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多用途植物紫云英人工栽培技术



全 文 :收稿日期:2011-11-30
多用途植物紫云英人工栽培技术
李敏1,王亮2
(1.林口县青山林场,黑龙江 林口 157623;2.黑龙江省林口县国有苗圃)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是豆科黄芪属的植
物。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地区,生长于海拔400~3000m
的地区,多生长在溪边、山坡及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
工引种栽培。广泛分布于 N24°~35°地区。2年生草
本植物,多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早稻的基肥,是
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1 形态特征
多分枝,匍匐,高10~30cm,被白色疏柔毛。奇数
羽状复叶,具7~13片小叶,长5~15cm;叶柄较叶轴
短;托叶离生,卵形,长3~6mm,先端尖,基部互相多
少合生,具缘毛;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0~15mm,
宽4~10m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上面近无
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具短柄。总状花序生5~10
花,呈伞形;总花梗腋生,较叶长;苞片三角状卵形,长
约0.5mm;花梗短;花萼钟状,长约4mm,被白色柔毛,
萼齿披针形,长约为萼筒的1/2;花冠紫红色或橙黄
色,旗瓣倒卵形,长10~11mm,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
瓣柄,翼瓣较旗瓣短,长约8毫米,瓣片长圆形,基部具
短耳,瓣柄长约为瓣片的1/2,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
瓣片半圆形,瓣柄长约等于瓣片的1/3;子房无毛或疏
被白色短柔毛,具短柄。荚果线状长圆形,稍弯曲,长
12~20mm,宽约4mm,具短喙,黑色,具隆起的网纹;种
子肾形,栗褐色,长约3mm。花期2~6月,果期3~7月。
2 繁殖
播种时,首先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及排灌条件好的
田块。种子在播种前一般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包括擦
种、盐水选种、浸种、根瘤菌和磷肥拌种等。播种期由
于气候及茬口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适当早播可提
高鲜草及种子产量,但不能过早,秋播应在日平均气温
下降至25℃以下时为宜,春播以日平均气温上升至
5℃以上为好。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5~5kg,产草量
多随播种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高则无效果,北方以4
~5kg为宜,南方以2~3kg为好。水、肥条件较好的
田地可撒播,旱地、地产田或播种量少时也可采用宽幅
条播或密丛点播。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使水气协调,
是保证紫云英全苗和丰产的重要环节。播种之前,稻
底套播的,要先开好沟,并进行晒田。除围沟外,一般
每隔10~15m左右开一条直沟,并于围沟相连。晒田
以人立有脚印但不陷足为宜。翻耕播种的也应开沟作
畦。翻耕播种或旱作田套播的,播种后要沟灌,让土壤
吸足水分,以利发芽、扎根,没有灌水条件的,播后可把
种子浅耙入土,并抢雨前或雨后播种。稻田套播的,需
先灌入能保持2天的浅水层。播后2~3天,种子已萌
动发芽,自此至幼苗扎根成苗期间,切忌田面积水,否
则将导致浮根腐烂,但太干也会影响扎根。水稻收获
前10天左右至开春前,要求土壤水分保持润而不湿,
使水气协调,根系发育良好,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逆
性。施用根瘤菌肥料是新扩种地区栽培紫云英成败的
关键指标之一,也是老区提高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接
种方法以拌种的效果较好,拌种时用米糊、泥浆等作粘
着剂,使菌剂粘附在种子表面,可提高菌肥的增产效
果。
3 栽培管理
紫云英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发芽时
需要吸收较多水分和大量的氧气。幼苗时期根系的生
长比地上部快,越冬期间,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缓慢,
开春后地上部生长加速,但根系的生长仍较平稳,到现
蕾期后,地上部生长速度陡然加快,在约半个月的时间
内干重可增加月1.3倍,因此到初花期地上部的干物
质重量就大大超过根系。在盛花期,根系和地上部的
干物质之比约1∶4~6。
紫云英苗期株高增长缓慢,开春后随温度上升生
长速度逐渐加快,在现蕾期以后迅速增加,始花到盛花
期的生长速度最快,从现蕾到盛花期的株高增加的长
度约占终花期的三分之二。紫云英的开花期一般为
30~40天,主茎和基部第一对大分枝的花先开,以后
按分枝出现的先后,依序开放。主茎及分枝均是由下
向上各花序依此逐个开放。紫云英的自然杂交率很
高,一般为60%以上。果荚从开花至变黑,一般约需
20~30天。紫云英性喜温暖的气候,一般有明显的越
冬期。幼苗期低于8℃生长缓慢;开春以后,日平均气
温达到6~8℃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开花结荚
的最适温度为13~20℃。
紫云英在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怕
早又怕渍,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
土壤以质地偏轻的壤土为主。
为使紫云英获得增产,一般应配合进行适当的施
肥措施。首先应当基施磷肥。施用磷肥时应注意磷肥
86
第2期(总第117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2(GSNO.117)
2012年4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Apr.2012

DOI:10.13268/j.cnki.fbsic.2012.02.013
品种的选择,以免伤害种子。磷肥用量以每亩施用过
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kg为佳,特别缺磷的土壤则可增
加至30kg。钾肥能显著提高紫云英的鲜草产量,尤其
是在南方稻底套播的地区。钾肥一般在割稻时或第一
真叶出现时施用,用量一般为每亩5~10kg硫酸钾。
关于氮肥,在瘠薄土壤上幼苗期可少量施用氮肥,以促
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形成,在春后紫云英迅速生长时的
2月中旬到3月上旬每亩施用3~5kg的尿素能显著提
高紫云英的产量。此外,在有条件的地区,施用有机肥
作基肥对紫云英的幼苗生长、根瘤发育和全苗都有很
好的作用,在红壤性水稻土的效果更为显著。
4 田间管理
拌根瘤菌:种子催芽后露白时拌根瘤菌,0.5kg紫
云英根瘤菌菌种可拌7.5kg紫云英种子,播种5亩。
适时施肥
以施磷、钾肥为主,适当搭配氮肥。晚稻收割后亩
施过磷酸钙10~15kg,粪水1000kg,促进早结根瘤,幼
苗早发。“冬至”前后,亩施钾肥3~4kg或草木灰
50kg,提高幼苗抗寒能力。“立春”后,亩施尿素3~
5kg,以加速春暖后枝叶萌发,提高鲜苗产量。
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也是稻田主要的
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
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春季管理重点:开沟排水:立春后
及时清好沟,降低田间地下水位,促使紫云英根系良好
生长。春季施肥:春暖后紫云英茎叶生长快,需肥量
大,要及时追施肥料。春肥施用时期在2月底或3月
初,亩施尿素2.5~3kg、氯化钾3~4kg、灰肥100~
200kg。补施微肥。紫云英施用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留种田效果更好。施用方法以
叶面喷施的效果较好。喷施浓度:硼砂为0.1~0.15%
溶液,钼酸铵为0.05%溶液,喷施时期为3月中下旬。
5 主要病害
紫云英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在生长期(特别是留
种田)如发现白粉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000倍喷
雾,也可用0.4度石硫合剂喷雾。主要虫害有蚜虫、蓟
马、潜叶蝇等,每667m2 可用吡虫淋10~20g,或90%
敌百虫150g,加水30~50kg喷雾,也可用40%的乐果
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上接66页)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5.2 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
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
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
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
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
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
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
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防
治方法 :①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
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
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
染源。②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
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
1000倍液防治。
5.3 凤仙花立枯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
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
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传
播途径:①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
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②在田
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
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
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
使病害传播蔓延。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
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上接67页)次数,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增强其抗寒性。
水分不足时,叶片易变黄。但若土壤水分过于饱和,或根
部太干时立即大量浇水,会使植株萎蔫甚至死亡。需肥
量不多,生长期15~30天施液肥1次即可,苗期可追施氮
肥。施肥时勿将肥料沾污叶片,否则易致叶片枯黄,降低
观赏价值。铁线蕨适应性强,生长快,叶丛过密会导致生
长衰弱,叶片发黄,应及时分株繁殖或换盆。铁线蕨喜钙
肥,分株换盆时,可向盆中加少量石灰和碎蛋壳,补充些
钙肥。叶丛过密还不利于新叶萌发,可于秋季适当修剪,
去掉一些老叶黄叶,以利保持植株的清新优美。生长适
温为18~25℃,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
5.2 铁线蕨性喜温暖阴湿环境,不耐寒,不耐旱,宜酸
性土壤。盆栽可常平放在室内具有散射光处,则生长
良好。盆土以山地森林土和肥沃园土各半混合配制的
培养土为宜。生长季节浇水要充足,每隔2周左右需
施1次薄肥,促使其生长繁茂。夏季宜放室外荫棚下
养护。叶丛过密时,可将老叶适当修剪,否则叶片易变
黄,有碍观瞻。入冬后移入室内放于散射光处,室温保
持10℃左右即可安全过冬。冬季气温低,遭受晚霜或
早霜的冻害。铁线蕨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不耐寒,
生长适温为15~24℃,冬季室温若在10℃以上,叶片
可保持翠绿,低于5℃即发黑变黄。过于荫蔽,长时间
不见阳光。铁线蕨怕暑热,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但也不
能全部蔽荫,夏季最好放在室外荫棚和大树下,或夜间
搬到室外,白天搬回室内。冬季应充分见光。夏季气
候闷热,通风不良。应提高空气湿度,加强通风。
96
2012年 李敏等:多用途植物紫云英人工栽培技术 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