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冬枣叶枯病病原初步鉴定



全 文 :植物病理学报
T A CPH T Y AO P AT HO LG O I CASN I I CA35 ( 6 ) ( Z K)
: 1 3 7

14() ( 20() 5 )
冬枣叶枯病病原初步鉴定
刘俊展 , , 巴秀成 ` , 常慧红 , , 刘庆年` , 郑继法“
( ` 山东省滨州市植保站 , 滨州 25 6 18 ; 2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泰安 2 7 10 18)
摘要 : 2X() 4 年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 、无棣县等县区冬枣上采集病叶标本 , 经室内分离 、纯化获得 15 个菌株 ,从中选取 5
个菌株 ,对其菌体形态 、革兰氏染色 、培养性状 、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测定等项 目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 。 试验结果表明 :
冬枣叶枯病是由石竹假单胞菌 ( sP e “ d b m on as ca yr op 妙il )侵染引起的。
关键词 : 冬枣 ; 叶枯病 ; 病原鉴定
P a t h o g e n id e n t if ie a t io n o f w it h e r e d je a f d is e a s e O n
af
2
W 1n t e r

i u i u b e L lu J
u n 一 z h a n
X i u
一 e h e n g
’ ,
C H A N G H u i

h o n g
’ ,
L l u Q i n g
一 n ian
’ , z H E N o J i
-
2 5砧1 8 , e 瓦 n a : ’ e o lle g e o f p lan t P or t e e it o n , s h an d o n g A igr e u 一ut r al U n iv e r s iyt ,
文章编号 : 04 12 峨)9 1 4 ( 2 0() 5 ) 06 刁 1 3 7刁 4
(

s ta t i o n o f B in z h o u P lan t rP o et
e it o n
,
B i
n
T a i
,
an 2 7 1 0 1 8
,
C h in a )
B A
Zh o
u
山东省滨州市是沾化冬枣原产地 , 因 自然条件
适宜 , 当地政府重视 ,近年来冬枣作为一项高效 、优
质和富有特色的产业迅猛发展 。 从 20 世纪 80 年
代末仅有数十棵冬枣树发展到现在的 5 万 h m Z 以
上 ,而且周边地区大量引种 。 随着冬枣大面积种植
和密植栽培 ,冬枣园生态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 。 近
两年许多冬枣区 , 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性叶枯病
害 ,造成大量落叶 、落花和落蕾 ,影响产量 。 该病在
国内尚未见报道 ,为了摸清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
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对山东省冬枣主产
区滨州市连续 3 年进行大面积普查 , 同时到山东省
东营市 、潍坊市 、 泰安市及河北省沧州市等冬枣产
区进行了调查 , 从各地采集典型样本 126 份 , 对该
病原细菌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 。
对照菌株为烟草野火病菌 ( 尸`巴“ J砂从on as 习 -
irn ge vP
·
at ba ic)
, 由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细菌研究室提供 。
, 材料与方法
,
.
, 供试菌株
2 00 4 年 6 月在滨州市沾化县冬枣树上采集病
叶 ,用划线法在 N A 平板培养基上分离 , 单菌落纯
化 2 次 , 获得 15 个菌株 ,从中选取 5 个菌株 ,分别
编号 P 一 l 、 P一 、 P一 、 P礴 、 P一 , 各菌株在 N A 斜面培
养基上 4 ℃冰箱内保存 。
1
.
2 试验方法
细菌的染色反应 、菌体形态 、培养性状 、 生理生
化反应 以及致病性测定等试验方法 主要参照
文献仁1 一 3 〕。
2 结果与分析
2
.
, 致病性测定
将上述供试菌株在 N A 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48
h 后 ,在心 叶烟叶片上进行过敏性反应测定 , 24 h
后观察 ,各菌株均能引起褐色枯死斑 。 供试菌株培
养 2 4 一 3 6 h 后 ,用灭菌水配成含细菌浓度为 3 x
1a0 c何mL 的菌悬液 。 用针刺法 、注射法和喷雾法
接种二到三年生冬枣树的叶片和枣吊 ,接种后保湿
48 h
, 自然温度在 21 一 3 ℃之间 , 以清水处理为对
照 ,逐 日观察发病情况 。
接种 3 一 s d ,枣叶上 出现褐色小点 ,后扩大为
深褐色不规则病斑 , 周围呈扩展状黄化 , 病菌沿 叶
脉维管束传导 ,多数出现水渍状或扩展线 , 逐渐发
收稿 日期 : 2 0 5拐刃;5 修回日期 : 2 0 5一 11 一12
植物病理学报 35卷
展为半边叶片褐色至黑褐色焦枯坏死 、隘缩 , 叶片
向背面弓形弯曲 ,或者从叶尖向下成 “ V ” 字型干枯 ,
当湿度高时 ,病斑一侧沿主脉和支脉常出现圆形褐
色小球形菌脓 (图 l ) 。 后期病叶易脱落 ,并且顺叶
柄向枣吊侵染呈深褐色条斑 ,病斑一般沿枣吊维管
束向基部扩展 , 深度一般局限在韧皮部 , 不开裂 。
该病菌可同时侵染冬枣的蕾和花 , 导致花蕾 、花变
褐凋萎 ,花蕾着生部位枣吊呈 三角形褐色凹陷坏
死 。 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上进行再次分离纯化后获
得与第一次分离完全相同的细菌 。
图 , 冬枣叶枯病症状
2
.
2
2
.
2
病原细菌的鉴定
菌体形 态和染色反应 供试菌株在 N A 斜
面培养基上培养 24 一 36 h ,磷钨酸负染后电镜观
察 ,菌体杆状 ,两端钝圆 ,大小为 (0 . 50 一 0 . 51 ) 林m
x ( 2
.
5 2 一 3
.
2 8 ) 卜m ,鞭毛单极生 2 一 4 根 ( 图 2 ) 。
按照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 , 3% K oH 反应阴性 {` 了
,
不形成夹膜和芽抱 。
图 2 病原菌电镜照片 ( 2 0 0 0 0 x )
2
.
2
.
2 培养性状 供试 5 个菌株在 N A 培养基平
板上 , 2 8 一 3 0℃培养 4 8 一 72 h , 菌落直径 为 2 ~
左右 , 圆形稍隆起 ,有光泽 ,灰白色 ,菌落半透明状 。
菌体在 N’B 培养基中 28 一 3 0℃培养 2 4 h , 培养液浑
浊 ,沉淀表面有菌膜 。 供试菌株都是严格好氧性 。
在 N A 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与 K B 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 。
2
.
2
.
3 生理生化测定 供试菌株测定结果 : 生长
最适温度为 2 5 一 3 0℃ , 42 ℃能生长 ;最适 p H 值为
7
.
0 左右 ,耐盐浓度最高为 5% 。
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见表 1 , 2 ,所测定的供试 5
个菌株反应完全一致 。 从表 l 可知 ,供试 5 个菌株
均能利用 D 一阿拉伯糖 、纤维二糖 、葡萄糖 、海藻糖 、
甘露醇 、 L 一鼠李糖 、核糖 、 山梨醇 、 D 一木糖和 m 一酒石
酸盐等 20 种以上 的碳素化合物作为碳源 ;但不能
利用 卜丙氨酸 、 苯甲酸钠 、 乙酞胺 、 D 一酒石酸盐 、 甜
醇 、乳糖等 。
从表 2 可 以看出 ,供试 5 个菌株能还原硝酸
盐 、产生氨 、氧化酶 、 过氧化氢酶 、精氨酸双水解酶
和尿酶均呈阳性反应 ,但不产生硫化氢 、叫噪 、 明胶
不液化 、 甲基红和 V . P 试验均呈阴性反应 。 以上
生 理生 化测 定结 果 与文 献记 载 sP eu do m on as
c a yr op hy l l i 的结果基本相同 [“ { 。
3 结论与讨论
石竹假单胞菌分布于亚洲 、 欧洲和美洲的部分
地区 。 该病菌引起石竹细菌性萎蔫病 ,侵染植株引
起萎蔫和茎杆破裂 ,在美国造成严重损失 。 20 3 -
2 00 4 年在山东省滨州市对冬枣病害调查时发现枣
叶上生有叶斑病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病害 。 室内分
离纯化培养 , 对菌体形态 、染色反应 、培养性状和生
理生化测定等项 目研究 , 依此查阅有关文献 , 一“ ` ,
确定供试 5 个菌株为石竹假单胞菌仁sP eu do m on as
ca yr op hy l l i ( B u r k h
o lde
r 19 4 2 ) S t田爪 e t B u r k h o ld e r
194 2 〕。 供试 5 个菌株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基本上和
文献〔5」记载结果一致。 但与文献记载结果在核糖
醇 、赤醉糖醇和色胺利用上有差异 。 我们测定结果
是核糖醇 、赤鲜糖醇和色胺都是阳性反应 。 文献记
载核糖醇 、赤鲜糖醇和色胺都是阴性反应 ,这可能
是菌株间或培养基 (液 )的差异 。
6 期 (增刊 ) 刘俊展 ,等 :冬枣叶枯病病原初步鉴定 ! 39
测定项目
表 1 供试菌株对糖及碳素化合物的利用结果
供试菌株
争P一 I P一 P召 P礴 P石 对照
葡萄糖
蔗糖
乳糖
半乳糖
木糖
麦芽糖
海藻糖
纤维二糖
L
一阿拉伯糖
棉籽糖
L
一鼠李糖
果糖
甘露糖
甘露醇
山梨醇
甜醇
肌醇
七叶灵水解
水杨素
淀粉水解
柠檬酸钠
丙二酸盐
苯丙甲酸钠
m
一酒石酸盐
D
一酒石酸盐
乙酞胺
吐温 80
D
一核糖
核糖醇
赤鲜糖醇
果聚糖产生
p
一丙酸盐
色胺
D L
一精氨酸
甜菜碱
+ : 阳性 ; 一 : 阴性 。

+

+
+
+
+ +
+
+ + + +
+
+
+
+
+
+

+
+
1D4 植物病理学报 3 5卷
表 2 供试菌株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测定项 目 供试菌株
P

I P一 P 一 3 P汤 P _只 对照尸一 F召 一 3 P 4 P一 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硝酸盐项目 十 + 十 + + _氏 s产生 - - - - 一 _产氨试验 十 十 十 + + +叫噪产生 一 一 一 一 一 +甲基红 - - - - 一 _.V P 试验 - - - - 一 _明胶液化 一 一 一 一 一 +氧化酶 十 + 十 + + 一
过氧化氢酶 + + + + + +
尿酶 + + + + 十 _
精氨酸双水解酶 十 十 十 + 十 一
42 ℃生长 - - - - 一 _
烟草过敏性 十 + 十 + 十 +
+ : 阳性 ; 一 : 阴性 。
20 5 年又从山东省东营市 、潍坊市 、泰安市及
河北省沧州市等冬枣产区采集典型样本进一步进
行了比较鉴定 ,结果与上述一致 。
该病菌国内未见发生记载 〔9 一川 , 病菌危害冬
枣引起叶枯病未曾有过报道 , 对其寄主范围 、侵染
循环和发病规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方中达 . 植病研究方法 〔M 〕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 8
.
1 79 一 2 10 .
s c hadr N w
. 张克勤译 . 植物病原菌实验指南〔M J .
贵阳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1986 . 62 一 80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 978 .
郑继法 . 区别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的简易快速试验
〔J〕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1 984 , 15 ( l 一 2 ) : 12 1
一 1 2 2 .
【5 〕 任欣正 .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仁M 〕. 北京 : 中
国农业出版社 , 1 99 4 . 102 一 152 .
仁6」 东秀珠 ,蔡妙英 .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 20 0 1 .
L7」 王金生 . 植物病原细菌学仁M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
社 , 2 0( 刃 .
〔8」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 植物病理学卷【M 了.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l奥巧 . 242 一 2 43 .
仁9 」 俞大级 ,方中达 . 中国植物病原细菌的初步名录 [ J] .
农业学报 , 1956 , 7 ( 3 ) : 29 一 363 .
〔10 〕 方中达 ,任欣正 . 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名录补志【J〕. 南
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8 1 , ( 3 ) : 29 一 32 .
【1 1」方中达 ,任欣正 . 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名录 〔J〕. 南京农
业大学学报 , 19 2 , 1 5 ( 4 ) : l 一 6 .
叫tl, es.J`JJ11234
尸.. LesJre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