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外源降解菌对黄麻根区净化能力的生物强化作用



全 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11(4):426~ 430    
Chin J A pp lEnviron B io l=ISSN 1006-687X   2005-08-25
 外源降解菌对黄麻根区净化能力的生物强化作用*
邓欢欢1 张甲耀 1** 赵 磊 1 黄铭洪 2 柳 娟 1
(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2香港浸会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 香港)
摘 要 通过原生质体电融合得到经 EGFP标记的外源细菌(蒽高效降解菌 An和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P)与黄麻根际
优势菌融合的 2株融合子 Tu-An与融合子 Tu-P, 然后将两种融合子以及出发菌株分别定殖到播种了黄麻(Corchorus
capsu lari)的蒽污染土壤中 , 对不同污染物浓度下的细菌定殖 、植物生长及蒽降解做了初步研究. 研究表明 ,在相同的初
始接种量下 ,融合子的定殖数量明显高于出发菌株;在两种融合子共存的条件下 , 定殖数量也略高于单一融合子的定
殖数量.在接种外源菌的土壤中 , 植物获得了更好的生长条件 , 得以良好生长;而没有投加降解菌的组别中 , 黄麻的生
长明显受到了较严重的抑制.投加外源降解菌可以促进生物降解 ,达到生物强化的目的.实验研究说明 , 把外源降解菌
投加到污染土壤中进行生物强化修复是可行的. 图 3表 2参 20
关键词 电融合;融合子;定殖;生物强化
CLC X172
AUGMENTATION OF BIOREMEDIATION ABILITY BY
EXOGENOUS BACTERIA IN RHIZO SPHERE OF
CORCHORUS CAPSULARI
*
DENG Huanhuan
1 , ZHANG Jiayao1** , ZHAO Lei1 , HUANG M inghong2& LIU Juan1
(1Depa rtm en t of Environm enta lS cien ce, Wuhan Un iversity , Wuhan 430072, Ch ina)
(2 Institute of R esource and Environm entalManagem en t, Hong Kong B aptistUn iversity, Hong Kong)
Abstract Tw o fu san ts, Tu-An and Tu-P, we re obtained through the pro toplast e lec tro fusion of the EGFP labe led bacteria
(An, the h igh ly-e ffec tive an thracene-degrad ing bac te ria, and P, the biosurfac tant-produc ing bac te ria), and the dom inan t bacte-
ria in Jute rhizosphe ric soil, the two fusants and their starting strainsw ere co lon ized in so il cultiv ated w ith jute(Corchorus cap-
sulari), and po lluted by an thracene. The coloniza tion of bacteria, p lant grow th and anth racene degrada tion we re te sted a t diffe r-
en t po llu tant concentrations. The experim enta l results show ed tha t the fusants in rh izosphere had m uch highe r popu lation density
than the starting strains in the same amount of inocu lation;when the two fusan ts coex isted they a lso had sligh tly h igher popula-
tion density than the sing le fusant;when the exogenous bac te riaw ere added in soil, plan t obtained m ore favourab le g row th con-
d ition and cou ld g row w e ll, and in so ilw ithout adding deg rading bacteria, the g row th o f ju tew as oppressed seriously, indica ting
that the inocu la tion o f the exogenous bacteria in to contam ina ted so il could stim ulate biodeg rada tion and achieve bioaugementa-
tion. The result revea l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m ake rem edia tion by b ioaugm en ta tion through adding exogenous bac te ria into con-
tam ina ted so i.l F ig 3, Tab 2, Ref 20
Keywords  e lec tro fusion;fusant;co lonization;bioaugm enta tion
CLC X172
  多环芳烃(PAH s)是指 2个或 2个以上的苯环稠和在一起
的一类化合物 , 它们在环境中普遍存在 [ 1 , 2] . 由于其电子共轭
体的结构 , 因此具有结构稳定 、难生物降解的性质 ,且大多有致
癌 、致畸 、致突变特性. 多环芳烃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
境问题 , 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的方法很多 , 其中植物修复以其投
资省 、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而倍受关注 [ 3 ~ 5] . 植物修复是植
物吸收和根际微生物降解作用的结果 [ 6] , 但它存在着修复速
度慢 、污染物降解不彻底等问题 , 开发利用根际微生物降解潜
收稿日期:2004-05-08  接受日期:2004-05-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 o. 20077021) Supported by the Na-
tionalNatu 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C hina
**通讯作者 C orrespond ing au thor(E-m ail:jyzhang@w hu. edu. cn)
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现在常用的生物强化方法就是在生
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原有处理体
系的处理效果 , 充分发挥微生物的潜力 [ 7] . 利用根际特殊的理
化性质将经过改造的高效降解微生物定殖于根际与之构成一
新型复合净化系统是目前生物强化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
根际环境中植物的根系为根际的微生物提供了生态位和适宜
的营养条件 , 以保证微生物的数目和活性的维持 , 而微生物的
活动还可以修饰和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有利于根系在土壤中
存活和扩展 [ 8 ~ 10] .但这些外源微生物不能很好地适应土壤环
境 , 难以与土著微生物竞争 , 导致活性逐渐降低 ,不能充分发挥
作用 [ 11 , 12] . 因此 ,让外源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存活 , 并建立适
合的生境就成为关键 ,并需要有可靠的检测手段来监测和研究
这些外源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变化 、动态分布以及生态学方
面的问题.
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的原生质体
进行融合 , 得到具有亲株遗传信息的新菌株 [ 13] .来源于水母的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对光稳定的可溶性蛋白 , 无生物毒
性 , 灵敏度高 ,在紫外光和蓝光激发下就能发出绿色荧光 ,而且
不需要添加任何酶或底物.绿色荧光蛋白(GFP)能在异源细胞
内表达后自发产生荧光 ,可方便快捷地在活细胞内检测而对其
无伤害 [ 14 , 15] .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已被证明可以增
加有机污染物的水溶性 , 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 , 促进土壤中污
染物的生物降解 , 而且不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 16 , 17] .
本实验以三环芳烃蒽为模式污染物 ,以根系发达的经济作
物黄麻为模式植物 , 把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
蒽高效降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铜绿假单胞菌(P seud-
om onas aerug iosa)[ 18]作为根际微生物耦合系统的构建菌株 ,分
别与黄麻根际优势菌进行原生质体电融合 ,再将得到的融合子
和构建菌株定殖回黄麻根际土壤 ,形成产表面活性剂和对蒽具
有高效降解能力且在根际旺盛生长的耦合系统.铜绿假单胞菌
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进一步提高蒽降解菌的降解能力.绿
色荧光蛋白用来监测各项菌株在根际的定殖情况.我们试图做
仅局限于根际的研究 ,但根际研究在接种微生物和土壤样采集
上都缺乏非常统一明确的方法 , 同时由于黄麻根系发达 , 因此
本研究定位在根区的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1. 1 实验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心提供 , 并经本实验室诱变驯化 , P7-50为其中产表面活性剂能
力最强的菌株并经 EGFP标记;高效蒽降解菌 An-2由本实验
室从染料厂污泥中分离纯化并经 EGFP标记;土生根际优势菌
株 Tu-1B是由本实验室从石油烃污染土壤黄麻根际分离的优
势菌株.
1. 1. 2 实验作物和土壤  实验作物为黄麻 (Corchorus cap-
su lari), 种子购于广西北海. 土壤取自香港上水废弃农田 , 风干
后过 2 mm 孔径筛 , 其理化性质如下:有机质 12. 6 g /kg, 全 N
1. 1 g /kg, 全 P 1. 2 g /kg, 全 K 9. 5 g /kg, pH 6. 20.
1. 1. 3 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使用 LB培养基:蛋白胨 1 g,酵
母粉 0. 5 g, NaC l 1 g,水 100m L, pH 7. 2;再生培养基:在完全培
养基中添加 0. 5 m o l /L蔗糖 , 0. 02 mo l /LM gC l2 6H2O;融合子
筛选培养基:在再生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氯霉素和卡纳霉素 ,
均为 100单位 /mL;渗透压稳定剂 (SMM):蔗糖 0. 5 m o l /L,
M gC l2 0. 02 m o l /L, pH 7. 5高压蒸汽灭菌;电击缓冲液 (PM):
0. 6 m o l /L甘露醇 , 0. 02 mo l /L的 CaC l2 , 用无菌水配置 , pH 6. 0
过滤除菌;溶菌酶溶液:终浓度分别为 1 mg /mL和 2 m g /m L,
用渗透压稳定剂配置 ,过滤除菌.
1. 1. 4 实验仪器  CRY-3 型多功能细胞电融合仪;BIO紫
外检测仪.
1. 2 实验方法
1. 2. 1 根际优势菌株 Tu-1B分别与蒽高效降解菌 An-2和生
物表面活性产生菌 P7-50的原生质体电融合及融合子的筛选
将亲株 Tu-1B, An-2和 P7-50进行液体培养 , 分别取对数生长前
期的细胞 , 加入溶菌酶溶液酶解 ,制备原生质体 [ 19] , SMM 液悬
浮. 将 Tu-1B和 An-2的原生质体悬液等量混合 , 电击缓冲液洗
涤 3次 , 无菌吸管取 1 mL注入融合电极小室. 融合脉冲电压
450 V, 脉冲幅宽 5 μs, 脉冲个数 2个 , 脉冲间隔 20 s.电融合后
室温放置 5 m in,取融合液 , 按 10- 1 , 10- 2稀释度各取 0. 2 m L涂
布于含 100单位 /mL的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的再生选择平板 , 28
℃倒置培养 48 h,筛选因携带有 EGFP标记基因而发绿色荧光
的融合子 Tu-An. Tu-1B和 P7-50的原生质体电融合按同样方法 ,
融合液涂布于含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的再生选择平板 , 28℃倒
置培养 48 h,筛选因携带有 EGFP标记基因而发绿色荧光的融
合子 Tu-P.
1. 2. 2 土壤的染毒处理  按照 0 mg /kg, 40 mg /kg, 80 m g /
kg, 120 m g /kg, 300 mg /kg的污染浓度(分别代表无污染 、轻度
污染 、中度污染 、较重污染和严重污染程度),用溶有蒽的丙酮
溶液将土混合均匀 ,再将土壤装回灭菌袋 , 密封于暗处放置 4
w k, 达到平衡目的 ,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 [ 20] .
1. 2. 3 根区耦合降解系统的建立  测定各种菌株的生长曲
线 , 取对数期末期的菌液用涂布法计数后 , 按 n(cfu)=106 /g
的接种量将菌液混合进入土壤(先按 109 /g量将菌液加入 250
mL灭菌生理盐水摇匀后与土壤混合均匀). 黄麻种子用甲醛
溶液浸泡 5 m in除去毒素后蒸馏水浸泡过夜至露白 , 将发好的
种子按每盆 5粒播种于土壤中. 盆栽实验在 5个污染浓度基础
上接种不同的细菌 , 分别是 An, P, Tu-An, Tu-P, Tu-An+ Tu-P
(1:1的接种量), Non-bacteria(不投加细菌)6种处理:
an:加入高效蒽降解菌 An-2的土壤组别;
p:加入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P7-50的土壤组别;
t-a:加入黄麻根际优势菌与高效蒽降解菌的融合子的土
壤组别;
t-p:加入黄麻根际优势菌与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融合子
的土壤组别;
a-p:按 1:1的量混合加入两种融合子的土壤组别.
每个处理 3个重复 , 一共 90盆 , 每盆约 1 kg风干土. 播种
完毕后于香港浸会大学人工温室中 20 ~ 28℃光照培养 , 每天
光照 12 h,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大含水量(WHC)的 60%.
另外为考察土壤中蒽残留 ,每个浓度梯度均添加 no, a-p-n
两种处理:
no:既没有接种外源菌又没有种植黄麻的土壤组别;
a-p-n:按 1:1的量混合加入两种融合子 ,但没有种植黄麻
的土壤组别.
1. 2. 4 细菌定殖的监测  用塑料吸管随机插入土壤中 3 ~
8 cm取土(在尽量接近根的区域取土)1 ~ 2 g, 称重后入 100
mL生理盐水 , 摇床上剧烈震荡 1 h制成悬浮液 , 按梯度 10 -1 ,
10 -2稀释后涂布平板 ,于 28℃培养 48 h后在 B IO紫外检测仪
下检测荧光菌落数量.
1. 2. 5 细菌的净化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播种后按 1
wk为间隔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 ,评估不同的细菌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每盆中的植物高度取平均值 ,然后对每个处理的不同盆之
间高度值也取平均值 ,并进行比较 , 最后测定每盆的生物量.
1. 2. 6 根区土壤中蒽的降解及其含量的测定  经过 42 d
后 , 对根区土壤进行蒽的残留量分析 ,说明不同外源降解菌对
427  4期 邓欢欢等:外源降解菌对黄麻根区净化能力的生物强化作用   
蒽降解能力的影响. 具体方法:取干重约 5 g的土样 , 准确称
量 ,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土壤中的蒽 , 提取液采用二氯甲烷 /丙酮
溶液(V:V=1:1),取所得样品经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 , 再溶于
正己烷 , 定溶 ,备 GC-M S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 1 标记菌株 Tu-1B与 An-2和 P7-50的原生质电融合
对 Tu-1B、An-2和 P
7-50进行抗性检测 ,发现 Tu-1B为氯霉
素敏感型 , 对卡那霉素具有抗性 ,而 An-2和 P7-50为卡拉霉素敏
感型 , 但对氯霉素具有抗性 , 所以用含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的高
渗平板来对融合子进行筛选并用荧光进行验证.经过筛选得到
带有荧光并能在抗性平板上生长的菌株 Tu-An和 Tu-P, 在紫
外光照射下可发出明亮的荧光(图 1-A, 1-B). 在 LB平板上传
接 16代 , 并将其液体培养物经稀释后接种于土壤 , 检验结果均
能稳定地在紫外光下发光 ,表明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2. 2 各种细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动态及随时间变化趋势
播种后 d 1, d 3, d 7, d 14, d 21, d 35, d 42取土用涂布法分
析不同细菌在土壤中的定殖数量 ,各种目的菌株平板在紫外光
下均能发出明亮荧光(图 1),接种菌在不同染毒土壤中经历不
同时间后数量动态变化如图 2.
融合子接种到土壤中后在前 3天数量有一个上升趋势 ,但
过后则出现下降 ,在 1 wk后表现特别明显 , 2 wk后能大约维持
在较均一的水平 ,融合子在 d 42的定殖数量仍能达到 105 , 而
投加混合菌株的组别存活数量更加多一些 ,接近 n(cfu)=106 /
g土壤 , 反映出并没有受到污染物浓度的明显胁迫作用 , 但出
发菌株(An、P菌)则不能较好的存活 , 数量下降很快 , 最后甚
至降低到无法检测的数量 ,这充分说明得到的融合子的定殖能
力明显要比出发菌株强.尽管两种融合子混合接种在数量上多
于单一接种组 , 但都还是在一个数量级. 而单一接种组别中 ,
Tu-P的数量并不大大少于 Tu-An, 我们认为是由于 Tu-P既有
较强的竞争能力 ,又可以产生表面活性剂 , 有助于其吸收生境
周围的营养和污染物 ,所以数量上并没有和 Tu-An和 Tu-An+
Tu-P组别拉开差距.
污染物的浓度并没有表现出对融合子细菌数量的影响 ,到
了末期 , 不同污染程度组别的融合子细菌数量也都维持在同一
水平上 , 这是由于细菌可能具有耐受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能力
所致.
2. 3 不同外源菌接种情况下植物生长差异
播种后 d 7, d 14, d 21, d 28在对植物的高度进行测量 ,结
果如图 3所示.
图 1 菌株在紫外光下发出荧光图
F ig. 1 F luorescence of strains under UV ligh t
A:融合子 Tu-An菌落在紫外光下的照片 Fu santsTu-An underUV ligh t;B:融合子 Tu-P菌落在紫外光下的照片 Fu sant Tu-P under UV light;C:d 21
时土壤(只接种 An)悬液涂布平板中菌株 An发出的荧光与杂菌的对比 C om parison of strain Anw ithm isce llaneous bacteria in soi l su spen sion for th e ca-
pab ility of produ cing fluorescence af ter 21 d colonization;D:d 21时土壤(只接种 P)悬液涂布平板中菌株 P菌落发出的荧光与杂菌的对比 C om parsion
of strain P w ith m iscellaneous bacteria in soi l su spension for the capab ility of p roducing fluorescence af ter 21 d colonization;E:d 21时土壤(只接种 Tu-P)
悬液涂布平板中融合子 Tu-P发出的明亮荧光与周围杂菌的对比 Com parison of strain Tu-P w ithm iscellan eous bacteria in soi l suspens ion for the capabi li-
ty of produ cing fluorescence after 21 d co lon ization;F:d 21时土壤(只接种 Tu-An)悬液涂布平板中融合子 Tu-An菌落发出的明亮荧光与周围杂菌的
对比 C omparison of strain Tu-A nw ithm iscellaneous bacteria in soil su spension for the capab ility ofp roducing fluorescen ce af ter 21 d colonization;G:d 21时
土壤(按 1:1接种了 Tu-P和 Tu-An)悬液涂布平板中融合子发出的荧光与周围杂菌的对比 C om parison of the two fusan ts(Tu-P and Tu-An) w ithm is-
cellaneous bacteria in soil suspens ion for the capab ility of p roducing flu orescen ce after 21 d colonization
428         应 用与 环 境生 物学 报  Chin J App lEnviron B io l                  11卷
图 2 接种细菌在不同浓度染毒土壤中经历不同时以后的数量变化
Fig. 2 Num erica l variation of inocu lated b acteria in con tam inated soil at differen t concen trations w ith tim e
an:高效蒽降解菌 The high ly-ef fective an th racene-degrad ing bacteria;p: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The b iosurfactan t-p roducing bacteria;t-a:黄麻根际优势菌
与高效蒽降解菌的融合子 Th e fusan t of the dom inant bacteria in Jute rh izospheric soil and the h igh ly-effective anthracene-d egrad ing bacteria;t-p:根际优势
菌与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融合子 The fu sant of the dom inan t bacteria in Ju te rhizospheric soil and th e biosu rfactan t-produ cing bacteria;a-p:两种融合子
( t-a和 t-p) Tw o kind of fusan ts( t-a and t-p). 下同 The sam e below
图 3 在不同染毒浓度条件和接种不同菌株条件下黄麻生长的株高变化
F ig. 3 P lan t heigh t variat ion of ju te grow ing under d ifferen t pollu tant con cen trationsw ith d ifferent inocu lated bacteria
表 1 第 42天收获黄麻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较(g /株)
Table 1 Comparison o f above-g round b iom ass afte r harve st o f jute fo r 42 day s(g /plan t)
组别 G roup an p t-a t-p a-p Non-b acteria
40 mg /kg 2. 67 2. 55 2. 71 2. 32 2. 81 0. 64
80 mg /kg 2. 52 2. 12 3. 12 3. 12 3. 39 0. 69
120 mg /kg 2. 41 2. 4 2. 39 2. 05 2. 95 0. 54
300 mg /kg 0. 86 1. 71 1. 05 1. 6 2. 51 0. 23
  第 1周各个浓度下的苗高差异不大 , 说明在发芽初期植物
主要是利用种子的营养生长. 自第 2周差异性开始表现出来 ,
说明存在污染物的胁迫作用 ,没有投加外源细菌的组别黄麻高
度要矮于投加外源菌的组别;且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 , 在投加
融合子的组别中 , 黄麻生长得较好 , 这一点在同时投加两种融
合子的组别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未加蒽土壤上的黄麻比加蒽土
壤上的生长好 , 说明由于蒽的存在构成对黄麻的毒性. 在无污
染土壤中 , 所投加的不同外源菌对植物高度影响差别是可以忽
略的 , 同时接入外源菌的组比没有接入外源菌的组生长好一
些 , 可能是由于加入微生物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矿化 , 促进植
物生长.
42 d后测定污染土壤上黄麻的地上生物量(表 1),结果表
429  4期 邓欢欢等:外源降解菌对黄麻根区净化能力的生物强化作用   
明 , 加菌组均比不加菌的生物量在数倍以上 ,且接种两种融合
子的样本生物量最大 .可见加入降解菌(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也
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可以明显降低蒽对植物的毒性 , 有利于
植物的生长 , 其中 a-p能力最强. 在蒽浓度为 300 m g /kg条件
下 , 42 d后地上生物量是不接种的 11倍.在高污染程度下更显
示出耦合系统下明显的强化作用.
表 2 第 42天土壤蒽残余量的比较(w /m g kg - 1)
Table 2 C om pa rison o f anthracene residues in so il after 42 day s(w /m g kg - 1)
组别 G roup n-d no a-p-n Non-b acteria an p t-a t-p a-p
40 mg /kg 38. 91 17. 8 14. 23 16. 16 14. 26 15 13. 81 14. 43 13. 04
80 mg /kg 68. 54 47. 54 40. 35 44. 66 34. 72 43. 61 30. 45 41. 31 25. 97
120 mg /kg 100. 64 72. 84 34. 41 66. 91 32. 56 39. 76 31. 51 37. 07 28. 46
300 mg /kg 264. 05 178. 02 57. 12 175. 95 54. 54 69. 69 43. 69 58. 36 41. 65
n-d表示平衡 4 wk后土壤中蒽的实际检出浓度 n-d show ing the actual concen trations of anth racene in soil after balanced for 4w eeks
2. 4 不同外源菌接入情况下蒽的残留量差异
在 42 d后对土壤中的蒽残留量进行测定 ,结果如表 2所示.
由上表可知 ,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蒽的去除起主导作用 , 该
现象浓度越高越明显. 不同浓度组中 , no组与 Non-bac te ria组
之间的差异不大 , 说明仅依靠植物是不能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的;这两组与 a-p-n组的比较说明 , 即使没有植物 , 单依靠细菌
也能对污染物起到较理想的去除.
在有外源菌的 6个组别中比较可知:a-p组的效果最好 ,尤
其是在 120 mg /kg和 300 mg /kg情况下 , 残余量减少到 28. 46
m g /kg和 41. 65 mg /kg, 降解率比不投加细菌的组分(Non-bac-
teria组)分别提高 38. 21%和 50. 86%(初始浓度以 n-d值计);
t-a组的效果次之 , 并与 a-p组的差别不大 , 说明表面活性剂对
蒽的降解有一定促进作用 , 但作用不是十分明显 , 可能与表面
活性剂的产生剂量不大有关系;在没有蒽降解菌(或其融合
子)的情况下 ,蒽的降解效果明显较差( t-p组和 p组 ), 说明蒽
高效降解菌是去除蒽的主导因素.
3 结 论
3. 1 通过电融合并筛选后得到的两株融合子在紫外光照射下
能够稳定地发出明亮的荧光 ,并且在投加到土壤中一段时间后
仍然能保持荧光特性 ,说明 GFP标记是作为检测外源微生物
数量的一个良好手段 .
3. 2 两类融合子在植物根区土壤中的存活数量要远远高于未
经过融合的出发菌株 ,在同时投加两类融合子的情形下 , 它们
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能更好地生存繁殖并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的
土壤. 这可以解释为融合子 t-p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增强了融合
子 t-a对蒽的降解 ,而多环芳烃污染物质蒽的降解又减少了对
微生物的毒害 , 从而提高了它们的定殖与存活能力. 在耦合系
统中 , 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体现在外源降解菌的降解作用 , 尤
其是蒽高效降解菌的作用.另外 , 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接入 ,也
能提高蒽的去除效果 .
3. 3 在没有投加外源菌的组别中 , 植物的生长明显受到了较
强的抑制 , 这点在严重污染程度下表现得极为明显;而投加了
适当外源菌的组别中 ,植物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促进.
说明在植物生物修复中 ,投加外源降解菌强化根区土壤的生物
降解作用 , 可以加快污染土壤的净化过程 , 提高生物修复效率.
R eferences
1 Coates JT, E lzerm an AW , G arrison AW. Extraction and determ ination
of selectw d po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s in p lant tissues. J AssocO ff
Ana lCh em , 1986, 69:110 ~ 114
2 K icinsk iHG, A dam ek S, K ettrupA. Trace en richm en t andHPLC anal-
ysis ofpo lycyclic aromat ic hydrocarbon s in environm en tal sam p les, using
so lid phase ex traction in connection w ith UV /VIS d iode-array and f luo-
rescene detection. Chroma tog raph ia, 1989, 28 (3 /4):203 ~ 208
3 D avis LC, E rick son LE, Lee E, Shim p JF, T racy JC. M odeling the
effects of p lan ts on th e b iorem ed iation of contam inated soil and groundw-
ater. E nviron Prog, 1993, 12 (1):67 ~ 75
4 Reynold s CM , W olf DC, Gentry TJ, Perry LB, P idgeon CS, Koenen
BA , RogersH B, Bey routy CA. Plan t enhancem ent of indigenous soi l
m icroorgan ism s:a low-cost t reatm en t of contam inated soils. Po lar R e-
cord , 1999, 35 (192):25~ 30
5 Zodrow JJ. Recent application s of phy torem ed iation technologies. Rem e-
dia tion, 1999, 9 (2):29~ 36
6 Wang Y (王岩), Shen QR (沈其荣), Sh iRH (史瑞和), H uang DM
(黄东迈). So ilm icrobial b iom ass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J Nan jing
AgriU niv (南京农业大学报), 1996, 19 (4):45~ 51
7 H an LP (韩力平), W ang JL (王建龙), Sh iHC (施汉昌), Q ian Y
(钱易). B ioaugmentation for removal of recalcitran t organ ics. Environ
S ci (环境科学), 1999, 20 (6):100 ~ 102
8 Rovira AD, Foster RC, M artin JK. In:H arley JL, Rusell RS eds. The
So il-Root In terface. London:Academ ic Press, 1979. 1~ 4
9 U ren NC, ReisenauerHM. In:A dvan ce of P lant’ Nutrition 3. T inker
B, Lauch liA ed s. New York:P raeger Publishers, 1998. 79~ 114
10 M arschnerH , Rom held V, H orstW J, M artin P. Root-induced changes
in the rh izosphere:im portan ce for the m ineral nutrition of p lan .t Zp-
flanzenernaeh e Bod enk , 1986, 149:441~ 456
11 M aier RM , Pepper LL, G erb a CP. Environm en talM icrobiology. S an
D iego:A cadem ic Press, 2000. 399~ 400
12 B arb eau C, Deschenes L, Karam anev D, C om eau Y. B iorem ed iation
of pentach loroph enol-con tam inated soil by b ioaugm en tation u sing acti-
vated soi.l App lM icrobio l&B iotechnol, 1997, 48 (6):745~ 752
13 W angHM (汪和睦), W ang Z (汪洲). M echan ism and application of
cell electroporation and electrofu sion. P rog B iochem B iophys (生物化
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4, 4:322~ 326
14 LU ZX (吕泽勋), Li JD (李久蒂), Zhu ZQ (朱至清 ). K lebsiella
oxytoca SG-11 labeling by green fluorescen t protein gen e (g fp) and i ts
co lon ization in rice seed ling roots. J Ag riB iotechno l (农业生物技术
学报), 2001, 9 (1):13 ~ 18
15 LiuMF (刘默芳), W ang ED (王恩多). G 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Prog B ioch em B iophy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 27 (3):
238 ~ 243
16 Desai JD, Banat IM. M icrob ia lp roduction of surfactants and th eir com-
m ercial poten tia.l M icrobio l&Mol B io lR ev, 1997, 61 (1):47~ 64
17 Noordm anWH , J iWei, Bru sseauM L, JanssenDB. E ffects of rham no-
lip id biosu rfactan ts on rem oval of phenan th rene from soi.l Environ S ci
Tech, 1998, 32 (12):1806 ~ 1812
18 Tu rkovskaya OV , Dm itrieva TV. B iosurfactant p roducing P seudom onas
aerug ionsa strain. App lB iochem M icrobiol, 2001, 37 (1):71~ 75
19 Chen FL (陈菲莉), Fang CX (方呈祥 ), Zhang JY (张甲耀 ).
Preparation andC o60 m utagenesis of protop last of cons titu tional bacteria
in bio-degradation system. Environ Sci& Techno l (环境科学与技
术), 2002, 25 (4):4 ~ 5
20  Joner EJ, et a l. Rh izosphere effects on m icrob ia l comm unity structu re
and dissipation and toxicity of po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s
(PAH s) in spiked soi.l Environ S ci Techno l, 2001, 35:2773 ~ 2777
430         应 用与 环 境生 物学 报  Chin J App lEnviron B io l                  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