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管碟法研究臭牡丹提取物抑菌活性



全 文 :第 11 卷第 6 期
Vol. 11,No. 6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2011 年 6 月
June,2011
收稿日期:2011- 02- 28.修回:2011- 04- 19
基金项目: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基金项目(2010KFJ002) ;宜宾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10NY005) ;宜宾学院青年基金(QJ05 - 22)
作者简介:林娜(1979-) ,女,四川内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研究
管碟法研究臭牡丹提取物抑菌活性
林娜1,2,魏琴1,2,谷玉兰3,尹礼国1,2,陈良敏1,李华兰1
(1.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 宜宾 644000;
3.四川泸州外国语学校,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采用管碟法研究臭牡丹根和茎的水提取物对四种试用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臭牡丹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放线菌均
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随提取液浓度的加大而增强.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总体比茎好.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在浓度为 8. 0mg /mL 时具抑菌
效果,而放线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浓度为 4. 0mg /mL具抑菌效果.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随着 pH的增大而减小;放线菌则
相反.
关键词:臭牡丹;管碟法;提取物;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Q946 - 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5365(2011)06- 0096- 02
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he Extracts of the Clerodendron bungei with Cylinder-Plate Assay
LIN Na1,2,WEI Qin1,2,GU Yu-lan3,YIN Li-guo1,2,CHEN Liang-min1,LI Hua-lan1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Yibin University,Yibin 644000,China;2. Key Laboratories of Fermentation Re-
sources and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Yibin 644000,China;The Foreign Langnage School in Luzou,Sichuan
646000,China)
Abstract:The components of the root and stem of the Clerodendron bungei were extracted by water,and the antimicrobial capability
of the extracts was studied by cylinder-plate ass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s have antibacterial action on Escherichia coli,
Bacillus Subtilis,Staphyloccocus aureus and Actinomyces. The inhibitory ability is proportional to its concentration. In general,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root extra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tem. The minimum antibacterial concentration is 8. 0 mg /mL for Escherich-
ia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while 4. 0 mg /mL for Staphyloccocus aureus and Actinomyces. The antibacterial capability of root ex-
tract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cocus aureu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H,while the Actinomyces is on the contrary.
Key words:Clerodendron bungei;cylinder-plate assay;extract;antibacterial activity
臭牡丹(Clerodendron bungei Steud.)为马鞭草科落叶
小灌木,别名大红袍、臭八宝等,广泛分布于华北、陕西至
长江以南各省区.化学分析表明,臭牡丹富含植物多酚类、
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糖、生物类黄酮及挥发油等物
质[1].臭牡丹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性温,味苦,具有活血
化瘀、消肿解毒、清热利湿、止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
明其还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等药用价值[2]. 但已有文献
未见臭牡丹提取物对食品污染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报道.为
此,本文对以为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
线菌为检测菌,对臭牡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便为
臭牡丹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仪器
臭牡丹根、茎采自四川宜宾,洗净烘干粉碎并密封保
存备用.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放线菌
(Actinomyces)由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系微生物实验室提
供;普通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仪器:RE - 52AA型旋转蒸发仪,LDZX - 40B1 型立式
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PYX - DHS - BS - 11 型电热恒
温隔水式培养箱.
1. 2 臭牡丹水浸提物的制备
分别称取 30g 臭牡丹根、茎粉末,分装入两个圆底烧
瓶中,按 1:8 的料液比加蒸馏水,100℃恒温水箱中回流提
取 3 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提取,混合滤液,旋转蒸发浓
缩至浸膏,放入真空干燥箱烘干至恒重,4℃下保存备用.
1. 3 抑菌活性的测定
1)菌悬液的制备 取受试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陈培
养基斜面,37℃下培养 24 小时,活化 3 次,用接种环挑菌
至无菌水中制成 1 × 106 ~ 1 × 107CFU /mL菌悬液.
2)提取物稀释液的制备 样品提取物用无菌水依次
稀释成 2. 0、2. 5、4. 0、5. 0、8. 0、10. 0、20. 0 mg /mL 等系列
浓度稀释液备用.
3)管碟法测定抑菌圈 取无菌培养皿,每皿加入融化
的 2%琼脂作底层,待凝固.在培养基内等距离分散放置两
个牛津杯,将菌悬液 50μL 加入到温度适宜的牛肉膏蛋白
胨培养基中,混匀后迅速倒入培养皿,每皿约到培养基
15mL,静置 20min后待培养基凝固取出牛津杯,用移液枪
分别移取样品溶液 200μL加入到平板留下的杯孔中,每个
菌种每种提取物做三次重复,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37℃
恒温箱培养 24 小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取平
均值[3].
4)提取物酸碱稳定性研究 取提取物浓度为 20 mg /
mL溶液,用 10%的 NaOH和 10%的 HCl 调节各提取物的
pH分别为 4,5,6,7,8 五个梯度,将原提液作为对照,用上
面 3)法测定供试菌抑菌圈直径.
2 实验结果
2. 1 臭牡丹根茎提取物对受试菌的影响比较
由表 1 可以看出,臭牡丹根、茎提取物对受试菌都有
不同的抑菌作用,抑菌能力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 提取物
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均在 8. 0mg /mL 浓度时具抑菌效
果,而对放线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4. 0mg /mL 浓度就具
抑菌效果.由抑菌圈的直径大小比较可推断:提取物对四
种菌的总体抑菌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放线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都随着浓度的增加
而加大.臭牡丹根提取物对放线菌和枯草杆菌的效果比茎
提取物稍好,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相当.
2. 2 提取物酸碱稳定性
表 2 显示了 pH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提取物的
抑菌能力,总体上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比茎稍好.
总体上随着 pH的增大,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的抑菌能力减小,提取物可作为这两种致病菌为酸性
防腐剂,而茎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稍有增
强,说明臭牡丹不同的部位提取物有效成分有所差别[2].
根茎提取物对放线菌而言,其抑菌能力都随着 pH 的增大
而增强.在四种受试菌中,从抑菌圈可以看出 pH对放线菌
的影响最大,对枯草杆菌的影响最小,说明放线菌对 pH表
现最敏感,枯草杆菌则不敏感.
表 1 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mm)
提取物 受试菌 2. 0 2. 5 4. 0 5. 0 8.0 10.0 20.0
对照
(mg /mL)
根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0 1.0 2.0 2.3 3.5 4.7 6.3 0
大肠杆菌 0 0 0 0 1.0 3.7 5.6 0
枯草杆菌 0 0 0 0 3.1 5.1 7.3 0
放线菌 0 0 2.0 4.0 5.1 6.3 8.7 0
茎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0 0 1.0 2.1 3.5 4.3 6.7 0
大肠杆菌 0 0 0 0 1.7 3.3 5.1 0
枯草杆菌 0 0 0 0 3.3 5.0 6.3 0
放线菌 0 1.0 3.3 4.0 5.1 6.1 7.3 0
表 2 臭牡丹提取物酸碱稳定性研究(抑菌圈直径,mm)
提取物 受试菌 4 5 6 7 8
原液
(pH)
根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6. 0 6. 3 6. 0 5. 5 4. 0 6. 3
大肠杆菌 6. 0 5. 9 5. 7 5. 5 5. 0 5. 6
枯草杆菌 6. 7 7. 3 7. 5 7. 7 7. 9 7. 3
放线菌 7. 5 8. 3 8. 5 9. 0 9. 1 8. 7
茎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6. 0 6. 3 6. 7 6. 9 7. 1 6. 7
大肠杆菌 5. 7 5. 5 5. 5 5. 3 5. 0 5. 1
枯草杆菌 6. 1 6. 3 6. 5 6. 7 6. 5 6. 3
放线菌 6. 1 6. 7 7. 5 7. 7 8. 0 7. 3
注:根的原提液 pH为 4. 92,茎的原提液 pH为 5. 57.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臭牡丹根、茎的水提取物对四种受
试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比较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放
线菌在浓度为 4. 0mg /mL就具抑菌效果,而大肠杆菌和枯
草杆菌在浓度为 8. 0mg /mL时具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都
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大.臭牡丹根的水提物的抑菌效果要
稍强于茎的水提取物,这可能是不同部位所含有的成分不
同[2].对于不同溶剂和不同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到
目前为止,臭牡丹抑菌有效成分分离尚处于初级阶段,其
分离提纯、结构鉴定及其杀菌抑菌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
等也有待更深入的研究[2].
臭牡丹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 pH 的影
响.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随
着 pH的增大而减小;放线菌则随着 pH的增大而增大,对
pH表现最敏感.理想的抗菌剂应即效、广谱、长效、稳定及
(下转 116 页)
79第 6 期 林娜,魏琴,谷玉兰,尹礼国,陈良敏,李华兰:管碟法研究臭牡丹提取物抑菌活性
得:
s = ∑

i = 1
ai =
a1
1 - qan
=
273
1000
1 - 11000
= 273999
由以上讨论可知,若 s = 0. αβγ,其中 α,β,γ ∈ {0,1,
2,3,4,5,6,7,8,9},则 s = αβγ999;
若 s = α1α2β1β2β3,其中 α1,α2,β1,β2,β3 ∈{0,1,2,3,
4,5,6,7,8,9},则
s = 0. α1α2
0. 00β1β2β3
1 - 11000
=
α1α2
100 +
β1β2β3
100000
999
1000
=
999α1α2 + β1β2β3
99900
所以任一无限循环小数能表示成分数形式. 由以上推证可
知有理数的此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参考文献:
[1] 抽屉原理[EB /OL][2011-6-1] http:/ /baike. baidu. com /view /8899.
htm
[2] 张奠宙,张广祥.中学代数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16.
[3] 余元希,田万海,毛宏德. 初等代数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8.
[4] 康纪权,邓鹏,汤强. 初等数学研究概论[K].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编校:许洁
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

(上接 97 页)
安全,从植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一直是我国医药领域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一[4 - 5]. 目前,从植物中分离的抑菌物质
主要类型有: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和
含氮化合物,而实际上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有效成分结构
类型较多,如生物碱、萜类、黄酮、酚、醇、酯等,几乎涉及各
类植物成分[3].在不同植物中,含有不同或相同的抗菌化
合物,本实验中使用的臭牡丹提取物尚属粗提物,仅能证
实其高浓度提取物有一定的抑菌效力,今后为了更好的综
合利用臭牡丹,有必要对其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
结构分析,其抑菌机理、生物活性也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黎明,魏小梅,何仰清. 臭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
志,2003,28(11) :1042 - 1044.
[2] 刘冬恋.臭牡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06,12(8) :114 - 115,122.
[3] 胡林子,李新华,马永全,等.非洲山毛豆种子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
制作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23(1) :85 - 88.
[4] 吕平,黄惠芳,韦丽君.四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科
技,2010,35(12) :216 - 219.
[5] 何玉玲.宁夏地区 20 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 现代农
业科技,2010,23:20 - 21.
【编校:王露】
611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第 1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