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凤尾草功能成分提取与抗菌效果研究



全 文 :中国饲料!# 年第 !$ 期
凤尾草 !!#$%& ’()%*%+, !-%$# 又名井栏边
草$小叶凤尾草$蜈蚣蕨知#属于凤尾蕨科#具有清
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痢疾等功效!杨
春澍#%&&’#民间常用于治疗肠炎$腹泻$痈肿疮
毒$急性乳腺炎$外伤出血$烫伤$烧伤等% 凤尾草
的抗菌作用虽有记载#但国内外相关报道极少#其
功能成分提取近年来有少量报道# 但均用水和乙
醇提取!刘清飞和秦明珠#!!&姜纪武等#%&&(%
本研究采用碱性条件下提取凤尾草中的功能成
分# 旨在探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提取物的抑菌
效果#为凤尾草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主要材料与设备
%)%)% 凤尾草% 采自湖南省邵阳市郊区%
%)%)! 供试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01)-2-2!
2(& ,($3(&$大肠杆菌 !4&203$%20%, 2-)%$枯草芽
孢杆菌 !5,2%))(& &(6%)%&$ 黑曲霉 !7&/3$8%))(&
9%83$$黄曲霉!7&/3$8%))(& *),:(&$青霉!;39%2%))%!
(’ &/<#均由邵阳学院生物工程系微生物实验室
提供%
%)%)$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细菌培
养#查氏培养基用于霉菌培养%
%)%)# 主要设备% ** + # 恒温水浴锅$真空浓缩
装置$,- + .!/ 真空干燥箱和 ’0! 型分光光度
计%
%)! 试验方法
%)!)% 有效成分提取% 取鲜凤尾草全草#洗净#干
燥#粉碎过 # 目筛#称取一定量粗粉#加水#在碱
性!澄清的石灰乳调 1* 值条件下沸水浴浸提#
趁热抽滤#滤液用 *23!( 45367调至 1* 值为 $#
静置 % 8#经离心机分离得沉淀物% 将沉淀物加
蒸馏水和澄清的石灰乳!调 1* 至中性溶解#制
得样品原液#进一步在真空度为 )& 9:;!( !
下真空浓缩#得样品浓缩液!为原液 %6%#经真空
干燥得干制粗品%
%)!)! 提取工艺研究%经初步试验证明#采用热碱
法可以较好地提取凤尾草的有效成分#因此#采用
$ 因素 $ 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工艺参
数#其中料水比$料液 1* 值和浸提时间!4<=$ 个
因 素 的 $ 水 平 分 别 为 ’% %$% %!$% %##.$&$
%##$$$!#按正交表 7&!$#安排试验#重复 $
次%
%)!)$ 提取物抑菌效果研究% %含提取物滤纸片
的制作’ 将滤纸用打孔机制成直径 ’ 44 的小纸
片若干# 分别放入经最佳提取工艺制得的样品原
液和浓缩液中浸泡 # 8# 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
( !烘干#备用% !受试菌菌悬液的制备’取经纯
种培养的受试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各 %支# 在无菌
条件下分别挑起少许菌落放入盛有 % 47 无菌
水带玻璃珠的灭菌试管中#振荡#进一步按 % 倍
稀释法制得各受试菌的菌悬液#备用%$受试菌培
养物的制作’在无菌室中#用移液管吸取 % 47 受
试菌的菌悬液#放入 !% >4 已灭菌的培养皿中#
经高压蒸汽灭菌!%!% !$! 4<=的培养基冷却到
# !左右倒平板#在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镊子
夹取含提取物的滤纸片均匀地放在含菌平板上#(
片6皿#每个受试菌的培养物设 $ 个菌悬液的稀释
度#每个稀释度设 $个重复%#培养’大肠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 !恒温培养 !#
8#黑曲霉$黄曲霉和青霉 $ # $! !恒温培养 #.
8%
%)!)# 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 %称取 !
? 凤尾草粉# 采用最佳浸提工艺条件获得提取物
干制粗品 %.).! ?#提取率为 &)#% @% !将干制粗
品准确配制成 0 @$( @$’ @$. @$& @$% @$%%
@和 %! @的系列浓度#然后取 %47注入已灭菌的
装有 &. 47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再注入 %47
受试菌的菌悬液#塞上棉塞#摇匀后按 %)!)$!#方
法进行培养% 每个受试菌和每个干制粗品浓度均
设 $个重复#并设有相应未接种的空白对照组%
凤尾草功能成分提取与抗菌效果研究
邵 阳 学 院 生 物 工 程 系 余有贵 赵良忠 段林东 王放银 李新社
浙江建德维丰饲料有限公司 洪作鹏 刘鹏
!$
DOI:10.15906/j.cnki.cn11-2975/s.2004.23.009
中国饲料 !# 年第 !$ 期
表 % 凤尾草功能成分
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结果
表 ! 不同浓度的凤尾草提取液的抑菌效果
试验号 料水比 料液 () 值 浸提时间!*+, 样品稀释液的 -.值
% %!% / ! 0#/
! %!%! / # 0/1#
$ %!%# / $ 0’$’
# %!% ’ $ 023%
3 %!%! ’ ! %011
2 %!%# ’ # 0/#%
1 %!% % # 02#’
/ %!%! % $ 0/1$
’ %!%# % ! 0!32
! %01/ !0!!% !0$2$
!0/!$ !032/ !0#2$
# %01/ %011/ %01#%
极差 4 %0%%3 01’ 01!!
效应值 0$1! 0!2$ 0!#%
受试菌
样品原液的平均抑菌圈直径
% ! $ 总平均值 ! $ 总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 %# %# %$0$5 %1 %/ %105
大肠杆菌 %03 %! %! %%036 %2 %3 %30$6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3 %2 %30$7 ! %’ %’07
青霉 %! %% %% %%0$6 %#03 %# %#06
黑曲霉 %% %! %%03 %%036 %2 %3 %3026
黄曲霉 8 8
%
%2
%3
%/
%$03
%2

样品浓缩液的平均抑菌圈直径
%0$ 检测方法
%0$0% 功能成分提取效果的测定# 先将正交试验
&’!$#所得各组的提取样品原液适当稀释$然后
在 13! 型分光光度计上于最佳吸收波长 !$处
测定样品原液经适当稀释后的 -. 值$ 提取效果
与 -.值成正比# 每个样品测定 $次#
%0$0! 提取物抑菌效果测定# 测量抑菌圈直径的
大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抑菌圈直径成正比#
%0$0$ 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细菌用
13! 型分光光度计在 33 ,* 处测定培养物的
-. 值$ 若凤尾草的某一干制粗品浓度的含菌培
养物与空白对照组的 -. 值一致$ 则该浓度即为
最低抑菌浓度% !霉菌用目视观察法确定最低抑
菌浓度#
%0# 统计方法 数据按 9:9 20%! 软件进行方差
分析和 .;,67,氏多重比较#
! 结果与分析
!0% 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取 % *& 样品原液加
入 %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 % *&$然
后在 13!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扫描$根据光谱特
性图$确定提物取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2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按 &’!$#进行试验后的
各试验样的样品原液在波长!$为 !22 ,* 处测
定的 -.值及其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
从表 % 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 影响提取率的
主要因素为料水比$ 其次是料液 () 值和浸提时
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 %<%!’料液 () 值
’和浸提时间 $ *+,#
!0! 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取上述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凤尾草的功能成分所获得的样品原液和浓缩
液!浓缩比 %&%进行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见表 !#
由表 !可知$在碱性条件下$凤尾草的浸提样
品原液和浓缩液对受试菌的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
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青霉和黑曲
霉 黄曲霉$其中$浸提样品原液和浓缩液对各
组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 # 03$对黄曲霉未
表现出抑制作用% 样品浓缩液的抑菌效果强于样
品原液#
!0$ 最低抑菌浓度的确定 凤尾草功能成分干
制粗品的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见表 $#
由表 $ 可知$凤尾草功能成分干制粗品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
和青霉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 03/’01%’0’1’
0/’和 %02 >?% *&#
$ 结语
$0% 碱性条件下$浸提凤尾草中功能成分的最佳
工艺条件为料水比 %<%!’ 料液 () 值 ’ 和浸提时
间 $ *+,#
$0! 凤尾草提取液对受试菌的抑制效果为<金黄
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青霉和
黑曲霉 黄曲霉$其中浸提样品原液和浓缩液对
各组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 $ 03$对黄曲
霉未表现出抑制作用%凤尾草功能成分干制粗品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
曲霉和青霉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 03/’01%’
0’1’0/’和 %02 >@% *&#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编号!#$%&和邵
阳市科委资助项目!邵科字(#’’’)(% 号文件
!参考文献略
A通讯地址&湖南省邵阳市七里坪邵阳学院七
里坪校区$邮编&#!!#B
注<总平均值列中肩标含有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 03#
**
表 $ 凤尾草功能成分干制粗品的最低抑菌浓度
受试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黑曲霉 青霉
最低抑菌浓度!>@%*& 03/ 01% 0’1 0/’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