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凤尾草的机煎效果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060278)
 作者简介:韩慧芬(1970~),女,汉族,主管中药师,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药剂科,从事药物制剂和管理研究。
凤尾草的机煎效果研究*
韩慧芬1,孙锦秀2
(1.江苏省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2.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摘 要:目的:考察煎药机对凤尾草煎煮提取效果。方
法:以出膏率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比较两煎常压煎药机、
高压煎药机和传统煎煮方法效果。结果:常压两煎煎药机煎
煮凤尾草干浸膏得率略低,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采用两煎
常压煎药机提取凤尾草方便,快捷,利于包装保存,有效成分
含量高,是较优选择。
关键词:中药煎药机;凤尾草;常压煎煮;总黄酮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8-0062-02
凤尾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
全草或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单方可
用于治疗肝炎、菌痢、前列腺炎等[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凤
尾草主要含黄酮类有效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抗肿瘤、抗病毒、
抗氧自由基作用[2]。本研究比较单一中草药方采用高压煎药
机、常压煎药机和传统方法的煎煮效果。
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1 主要仪器 3-7-6329型煎药机(韩国),TJLY-20/
0.08螺杆挤压式煎药机(杭州海善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UV-24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BP221S
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
1.2 试药 凤尾草(江苏九泰医药集团,经如皋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马国良医师鉴定为真品),95%分析纯乙醇(上海试剂
总厂工贸公司),芦丁对照品(含量≥98%,批号:ZL20111016,
南京泽朗植提有限公司),其余试剂为上海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提取方案 分高压煎煮即组、常压煎煮机组和传统煎煮
组,分别采用韩国密闭煎煮机、国产常压煎煮机和大锅煎煮,
各取凤尾草粗粉900g(每组3份),加水2.7L(料液比1:30),
浸泡12h后,均煎煮30min,残渣加同等量水继续煎煮
30min,合并两次煎煮液,取500mL旋蒸浓缩,浓缩液60℃真
空干燥6h,精密称量干浸膏重量,并根据煎煮液体积换算总
干浸膏重量忽然出膏率。
出膏率(%)=干浸膏总重量/凤尾草干品质量×100%
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2.2.1 溶液的配制 对照溶液:精确称取芦丁对照品25mg,
以60%乙醇定容至50mL。得到0.5mg/mL的芦丁对照溶
液;样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各组干浸膏约25mg,加60%乙
醇定容至25mL。
2.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分别精确吸取对照溶液0.0、1.0、
2.0、3.0、4.0、5.0、6.0mL于25mL量瓶,各加入5%NaNO2
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10% Al(NO3)3 溶液1mL,
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4%NaOH溶液10mL,用60%浓度
的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5min。以空白对照品溶液
作参比,分别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 A为纵
坐标,芦丁标准溶液的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线性回归方程为:A=26.25C+0.0097,r=0.9997,芦丁
浓度在0.0200~0.1200mg/mL范围线性良好。
2.2.3 凤尾草总黄酮提取液含量测定方法 精密吸取各样
品液3.0mL,按2.2.2方法操作,测定总黄酮含量,并按下式
计算总黄酮提取率:
总黄酮提取(%)=
提取物总黄酮黄酮量(g)
原药材量(g) ×100%
3 实验结果
3种煎煮方法出膏率和总黄酮得率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煎煮方式煎煮效果
组别 高压煎煮机组 常压煎煮机组 传统煎煮组
出膏率(%) 19.32  18.58  12.39
总黄酮得率(%) 4.49  5.33  4.01
  由表1可知,3种煎煮方法,高压密闭煎煮机得到的干浸
膏最多,但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却较低,可能与高压煎煮使更多
杂质被煎出,有效成分高压分解的缘故;常压煎煮机煎煮出膏
率略少,总黄酮成分含量最高;传统煎煮锅由于溶剂蒸发以及
滤过不完全,损耗较多。,
4 结论与讨论
4.1 全自动煎药机煎煮习称“现代化中药汤剂煎煮”,将中药
浸泡后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煎煮,一般药物煎煮温度能达到
127℃,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中药成分快速溶出。自动煎药机为
密封高压煎煮,能减少挥发成分的损失。煎药机煎煮的中药
汤剂具一定的保质期,且能独立真空包装,服用及携带方
便[3~4]。早期投入使用的煎药机中,均以单煎高压式为主,这
种煎药模式引起了部分学者的争议[5~6]。新型两煎常压煎药
26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12年第33卷第8期
DOI:10.16254/j.cnki.53-1120/r.2012.08.035

    
机具备了常压煎煮、自动搅拌、自动二煎等功能[7],在操作上
更简便、安全,更符合传统的中药煎煮原理[8]。
4.2 高压煎煮机煎煮有效成分较低,而传统煎煮方法损耗较
大,而且费时费力,综合考虑,采用常压煎煮机煎煮凤尾草,符
合中医药管理局要求,有效成分高,方便快捷,利于包装,是较
优选择。
参考文献:
[1]单玉喜,薛波新,向贵,等 .单味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慢性前列
腺炎(ⅢA型)87例[J].中医杂志,2008,49(6):549.
[2]T.C.Wang,M.C.Ti,S.C.Lo,et.Free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of aqueous extract of Pteris multifida Poiret[J].Fitoterapia,2007
(78):248~249.
[3]陆秀萍 .对中药汤剂改进的思考[J].传统医药,2007,16(8):58.
[4]李冬,张彦武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比较[J].新疆中医
药,2009,(4):93.
[5]李继红,杨工昶 .高压煎药机之弊端及改进建议[J].时珍国医国
药,2004,15(6):362.
[6]龚慕辛,薛然,聂波,等 .不同煎药方法对感冒清热汤剂质量的影
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1):44.
[7]柴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新型中药煎
药机将在全国推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62.
[8]张小平 .高压与常压煎药机制备汤剂使用区别研究[J].中国农村
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2):65.
(收稿日期:2012-04-27)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832278),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040246C和2007011402C),南宁
市青秀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0S04)
 作者简介:王艳宁,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通讯作者:吴曙粤,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儿科,E-mail:wushuyue@163.com
中药退黄外洗液稳定性的追踪分析*
王艳宁,高桂娥,黄仕孙,吴曙粤△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退黄外洗液的稳定性。方法:取3
个不同批号的中药退黄外洗液,置室温贮藏条件下,按长期留
样观察法分别在0、3、6、9、12、18、24月监测,对产品的性状、
相对密度、装量、含量测定、Ph值,微生物的变化等进行比较。
结果:在24个月内,产品的性状为棕黄色液体、在薄层上可以
清楚地检识出大黄和薄荷脑的斑点,在 HPLC谱中可以清楚
地检识出栀子苷的特征峰,且其含量保持稳定;其他各项指标
均符合要求。结论:中药退黄外洗液在2年内质量稳定。
关键词:稳定性考察;长期留样观察法;中药退黄外洗液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8-0063-02
中药退黄外洗液是由茵陈、柴胡、郁金、薄荷脑等16味中
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行气解郁、利胆退黄等功效,主要用
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经长期的临床验证,效果显
著[1~3],另其质量控制简单易行,重现性好。为更好探讨中药
退黄外洗液的质量稳定性,本试验进行了相关检测,现报道
如下。
1 仪器和试药
1.1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GR-202,精度十万分之一);
AE240S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酸度计(pHS-3C);高效液
相色谱仪(Shimadzu LC-2010、Shimadzu 20AD)。
1.2 试药 大黄对照药材(批号902-9002);薄荷脑对照品
(批号0728-9304);栀子苷对照品(批号10749-200613),均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退黄外洗液(批号为
071125,071115,071127),以及缺大黄的阴性对照样品、缺薄
荷脑的阴性对照样品、缺栀子的阴性对照样品均由南宁市第
一人民医院提供;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
均为分析纯。药品的包装材料:钠盖玻璃瓶。
2 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
2.1 性状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IA“溶液颜
色检查法”检测3个批号中药退黄外洗液的性状,均为黄色澄
明液体。
2.2.1 大黄的鉴别[4] 取本品1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
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20mL,
浸泡1h,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
再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min,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
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为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
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H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362012年第33卷第8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