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乌桕叶抑菌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



全 文 :乌桕叶抑菌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
霍光华1  高荫榆2 陈明辉1
1(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 南昌 , 330045)2(南昌大学 ,南昌 , 330047)
摘 要 分析了乌桕叶中的抑菌活性功能成分 。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 ,依次测定不同种质乌
桕叶水 、70%乙醇和乙酸乙酯 3 种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其所含总酸和总黄酮物质的含量 , 分析它们的相关
性。用碱中和法和分离的黄酮类物质的实测法确定了抑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 ,总酸在乌桕叶极性溶剂提取物
抑菌中起主要作用。总酸在水 、70%乙醇 、乙酸乙酯 3 种溶剂提取物中抑菌分别占其抑菌活性的 72%、63.2%和
3.5%。黄酮苷比苷元抑菌活性强。酸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是乌桕叶抑菌活性的功能成分。
关键词 乌桕叶 , 酸类物质 , 黄酮类物质 , 抑菌
  植物源如香辛料植物 、中草药 、果蔬等天然源防
腐剂备受人们喜爱[ 1] 。乌桕(Sapium sebi ferum)原
产我国 ,其种子由于出油率高 、品质优 、用途广而具有
重要经济价值 ,被列为我国 4大木本油料植物 。受国
际上棕榈油市场的冲击 ,乌桕脂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综合利用 ,更好地实现这一特色资源的经济优
势 ,作者在原乌桕类可可脂研究的基础上 ,拓宽到乌
桕叶的开发利用研究上。急性毒理实验数据表明 ,乌
桕叶风干物属无毒类型 ,这使得开发乌桕叶食品添加
剂或防腐剂成为可能 。对乌桕叶的抗菌活性已有报
道[ 2] ,但所用种源笼统单一 ,仅初步涉及乌桕叶粗提
物的抗菌效果 ,文中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1.1 受试样品
乌桕叶:山乌桕叶采自江西省黎川县岩泉自然保
护区 ,无籽鸡爪桕叶和结籽鸡爪桕叶采自江西农业大
学校园 ,赣四鸡爪桕 、玉山大粒铜锤桕 、赣三长穗葡萄
桕 、赣二狗尾桕 、广西蜈蚣桕 、广西疏果桕 、云南铜锤
桕 、浙江铜锤桕 、广西棒槌桕 、寿桃桕 、赣一铜锤桕 、大
粒葡萄桕等品种叶均采自江西省广丰县乌桕种质基
地。时间均为 11月中旬 。乌桕叶黄酮类分离物:S-1 ,
S-2 ,S-3为笔者从结籽鸡爪桕叶中分离并鉴定的产物。
1.1.2 菌 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 lococcus aureus),由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教
研究室提供 。
1.1.3 试 剂
牛肉膏 、蛋白胨 、琼脂 、NaCl 、蔗糖 、葡萄糖、NaOH 、
HCl、乙醇、乙酸乙酯 、丙酮 、苯甲酸钠 、柠檬酸等。
1.1.4 实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 、手提式灭菌锅 、恒温控制箱 、冰箱 、
游标卡尺 、镊子 、接种针 、牛津杯 、茄子瓶 、三角瓶 、培
养皿 、记号笔等 。
2.2 实验方法
2.2.1 受试物的制备
受试物的制备流程见图 1。
第一作者:博士 ,副教授。
收稿时间:2004-09-13 ,改回时间:2004-12-16
2.2.2 乌桕叶类总黄酮含量和总酸的测定
类总黄酮测定参照文献[ 3] ,总酸含量的测定参照
文献[ 4] 。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 ION INDUSTRIES
52  2005 Vol.31 No.3(Total 207)
DOI :10.13995/j .cnki.11-1802/ts.2005.03.014
2.2.3 培养基的准备
按文献[ 5] 配制肉汤蛋白胨培养基 ,与包扎好的
培养皿 、移液管 、牛津杯 、分装有培养基的茄子瓶 、试
管等一起放入灭菌锅中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103.4kPa)。灭菌后将茄子瓶和试管倾斜放置获斜
面培养基 。
2.2.2 种菌的制备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
别接种于试管斜面的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上 ,在 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8 h 。制成种菌备用 。
2.2.4 抑菌试验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灭菌后的肉汤蛋白胨培养基 ,
倒入培养皿中 ,每皿 15 mL ,放置冷却 。用无菌水洗
脱试管斜面种子菌制成种子菌液 ,无菌移液管取 0.3
mL 细菌液加于平皿中 ,玻璃推棒将菌液涂布均匀 ,
制成带菌平板。用镊子将牛津杯放在平板上 ,依次在
各杯中加相应空白对照水或丙酮 、乌桕叶提取物和分
离物各0.25mL。标记各皿和杯位号后 ,于 32℃恒温
箱培养 48 h ,观察各皿菌落生长情况 ,并用游标卡尺
量取抑菌圈直径 ,记录数据。
用0.1mol/L 的 NaOH 调结籽鸡爪桕叶 3种溶
剂提取物溶液至 pH 7.0 ~ 7.2 ,然后将未调自然 pH
的原提取液加消耗碱液等体积的蒸馏水 ,同上进行抑
菌试验。
2.2.6 统计分析
表1和表 2数据为 3次重复的平均值加标准差
( x ±s),显著性检验用 t测验法[ 6] 。
表 1 不同种质乌桕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
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 , cm)
材料名称 热水提取物 70%乙醇浸提物 乙酸乙酯浸提物
山乌桕 1.65±0.023 1.30±0.046 1.06±0.065
无籽鸡爪桕 1.72±0.104 1.49±0.108 1.35±0.049
结籽鸡爪桕 1.43±0.050 1.76±0.055 1.36±0.081
赣4 鸡爪桕 1.71±0.147 1.68±0.070 1.14±0.210
玉山大粒铜锤桕 1.62±0.046 1.97±0.055 0.80±0.000
赣3 长穗葡萄桕 1.79±0.040 1.31±0.064 0.80±0.000
赣2 狗尾桕 1.79±0.072 1.34±0.025 0.80±0.000
广西蜈蚣桕 1.66±0.047 1.83±0.164 1.29±0.134
广西疏果桕 1.79±0.012 1.58±0.074 0.80±0.000
云南铜锤桕 1.29±0.173 1.36±0.061 1.21±0.057
浙江铜锤桕 1.57±0.040 1.18±0.032 1.01±0.056
赣1 铜锤桕 1.68±0.105 1.35±0.042 0.98±0.026
大粒葡萄桕 1.64±0.082 1.19±0.076 1.00±0.026
苯甲酸钠 1.10±0.144 1.10±0.144 1.10±0.144
水对照 0.80±0.000 0.80±0.000 0.80±0.067
表 2 不同种质乌桕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 , cm)
材料名称 热水提取物 70%乙醇浸提物 乙酸乙酯浸提物
山乌桕 2.27±0.259 1.78±0.110 1.58±0.045
无籽鸡爪桕 2.10±0.242 1.62±0.075 1.56±0.101
结籽鸡爪桕 1.85±0.114 1.81±0.119 1.48±0.151
赣4 鸡爪桕 2.30±0.228 1.81±0.221 1.42±0.067
玉山大粒铜锤桕 2.15±0.114 1.77±0.104 1.89±0.110
赣3 长穗葡萄桕 2.25±0.210 1.69±0.085 1.82±0.162
赣2 狗尾桕 2.01±0.354 1.78±0.305 1.54±0.102
广西蜈蚣桕 1.95±0.272 1.45±0.031 1.43±0.082
广西疏果桕 1.96±0.385 1.75±0.056 1.92±0.161
云南铜锤桕 1.58±0.334 1.49±0.114 1.51±0.157
浙江铜锤桕 1.51±0.184 1.61±0.219 1.81±0.125
赣1 铜锤桕 1.48±0.200 1.48±0.232 1.64±0.120
大粒葡萄桕 1.81±0.203 1.75±0.223 1.56±0.026
苯甲酸钠 0.80±0.000 0.80±0.000 0.80±0.000
水对照 0.80±0.000 0.80±0.000 0.80±0.000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种质乌桕叶提取物对受试菌的抑制作用
  由表 1 和表 2 可知 , 1 mg/mL 阳性对照苯甲酸
钠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几无抑制作用 。剔除溶剂影响 ,乌桕叶浸提物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
用。各种质各溶剂提取物总平均抑菌圈直径前者为
1.12 ,后者为 0.70 ,即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
对大肠杆菌的 1.59倍。与阳性对照苯甲酸钠相比 ,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 0.5 g/mL 乌桕叶提取物是
1 mg/mL 苯甲酸钠的 2.37倍。
  从乌桕叶各品种来看:特别明显的是玉山大粒铜
锤桕 、赣 3长穗葡萄桕 、赣 2狗尾桕 、广西疏果桕的乙
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几无抑制作用 , 而正是这
几个品种(除赣 2狗尾桕)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其他品种强 。乌桕叶
热水或 70%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
较强的品种有赣 4 鸡爪桕 、玉山大粒铜锤桕 、赣 2狗
尾桕 、赣 3长穗葡萄桕 、广西疏果桕等 ,较弱的有赣 1
铜锤桕 、云南铜锤桕 。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的品
种有广西疏果桕 、赣 4鸡爪桕 、广西蜈蚣桕 、玉山大粒
铜锤桕等。
从乌桕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来看:抑菌活性总
的趋势是热水提取物强于 70%乙醇回流提取物。乙
酸乙酯回流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弱 。热水 、70%乙醇 、
乙酸乙酯 3种提取物抑菌圈直径(扣除相应空白)对
研究报告
2005年第 31卷第 3期(总第 207期)   53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 1.14 、0.88 、0.83;对大肠杆
菌分别为 0.86 、0.72 、0.21。
由此可见 ,乌桕叶提取物抑菌活性较为复杂 ,起
码受到 3个方面的影响 ,即受试菌种的敏感性 、乌桕
叶种质来源的差异 、提取溶剂的极性等 。乌桕叶提取
物的抑菌活性寻其本质是其所含量化学成分及其状
态所决定的 。乌桕叶热水提取物和 70%乙醇提取物
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说明乌桕叶抑菌活性先导物是具
有相当极性的一些化合物 。
3.2 结籽鸡爪桕叶提取物不同浓度对受试菌的抑制
作用
表 3 结鸡爪桕叶不同浓度提取物对大肠杆菌
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 , cm)
浓度
/g·mL-1 苯甲酸钠
浓度
/ g·mL -1 水提取物
70%乙醇
提取物
乙酸乙酯
提取物
0.000 0.80 0.000 0.80 0.80 0.80
0.001 1.06 0.015 0.80 0.80 0.80
0.002 1.16 0.031 0.80 0.80 0.81
0.004 1.19 0.063 0.80 0.80 0.81
0.008 1.21 0.125 0.80 1.15 0.82
0.016 1.29 0.250 0.80 1.42 0.91
0.032 1.69 0.500 1.43 1.70 1.16
表 4 不同浓度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 , cm)
浓度/ g·mL-1 苯甲酸钠 浓度/ g·mL -1 柠檬酸/ g·mL-1 浓度/ g·mL -1 水提取物 70%乙醇提取物 乙酸乙酯提取物
0.000 0.80 0.000 0.80 0.000 0.80 0.80 0.80
0.001 0.80 0.003 1.50 0.015 0.80 0.80 0.80
0.002 0.80 0.006 1.61 0.031 0.80 0.80 0.80
0.004 0.80 0.013 2.16 0.063 0.80 0.80 0.80
0.008 0.80 0.025 2.45 0.125 1.31 1.54 0.91
0.016 0.80 0.050 3.04 0.250 1.55 1.73 1.09
0.032 0.80 0.100 3.95 0.500 1.82 1.85 1.48
  由表 3和表 4可知 ,结籽鸡爪桕叶提取物对 2种
受试菌的抑菌效果显示量效关系。在低浓度和零浓
度时 ,无抑菌活性 ,随提取物浓度的提高 ,抑菌活性渐
显出来 ,由此可看出乌桕叶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对大肠杆菌来说 ,结籽鸡爪桕水提物最小抑菌浓度为
0.5 g/mL , 70%乙醇提取物为 0.125 g/mL ,而乙酸
乙酯提取物为 0.25 g/mL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说 ,
3种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均为 0.125 g/mL 。
3.2 乌桕叶抑菌活性与其类总黄酮和总酸含量的相
互关系分析
为了预测乌桕叶中抑菌活性先导物 ,将不同种质
乌桕叶所测得的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酸含量与相应抑
菌活性(抑菌圈直径)进行成组数据的相关性回归分
析 ,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来说 ,乌桕叶热水提取物中
类总黄酮含量与抗菌活性的相关系数为 0.5435 ,
70%乙醇提取物中类总黄酮含量与抗菌活性相关系
数为 0.4201;乌桕叶热水提取物中总酸含量与抗菌
活性的相关系数为 0.6598 , 70%乙醇提取物中总酸
含量与抗菌活性相关系数为-0.3094。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来说 ,乌桕叶热水提取物中类总黄酮含量与抗
菌活性的相关系数为 0.2327 , 70%乙醇提取物中类
总黄酮含量与抗菌活性相关系数为 0.5635;乌桕叶
热水提取物中总酸含量与抗菌活性的相关系数为
0.4792 ,70%乙醇提取物中总酸含量与抗菌活性相关
系数为 0.2391。此结果表明:乌桕叶类总黄酮对抑
菌活性均起正相关影响 ,即该类物质可能是其活性先
导物;而总酸在热水提取物中起正相关影响 ,在较为
弱极性溶剂提取物中作用较小或起负相关影响。比
较还可见 ,热水提取物中总黄酮 、总酸对大肠杆菌较
表 5 乌桕叶类总黄酮(g芦丁/ 100g 风干叶)和
总酸含量(g乙酸/100g风干叶)
种质名称 热水提取物类总黄酮 总酸
70%乙醇提取物
类总黄酮 总酸
山乌桕 2.83 0.0032 2.01 0.0015
无籽鸡爪桕 3.05 0.0031 1.66 0.0026
结籽鸡爪桕 2.60 0.0025 1.63 0.0017
赣 4鸡爪桕 4.00 0.0038 3.24 0.0021
玉山大粒铜锤桕 3.79 0.0040 3.30 0.0015
赣 3长穗葡萄桕 3.73 0.0050 2.16 0.0024
赣 2狗尾桕 5.81 0.0039 1.89 0.0024
广西蜈蚣桕 2.36 0.0026 1.42 0.0016
广西疏果桕 4.05 0.0039 2.77 0.0018
云南铜锤桕 2.72 0.0026 1.41 0.0011
浙江铜锤桕 3.72 0.0035 1.65 0.0024
赣 1铜锤桕 2.95 0.0031 2.11 0.0017
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具相关性 ,而对较弱极性 70%乙
醇提取物中类总黄酮 、总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大肠
杆菌更具相关性 。
  相互间线性曲线的斜率 ,对大肠杆菌来说 ,乌桕
叶热水提取物中类总黄酮含量与抗菌活性的曲线斜
率为 0.0876 , 70%乙醇提取物中类总黄酮含量与抗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 ION INDUSTRIES
54  2005 Vol.31 No.3(Total 207)
菌活性曲线斜率为 0.1582;乌桕叶热水提取物中总
酸含量与抗菌活性的曲线斜率为 0.0135 , 70%乙醇
提取物中总酸含量与抗菌活性曲线斜率为-0.0166。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说 ,乌桕叶热水提取物中类总黄
酮含量与抗菌活性的曲线斜率为 0.0724 , 70%乙醇
提取物中类总黄酮含量与抗菌活性曲线斜率为
0.1159;乌桕叶热水提取物中总酸含量与抗菌活性的
曲线斜率为 0.0189 , 70%乙醇提取物中总酸含量与
抗菌活性曲线斜率为 0.0070。比较此结果可知:2种
受试菌表现出一致的结果即:类总黄酮物质的曲线斜
率在低极性溶剂 70%乙醇提取物中的比热水提取物
中的高 ,而总酸却相反在热水提取物中的比在 70%
乙醇提取物中的高 。这表明乌桕叶水提取物中很可
能是酸起主要的抑菌活性作用 ,而在弱极性溶剂提取
物中类黄酮起主要的抑菌活性 。
3.3 乌桕叶抑菌先导物的确定
3.3.1 酸类物质
表 6 结籽鸡爪桕叶提取物调节 pH值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影响
(抑菌圈直径 , cm)
浓度/ g·mL-1 水提取物自然 pH pH7.0~ 7.2
70%乙醇提取物
自然 pH pH7.0~ 7.2
乙酸乙酯提取物
自然 pH pH7.0~ 7.2
0.00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031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063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125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250 1.26 0.80 1.21 0.80 1.24 0.88
0.500 1.80 1.08 1.75 1.15 1.43 1.38
  表 6可见 ,通过 0.1mol/ L NaOH 溶液中和乌桕
叶各提取物中酸离子 ,各对应抑菌圈明显缩小 ,甚至
抑菌活性消失。对极性溶剂水提取物影响最大 ,其次
是较弱极性的 70%乙醇提取物 ,最弱的是极性最弱
乙酸乙酯提取物 。扣除空白对照 ,极性从大到小 3种
溶剂的高浓度乌桕叶提取物当酸中和后 ,其抑菌圈直
径分别减小到原抑菌圈大小的 28.0%, 36.8%,
96.5%。这是由于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出来的酸量不
一样所致 。酸类物质含有大量极性基团 ,易于溶于极
性较强的溶剂中 ,提取结果是酸在极性溶剂提取物中
含量高 ,而在弱极性溶剂提取物中含量低。用碱中和
的极性溶剂提取物中的酸量大 ,弱极性溶剂提取物中
的酸量少 。这些说明乌桕叶酸物质是抑菌的先导物。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多数食品腐败
菌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介质中生长 ,当遇到酸性受试
物等逆境时 ,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势必受到抑制 ,因而
形成抑菌圈。文献[ 7]表明:酸对微生物的影响并不完
全决定 pH 值。有机酸影响微生物 pH 值比无机酸
高。在不改变酸度的情况下 ,有机酸的离解度越低 ,
抑菌作用越强 。碱中和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是否是高浓度有机酸进入微生物细胞生化途径导
致代谢紊乱 ,尚待研究。
另有文献[ 8]报道 ,乌桕叶中含有大量的酚性酸类
如没食子酸 、并没食子酸等 ,它们可聚合为鞣质 ,这些
分子由于其所带的活性酚羟基而易于与蛋白质和金
属离子结合 ,从而导致蛋白质构型和构象的变化 ,辅
基的丢失 ,而失去其维持正常生命的功能 ,如对某些
酶的影响。
3.3.2 类黄酮物质
表 7 结籽鸡爪桕叶类黄酮分离物对大肠杆菌
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 , cm)
浓度/mg·mL -1 S-1 S-2 S-3
0.00 1.14±0.020 1.14±0.020 1.14±0.020
0.31 1.18±0.072 1.37±0.146 1.26±0.092
0.63 1.27±0.036 1.40±0.047 1.33±0.032
1.25 1.41±0.044 1.54±0.066 1.35±0.044
2.50 1.45±0.123 1.68±0.188 1.43±0.085
5.00 1.57±0.031 1.83±0.229 1.60±0.085
  表 7可见 ,结籽鸡爪桕叶中提取分离的 3种黄酮
类物质槲皮素 S-1 、槲皮素的苷 S-2 、山柰酚 S-3对大
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均呈明显量效关系 , 2种苷元活性
相当 ,而其糖苷活性较强。这无疑表明 ,乌桕叶类黄
酮物质是另一类抑菌活性先导物。
4 小 结
(1)通过相关性分析乌桕叶提取物抑菌活性及
类总黄酮物质及总酸物质的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
预测抗菌活性先导物的类别。
(2)通过用碱中和抑菌物质酸和从乌桕叶中提
取分离的各种黄酮物质 ,进行抑菌试验 ,确定乌桕叶
中抗菌活性先导物以酸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为主 。
研究报告
2005年第 31卷第 3期(总第 207期)   55 
(3)前人的研究工作报道乌桕叶中含有多种酚
性酸类 ,如没食子酸 、并没食子酸等 ,和作者从乌桕叶
中分离鉴定这 3种黄酮物质即:槲皮素 、山柰酚 、槲皮
素的苷等均属一大类酚性物质 ,它们的抑菌机理可以
有相似性 ,即与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结合 ,从而使活性
蛋白质如酶失活而产生作用等 。
(4)抗菌素的大量使用引起细菌耐药性已成为
世界关注的难题 ,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
达 90%以上 ,同时造成了肠道菌群紊乱 ,易加重原发
感染[ 9] 。乌桕叶起抑菌作用是不同结构物质的协同
作用 ,因此食品腐败菌难以产生耐药性 。另外乌桕叶
这些酚性物质还具有抗氧化 、降血压等功能活性
等[ 10] ,开发乌桕叶食品防腐剂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
参 考 文 献
1 陆志科 , 谢碧霞.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J] .
食品工业科技 , 2003 , 24(1):94 ~ 96 , 93
2 熊文愈 , 汪汁珠 ,石同岱等.中国木本药用植物[ M].上海
科技教育出版社 , 1993.423
3 沙世炎 , 徐礼桑.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 M].下册.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4.279
4 天津轻工业学院 , 大连轻工业学院 ,无锡轻工业大学 ,华南
理工大学.工业发酵分析[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1980.32~ 33
5 沈 萍 ,范秀容 ,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 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215
6 天津轻工业学院 , 无锡轻工业大学 , 大连轻工业学院.工
业发酵分析(续篇)[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1992.
12 ~ 13
7 天津轻工业学院 , 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艺学[ M].北
京:轻工业出版社 , 1984.743
8 陈 玉 ,杨光忠 , 张世琏等.乌桕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9 , 119(5):114 ~ 120
9 郑剑玲 ,王美惠 , 杨秀珍等.大青叶和板蓝根提取物的抑
菌作用研究[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03 , 15(1):18 ~ 19
10 Hsu Feng lin , Lee Yung yung , Cheng Juei tang.Antihy-
pertensiv e activity o f 6-galloyl-D-glucose , a phenolic glycoside
from Sapium sebiferum[ J] .J Nat Prid , 1994 , 57(2):308 ~
312
A Study on Bacteriostatic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Chinese Tallow Leaves
Huo Guanghua
1  Gao Yinyu2  Chen minghui1
1(Bioeng ineering Department of Jiangxi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chang 330045 , China)
2(Life Science Academy of Nanchang University , Nanchang , 330047 , China)
ABSTRACT The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f rom Chinese tallow leaves w as invest ig ated.
The bacteriostasis of the ex t raction of dif ferent varieties Chinese tallow leaves were tested wi th Escherichia col i and
S taphylococcus aureus.Their to tal acids and f lavonoids content w ere determined.The relativi ty betw een bacte-
riostasi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aht bacteriostasis of total acid is prio r in
aqueous solution ext ract to other solvent.Their act ivit ies are 72%ext ract w ith aqueous , 63.2%w ith 70%ethanol
and 3.5%with ethy l acetate.Flavonol glycosides has st ronger activi ty than that in the fo rm of flavonol.Our re-
sults show that it w as acids and flavonoids of Chinese tallow leaves that carry bacterostatic functions.
Key words Chinese tallow leaf , acid , f lavonoid , bacteriostasis
 行业动态
 
2种黄酒通过国家绿色认证
据悉 , 已有 2 种黄酒通过国家绿色认证 , 3 家黄酒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达到“绍兴黄酒” 、“绍兴老酒” 证明商标的要
求。
黄酒集团生产的“古越龙山”牌陈年加饭酒和“沈永和”牌花雕酒 , 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 ,并获准使用绿色标
志。作为年产超过 2 000 t的酒业公司 ,黄酒集团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 对于增加绍兴黄酒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不少黄酒企业正在努力争取“证明商标”使用权。最近 , 经绍兴市商标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 , 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考核认
可 , 绍兴市越国印山绍兴酒有限公司 、绍兴市师爷酒业有限公司 、绍兴县东方酿酒有限公司获得“绍兴黄酒” 、“绍兴老酒”证明商
标使用权。至此该市已有 15 家黄酒生产企业获得“绍兴黄酒” 、“绍兴老酒”证明商标使用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 ION INDUSTRIES
56  2005 Vol.31 No.3(Total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