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的富集研究



全 文 :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的富集研究
余晓晖1, 赵 磊1, 陈旅翼1, 吴定慧1, 陈宇红2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西北第二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1)
收稿日期:2009-03-15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0504)
作者简介:余晓晖(1964 -),女,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及质量标准。Tel:(0931)8765394
关键词:白花泡桐叶;熊果酸;大孔吸附树脂
摘要:目的:筛选富集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的最佳树脂及条件,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
从 5 种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出最佳树脂,用 HPLC法测定熊果酸的含量,对熊果酸富集工艺进行评价。同时考察了熊果酸
的吸附动力学。结果:用 AB-8 大孔吸附树脂以 60%乙醇为吸附溶剂,95%乙醇为解吸附溶剂,得到纯度为 83. 02%的熊
果酸。结论: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对大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5-0773-03
玄参科泡桐属植物是我国独有属,该属植物共
七种,白花泡桐叶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
属(Pauline Siebel Suck)植物白花泡桐的叶,是一种
常用中草药,其花、叶、皮、根、果古代就有药用记载,
如《本草纲目》记述:“桐叶……主恶蚀疮著阴,皮主
五痔,杀三虫。花主傅猪疮,消肿生发。”[1]近年来
研究发现具有消炎、止咳、利尿、降压等作用[2]。李
晓强等对白花泡桐叶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包括熊
果酸在内的 8 个化合物[3];陈旅翼等对白花泡桐不
同部位的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其叶中含量可达
11. 71 mg /g。[4]熊果酸(ursolic acid)又名乌苏酸、乌
索酸,是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
化合物,有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镇静、抗炎、抗菌、降
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5]。
大孔吸附树脂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
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
选择性强,解吸条件温和,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
它再生简便,使用周期长,宜于循环使用,节省费用
等诸多优点[6],近十余年来逐渐应用于中草药化学
成分的提取分离和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作为一项
提取分离纯化的新技术,有利于解决中药提取分离
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孔吸附树脂用于白
花泡桐叶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优
选了 5 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花泡桐叶中熊
果酸进行富集分离研究,为熊果酸富集分离开辟新
路。
1 材料与仪器
1. 1 材料 甲醇为色谱纯,水为二次重蒸馏水,其
余试剂均为分析纯。熊果酸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742-8902。白花泡桐叶植物样
品 2005 年采自兰州大学医学院校区内,经兰州大学
药学院生药教研室马志刚教授鉴定为玄参科泡桐属
的白花泡桐(Panlownia Fortunei(seem.))。大孔树
脂购于天津市海光化工有限公司。参数见表 1。
表 1 大孔吸附树脂的技术参数
树脂型号 比表面积
孔容
/(mL /g)
粒径范围
/nm
极性
DM301 > 330 140-170 0. 3 ~ 1. 25 > 90% 中极性
D101 > 400 90-110 0. 3 ~ 1. 25 > 90% 非极性
AB-8 > 480 130-140 0. 3 ~ 1. 25 > 90% 弱极性
DA201 > 150 100-130 0. 3 ~ 1. 25 > 90% 极性
D1400 > 330 0. 3 ~ 1. 25 > 90% 非极性
1. 2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Agilent
1100 series泵及检测器(Agilent 1100 化学工作站),
KQ-250TD高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明超声仪器
有限公司),水浴锅(金坛市正基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2. 1.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熊果酸对照
品 5. 18 mg置于 10 mL 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制成含熊果酸 0. 518 mg /mL 的溶液,摇匀
即得。
2. 1. 2 色谱条件的选择 色谱柱:Hypersil-ODS2
柱(4. 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88
∶ 12),流速 0. 8 mL /min,检测波长 220 nm,柱温 25
377
2010 年 5 月
第 32 卷 第 5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y 2010
Vol. 32 No. 5
℃,进样量 10 μL,灵敏度:0. 05AUFS。
2. 1. 3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
液 1、3、5、7、9 μL分别进样,以对照品的峰面积为纵
坐标(Y),以对照品溶液的进样量为横坐标(X)绘
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 169. 19X - 8. 735 3,r
= 0. 999 9。结果表明:熊果酸在 0. 518 ~ 4. 662 μg
范围内线性良好。
2. 2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熊果酸的工艺考察
2. 2. 1 上样液的制备 称取白花泡桐叶细粉 200
g,以浓度 95%乙醇,白花泡桐叶粒径 0. 46 mm,液
固比 11 ∶ 1,温度 85 ℃,提取次数 2 次,2. 5 h /次,合
并提取液,减压回收,50 ℃真空干燥,得熊果酸粗
品。精密称取熊果酸粗品 2 g,加甲醇 40 mL 溶解,
用 10%NaoH 调 pH = 11,抽滤,滤液用 10% HCl 调
pH =4,再加入等体积的 pH =4 的酸性水溶液稀释,
静置 20 min,抽滤得沉淀,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在
2. 1. 2项色谱条件下测定,根据回归方程得到样品中
熊果酸的浓度为 2. 322 mg /mL。
2. 2. 2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6] 用 95%乙醇在
室温条件下浸泡 24 h,其间每隔 15 min 搅拌 1 次,
每次浸泡 2 h后滤出乙醇,加入新乙醇,最后用去离
子水洗净;用 4%盐酸室温浸泡 3 h,再用去离子水
洗净;用 5% NaOH 室温浸泡 3 h,再用去离子水洗
净;用去离子水室温浸泡 24 h,使树脂充分溶胀备
用。
2. 2. 3 静态吸附的测定 取 2. 2. 1 项的上样液 5
份,50 mL /份,平行 3 份,分别加入 5 种预处理后的
树脂 5 g,室温下放置 24 h,适当振摇,滤过药液,蒸
馏水洗涤至洗脱液 100 mL,按 2. 1. 2 项色谱条件测
定吸附后溶液中熊果酸的浓度,计算静态饱和吸附
量,见表 2。
表 2 不同树脂对熊果酸的吸附量比较(n =3)
树脂型号 DM301 D101 AB-8 DA201 D1400
吸附量 /(mg /g) 10. 21 10. 94 11. 22 9. 12 11. 17
RSD /% 0. 65 0. 74 0. 98 1. 01 0. 43
从表 1 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孔径大小次序
AB-8 > D1400 > D101 > DM301 > DA201,该次序与
其静态吸附量的大小次序一致,表明宜用孔径较大
的树脂吸附熊果酸。
2. 2. 4 静态解吸的测定 将 2. 2. 3 项静态吸附饱
和的树脂精密加入 50 mL 90%乙醇,放置 24 h,适当
振摇,过滤,蒸馏水洗涤至洗脱液 100 mL,定容,按
2. 1. 2 项色谱条件测定并计算洗脱液浓度。见表 3。
表 3 不同树脂解吸所得熊果酸浓度比较(mg/mL)
树脂型号 DM301 D101 AB-8 DA201 DM1400
洗脱液浓度 0. 500 1 0. 455 6 0. 550 0 0. 455 0 0. 460 0
RSD 0. 35 0. 61 0. 55 0. 81 0. 82
结果表明 AB-8 型大孔树脂对熊果酸具有较好
的吸附作用且易被解吸,故选用 AB-8 型大孔树脂
进一步的研究。
2. 2. 5 静态吸附与解吸溶剂的选择 取 2. 2. 1 项
下熊果酸粗品,按 2. 2. 1 项下的方法,用 60%、
70%、80%、90% 乙醇、甲醇配制,用 AB-8 树脂按
2. 2. 3的方法静态吸附并计算静态吸附率;再用
60%、70%、80%、90%乙醇、甲醇按 2. 2. 4 的方法解
吸并计算静态解吸率;见表 4。
表 4 不同溶剂对熊果酸静态吸附量与解吸率
溶剂 吸附量 /(mg /g) 解析率 /%
60% 乙醇 11. 32 7. 67
70% 乙醇 8. 22 37. 17
80% 乙醇 3. 12 45. 88
95% 乙醇 3. 55 90. 78
甲醇 3. 10 78. 68
由表可知:AB-8 树脂在 60%乙醇中对熊果酸
的吸附率最大,而在 90% 乙醇中的吸附率最小。
AB-8 树脂在 90%乙醇中对熊果酸的解吸率最大,
而在 60%乙醇中的解吸率最小。
2. 2. 6 AB-8 树脂吸附动力学过程 取 5 g AB-8 树
脂加入 60 mL 2. 2. 1 项的上样液,于 25 ℃下恒温振
荡,每隔一段时间取样,按 2. 1. 2 项色谱条件测定熊
果酸的浓度。以吸附量对吸附时间作图,见图 1。
图 1 不同时间熊果酸吸附量图
结果表明,树脂对熊果酸的吸附量随时间而变
化,吸附时间延长,吸附量增加,吸附 1 h 后,吸附量
趋势减缓,树脂逐渐达到饱和吸附量。同时计算出
相应时间间隔内树脂对熊果酸的平均吸附速率,再
以吸附速率与时间作图见图 2。树脂对熊果酸的吸
附速率随时间而变化,0 ~ 40 min 吸附速率较快,40
min以后吸附速率减缓,50 min 以后吸附速率几乎
没有变化,吸附饱和。
477
2010 年 5 月
第 32 卷 第 5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y 2010
Vol. 32 No. 5
图 2 AB-8 树脂吸附速率曲线
2. 2. 7 验证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按最优化条
件:4. 1 项条件提取,AB-8 型树脂用 60%乙醇为吸
附溶剂,90%乙醇为解吸溶剂,重复 3 批实验,结果
熊果酸含量分别为 82. 30%、84. 20%、82. 57%,RSD
为 0. 83%。熊果酸回收率分别为 86. 97%、
87. 89%、90. 22%,RSD为 1. 37%。
2. 2. 8 富集程度的考察 白花泡桐叶药材按 4. 1
项条件提取、回收溶剂、干燥恒重,得样品(1);样品
(1)经 AB-8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解析、回收溶剂、干
燥恒重,得样品(2);4. 1 项条件提取液经 4. 2 项方
法处理后,经 AB-8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解析、回收
溶剂、干燥恒重,得样品(3)。按 2. 1. 2 项色谱条件
测定,计算熊果酸经上述 3 种方法处理后的纯度和
回收率,结果熊果酸纯度含量分别为 10. 11%、
35. 68%、83. 02%,熊果酸回收率分别为 96. 51%、
90. 50%、88. 36%。
4 小结与讨论
4. 1 上样液提取工艺筛选 经单因素筛选及正交
试验,得到上样液的提取的条件为:以95%乙醇为
提取液,泡桐叶粒径为 0. 46 mm,液固比 11 ∶ 1,温度
85 ℃,提取次数 2 次,2. 5 h /次,熊果酸的浸出率达
99. 28%。
4. 2 前期预实验中直接以 4. 1 项下乙醇提取液上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熊果酸的吸附较好,但在解吸熊
果酸时,杂质也随着解析出来;后经单因素考察得到
粗品先用 10%NaOH调 pH为 11,抽滤,滤液用 10%
HCl调 pH为 4,再加入等体积的 pH =4 的酸性水溶
液稀释,静置 20 min,抽滤,沉淀,重新溶解上 AB-8
大孔吸附树脂,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熊果酸。
4. 3 本实验选择了 5 种性能不同的树脂进行研究,
以 AB-8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熊果酸的纯度达
83. 02%,对分离熊果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6,67(2):281.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778.
[3] 李晓强,武静莲,曹斐华,等.白花泡桐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08,31(6):850-852.
[4] 陈旅翼,赵 磊,余晓晖,等.白花泡桐不同部位的熊果酸含量
测定[J].中药材,2007,30(8):914-915.
[5] 肖坤福,郑云法,刘成左,等.熊果酸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
国药,2005,16(12):.
[6] 刘 斌,石任兵,余 超.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中草药
化学成分的因素[J].中草药,2002,33(5):475-47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加速溶剂萃取当归中阿魏酸的工艺参数
周桂芬1, 吕圭源1* , 陈素红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温州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收稿日期:2009-09-15
作者简介:周桂芬(1976 -),女,讲师,博士,从事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控制,Tel:(0571)86613657 E-mail:heb1998@ 126. com
* 通讯作者:吕圭源(1954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所长。
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当归;阿魏酸;响应面法
摘要:目的:优化加速溶剂萃取(ASE)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选取当归阿魏酸的加速溶剂萃取条件:萃取
温度、静态萃取时间和静态循环次数 3 个因素进行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
行优化,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优化并经实验验证,得出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当归中阿魏
酸的最佳试验参数为:加热温度 94 ℃、静态萃取时间 13 min和静态循环次数为 2 次。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ASE提取
法具有方便、省时、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中图分类号:R28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5-0775-04
577
2010 年 5 月
第 32 卷 第 5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y 2010
Vol. 32 No.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