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榕树(Ficus microcarpa)属桑科榕属常绿乔木,
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园林景观植物, 修剪造型后常用
于盆景的制作。 盆栽榕树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植
物产品, 现已风靡欧、 美、 日、 韩等国家和地区,
被誉名为 “China roots”。 但其种植过程易受到蓟
马(Thrips spp.)为害, 影响了盆栽榕树的生长发育
和观赏价值, 进而影响了盆栽榕树出口 [1]。 蓟马是
锉吸式口器, 为害叶片形成饺子状或疙瘩状虫瘿,
虫体躲藏其中栖息、 生活与繁殖, 非专用药剂不能
对其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工作十分困难 [2]。
作者以福建漳州盆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为观测和实
验点, 在研究榕树蓟马发生情况和规律的基础上,
对其防控药剂配方进行筛选, 以求筛选出防治效果
较优的药剂配方, 更加安全、 高效和经济地控制该
害虫的发生, 保持盆栽榕树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
值, 推动该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目前市场上防治蓟马较常用的 4 种
药剂, 包括 10%啶虫咪可湿性粉剂(Acetamiprid,
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2%阿维菌素乳油
(Avermectins, 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25%
速灭威可湿性粉剂(Metolcarb, 上海悦联化工有限
公司产品)和 48%毒死蜱乳油(Chlorpyrifos, 上海
悦联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供试植物为株高约 40~
60 cm 的盆栽人参榕(榕树 Ficus microcarpa 种类的
园艺品种, 福建漳州)。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3): 480-484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0-12-29 修回日期: 2011-03-13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0NZ0003-2);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计划项目(2010R1026-4); 科技人员服务企
业行动项目(2009GJC40043);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08N2002)资助。
作者简介: 余德亿, 男,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E-mail: yudy_2004@126.com。
盆栽榕树蓟马的发生与防控药剂配方筛选
余德亿 1,2, 胡进锋 1, 姚锦爱 1, 黄 鹏 2, 方大琳 2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建福州 350013
2 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 350013
摘 要 以福建漳州盆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为观测和实验点, 调查鉴定蓟马的种类、 为害过程和发生规律, 选
择测定阿维菌素+啶虫咪、 速灭威+啶虫咪和毒死蜱+啶虫咪等 3 组配方药剂对榕树蓟马的防控效果, 筛选确定
防控榕树蓟马的最佳配方药剂及田间使用浓度。 结果表明: 对盆栽榕树造成为害的主要是榕管蓟马; 速灭威+啶
虫咪 4 ∶ 1 配比对榕管蓟马防治效果最理想, 药后 3~10 d 的防治效果均在 93.48%以上, 无药害产生, 性价比最
好, 是防治榕管蓟马的最佳配方药剂, 田间推荐使用 500~1 500 倍液。
关键词 盆栽榕树; 蓟马; 发生为害; 配方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6.8; S482.3 文献标识码 A
The Development and Damage of Ficus Thrips on Potted ficus and
its Formula Pesticide Screening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YU Deyi1,2, HU Jinfeng1, YAO Jinai1, HUANG Peng2, FANG Dalin2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jian, Fuzhou, 350013, China
2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Fujian Crops Pests Natural Enemies Resources, Fujian, Fuzhou, 350013, China
Abstract Thrips species, damage proces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were researched and identified in the potted
ficus demonstration base in Zhangzhou as a observation point. The best formula pesticide and its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cus trips were screened and determined in the use of Avermectins +
acetamiprid, MTMC+acetamiprid, Chlorpyrifos + acetamiprid these three teams of formula pesticid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Gynairothrips uzeli Zimmerman is the main pest on potted Ficus. The control effect of MTMC +
acetamiprid in the mixing ratio of four to one is most ideal becaus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it all exceeded 93.48%
in 3 to 10 days after pesticide application, meanwhile, it had no phytotoxicity and best performance-price ratio.
So MTMC+acetamiprid is the best formula pesticide and its recommendation dilution multiple was 500 to 1 500
times in the field.
Key words Potted Ficus; Thrips; Occurrence and Damage; Formula Screening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1.03.023
第 3 期 余德亿等: 盆栽榕树蓟马的发生与防控药剂配方筛选
1.2 发生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10 月, 在福建漳州盆
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进行蓟马发生情况调查, 记录
为害过程和发生规律。 采集蓟马虫瘿, 接种到室内
无病虫害的盆栽榕树上, 在(25±1)℃、 相对湿度
50%~70%条件下进行饲养, 待种群世代稳定后,
摘取卵、 若虫和成虫聚集的叶片, 放置在自制的小
型昆虫三维观测台(专利号: 201020519652.3)上,
利用重庆奥特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的 SZ-760 体
视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鉴定蓟马种类。
1.3 防控药剂筛选
1.3.1 药剂配方筛选 2010 年 9 月至 10 月, 选
取栽培条件和生长趋势相对一致、 榕树蓟马为害较
重的人参榕种植区, 考虑当地用药习惯及室内初筛
结果, 设阿维菌素+啶虫咪、 速灭威+啶虫咪和毒
死蜱+啶虫咪等 3 组配方药剂, 每组配方 3 个配比
处理, 其中阿维菌素+啶虫咪有效成分含量配比分
别为 1 ∶ 1、 1 ∶ 1.5、 1 ∶ 2, 速灭威+啶虫咪有效成分
含量配比分别为 5 ∶ 1、 4 ∶ 1、 3 ∶ 1, 毒死蜱+啶虫咪
有效成分含量配比分别为 5 ∶ 1、 4 ∶ 1、 3 ∶ 1; 每个配
比均稀释 1 000 倍, 同时设 1 个清水对照 CK; 每
个处理小区 25 m2, 3 次重复。 药前每小区采用 5
点取样法, 每点固定选取 5棵人参榕, 用手持放大
镜进行虫口基数调查, 后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
小区进行喷雾施药 1次, 叶面均匀喷施, 至叶片湿
润并开始有滴水为止; 药后 1、 3、 7、 10 d 分别在
选定的 5 棵人参榕上调查蓟马存活数 。 用 DPS
6.5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防治效果, 选出每组配方中
最佳的防治配比; 再对选出的防治配比进行差异性
分析, 综合各配方药剂的成本价格, 筛选出最佳配
方药剂。
1.3.2 配方药剂田间使用浓度确定 2010 年 10
月, 选取栽培条件和生长趋势相对一致, 榕树蓟马
为害较重的人参榕种植区, 设最佳配方药剂 500、
750、 1 000、 1 500、 2 000、 3 000 等 6 个稀释倍数
及 1 个清水对照 CK; 每个处理小区 25 m2, 3 次重
复。 药前每小区采用 5 点取样法, 每点固定选取 5
棵人参榕, 用手持放大镜进行虫口基数调查, 后使
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小区进行喷雾施药 1次, 叶
面均匀喷施, 至叶片湿润并开始有滴水为止; 药后
1、 3、 7 d 分别在选定的 5 棵人参榕上调查蓟马存
活数。 用 DPS 6.55 统计软件统计分析防治效果,
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 77 部分: 杀虫
剂防治水稻蓟马(GB/T 17980.77-2004)评价榕树药
害情况[3], 确定该配方药剂较理想的田间使用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盆栽榕树蓟马的发生
2.1.1 为害过程 经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发现,
榕树蓟马以成虫、 若虫在盆栽榕树的嫩叶、 幼芽和
当年生老叶上取食为害。 成虫、 若虫先沿嫩叶或幼
芽的中脉两侧锉吸汁液, 在嫩叶或幼芽上形成大小
不一的紫褐色或褐色斑点, 芽梢逐渐凋萎, 叶片沿
中脉向叶面折叠, 严重的造成畸形, 形成饺子状或
疙瘩状的虫瘿, 虫瘿外表布满红褐色斑点; 在 1 张
叶片上一般有 3 代寄居, 内有几十至上百头若虫、
成虫群集, 受害树叶卷成一堆, 绿叶变成深黄色。
当年生老叶也会受害, 成虫、 若虫先在叶面锉吸取
食, 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圆形小点, 受害叶片变
黄、 变脆、 易凋落。 受害盆栽榕树生长受阻, 光合
作用减弱, 观赏和经济价值降低。
2.1.2 种类鉴定 经对榕树蓟马各虫态形态特征
的观察得知 , 成虫 : 雌体长约 2.6 mm, 雄体长
2.0~2.2 mm, 体黑色或黑褐色, 体形细长, 尾端向
上翘起, 有光泽; 头长约是宽的 1.4 倍, 前胸长的
1.6 倍; 触角 8 节, 第 l、 2 节棕黑色或褐色, 第
3~6 节及 7 节基部黄色, 第 7 节端部和第 8 节淡褐
色, 第 3节最长; 单眼区呈锥形隆起, 有六角形网
纹, 单眼后有 l 对长毛约等于单眼直径, 无单眼间
鬃; 复眼大, 后各有 1 对短鬃, 外侧的 l 根略长;
两颊光滑无刺, 下颚针伸达复眼下方, 相互不紧
靠; 口器锉吸式, 锥形, 稍超过前胸片中部, 端部
宽圆, 头的后方具细密的横纹; 前胸背片布满交错
或扭曲的横纹, 后缘角各有 1条长鬃; 中胸前基腹
片发达; 后胸背片有纵的交错纹及网纹; 前胸背板
前缘鬃与前缘角鬃短, 与侧缘鬃及后缘鬃等长, 后
侧鬃长, 其长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 1/2, 鬃端钝;
翅无色透明, 羽缨状, 前后翅翅缘呈平行状; 前翅
较宽, 翅缘直, 间插缨 13~15 条, 前缘基部有 3
条前缘鬃, 翅中部不收窄; 前足胫节大部分黄色,
股节不增大, 跗节内侧具小齿; 中、 后足胫节大部
分褐色或黑褐色; 腹部背片第 1节板片三角形, 第
2~4 节两侧具交错横纹, 第 2~7 节背面两侧各有 1
对向内弯曲的粗鬃, 其外侧各有短鬃 5根以下; 腹
部末端略收缢, 管状, 管长是头长的 1.2 倍; 产卵
管锯状。 雄虫腹部第 9 节侧鬃及管状体均短于雌
虫。 卵: 椭圆形或肾形, 初为白色透明, 后变为淡
黄色, 发育到胚后期出现1 对红色眼点。 若虫: 共
4 龄, 初孵若虫体小如针尖, 无色透明, 后变为黄
色或乳黄色, 无翅, 有光泽; 1 龄若虫分节不明
显, 2龄若虫分节明显, 1、 2龄若虫形态相似, 都
481- -
第 32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配方 配比 药后 1 d 防效/% 药后 3 d 防效/% 药后 7 d 防效/% 药后 10 d 防效/% 价格/(元/100 g)
阿维菌素+啶虫咪
1 ∶ 1 34.94±4.2 Aa 68.50±17.61 Ab 72.25±2.43 Ab 67.26±26.18 Ab 9.16
1 ∶ 1.5 38.57±15.37 Aa 78.11±22.04 Aa 84.21±4.29 Aa 76.56±15.08 Aa 8.84
速灭威+啶虫咪
5 ∶ 1 80.32±15.35 Aa 94.35±11.63 Aa 89.87±5.28 Ab 87.51±5.17 Ab 7.78
4 ∶ 1 54.53±9.78 Bb 93.48±15.37 Aa 97.87±5.79 Aa 95.19±2.50 Aa 7.83
毒死蜱+啶虫咪
5 ∶ 1 71.18±24.57 Aa 85.04±15.66 Aa 79.19±15.67 Ab 76.31±14.92 Ab 9.57
4 ∶ 1 42.55±30.20 Bb 73.84±14.01 Ab 74.39±8.10 Ab 79.17±17.84 Aab 9.98
3 ∶ 1 47.78±22.29 Bb 87.52±13.04 Aa 84.45±9.09 Aa 82.93±7.27 Aa 10.48
1 ∶ 2 32.94±26 Aa 69.56±20.76 Ab 75.53±19.38 Ab 74.04±20.13 Aab 8.47
3 ∶ 1 47.54±14.16 Bb 87.14±8.79 Aa 83.63±3.20 Ab 69.28±16.99 Bc 7.95
表 1 3 组配方药剂对榕管蓟马的防治效果及成本价格(1 000 倍喷雾)
说明: 每组配方药剂同列多重比较, 字母不同表示存在差异, 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
著(p<0.05), 下同。
没有外生翅芽, 足和口器等外形与成虫相似, 3 龄
若虫产生大而明显的白色翅芽, 不取食、 不排泄,
行动开始迟钝, 历期比 1、 2龄短, 第 4龄若虫与第
3龄若虫不同之处在于, 触角伸长且向头背后弯, 体
色由黄色或乳黄色变成深色。 参考国内外蓟马种类
鉴定的报道, 福建漳州为害盆栽榕树的蓟马种类主
要是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 Zimmerman), 偶
而也有少量的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ramachandrai
Karny)和大腿榕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 Zimmerman)
发生[4-7]。
2.1.3 发生规律 经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发现,
榕管蓟马在福建漳州盆栽榕树种植区可周年发生,
每年 5~6 月和 9~10 月为害严重。 1 年发生多代,
每代所需时间依季节而异, 冬季无明显的越冬现
象, 发育缓慢, 虫口数减少, 世代历期需 50 d 左
右, 以后随温度升高发育加快, 世代历期 20 d 左
右, 7~8 月温度太高时, 发育有所减慢, 世代历期
30 d左右, 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几乎常年都可见到
成虫、 若虫和卵。 环境温湿度是影响榕管蓟马发生
为害的主要因子, 一般干旱季节危害猖獗, 高温、
低温和多雨等均不利其发生, 特别是持续降雨或暴
雨, 可导致虫瘿内积水, 直接杀死部分虫源, 压低
虫口密度; 榕管蓟马发育适温为 20~25 ℃, 相对湿
度 50%~70%。 日均温 25℃时, 完成 1代需 28~30d,
1 d 中, 7 : 00~10 : 00 和 16 : 00~19 : 00 化蛹或羽化,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化蛹率和羽化率不同。
成虫腹部有向上翘动的习性, 一般靠爬行到别处取
食或转移叶为害, 只有受惊时才飞行; 成虫羽化后
2~3 d 进行交配, 5~7 d 开始产卵, 卵分批产出,
不规则; 每头雌成虫可产卵 25~80 粒, 多产于饺
子状或疙瘩状虫瘿内, 有的雌成虫出虫瘿将卵产于
树皮裂缝内。 卵历期 2~20 d, 温度越高历期越短,
夏季高温达 35 ℃以上卵发育减慢, 达 37 ℃以上卵
停止发育; 卵发育后期出现红色眼点, 预示将要孵
化。 1~3 龄若虫生活于虫瘿内, 4 龄若虫大多在虫
瘿内、 叶枝缝隙或入土化蛹。 若虫、 成虫喜欢群集
虫瘿内嗜食榕树叶片, 以低龄榕树发生为害较重;
在 7~8 月高温季节发育不好, 羽化率及孵化率降
低, 死亡率提高, 部分榕管蓟马出现越夏现象。 通
常而言, 老虫瘿内大多是若虫, 新虫瘿内一般是成
虫和卵, 随着若虫的羽化, 各代成虫都陆续转移到
当年抽发的新叶上危害。 在自然条件下, 该虫飞翔
距离较短, 自身传播能力有限, 只能近距离转移危
害, 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栽培土壤和苗木进行。
2.2 防控药剂筛选
2.2.1 药剂配方筛选 结果见表 1和图 1。 由表 1
可知: 阿维菌素+啶虫咪 3个配比处理中, 药后 1 d
对榕管蓟马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 , 在 32.94%~
38.57%之间, 相互间差异不显著; 药后 3 d 和 7 d,
各处理防治效果均有较大的提升, 但以 1:1.5 配比
的防治效果最好, 分别为 78.11%和 84.21%, 显著
高于其它 2个配比; 药后 10 d, 各处理防治效果均
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 1 ∶ 1.5 配比的防治效果仍显著
高于 1 ∶ 1 配比。 速灭威+啶虫咪 3 个配比处理, 以
5 ∶ 1 配比的速效性最好, 药后 1 d 的防治效果为
80.32%, 极显著高于其它 2 个配比; 药后 3 d, 各
处理防治效果均有较理想的提升 , 在 87.14%~
94.35%之间, 相互间差异不显著; 但药后 7 d 和
10 d, 则以 4 ∶ 1 配比的防治效果最好 , 分别为
97.87%和 95.19%, 显著高于其它 2 个配比。 毒死
蜱+啶虫咪 3 个配比处理中, 以 5 ∶ 1 配比的速效性
最好, 药后 1 d 的防治效果为 71.18%, 极显著高
于其它 2 个配比; 药后 3 d, 各处理防治效果均有
较好的提升, 5 ∶ 1 和 3 ∶ 1 配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482- -
第 3 期 余德亿等: 盆栽榕树蓟马的发生与防控药剂配方筛选
图 1 每组配方中最佳防治配比对榕管蓟马的防治效果比较(1 000 倍喷雾)
100
80
60
40
20
0
1 3 7 10
天数/d
防
治
效
果
/%
阿维菌素+啶虫咪 速灭威+啶虫咪 毒死蜱+啶虫咪
85.04%和 87.52%, 差异不显著, 但显著高于 4 ∶ 1
配比; 药后 7d, 3 ∶ 1 配比的防治效果最好, 显著
高于其它 2个配比; 药后 10 d, 各处理防治效果尚可,
最差仍有 76.31%, 3∶1配比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 5∶1
配比。 相同稀释倍数下, 每组配方中对榕管蓟马的
最佳防治配比分别为: 阿维菌素+啶虫咪(1 ∶ 1.5)、
速灭威+啶虫咪(4 ∶ 1)和毒死蜱+啶虫咪(3 ∶ 1)。
对每组配方中的最佳防治配比进行防治效果比
较。 可知(图 1): 药后 1 d 和 3 d, 速灭威+啶虫咪
(4 ∶ 1)和毒死蜱+啶虫咪(3 ∶ 1)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
显著, 但均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啶虫咪(1 ∶ 1.5); 药
后 7、 10 d, 速灭威+啶虫咪(4 ∶ 1)的防治效果显著
高于其他 2 个配比。 相同稀释倍数下, 速灭威+啶
虫咪(4 ∶ 1)对榕管蓟马的防治效果最理想。 综合各
配方药剂的成本价格, 速灭威+啶虫咪(4 ∶ 1)价格
最低, 仅为 7.83 元/100 g, 是防治榕管蓟马的最佳
配方药剂。
2.2.2 配方药剂田间使用浓度确定 结果见图 2。
由图 2可知: 速灭威+啶虫咪(4 ∶ 1)配比 500 和 750
倍液, 药后 1 d 对榕管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 分别
为 87.67%和 81.07%, 两者差异不显著, 但显著高
于其他 4 个稀释倍数; 药后 3、 7 d, 500、 750、
1 000 和 1 500 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较好 , 分别在
84.47%~98.87%和 82.01%~97.22%之间, 相互间
500 倍 750 倍 1 000 倍 1 500 倍 2 000 倍 3 000 倍
100
80
60
40
20
0
1 3 7
天数/d
防
治
效
果
/%
图 2 速灭威+啶虫咪 4 ∶ 1 不同稀释倍数使用对榕管蓟马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483- -
第 32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不存在极显著差异, 但显著高于其他 2 个稀释倍
数; 药后 1、 3、 7 d, 2 000 和 3 000 倍液的防治效
果不是很佳, 与其他稀释倍数的差异显著。 速灭
威+啶虫咪(4 ∶ 1)在 500~1 500 稀释倍数下使用, 对
榕管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较理想, 且均未对盆栽榕
树产生不良影响, 植株生长正常。
3 讨论与结论
盆栽榕树易受榕树蓟马危害。 在福建漳州盆栽
榕树种植区造成为害的主要是榕管蓟马, 在同一个
虫瘿内, 棘腿管蓟马和大腿榕管蓟马有时也被发现
为害盆栽榕树, 但发生的数量较少。 这与国内的相
关报道基本一致[2,5]。
榕管蓟马可周年发生, 以成虫和若虫在嫩叶、
幼芽和当年生的老叶上取食为害, 每年 5~6 月和
9~10 月为害严重, 造成盆栽榕树生长受阻, 观赏
和经济价值降低。 环境温湿度是影响榕管蓟马发生
为害的主要因子, 干旱季节危害猖獗, 高温、 低温
和多雨等均不利其发生, 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栽培土
壤和苗木调动进行, 近距离靠成虫转移危害 [2,6~13]。
建议: 加强苗木检验检疫, 防止扩散传播; 加强栽
培管理, 及时剪除形成虫瘿的叶或枝条; 加强生态
和物理防治, 有条件的场地要尽可能利用防虫网隔
离和色板诱杀; 加强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好小花
蝽、 华野姬猎蝽、 捕食性蓟马、 瓢虫、 草蛉、 隐刺
虫等天敌; 加强虫情监测, 虫量少时用毛笔刷去新
梢嫩叶上的虫体和卵块或用肥皂水冲洗, 虫量超域
值时进行药剂防治, 要选用在田间有良好应用防效
的专用药剂。
速灭威+啶虫咪的 4 ∶ 1 配比对榕管蓟马的防治
效果最理想, 药后 3~10 d 的防治效果均在 93.48%
以上, 无药害产生, 性价比最好, 是防治榕管蓟马
的最佳配方药剂, 田间推荐使用 500~1 500 倍液。
该药使用时, 要与其他专用药剂轮换或交替使用,
延缓高抗个体的产生; 同时, 应抓住施药适期, 在
榕树抽梢或成虫转叶危害尚未形成虫瘿时喷药, 增
加虫体与药剂的接触机率、 接触面积和接触量, 进
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药剂的配方筛选, 应以田间防治效果为基
础, 综合考虑成本价格、 施用药害和抗性个体产生
频率等多方面的因素。 速灭威+啶虫咪的 4 ∶ 1 配比
在田间防治效果、 成本价格、 施用药害等方面均得
到了有效验证, 但抗性个体产生频率还有侍进一步
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思源, 林利平, 郑少波, 等. 危害榕属植物盆景的主要病虫
害及出口检疫措施[J]. 植物检疫, 2003(2): 95-96.
[2] 杨 希, 连巧霞, 张晓萍, 等. 福建省榕树蓟马的生物学特性
及防治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1994, 21(2): 50-55.
[3]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编 . GB/T 17980.77-2004 农药田间
药效试验准则(二)第 77 部分: 杀虫剂防治水稻蓟马[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4] 黄邦侃主编. 福建昆虫志第一卷[M]. 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99: 380.
[5] 连巧霞, 张晓萍. 福建省为害榕树蓟马的种类和识别[J]. 福建
林业科技, 1992, 19(1): 54-56.
[6] 沈发荣, 周又生, 赵焕萍, 等. 榕母管蓟马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5, 10(2): 104-108.
[7]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SIRO). World Thysanoptera[CP/DK]. (2010-2-23)[2010-12-28].
http: //anic.ento.csiro.au/thrips/identifying_thrips/Phlaeothripidae.htm.
[8] Cambero-Campos J, Valenzuela-García R, Carvajal-Cazola C,
et al. New Records for Mexico: Gynaikothrips uzeli, Androthrips
ramachandrai (Thysanoptera: Phlaeothripidae)and Montandoniola
confusa(Hemiptera: Anthocoridae)[J]. Florida Entomologist. 2010,
93(3): 470-472.
[9] Held D W, Boyd W, Tim Lockley, et al. Gynaikothrips uzeli
(Thysanoptera: Phlaeothripidae)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Distribution and review of biology[J]. Florida Entomologist, 2005,
88(4): 538-540.
[10] Held D W, Boyd Jr D W. New records of Gynaikothrips uzeli
(Zimmerman)(Thysanoptera: Phlaeothripidae)on Ficus benjamina
in Texas and Oahu, Hawaii, U.S.A [J]. Pan-Pacific Entomologist,
2008, 84(2): 77-80.
[11] 宁 玲. 小叶榕榕管蓟马的发生及防治 [J]. 热带农业科技, 2005,
28(4): 39-40.
[12] 赵国富, 陈伟洋. 榕母管蓟马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J]. 广西
农业科学, 2008, 39(4): 493-496.
[13] 张丽霞, 管志斌, 管艳红, 等 . 榕母管蓟马危害榕树盆景 [J].
植物保护, 2004, 30(1): 89-90.
责任编辑: 赵军明
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