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 2016-03-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960)资助。
作者简介: 金姗姗,硕士研究生。E-mail:15155515425@163.com
* 通信作者: 周裔彬,教授。E-mail:zhouyibin@ahau.edu.c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43(4): 508-515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60712.003 网络出版时间:2016-7-12 16:01:45
[UR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162.S.20160712.1601.006.html
籼米淀粉与芳樟醇、庚内酯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贮藏稳定性比较
金姗姗,周裔彬*,张 舒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合肥 230036)
摘 要:为研究籼米淀粉包合芳樟醇、庚内酯的制备及两种风味物质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热熔法分别制
备籼米淀粉-芳樟醇与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参数优化实验表明,制备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主客
比为 10:0.2g/μL,包合温度为 40℃,包合时间为 50min,最大包合率为 59.91%;籼米淀粉-庚内酯的最佳条件为主
客比为 10:0.5g/μL,包合温度为 50℃,包合时间为 70min,最大包合率为 50.15%。通过 FT-IR、13C-NMR及 SEM
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利用 Avrami方程对两种包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进行比较,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比籼
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稳定。综合结果显示,庚内酯更适合籼米淀粉包合。
关键词:籼米淀粉;芳樟醇;庚内酯;包合;贮藏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S2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52X (2016)04−0508−08
Preparation of indica rice starch encapsulated-linalool and 4-heptanolide
and their storage stability
JIN Shanshan, ZHOU Yibin, ZHANG Shu
(School of Tea and Food Technolog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Abstract: To study effects affecting the preparation of linalool and 4-heptanolide encapsulated by indica rice
starch and their storage stability, indica rice starch- linalool and 4-heptanolide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mel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inclusion efficiency of indica rice starch-linalool was
59.91% when the ratio of the starch to linalool was 10:0.2 g/μL, 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was 40°C and the in-
clusion time was 50 min. The highest inclusion efficiency of indica rice starch-4-heptanolide was 50.15% when
the ratio of the starch and 4-heptanolide was 10:0.5 g/μL, 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was 50°C and the inclusion
time was 70 min.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es was verified using FT-IR, 13C-NMR and SEM. The re-
lease of the two inclusion complex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dicated that indica rice starch-4-heptanolide is
more stable than indica rice starch-linalool. Comprehensive results showed that 4-heptanolide is more suitable for
encapsulation by indica rice starch.
Key words: indica rice starch; linalool; 4-heptanolide; inclusion; storage stability
籼米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广泛种植,但其较差的
蒸煮食用性,导致价格低廉[1],利用率低。淀粉占
籼米成分的 75%~85%左右,其中直链淀粉含量较
高。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螺旋结
构,使得淀粉具有与环糊精相似的外亲水、内疏水
的结构,配体分子能够被包合在直链淀粉的螺旋结
构中[2]。目前风味物质的包合主要采用环糊精、胶
体及蛋白质等作为壁材,其中环糊精应用最为广泛。
籼米淀粉较以上几类壁材而言,取材方便广泛,价
格低廉,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芳樟醇是一种极性小分子风味物质,有着似百
合花或铃兰等令人愉悦的香气,在各种香精配方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芳樟醇的需求日益增长[3]。
庚内酯是一种非极性小分子风味物质,天然存在于
各种水果中,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焙烤食品、
饮料等食用香料的配方中[4],但低沸点、易挥发及
43卷 4期 金姗姗等: 籼米淀粉与芳樟醇、庚内酯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贮藏稳定性比较 509
水溶性较差限制了这两种风味物质在食品工业中的
应用。
本研究通过选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籼米淀
粉作为壁材,比较芳樟醇、庚内酯两种不同性质小
分子风味成分的包合率,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的释放性能,并利用的 FI-IR、X 衍射、13C-NMR
及 SEM 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为籼米淀粉开发作
为包合壁材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籼米,合肥市金玉超股份有限公司;籼米淀粉,
实验室自制,通过国标测定其基本成分为:91.82%
淀粉,其中 17.10%直链淀粉,75.32%支链淀粉、
7.32%水分、0.11%灰分、0.21%蛋白质及 0.54%脂
肪。芳樟醇(纯度 97%),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
庚内酯(纯度 98%),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无水
乙醇(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BSA224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QL-901 Vortex 漩涡混合器,海门市其
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K-S26 型电热恒温水
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KQ-250DE 型
数控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JW-3021HR 高速冷冻离心机,安徽嘉文仪器装备有
限公司;FD-1A-50型冷冻干燥机,北京博医康实验
仪器有限公司;7890B 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科
技有限公司;iS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尼
高力仪器公司;D8ADVANCE多晶 X射线粉末衍射
仪,德国布鲁克仪器有限公司;400MHz 布鲁赫核
磁共振波谱仪,德国布鲁克仪器有限公司;S-4800
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
1.2 方法
1.2.1 籼米淀粉包合物的制备 包合物的制备采用
热熔法[5-6]。称取 0.15g籼米淀粉于 50 mL磨口具塞
试管中,加入 15 mL蒸馏水,在 100℃中水浴 1 h,
冷却至 40℃后,将芳樟醇纯溶液缓慢逐滴加入到糊
化淀粉中,加塞充分振荡混匀,30~50℃下超声反
应 30 min。反应结束后将试管置于 4℃环境中放置
12 h,-18℃过夜预冻,冷冻干燥 24 h后得到白色
绒状物质,于 4℃密封保存。
籼米淀粉、芳樟醇物理混合样:称取 0.15 g籼
米淀粉于 50 mL磨口具塞试管中,加入 15 mL蒸馏
水,在 100℃中水浴 1 h,冷却至 40℃后,将芳樟醇
纯溶液加入到糊化淀粉中,-18℃过夜预冻,冷冻
干燥 24 h后得到白色绒状物质,于 4℃密封保存。
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及物理混合样的制备
方法同上。
1.2.2 籼米淀粉包合物的单因素实验 主客比对包
合率的影响。籼米淀粉-芳樟醇以及籼米淀粉-庚内
酯包合物都分别按照主客比为 10:0.1、10:0.2、
10:0.4、10:0.6、10:0.8、10:1 g·μL-1进行包合,得到
包合物后测其包合率,考察不同的主客比对包合率
的影响。
超声温度对包合率的影响。选择确定的最佳主
客比,分别超声 30、40、50、60、70 min,测所得
包合物的包合率,比较不同超声温度对包合率的影
响。
包合时间对包合率的影响。选择确定的两种包
合物各自的最佳主客比及超声温度,所得包合物后,
分别在 30、40、50、60、70 min下进行超声实验,
考察两种包合物的包合率,确定包合时间对包合率
的影响。
1.2.3 籼米淀粉包合物制备的条件的优化 在单因
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包合物主客比、包合温度及
包合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所得包合物的包合率为指
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 L9(34)正交实验,见表 1。
表 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水平
Level
芳樟醇 Linalool 庚内酯 4-heptanolide
A(籼米淀粉
/芳樟醇)/g·μL-1
B(包合
温度) /℃
C(超声
时间) /min
A(籼米淀粉
/庚内酯)/g·μL-1
B(包合
温度) /℃
C(超声
时间) /min
1 10:0.1 30 40 10:0.5 30 50
2 10:0.2 40 50 10:0.6 40 60
3 10:0.3 50 60 10:0.7 50 70
1.2.4 包合率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绘制。将芳
樟醇分散于乙醇中,配制成不同体积浓度的芳樟醇-
乙醇溶液,体积浓度比(芳樟醇/乙醇)分别为:0.08、
0.16、0.24、0.32、0.40 μL·mL-1。使用气相色谱得
出相应的峰面积,以体积浓度比为横坐标,峰面积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 y=
510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6年
1291.1x-0.59524,R2=0.99988。
将庚内酯分散于乙醇中,配制成不同体积浓度
的庚内酯-乙醇溶液,体积浓度比(庚内酯/乙醇)
分别为:0.20、0.40、0.60、0.80、1.00 μL·mL-1。使
用气相色谱得出相应的峰面积,以体积浓度比为横
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相应的
回归方程 y=1458.8x+0.01429,R2=0.99978。
(2)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DB-WAX极性
毛细管柱(30 m×0.32 nm×0.25 μm),载气为氮气,
流速为 1 mL·min-1,分流比为 10:1,检测器为 FID,
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分别为 250℃、275℃,柱
箱温度为 50℃保持 1 min 后,以 2.5℃·min-1升至
80℃,保持 5 min,以 25℃·min-1升至 240℃,保持
5 min。
(3)包合物中风味物质提取。称取包合物 60
mg分散于 7 mL乙醇中,密封混匀后在 50℃下超声
30 min,使得风味物质从淀粉中充分分离出来。然
后 10000 r·min-1,4℃,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过
滤膜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得相应的峰面积,根据标准
曲线计算得出包合物中风味物质的含量,即包合率。
(4)包合效率的计算。包合效率(%)=(提
取的风味物质的含量/初始加入的风味物质的含量)
×100%
1.2.5 包合物的结构表征 (1)红外光谱(FT-IR)。
分别对芳樟醇、庚内酯、糊化籼米淀粉及物理混合
样、包合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固体样品采取 KBr
压片法处理,将 100 mg KBr与 1 mg样品在干燥的
状态下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压成约 1 mm厚的薄片
后进行扫描。芳樟醇、庚内酯液体采用 KBr 涂膜法
处理,将少量的液体滴加到 2片 KBr窗片中,压成
薄膜后进行扫描。扫描波数范围为:400~4000 cm-1。
(2)固体核磁共振(13C-NMR)。分别对糊化籼
米淀粉、包合物及物理混合样进行测试。将样品置
于 7 mm固体核磁管,磁场为 400 Hz,探头温度为
20℃。
(3)扫描电镜(SEM)。分别对糊化籼米淀粉、
包合物及物理混合样进行扫描电镜测试。使用导电
双面胶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镀金后在 3 kV进行
观察,观察倍数为 2000倍。
1.2.6 包合物的释放 为了更好地理解包合物中
风味物质的释放,引进 Avrami方程[7]对风味物质释
放进行拟合,方程如下:
R = exp[-(kt)n]
其中 R 表示风味物质在释放之后的保留值,t
是时间(s),n代表着释放机理,k表示释放速率常
数。对公式两边取对数,得到公式:
ln(-lnR) = nlnk + nlnt
以 lnt 为横坐标,ln(-lnR)为纵坐标作图,根据
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 n和 k的值。
释放实验主要考察包合物在冷藏温度 4℃和室
温 25℃,相对温度为 33%和 93%的条件下的情况。
准确称取(0.150±0.0002)g 籼米淀粉包合物平铺于
干燥皿中,放入用MgCl2、KCl饱和盐溶液配制好相
对湿度RH在 33%和93%的干燥器中,分别在释放 1、
3、5、7、14、21 d后取出 1个干燥皿,测其中风味
物质的保留率,代入 Avrami方程进行拟合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1.1 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 从图 1可以看出,
对于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来说,制备过程中的主
客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从主客投料比来看,当主客比从 10:0.1 g·μL-1增加
至 10:0.2 g·μL-1时,包合率从 28.03%增加到 42.52%,
而继续增加芳樟醇时,包合率开始下降,当主客比
为 10:1 g·μL-1时,包合率低至 16.34%,这是由于持
续加入客体物质时,被包合的物质已经达到了饱和,
而投入增加只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籼米淀粉/
芳樟醇为 10:0.2 g·μL-1时,包合率最大,为 42.54%。
从包合温度来看,包合率是先增大直至达到最高值
即在 40℃,包合率为 71.65%,当继续升高包合温
度时包合率又下降。当包合温度从 40℃升高至
50℃、60℃、70℃时,包合率从最高值降至 66.21%、
43.20%、31.62%,这是因为包合温度从 40℃升高后,
部分被包合的风味物质从淀粉空腔内分离出来,使
得最终测得的包合率降低。从包合时间这个因素看
来,时间从 30 min增加到 50 min,在 50 min时包
合率最高,为 79.18%。当包合时间继续延长后,部
分已经被包合的风味物质可能脱离主体从而挥发,
使得最终所得结果下降。对于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
物来说,主客比在 10:0.2 g·μL-1、包合温度在 40℃、
包合时间在 50 min时,包合率最高。
2.1.2 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 从图 2可以看出,
对于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来说,当主客投料比从
10:0.1 g·μL-1 增加至 10:0.2 g·μL-1 时,包合率从
35.32%提高到 48.01%,而当籼米淀粉/庚内酯继续
增加至 10:0.4 g·μL-1时,包合率又下降到 41.06%。
当籼米淀粉/庚内酯为 10:0.6 g·μL-1时,包合率达到
最高,为 52.14%,随后继续添加庚内酯,包合率下
降。当包合温度为 40℃时,包合效果最好,为
43卷 4期 金姗姗等: 籼米淀粉与芳樟醇、庚内酯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贮藏稳定性比较 511
43.99%,当继续升温时,包合率下降,但下降趋势
较小。对于包合时间来说,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包合
时间为 60 min,包合效果略高于其他时间,此时的
包合率为 50.18%。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主客
比在 10:0.6 g·μL-1、包合温度在 40℃、包合时间在
60 min时,包合率最高。
图 1 芳樟醇包合物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Figure 1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results of the linalool-inclusion complexes
图 2 庚内酯包合物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Figure 2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results of the 4-heptanolide-inclusion complexes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籼米淀粉-芳樟醇)
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on inclusion condition of indica rice starch-linalool complexes
序列号
Serial number
因素 Factor 包合率/%
Inclusion rate A B C
1 1(10:0.1) 1(30℃) 1(40 min) 1 10.91
2 1 2(40℃) 2(50 min) 2 15.46
3 1 3(50℃) 3(60 min) 3 17.75
4 2(10:0.2) 1 2 3 48.34
5 2 2 3 1 59.91
6 2 3 1 2 48.26
7 3(10:0.3) 1 3 2 39.53
8 3 2 1 3 31.14
9 3 3 2 1 29.44
k1 14.707 32.927 33.42 33.420
k2 52.170 35.503 34.417 34.417
k3 33.370 31.817 32.41 32.410
R 37.463 3.686 8.960 2.007
表 3 方差分析 (籼米淀粉-芳樟醇)
Table 3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indica rice starch-linalool complexes
因素 Factor 偏差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F比 F ratio F临界值 F critieal value 显著性 Significance
A 2105.261 2 348.533 9.000 *
B 21.463 2 3.553 9.000
C 144.969 2 24.001 9.000 *
误差 Error 6.04 2
512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6年
表 4 正交实验结果(籼米淀粉-庚内酯)
Table 4 Results of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on inclusion condition of indica rice starch-4-heptanolide complexes
序列号
Serial number
因素 Factor 包合率/%
Inclusion rate A B C
1 1(10:0.5) 1 (30℃) 1(50 min) 1 39.36
2 1 2(40℃) 2(60 min) 2 42.59
3 1 3(50℃) 3(70 min) 3 50.15
4 2(10:0.6) 1 2 3 46.45
5 2 2 3 1 47.62
6 2 3 1 2 43.13
7 3(10:0.7) 1 3 2 47.68
8 3 2 1 3 41.73
9 3 3 2 1 36.63
k1 44.033 44.497 41.407 41.203
k2 45.733 43.980 41.890 44.467
k3 42.013 43.303 48.483 46.110
R 3.720 1.194 7.076 4.907
表 5 方差分析 (籼米淀粉-庚内酯)
Table 5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indica rice starch-4-heptanolide complexes
因素 Factor 偏差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F比 F ratio F临界值 F critieal value 显著性 Significance
A 20.809 2 9.683 9.000 *
B 2.149 2 4.334 9.000
C 93.785 2 43.641 9.000 *
误差 2.15 2
2.2 正交实验结果
2.2.1 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 通过极差分析(表
2)表明:三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是:A>
C>B,即主客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其中主客
比对包埋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方差结果(表 3)表
明:主客比及包合时间对包合率的影响显著,而包
合温度对籼米淀粉-芳樟醇的包合率影响不显著。最
佳组合是 A2B2C2, 即以乙醇为萃取剂、主客比为
10:0.2 g·μL-1、包合温度 40℃、包合时间 50 min。
同时进行了最佳组合的包合率测定实验,包合率为
59.91%。
2.2.2 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 根据极差分析(表
4),得出三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是:C>A
>B,即包合时间>主客比>包合温度。根据方差
分析(表 5),A 和 C 对结果有显著性影响,而 B
没有,最佳条件选为 A1B3C3,即主客比为 10:0.5
g·μL-1,包合温度为 50℃,包合时间为 70 min,包
合率为 50.15%。
图 3 糊化淀粉及包合物、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Figure 3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ingredients, mixtures and inclusion complexes, linalool, 4-heptanolide
43卷 4期 金姗姗等: 籼米淀粉与芳樟醇、庚内酯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贮藏稳定性比较 513
图 4 糊化淀粉及包合物、混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
Figure 4 13C-NMR spectra of the ingredients mixtures and inclusion complexes
图 5 糊化淀粉及包合物、混合物的扫描电镜图谱
Figure 5 SEM graphs of the ingredients mixtures and inclusion complexes
芳樟醇与庚内酯都能与籼米淀粉形成包合物。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包合物的最大包合率分别
在 59.91%和 50.15%,籼米淀粉-芳樟醇的包合率高
于籼米淀粉-庚内酯的包合率。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
因素有芯材分子极性、芯材壁材尺寸匹配性等。芳
樟醇本身为极性小分子,其羟基能与籼米淀粉中的
羟基形成氢键,使得其包合物更加紧密,包合可能
也极大提高[8]。虽然非极性小分子庚内酯包合率比
芳樟醇较低,但其 50.51%的包合率也为它在食品中
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3 红外光谱分析
从糊化籼米淀粉的红外光谱图(图 3)中可以
看出糊化籼米淀粉主要 在 3354 cm-1 处有强烈的
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 2928 cm-1处有 C-H伸
缩振动吸收峰,1644 cm-1处为 H-O-H的吸收峰,在
1151 cm-1、1079 cm-1处是 C-O 伸缩振动吸收峰,
1023 cm-1处为 C-C 伸缩振动吸收峰。芳樟醇则在
3396 cm-1处有 O-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 2926 cm-1、
2975 cm-1处有C-H吸收峰,在 1641 cm-1处为H-O-H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 1114 cm-1处是 C-C 的伸缩
振动峰。庚内酯在 1174 cm-1处有明显的 C=O伸缩
振动特征峰。两种包合物的红外光谱与糊化籼米淀
粉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在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
的红外光谱中,在 1170 cm-1处有庚内酯的 C=O特
征峰,而强度明显减弱,这说明在包合庚内酯的过
程中形成了新的物相,也进一步证明了包合物的形
成。而在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没有
芳樟醇的特征峰,是因为本身芳樟醇的其余特征峰
较弱,而其较强的特征峰与糊化籼米淀粉相似,所
以被糊化籼米淀粉的特征峰掩盖了。而在两种包合
物中,O-H的振动峰较糊化籼米淀粉明显减弱,说
明在包合物形成过程中 O-H数量减少,形成了更加
514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6年
稳定的 H-O-H的化学键,表明了在包合过程中形成
了新的物相,从而也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9]。两种
包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没有新的吸收峰形成,这说明
在包合过程中虽然形成了新的物相,但没有形成新
的化学键[10-11]。两种风味物质与淀粉的物理混合样
的红外光谱中O-H的吸收峰比包合物在此处的吸收
峰强烈,这说明包合过程中 O-H减少,形成了更加
紧密的结构,也进一步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而不是
简单的物理混合。
2.4 固体核磁共振(13C-NMR)
从图 4中可以看出,糊化籼米淀粉的 C1-C6峰
分别在 102.22、93.59、81.53、71.85、60.61 和 31.09
ppm处。两种包合物较糊化籼米淀粉相比,糊化籼
米淀粉的 C1-C6 有部分化学位移,对于籼米淀粉-
芳樟醇包合物,C1-C6迁移至 102.46、93.67、81.51、
71.75、60.47 和 30.67 ppm,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
物的 C1-C6迁移至 102.29、96.69、81.56、71.82、
60.58 、30.57 ppm,在两种包合物中都有 0~50 ppm
的甲基、亚甲基及次亚甲基峰[12],此处为芳樟醇及
庚内酯的 C化学位移,这证明了籼米淀粉与芳樟醇
及庚内酯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的包合物。对于籼
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来说,在 145.45、124.16 和
112.05 ppm处产生了化学位移,这是芳樟醇的 C1、
C2、C3和 C4的特征化学位移,从而说明了在包合
物中芳樟醇的存在,也进一步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
与包合物相比,物理混合样的化学位移有明显不同,
这说明包合物的形成不是简单地物理混合。
表 6 两种包合物的释放相关常数
Table 6 Release parameters n, k and regression equation coefficient R2 for two inclusion complexes
温度/℃
Temperature
包合物类型
Inclusion type
33% 93%
n k(1/d) R2 n k(1/d) R2
4 籼米-芳樟醇 0.72 0.0816 0.9597 0.55 0.1313 0.9677
籼米-庚内酯 0.32 0.0489 0.9754 0.44 0.0541 0.9644
25 籼米-芳樟醇 0.68 0.0888 0.9762 0.69 0.1418 0.9940
籼米-庚内酯 0.57 0.0501 0.9812 0.45 0.0663 0.9764
2.5 扫描电镜(SEM)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包合物表面形态与糊化籼米
淀粉的差异,从而判断包合物是否形成。从图 5中
可以看出糊化籼米淀粉表面光滑平整,呈现片状网
状结构,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而两种包合物都呈
现出片块状并且表面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小分子
风味物质进入淀粉空腔时,产生了许多小孔,较糊
化籼米淀粉而言,包合物的空间层次减弱,表面形
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说明了在包合过程中,籼米
淀粉与风味物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证明
了包合物形成。两种风味物质的物理混合样与包合
物相比,其表面平整度降低,空间层次多,这也进
一步说明了包合物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混合。
2.6 释放实验结果
从表 6 中可以看出,通过 Avrami 方程拟合,
R2都在 0.9000以上,说明曲线拟合度较好。对于籼
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来说,其释放机制常数 n 在
0.55~0.72之间,籼米淀粉-庚内酯的释放机制常数 n
在 0.32~0.57,说明在 4℃以及 25℃,相对湿度在
33%和 93%条件下贮存,两种包合物释放都介于扩
散以及释放之间。在 4℃时,在相对湿度 33%和 93%
的条件下,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的释放常数 k分
别为 0.0816 d-1和 0.1313 d-1,在 25℃时,其释放常
数分别是 0.0888 d-1和 0.1418 d-1,这说明在温度相
同时,释放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相
对湿度一定时,释放速率又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同时,
籼 米 淀 粉 - 庚 内 酯 包 合 物 的 释 放 常 数 在
0.0489~0.0663 d-1之间,而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
在 0.0816~0.1418 d-1之间,这说明贮藏稳定性上芳
樟醇包合物小于庚内酯包合物。这主要因为芳樟醇
包合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得部分芳樟醇中的羟
基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形成氢键,从而使芳樟醇更易
释放[13]。
3 结论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籼米淀粉-芳樟醇
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制备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
的最佳条件为主客比为 10:0.2 g·μL-1,包合温度为
40℃,包合时间为 50 min,最大包合率为 59.91%;
籼米淀粉-庚内酯的最佳条件为主客比为 10:0.5
g·μL-1,包合温度为 50℃,包合时间为 70 min,最
大包合率为 50.15%。说明在被包合能力上,庚内酯
略低于芳樟醇。
43卷 4期 金姗姗等: 籼米淀粉与芳樟醇、庚内酯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贮藏稳定性比较 515
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固体核磁
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包合物的形成,形成过程
中没有产生新的化学键,主客体之间主要通过氢键、
疏水作用及范德华力结合。
在贮藏稳定性研究中,表明在温度相同时,稳
定性随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湿度相同时,稳定性
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条件下,庚内酯与
籼米淀粉形成的包合物更加稳定。综合来看,虽然
庚内酯的包合能力略低于芳樟醇,但其形成的包合
物的稳定性远远大于芳樟醇包合物。所以,庚内酯
更加适合被包合。
参考文献:
[1] 张燕萍. 变性淀粉制造与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1.
[2] HIZUKURI S. Starch: Analytical aspects[M]//ELIASSON
A C. Carbohydrates in foo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6: 347-429.
[3] 陈尚钘, 赵玲华, 徐小军. 天然芳樟醇资源及其开发利
用[J]. 林业科技开发, 2013(2): 13-17.
[4] 孙宝国, 何坚. 香料化学与工艺学[M]. 2 版. 北京: 工
业化学出版社, 2004: 372-391.
[5] 洪雁, 顾正彪, 刘晓欣.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纯品的提
取及其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 2004(8): 81-88.
[6] DOS SANTOS C, BUERA M P, MAZZOBRE M F. In-
fluence of ligand structure and water interaction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β-cyclodextrins complexes[J]. Food
Chemistry, 2012, 132(4): 2030-36.
[7] SUN W D, DAVIDSON P. Prptein inactivation in
amorphous sucrose and trehalose matrices: effect of phase
sepa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J]. Biochemical et Biophys-
ical Acta, 1998, 1425: 235-244.
[8] SANTOS C.D, BUERA M P, MZAAOBRE M F. Phase
solubility studies and stability of cholesterol/β- cyclodex-
trin inclusion complexes[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1, 91(14): 2551-2557.
[9] NUCHUCHUA O, SAESOO S, SRAMALA I, et al. Phy-
sicochemical investigation and molecular modeling of
cyclodextrin complexation mechanism with eugenol[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9, 42(8): 1178-85.
[10] 张扬, 周裔彬, 曹胜男, 等. β-和γ-环糊精与丁酸乙酯包
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9):
34-38.
[11] GE X, HE J, QI F, et al.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 chlo-
ropropham with β-cyclodextrins: Preparation, characteri-
zation and molecular modeling[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tctroscopy, 2011,
81(1): 397-403.
[12] 乔梁, 涂光忠. NMR 核磁共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9.
[13] PONCE CEVALLOS P.A., BUERA M.P, ELIZALDE B.E.
Encapsulation of cinnamon and thyme essential oils
components (cinnamaldehyde and thymol) in β- cyclo-
dextrin: effect of interactions with water on complex sta-
bility[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10, 99(1): 70-75.
[14] 丁立忠, 杨剑, 黄文. 食用香精微胶囊化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09, 34(2): 90-95.
[15] 金征宇, 徐学明, 陈寒青, 等. 环糊精化学-制备与应用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