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杨彩霞 ,陈春英 ,朱宇惠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方法]将梧桐花提取物经红外波谱分析 ,且参照参考文献 ,鉴定出各成分。
[结果] 从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 7种晶体 ,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胡萝卜甙、对羟基苯甲醛、乌苏酸、芹菜素、齐墩果酸和 4′-
甲氧基-7-羟基黄酮 ,其中乌苏酸、对羟基苯甲醛和 4′-甲氧基-7-羟基黄酮首次从梧桐花中获得。 [结论 ]该试验从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
中分离鉴定出新的成分。
关键词 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O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32-18144-02
StudyonChemicalConstituentsofPetroleumEtherExtractfromFirmianasimplexFlowers
YANGCai-xiaetal (Co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70)
Abstract [ Objective] ToisolateandidentifythechemicalconstituentsfrompetroleumetherextractofFirmianasimplexflowers.[ Method]
AnalyzedbyIRspectrumanalysis, allthecompositionswereconfirmedbasedonreferences.[ Result] Sevencrystalswereseparatedfromthe
extractandwereidentifiedasβ-Sitosterol, β-Daucosterol, p-hydroxybenzaldehyde, ursolicacid, apigenin, oleanolicacidand4′-methoxy-7-
hydroxyflavone, amongwhichursolicacid, p-hydroxybenzaldehydeand4′-methoxy- 7-hydroxyflavonewerefirstlyseparatedfromFirmiana
simplexflowers.[ Conclusion] NewchemicalcompositionsareisolatedandidentifiedfrompetroleumetherextractofFirmianasimplexflowers
inthisstudy.
Keywords Firmianasimplexflowers;Petroleumetherextract;Analysisofchemicalconstituents
作者简介 杨彩霞(1971-),女 ,甘肃永登人 ,博士 ,副教授 , 从事天然
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收稿日期 2010-08-09
梧桐(Firmianasimplex)又名青桐 ,属梧桐科落叶乔木 ,
阳性树种 ,喜温暖湿润气候 ,不耐寒 ,在酸性 、中性及钙质土
中均能生长 ,主要分布于江苏 、浙江 、甘肃 、河南 、陕西 、广西
和安徽等地。其根 、皮 、叶和花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1] 。
梧桐子性甘味平 ,顺气 ,润胃 [ 2] ,并有止血作用 [ 3] 。梧桐花有
清热解毒的功效 ,可治火烫伤 [ 4] ,民间还用于治疗脚气 。对
梧桐花化学成分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 。鉴于此 ,笔者对采
自西北师范大学校内的梧桐花进行了研究 ,从其乙醇提取物
的石油醚部位中得到 7种单体 ,经与标准图谱对照并分别对
其鉴定 ,旨在获得更多的梧桐花化学成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Kofler微量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核磁
共振谱用 Bruker2400超导核磁共振仪(TMS内标)、柱层析
用硅胶(100 ~ 200、200 ~ 300目)及薄层用硅胶 H和硅胶
GF254,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高效薄层层析板 ,由青岛海
洋化工分厂生产。
1.1.2 主要试剂。乙酸乙酯 、石油醚 、丙酮 、氯仿和甲醇 ,由
天津化学试剂三厂生产。
1.2 方法
1.2.1 梧桐花有效成分的提取。将梧桐花阴干 ,称取 5 kg,
粉碎 ,用 95 %乙醇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7 d,合并提取液 ,减
压回收乙醇后 ,得总浸膏 350 g。在浸膏中加少量水 ,依次用
石油醚(60~ 90 ℃)、氯仿及乙酸乙酯各萃取 3次 。
1.2.2 成分鉴定。将石油醚部位 91.2 g萃取物 ,用常压硅
胶柱层析(100 ~ 200目 , 150 cm×10 cm),然后用石油醚 -甲
醇(50∶1 ~1∶1)梯度洗脱 ,再用薄板层析检测 ,合并相同部分
得 N1 、N2 、N3、N4。N1用石油醚 -丙酮(50∶1 ~ 1∶1)反复梯度
洗脱 ,经多次硅胶柱层析后得化合物Ⅰ和 Ⅱ;N2 用石油醚 -
乙酸乙酯(50∶1 ~ 1∶1)反复梯度洗脱得化合物 Ⅲ和 Ⅳ;N3
用氯仿 -乙酸乙酯(50∶1 ~ 1∶1)反复梯度洗脱得化合物Ⅴ和
Ⅵ ;N4部分经氯仿 -甲醇洗脱得化合物 Ⅶ 。
2 结果与分析
化合物Ⅰ,白色针状结晶(甲醇), 5%硫酸 -乙醇溶液显
色为紫红色 , Liebermawn-Burchard反应呈阳性 ,表明为甾体
类化合物。EI-MS给出分子离子峰 413(M+-H),结合元素分
析得出分子式为 C29H50O。 IR谱显示有羟基(3 433 cm-1 )、
双键(1 639、1 462、1 377 cm-1),与标准图谱对照确定为 β-谷
甾醇 [ 5-6] 。
化合物 Ⅱ,无色针状晶体 ,熔点 285 ~ 287℃,易溶于热甲
醇和热乙醇 ,微溶于丙酮和氯仿 ,不溶于石油醚和水;浓硫酸
-乙醇显色为紫色 ,与乌索酸对照品混合熔点不下降;经 1H-
NMR、13 C-NMR、DEPT及与标准图谱对照推断分子式为
C30 H48O3。1 H-NMR显示 5个季碳甲基(δ0.67、0.71、0.81、
0.86、0.97,各 3H, s);2个叔碳甲基(δ0.74、0.83,各 3H, d);
C18 、C19 -H(δ2.08, d, J=8 Hz);C3α-H(2.99;1H, t, J=8Hz);
C12 -H(δ5.12, 1H, brs);C18 -H(δ2.08, 1H, d, J=11 Hz)、C29 -
H(δ0.83, 3H, d, J=6 Hz);C30-H(δ0.74, 3H, d, J=6 Hz)。
13C-NMR、DEPT显示 7个伯碳;δ15.66(C-24)、15.22(C-
25)、26.98(C-26)、21.08(C-30)、23.80(C-29)、23.26(C-27)、
28.25(C-23);9个仲碳:δ17.01(C-11)、18.02(C-6)、23.81
(C-16)、26.98(C-2)、28.26(C-15)、30.69(C-21)、32.70(C-
7)、36.52(C-22)、38.87(C-1);7个叔碳:δ39.08(C-20)、
39.24(C-19)、47.01(C-9)、52.26(C-18)、54.78(C-5)、79.08
(C-3)、124.57(C-12);6个季碳:δ36.52(C-10)、39.29(C-
4)、39.71(C-8)、41.63(C-14)、48.16(C-17)、138.20(C-13)。
将光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确定该化合物为乌苏酸 [ 7-13] 。
化合物Ⅲ,无色晶体 ,紫外灯下有荧光 ,浓硫酸 -乙醇显
色为黄色。从1 H-NMR中可知 ,在 δ7.51(J=8Hz)和 6.91(J
=8Hz)有 2个双峰 ,为典型的苯环对位取代 , δ10.58为羟基
峰 , δ9.78处有 1个单峰 ,为羧基 ,与标准图谱比较 ,确定该
责任编辑 刘群燕 责任校对 傅真治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32):18144-18145
化合物为对羟基苯甲醛 [ 14] 。
化合物 Ⅳ,淡黄色晶体 ,易溶于二甲亚砜 、吡啶 ,可溶于
甲醇和丙酮 ,不溶于石油醚和水 ,紫外灯下有强荧光 ,浓硫酸
-乙醇显色为黄色 。从 1H-NMR数据可知 , δ12.98(5-OH,
s);δ10.61(7、4′-OH, d, J=8 Hz);δ7.94、7.92(2′、6′-H, d, J
=8 Hz);δ6.94、6.92(3′、5′-H, d, J=8 Hz);δ6.78(6-H, s);δ
6.49(3-H, s);δ6.06(8-H, s)。13 C-NMR数据为:δ165.4
(C-2)、104.3(C-3)、183.1(C-4)、158.6(C-5)、95.5(C-6)、
164.9(C-7)、100.9(C-8)、109.0(C-9)、105.0(C-10)、122.7
(C-1′)、129.7(C-2′)、117.3(C-3′)、161.7(C-4′)、117.3(C-
5′)、129.7(C-6′)。以上数据与文献 [ 15-18]比对 ,确定该化
合物为芹菜素 。
化合物Ⅴ,无色粉末 ,熔点为 308~ 310℃,紫外灯下无荧
光 ,浓硫酸 -乙醇显色为紫色 ,分子式为 C30H48 O3 ,与乌苏酸
是同分异构体 。 IR谱显示有羟基 (3 439、1 690、1 630
cm-1 ),显示分子中存在 C=O和 C=C。 EI-MS给出分子离
子峰 455[ M+-H] ,及 438、410、248、203、133等一系列典型的
齐墩果酸碎片 ,与标准图谱对照 ,混合熔点不下降 , Rf显色一
致 ,确定为齐墩果酸 [ 19-20] 。
化合物Ⅵ ,无色菱形片状晶体 ,浓硫酸 -乙醇显色为紫
色 ,不溶于氯仿 、丙酮和甲醇 ,溶于吡啶 ,微溶于二甲亚砜 。
与 β-胡萝卜甙得 Rf值相同 ,混合熔点不下降。IR(cm-1):
3 428(OH), 1 462, 1 375, 1 072, 1 023(C-O);EIMS:414[ M-
162] + , 396, 382, 329, 255, 213, 145, 81;1 H-NMR(pyridine-d5),
δ/ppm:3.96(1H, m, H-3), 5.36(1H, brs, H-6), 0.65-1.02
(18H, m, 6×CH3 ), 5.05(1H, d, J=7.6Hz, H-1), 4.05(1H,
dd, J=7.6, 9.0Hz, H-2′), 4.29(1H, m, H-3′), 4.30(1H, m, H-
4′), 3.96(1H, m, H-5′), 4.41(1H, dd, 5.2, 11.8 Hz, H-6′),
4.59(1H, d, 11.8Hz, H-6′a)。这些数据与文献 [ 21]一致 ,确
定该化合物为 β-胡萝卜甙 。
化合物Ⅶ ,白色晶体 ,紫外灯下显示强荧光 ,在浓硫酸 -
乙醇溶液中不显色 , IR(cm-1 ), 3 465(OH), 1 717(C=
O)。1 H-NMR(DMSO)数据为:δ10.32(7-OH, s);δ8.02、8.00
(2′、6′-H, d, J=8 Hz, );δ7.69、7.67(3′、5′-H, d, J=8Hz);δ
7.18(6-H, s);δ6.85(3-H, s);δ6.36(8-H, s);δ3.80(4′-
OCH3 , s)。13 C-NMR(DMSO)数据为:161.9(C-2)、105.2(C-
3)、176.4(C-4)、126.5(C-5)、114.6(C-6)、162.7(C-7)、102.6
(C-8)、 157.5(C-9)、116.2(C-10)、123.5(C-1′)、127.9
(C-2′)、114.5(C-3′)、162.1(C-4′)、 114.5(C-5′)、127.9
(C-6′)。这些数据与参考文献 [ 15, 22]中 4′-甲氧基 -7-羟基
黄酮的数据一致 ,确定该化合物为 4′-甲氧基-7-羟基黄酮 。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从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 7种晶体 ,分别
鉴定为 β-谷淄醇 、β-胡萝卜甙 、对羟基苯甲醛 、乌苏酸 、芹菜
素 、齐墩果酸和 4′-甲氧基-7-羟基黄酮 ,其中乌苏酸 、对羟基
苯甲醛和 4′-甲氧基-7-羟基黄酮这 3种成分首次从梧桐花提
取物中获得。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982
-1983.
[ 2] 刘宝华 ,张爱军 ,田顺华.梧桐的临床应用 [ J].中医药信息, 2005(1):
24.
[ 3] 邱培伦 ,王美纳 ,邓秀玲,等.梧桐子止血作用的研究 [ J].中药药理与
临床, 1985(6):134.
[ 4] 丁绪亮 ,李尔广 ,石彩雨.梧桐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6, (4):251, 305.
[ 5] 孙汉董 ,林中文.中药法落海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 J].云南植物研究,
1975(2):14-22.
[ 6] 孔令义 ,闵知大.大戟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药学学报, 1996, 31(1):
526-527.
[ 7] 李开泉 ,陈武,叶文峰,等.陆英中乌索酸的分离与鉴定(Ⅰ)[J].宜春学
院学报 , 2003(6):1-3.
[ 8] 虞瑞生.川东獐芽菜的成分研究 [ J] .植物学报 , 1984, 269(6):275-
276.[ 9] 庾石山.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三萜化学 [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8:123-126.
[ 10] 邹盛勤,张西安.陆英提取物乌索酸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 [ J].河南
师范大学学报 , 2005, 33(1):73-76.
[ 11] 于德泉,杨俊山.分析化学手册:第 7分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M] .2
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9:428-432.
[ 12] 向燕 ,王皓,温远影.鹿角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 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
2002, 10(1):69-73.
[ 13] 胡英杰,木全章.滇江柳的化学成分 [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89, 11(4):
465-470.[ 14] 彭国平,吴盘华,李红阳,等.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研究[ J].中药材 , 1996
(11):563-565.
[ 15] 龚运准.天然有机化合物的 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 [ M].昆明:云南科
技出版社 , 1986:163, 186.
[ 16] 张培成.天然产物化学丛书———黄酮化学 [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2008:5-6.
[ 17] ELSAYEDNH, LENHERRA, SUNBERGS, etal.FlavonoidsofAster
subulatus[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 1987, 15(5):549-
550.
[ 18] ALLENGA.FlavonoidsofAsterbracteolatus[J] .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 1988, 16(2):139-141.
[ 19] 粱均方.线纹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 J].嘉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1996(1):59-62.
[ 20] SEOS, TOMITAY, TORIK.Carbon-13nmrspectraofurs-12-enesand
applicationtoassignmentsofcomponentsofisodonjaponicusharatissue
cultures[J] .TclrahEdronLeters, 1975(l):7-10.
[ 21] GRECAMD, MONACOP, PREVITERAL.StigmasterolsfromTyphalat-
ifolia[J] .JNatProd, 1990, 53(6):1430-1435.
[ 22] PELLETIERSW,MODYNV, KATSUIN.Thestructuresofsachacorni-
tineandisodeplphininefromAconitummiyabeiNakai[J].TetrahedronLeters, 1977, 46:4027-4030.
[ 23] 张玲 ,杨美林 ,秦小萍 ,等.坡柳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
性[ J].江西农学报 , 2009, 1(1):77-78, 82.
[ 24] 秦璐 ,许自成 ,戴亚,等.逐步判别分析在烤烟产地鉴定中的应用[ J].
江西农学报, 2009, 21(19):13-16.
[ 25] 左伟标,刘国顺,毕庆文,等.不同烘烤工艺对湖北恩施烤烟品质的影
响[ J].江西农学报 , 2010, 22(2):33-35.
1814538卷 32期 杨彩霞等 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