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枣核是鉴定品种的重要特征



全 文 :枣 核 是 鉴 定 品 种 的 重 要 特 征
常 经 武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 )
果树品种的划分和鉴定多依赖于果实形
态或其经济性状 。 这种方法对我国特产的枣
树 , 可能只适用于几个已经划出的变种 , 而
对当前生产中栽培的数百个品种是不够的 ,
尤其是在排列品种检索表时就会遇到很多困
难 。 目前尚未见有研究和划出我国枣树究竟
有多少个经得起考验的品种系统 。 在这种情
况下 , 单靠果实形态或其经济性状 , 对各主
产枣区果形 、 大小 、 熟期 、 用途都很接近的
许多品种就很难确定 。
近几年来 , 为查清我国枣树资源 , 各地
都在加紧调查 、 复查和整理 , 我们于 1 9 8 2~
19 8 4年 , 结合关中 、 陕北品种资 源 系 统 调
查 , 收集了 8 个果形不同的野生酸枣 , 8个
果形或风味不 同的栽培酸枣和 1 23 个普 通 枣
品种的枣核 , 并对这些枣核与果 实 进 行 观
察 、 对比和分析 。 从 中看出 : 不同品种的枣
核具有形形 色色的多样性 , 每个品种的枣核
都有区别于 同类其他品种的特征 , 这种特征
无论表现在枣核的哪个部位 , 都有一定的稳
定性 , 因此可用以鉴定果形 、 大小 、 成熟期
和用途比较接近的品种 , 以及哪些易受果实
直感 、 环境条件影响而引起果形很大变化的
品种 , 纠正了许多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 。 现
就我们对枣核的认识和怎样利用枣核鉴定品
种 , 提出下列粗浅看法 , 供有关单位参考 。
两部分 。 内部包括核仁与隔膜 , 隔膜较厚的
可称为隔骨 (见图 ) ; 外部包括核尖 、 核腰
和核蒂 〔注〕 , 连接核尖和核蒂的两条线称
为缝合线 。 核腰位于核尖和核蒂之间 , 是枣
核的主体 , 表面布有核纹和沟纹 ; 连接核腰指
向果梗一端的部分我们称为核蒂 , 核蒂表面
比较光滑 , 或只在其两侧有缝合线延伸的沟
缝 , 核蒂和核腰之间也常有色度不同的分界
线 , 因此 , 核蒂很容易辨认 (见图 ) 。
明枷锄核纹 一缝合线
沟纹 一
分界线

|网乙牛妇书|`种仁
枣核横断面及外形
在实际应用中 , 由于有些品种 没 有 核
尖 , 或只有核尖的痕迹 、 变态 , 有核尖的也
长短不一 , 但一般不会影响核形 , 所以把核
尖当成枣核的独立部分 , 而把影响核形的核
蒂与核腰连在一起 , 统称为核体 。
(二 ) 枣核及其各部分的形态 为清楚
了解枣核及其各部分形态的多样性 , 以便引
用 , 我们将陕西省各个变种与品种的枣核形
态列于下表 。一 、 枣核形态的多样性
(一 ) 李核各部位的划分及名称 枣核
是一种形态复杂的综合体 , 一般分为内 、 外
注 : 核蒂是枣核的一端 , 它与核尖 方向相反 , 而与胚
根 、 果实环洼 、 枣花粤片方向一 致 , 表面比较光
滑 , 且与核纹之间常有明显的分界线 , 甚至在颜
色上与核尖 、 核腰不 同。
映 西 省 套 核 各 部 形 态 衰
以圆形 、 椭圆形 、 长圆形 、 圆柱形 、 琵琶形 、 药葫芦形 、 卵圆形 、 鸡心形 、 倒卵形 、 短倒
卵形 . 、 长倒卵形 . 、 月牙状倒卵形 、 梭形 、 纺锤形 、 短纺锤形 . 、 长纺锤形 . 、 月牙状纺锤
形为主 , 另有 形 。
横向: 圆 、 较扁 、 扁 , 扁面中部隆起 、 较平 、 凹入 , 尤以核腰中、 下部为最扁 。
核纹 : 基本形状为 形 , 粗 、 细 , 长、 短 , 疏 、 密 , 均匀、 不匀 , 表面平 、 不平 ,
有 、 无瘤状突起 , 有 、 无不规则片状斑块。
沟纹 : 宽 、 窄 , 深 、 浅 、 极浅。
核腰与核蒂之间有 、 无明显的分界线 , 分界线呈黄色 、 土黄色 、 白色 、 色 。
(长 、 中 、 短 , 有 、 无纵沟 , 纵沟明显 、 不明显 , 纵沟直通核尖、 核蒂。
缝合线 《位置 : 位于枣核扁面两侧 、 中间 。
L中部 : 深陷、 微陷 、 与核纹平齐 、 徽凸 、 明显凸出 。
腰顶 : 平齐 、 正圆、 楔形 、 乳罩形 、 双乳头形 。
基本形状为弧形 、 月牙形、 牛眼形 、 三角形 、 扁三角形 、长三角形 、倒圆锥形 、 箭形或丫形 。
蒂尖形状为针头形 、 乳头形 、 小乳头形 、 牛 、 奶头形 、 鱼 口形 , 蒂尖钝 、 锐 。
表面光 、 平 、 两侧有沟缝 。
纵径 厘米 , 横径 厘米 , 侧径 厘米 。
毫米 , 基部粗 毫米 。
针头形 、 乳头形、 扁三 角形 、 三角形 、 圆锥形 、 塔形 、 尖塔形 、 圆柱形 。
圆 、 扁 、 较扁 、 扁平 。
粗短 、 粗长 、 细短 、 细长、 四棱状、 两侧有纵沟 。
克 。
%

.…z、…夕!/、 les、:!腰形小蒂状向核大长形横纵le|/口|s!护.1|体尖核
月J.. |一||
平 均 重 :
含 仁 率 :
核 壳 :
核内隔膜 :
软、 硬 , 厚约 毫米 , 软核率 % 。
有 、 无 , 偏 、 正 , 厚、 薄 , 断裂隔膜呈
. 短倒卵形 与短纺锤形系指果核纵径与横径 之比值小于 1 . 衍 长倒卵形与长纺怪形 系指纵径与饮径之比值大于 2 . 0
|
|叫les||
|
从表中看 出 , 除了整个核体形状的多样
性之外 , 其他各个部位 , 包括核腰的横向 、
硬顶 、 缝合线 , 核蒂及其与核腰的分界线 ,
核尖 、 蒂尖与核内隔膜的形态等也有多种多
样 。 利用枣核的局部形态特征或整体形状 ,
就能鉴定同一品种系统内的不同品种 , 以及
某些果形多变的品种 。
二 、 枣核形态的稳定性
能否用枣核鉴定品种 , 不仅决定于不同
品种的枣核整体或局部形态是否 具 有 多 样
性 ,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种多样性是否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 。 根据我们 19 8 4年复查结果看
出 , 除了枣核大小受果实大小的制约之外 ,
所有发育正常的果实 , 其枣核的整体与局部
形态几乎都有相对的稳定性 。 这种稳定性集
中表现在它们不受果形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映北牛奶脆枣为例 ,该品种从延川的南端 ,
到清涧的西北部 , 沿黄河相距百余里 , 东西横
跨20 里 , 平地 、 坡地和峡谷均有栽培 ,果实有
圆柱形 、 卵圆形和倒卵形 , 但它们的果核均
为偏倒卵形 , 而且核蒂粗大 、 宽长而扁 , 呈
三角形或箭形的特征不变 。 又如组痕枣变种
中的药葫芦 、 抬瓮瓮 、 尖尖枣 、 磨磨枣和崖
枣 , 都因易受异品种花粉或年际气候变化的
3 4
影响 , 导致许多果实纵径发生变化 , 或显示
不出溢痕 , 这些有隘痕和无溢痕果实的枣核
也没有明显差异 , 类似这方面的例证不一列
举 。 这说明了枣核是枣属植物中较为稳定的
器官之一 , 而其稳定性往往超过果实 。 因此 ,
把枣核作为鉴定品种的重要特征是适宜的 。
三 、 怎样利用枣核鉴定品种
(一 ) 寡核标本的采维 应从有代表性
的植株和 3 一 5 年生的健壮枣股上 , 随机摘
下发育正常的全红果 , 在记载果实形态与经
济性状的同时 , 从 中取出完整的枣核 。
(二 ) 枣核形态的记软 分别记载果核
大小 、 核形和枣核各个部位的形态 。
1
. 纵 、 横 、 侧径 的浏量 纵径由核腰顶
端量至蒂尖 , 横径 、 侧径从核腰最大部位测
量 , 求出平均值 。 如属长形枣核 , 应计算其
纵径与横径之 比 , 如属横向较扁或扁平的 ,
应计算横径与侧径之比 , 以便为确定枣核的
整体形状作准备 。
2
. 枣核形状的确 定 以核尖向上 , 核
蒂向下 , 按其自然形态和大小 , 将枣核排列
成 “ 一 ” 字形 , 以绝大多数枣核表现的形状
为依据进行记载 , 同时指出异形 枣 核 的核
形 , 研究分析核形与果形的相关性 。
3
. 枣核各部位的形态 分 别 记 述核
尖 、 核腰和核蒂的形态 , 对核蒂与核腰之间
的分界线和连接核蒂与核尖的缝合线也应仔
细观察 , 详细记载 。 核纹形状一般多与核形
相似 , 不必详述 , 只要抓住其他明显而普遍
的形态进行记述就可以了 。
(三 ) 对比分析 , 找出各品种的固有特
征 在整理资料时 , 对果形 、 核形 、 成熟期
和用途相同 、 相近的品种 , 应该以枣核局部
特征为依据 , 划分 、 合并品种 , 以便进一步
确定各个品种在枣核上的特征 , 据此排列检
索表 , 鉴定品种或划出品种系统 , 为从染色
体倍数上划分品种系奠定基础 。
, 蔺 “ 侧瓜催根法 ” 试验总结
日照县园艺场 19 8 1年以来采用 “ 催根床 ” 对葡
萄插条进行倒悬催根试验 , 取得较好效果 。 供试品
种为泽香 、 白羽 。 方法是将冬贮的插条剪为 2 ~ 3
个芽眼一段 , 上剪口距顶茅 1 ~ 1 . 5厘米 , 按 长短
分类 , 5Q ~ 10 。条一捆 , 下端入清水浸泡24 小时 待
上床 。 东西向挖沟深 5 0厘米左右 , 宽80 一 10 厘米 ,
沟底留 1~ 2 个通风 口 , 沟上 口南北边各砌一道墙 ,
北墙高30 厘米 , 南墙高 15 厘米 。 齐沟口地面处 , 东
西向放 1 一 2 根木棒 , 棒上铺苇材烂草帘和 3 厘米
厚的河沙 , 将擂条分级倒插 , 剪 口上芽悬露在床面
下 , 插后授上 10 一 15 厘米厚的松散锯末 , 锯末表面
距插条基部剪口 3 ~ 5 厘米厚 , 摊平喷透水 , 上筱
草木灰厚 1 厘米 , 措上细杆 , 盖上塑膜 , 四周封泥 。
擂条上床后 ,每日上午8点前后揭下塑膜上的草帘 ,
堵严床下的通风 口 , 下午 4 点前后 , 盖上草帘 , 敞
开通风口 。 催根期间床内补喷一次水 。 中午床表温
超过 40 ℃ 以上时 , 把塑膜揭开两个小孔通风 , 降温
后封严 。 用此法催根在发根 、 抑制顶芽萌发方面均
有显著效果 。 根系多 , 发育好 , 特别是一 、 二级根
较火炕法催根的显著多 , 定植后成活率达 9 4 . 7% ,
且方法简单 、 省工 、 成本低 。 技术关键是 : 南墙不
得高于 15 厘米 ; 酿热物下面 必须垫一层河沙 , 插条
上床前按长短分类 , 成捆浸水 ; 上床时 , 按类分小
区扦插 , 条基部剪 口离床表面 3 厘 米 , 一 次喷 足
水 , 按时揭 、 盖草帘和堵 、 敞通风 口 。 此法缺点是
插条基部芽易萌发 。 (刘勤德等 )
摘 自 《果树科学 》 1 9 8 5年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