛹期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
研究方法
L l 外业调查 调查林地位于昆明市郊的安宁 、 呈贡两地 , 林分均为 20 一 30 年生 , 并伴
有阔叶灌木及云南油杉小树的云南油杉林 。 在林内选取面积为 20 m 只 20 m 的样地 8 块 ,
对样地内每株树木 (主林层油杉 、 灌木及油杉小树 ) 上茧蛹数进行调查 , 调查株数 10 一
3 6 株 , 一般为 12 0 株 。 其中于 4 块样地中将每株树木在样地内的位置标于坐标图上 , 以
备作抽样方法研究用 。
1.2 空 间分布型的计算 将 8 块样地调查数据分别主林层树冠和灌木 (及小树 ) 层两种
结茧部位及全林分计算平均虫 口密度 (习 、 方差 (梦) 以及下列聚集度指标 , 以确定其
19 9 1一 10一 0 8 收稿
2期 张毅宁等 : 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分布型 。 ( l )D avi d 和 Mo o re( 9 15 4 )的聚集指标 I ; ( 2 )C a s si eR . M
.
( 19 62 )的 K
值 (几 =l / K ); ( 3 )Tayl o r的方法 : 295 2=l ga + 右9 1万: ( 4 )l Lo y d M. ( 9 7 1 6)的平均
拥挤度 x 及 x / 云 ( 5 )平均拥挤度 (x )与平均虫 口 密度 (刁 的回归关系 · a . I wao 模
型 x =a+ 刀元 b . 徐汝梅 (l 9 84 )改进的 I wao 模型 x =, ` 十 厂万+ 下尸
1
.
3 抽样方法研究
L .3 1 垂直分布 由于云南油杉林往往林相复杂 , 林下丰富的灌木提供了思茅松毛虫结
茧化蛹 的理想场所 , 因此茧蛹期调查和防治中有必要研究其垂直分布情况 , 即该虫下树结
茧比例以及与树冠上结茧数量的差异显著性 , 以确定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以及防治方法 。
对主林层树冠及灌木 (及小树 ) 上结茧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 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
按 “分层抽样 ” 进行调查 , 并对茧蛹期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
L 1 2 最适抽样数 怎样以最小的工作量获取最大程度代表总体的样本 , 这是思茅松毛
虫虫 口密度调查和测报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根据分布型的研究结果 , 应用 Iw ao 模型 x 与牙
关系中的 “ 、 刀值 , 根据下式确定最适抽样数
N 一共 f
D
`
仪 + l
n 7
十 刀一 l
其中: 用 = 云 D— 抽样允许相对误差 ; l— 若取可靠性为 95 % , 则 l = 1 . 9 601 . 3 . 3 抽样方式 应用外业调查 4 块样地的资料 , 在坐标图上分别采用平行线 、 对角
线 、 五点式 、 “ Z ” 字形等四种取样方式抽取样地内 40 % ~ 60 % 的树木 , 计算平均虫 口
密度 (习 , 与全查 (X ) 进行比较 , 并计算各种抽样方式 的抽样代表性误差 ( e 一 匡
一 X }) 以及误差率 ( e / X x 10 0) , 以确定何种抽样方式较好 。
2 结果与讨论
.2 1 空间分布型
2
.
1
.
1 各样地各项分布型指数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结果表明 , 思茅松毛虫茧蛹期无论于 主林层树冠结茧还是于下层灌木及小树结
茧 , 以及全林分均属聚集分布 , 而其中于灌木层结茧之聚集度明显高于主林层 。
2
.
1
.
2 T a y l o r 的方法
分别对主林层 、 灌木小树层 以及全林分进行 梦 与又取对数值作直线回归 (图 1 ) , 分
别得 :
主林层 1952 = 0 . 4 209 + 1 . 4 5 6 6 19牙 : = 0 . 9 5 5
灌木层 19 52 = 0 . 5 5 7 1+ 1 . 8 1 1 6 19牙 r 一 0 . 9 4 9
全林分 19 52 一 0 . 5 53 1+ 1 . 244 5 19万 r = 0 . 9 0 8
以上三式表明 : 无论受害林分哪一个层次以及全林分 , 该虫茧蛹皆呈聚集分布 , 且具
有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 , 即虫 口密度越大 , 分布越呈聚集 (l ga > o , b > 1) 。
81 8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12 卷
表 1 思茅松毛虫茧蛹聚集度指标
样地号 化蛹场所 * X 梦 C 刀 x /万
2
.
47 7
2 6
.
2 6 61
61
.
4 06 9
16 46 6896 0941
、 ,`1.月万
1气`j`了`月了、
9 0 6
.
8 0
3 8 3 1 5
7 4 5
5
.
2 88 6
6
.
9 77 8
7
.
72 7 3
7
.
12 5 0
4
.
6 5 7 5
9刀8 7 0
13
.
3 2 3 2
2 0 3
.
0 9 9 2
9 2
.
0 5 8 0
54月 2 6 5
2 8 5
.
160 2
9 7石 7 7 9
22 8 2 6 5
3 1 9
.
1 3 9 4
1 0 7
.
5 9 19
0
,
7 4 5 1
6 6
.
80 34
2 1
.
0 8 5 8
6 2 7 77
3
.
3 3 1 5
5
.
6 0 7 2
15 2 9 14
10 7 4 3 5 3
5 2
.
8 4 0 9
6 6
.
7 6 14
36
.
8 8 1 8
6 1
.
0 50 1
14 3 9 7 6
12 1
.
90 57
13 7 4 2 9 1
3 5夕0 3 1
12
.
7 0 9 2
3
,
9 0 1 1
3 4
.
12 0 6
17 2 9 79
0名 1 17
13
.
9 5 8 5
13 3 18 2
3
.
2 9 5 3
2名0 7 5
3
.
2 3 6 5
2
.
5 5 8 7
12兮0 7 5

t.,、刃、,
I,41
曰J`泞`了、`
5
.
8 8
1869250
、犷`、,声
11
,二、了.、了.、
0
.
4 1 13
4 4 6 5 9
1 4 7 3 2
1
.
4 6 15
0
.
8 7 5
1
.
3 2 3 5
4
.
2 9 6 9
7
.
7 2 5
5
,
6 15 4
9
.
15 4 9
5
.
10 3 5
248836
l
、 ,`、11,1飞」口了吸、.、`
7824102l、、
1气`凡j了`、了.、
J矛卫
8 4 1
640104
、 .了、声、产叹.1,`伟」了.、了`、了`
7
.
98
13
.
2 4 ] 4
8
,
8 2
1 1
.
1 9 4 4
6
.
2 9 24
6

22 6 8
6 6 50 4
9 87 3 2
12
.
8 2 15
11
.
2 7 6 5
0
.
64 6 6
3
,
5 2 5 1
3
.
10 2 3
0
.
9 7 4 5
4
.
64 6 3
1
.
7 83 7
0
.
8 37 6
3
.
7 54 9
2 9 4 18
1
.
9 7 3 6
3
.
12 5 6
9
.
0 3 6 6
2
.
2 5 4 7
3
.
2 0 8 7
2
.
4 4 5 4
0
.
5 9 5 5
1 6 7 0 9
I
,
4 9 7 7
0
.
6 8 7 3
1 2 2 0 1
0
.
8 3 3 4
0
.
7 4 5 6
1 4 5 3 7
1
.
00 7 3
6 3 0 8 9
3 3
.
7 11 6
2 1
.
6 9 5 5
13
.
7 7 7 8
4 3
.
6 3 0 4
19 83 4 2
8
.
5 5 8 5
4 3
,
2 0 7 6
2 3
.
17 7 9
1
.
2 2 3 0
18
.
4 2 4 4
14
.
7 8 6 0
4
.
7 5 6 8
3 6 8 2 5
4
.
5 6 0 1
6 8 5 5 6
20
.
6 3 2 5
14
.
0 2 5 4
1 5
.
4 4 7 3
1 1
.
3 30 3
14
,
6 3 0 4
2 3
.
1 14 6
2 1
.
64 1 5
2 2
.
4 7 10
4
.
5 2 5 1
4
.
10 2 3
1
.
9 74 5
5
`
6 4 6 3
2 7 8 3 7
1
.
8 3 7 6
4
.
7 5 4 9
3 9 4 18
2 9 7 3 6
4
.
1 2 5 6
10
.
0 3 6 6
3
.
2 5 4 7
4

2 0 8 5
3 4 4 5 4
1
.
5 9 5 5
2
.
6 7 0 9
2
.
4 9 7 7
1
.
6 8 7 3
2
.
2 2 0 1
1 8 33 4
1
.
7 4 5 6
2

4 5 3 7
2
.
0 0 7 3
712910
、.户、 .,刃下1,一,,了.、.、` 、
580108
、.J、j`.了1.,一,、ù了`、吸矛刃. t
( )I 主林层树冠 ; (2 ) 灌木及油杉小树 ; ( 3 ) 全林分 .
一95 2
20

,
/
/
尸Ur.ln
2 一蚜 20
图 1 19 梦一 lg 万回归 (全林分 ) 图 2 l w a o 模型及改进的 Iw a o 模型 (全林分 )
张毅宁等 : 思茅松 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2
.
1
.
3 I wa o 模型及改进的 I wa o 模型
对x 一牙作直线回归及改进的x 一牙回归 , 结果见表 2 。
表 2 I w ao 模型及改进的 wI ao 模型
结茧
部位
I w a o 模型
回归式
改进的 I w a 。 模型
回归式
主林层 x 二 0 . 8 4 7 5+ 1 . 6 6 3 8万 0 一 9 90
灌木层 x = 一 1 . 3 9 9 6+ 4 . 0 4 7 7牙 0刀 74 x = 0 . 5 7 6 1+ 2月0 5 3压汗 0 . 1 1 19万 2 0刀7 6
全林分 x 二 9 . 8 3 1 5+ 1 . 2 3 2 1万 0石4 5 x = 6 2 9 2+ 2 ,9 09压千 0 . 14 4万2 0石 9 8
从表 2 结果可知 , 于主林层树冠结茧之 x 一又直线回归效果已较好 , 而于灌木层结茧
及全林分的回归效果 , 采用改进的 Iw ao 模型明显优于 Iw ao 模型 , 能更好地描述该虫的
分布特点 。 无论结茧于林分的哪一个部位或全林分 , : (或 丫 ) 均大于 O , 说明个体间相
互吸引 ,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 声 (或厂) 均大于 1 , 说明该虫茧蛹为聚集分布 。
.2 2 抽样方法
.2 .2 1 垂直分布
由表 1 结果可看出 , 8 块样地中其中 5 块灌木上结茧的虫 口密度明显大于主林层 , 说
明下树结茧现象是明显的 。 据观察 , 下树结茧的数量与灌木种类有关 , 大叶灌木多的林地
相对小叶灌木多的林地下树结茧数量要多 。 对主林层树冠及灌木小树层结茧平均虫 口密度
(分别记为 x , i 和 x Z` , i = 1, 2 , … 8 , 即 8 块样地 ) 进行 t 检验 :
` 一 ’后 一牙” / “ 后` 一 又” 一 ’后 一 牙2 ’ `
/了( n 一 l )( d , 一 d ) 2
艺id
其中 : d 二 x ,` 一 x Z` , d 一 止止一 月
计 算 结 果 t = 0 . 707 1 , 而 n = 8 时 , 自 由度 = 7 , 查 t 检 验表 , t o .。 , = 3 . 4 9 9 ,
10
5 = 2
.
36 5
, 汉 0t 5 , 故差异不显著 。 因此 , 在该虫茧蛹期虫 口密度调查 中不必行分层抽
样 。
.2 .2 2 最适抽样数
根据以上分布型研究结果 , 应用 wI ao 模型中 , 、 刀值 , 计算思茅松毛虫茧蛹期最适
抽样数如下 (表 3 , : = 9 . 83 1 5 ) , 刀= 1 . 2 3 2 1 ) 。
表 3 思茅松毛虫茧蛹期调查最适抽样数 (株 , r = 1 9 6 )
2 5 10 15 20 30 4 0 50 60
2 2 8
5 7
19 3
4 8
17 2
4 3
15 9
39
2977433679145012656
1CU,`
,`、八曰n,21
允许误差
0
.
1
0
.
2
0
.
3
4 2 5 0
1 0 6 3
4 7 2
2 16 9
54 2
24 1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12卷
.2 .2 3 抽样方式
4块标准地四种取样方法及与每木调查差异计算结果见表 4。
表 4 思茅松毛虫茧蛹期不同抽样方式比较
取样方法
样地 每木调查 平行线 对角线 “ Z ”字形 五点式
5
.
0 15 6
6
.
4 3 6 4
5
.
54 0 5
0
.
9 5 4 9
0
.
2 7 3 4
0
.
6 8 8 6
0
.
3 3 9 5
0 5 1 8 3
0 4 5 50
5
.
9 10 3
6
.
5 4 2 4
5
.
13 7 6
1
.
8 2 4 9
0
.
6 2 13
0
.
58 2 6
0
.
74 2 4
0
,
3 5 17
0
,
5 74 5
1 1
.
7 5
6 0 70 6
6 3 3 3 3
6
.
2 7 8 8
1
.
6 2 3 5
0
.
7 8 1 6
0

7 9 1 7
0 3 9 8 8
0
.
1 50 3
0
.
53 0 6
14
.
7 8
289158473
认丘5洲B虫口密度
l弓一, ,4B代误表性差
平均
B l
B 2
B 3
B 4
平均
5
.
17
9 6 7
5
.
7 7
3 5
.
1 8
13
.
9 5
12
.
6 3
(% )
2 3
.
87
14
.
1 1
10 2 0
10 7 2
7
.
13 6 4
6 2 8 0 7
7
.
3 6 2 3
1
.
6 3 3 1
1
.
8 4 7 4
0 8 4 4 3
1 4 82 3
0
.
15 9 9
1
.
0 8 3 5
3 4

9 3
1 1
.
8 5
2 5
.
2 1
10
.
8 5
2 0
.
7 1
差误率
表 4 结果可知 , 四种抽样方式代表性误差及误差率以 “ Z ” 字形取样为最小 , 并且较稳
定 (误差率在 士巧 % 以内 ) , 而平行线和对角线取样效果亦较好 , 但波动较大 , 五点式取
样最差且不稳定 , 不宜采用 。
3 小 结
3
.
1 思茅松毛虫茧蛹期空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 , 其中于灌木层结茧的聚集度明显高于主
林层树冠 , 这与该虫结茧习性及林下灌木种类及数量有关 , 即该虫喜于大叶灌木结茧 (如
杨梅 、 栋类等 ) , 而林下灌木组份的不同直接影响其下树结茧的比例及其聚集程度 , 而分
析表明灌木层结茧数略高于主林层 。 因此 , 在该虫茧蛹期摘茧防治中应抓住这一特点 , 重
点针对灌木层 , 尤其是大叶灌木进行 。
.3 2 茧蛹期调查宜采取随机抽样而不必行分层抽样 , 而其中以 “ Z ” 字形抽样最好 。
致谢
的修改 ;
本文经西南林学院吴铱教授、 王海林老师 , 昆明动物研究所况荣平同志审阅并作了认真细致
安宁县林业局王力飞同志参加部分工作。 谨此致谢 。
参 考 文 献
徐汝梅 . 昆虫种群 生态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 8 ;7 1一 43
2 期 张毅宁等 : 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19 1
2 李天生等 , 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 林业科学 , 19 81 ; 4 : 3 84 一 3 50
3 袁 锋等 . 棉铃虫田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 ) . 植物保护学报 , 19 7 ;9 6 (l ) : 25 一 35
4 游有林 . 云南省松毛虫综合治理研究 . 西南林学院学报 , 19 8 ;6 ( l) : 78 一 85
5 南京农学院主编 . 昆虫生态及预侧预报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 8 5
A S T U D Y O N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 SA M P L I N G M E T H O D
O F T H E P U P A E O F D E N D R 口L l几f U S
犬石形U C H H
Z h a n g Y in i n g Z h o u J i a n yU n
(hT
e F o r e s t P e s t C o n t r o l a n d Q
u a r a n ti n e S t a ti o n o f K u n m in g )
W a n G a n g
(F
o r e s t r y B ur e a u o f A n n i n g C o u n ty
,
Y u n n a n P r o v in e e )
M a J u n Y a n g J i e
( F
o r e s t r y R e s e a er h I n s t i t u te o f K u n m i n g )
S u 那nm a r y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ir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D e n dr o ilm
u s k ik u e h il’ M a t s u m u r a b y
m e a n s o f fo u r in d e x e s o f a g er g a t i o n a n d a n a ly s in g m e t h o d s o f T a y l o r a n d Iw a o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o f P u P a e if t s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i s t r ib u t i o n
.
A e e u r a e y o f fo u r s a m P il n g
m
e th o d s
,
th e d i a g n a l s a m P il n g
,
t h e P a r a ll e l s a m P il n g
, “
Z

s a m P il n g a n d if v e P o i n t s a m
-
P l i n g 15 e o m P a r e d
.
R e s u l t s h o w s th a t

Z

s a m P il n g m e t h o d 15 th e b e s t a n d if v e P o i n t s a m
-
p il n g m e th o d 15 u n s u i t a b l e
.
A n d i n v e s t ig a t i o n o f Pu P a e s t a g e a d a P t s t o r a n d o m s a m P il n g
r a t h e r t h a n l a y e r s a m P li n g
.
K e y w o r ds : D e n dr o l im us k ik
u c h i i M a t s u m u r a :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b u t i o n Pa t t e rn ;
S a m P il n g m e ht o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