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文章编号:0490-6756(2001)03-0453-04
苦瓜子的生药学研究
郭亦然 ,王水 ,唐琳 ,颜钫 ,陈放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成都 610064)
苦瓜子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苦瓜(Mormordica charantia L.)的种子.苦瓜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都有入药记载 ,在日本南部用为健胃剂 ,在印度作为儿童的缓泻剂和驱虫剂[ 1] ,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药用和
食用历史.苦瓜全株入药 ,特别是种子和果实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国内外学者从苦瓜子中分离出多种蛋白质
以及皂甙等活性成分[ 2~ 4] ,具有明显的降血糖 、抗肿瘤 、抗癌 、抗菌[ 5~ 9]等药理作用.同时国外的研究还表明 ,
苦瓜子是涂料工业的一种良好原料来源[ 10] .但到目前为止 ,尚未见到对苦瓜子生药学研究的报道.为了更好
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我们从本草考证 、显微特征以及薄层层析等方面 ,对苦瓜子进行了生药鉴定的研究.
1 材料来源
1.1 材料
苦瓜子购于成都五块石种子市场.
1.2 方法
1.显微观察作图.2.薄层层析 样品液:苦瓜子 30g ,粉碎 ,正己烷脱脂后 ,用 100mL 甲醇提取 ,提取液浓
缩至干 ,残渣悬浮于水 ,用正丁醇萃取.醇层即为样品液.对照品:苦瓜子甙 A ,实验室制备.薄层板:0.5%
CMC-Na板.展开剂∶氯仿∶甲醇∶水(10∶3∶1).下层显色剂:香草醛硫酸试液(l%),110℃下烘 5min显色.
2 研究结果
2.1 本草考证
对苦瓜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救荒本草》 ,称“锦荔枝” 、“癞葡萄” .苦瓜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滇南本草》 ,后
又有异名如红姑娘《群芳谱》 、凉瓜《广州植物志》 、瘌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羊《泉州本草》等[ 11] .而苦瓜
子单独列为中药始见于《本草纲目》 .苦瓜的原植物形态 ,历代本草亦多有记载 ,且描述相同.以较为详尽的如
《本草纲目》为例 ,“ ……五月下子……七八月开小黄花 ,五瓣如碗形 ,结瓜长者四五寸 ,短者二三寸 ,青色 ,皮
上痱瘰如癞及荔枝壳状 ,熟则黄自裂 ,内有红瓤裹子 ,其子形扁如瓜子.”《中国植物志》中记载 ,苦瓜“ ……花
冠黄色……果实纺缍形或圆柱形 ,多瘤皱 ,长 10 ~ 20cm ,成熟后橙黄色 ,由顶端 3瓣裂.种子……具红色假种
皮……花果期 5 ~ 10月.”由以上文献记载可见 ,历代本草以及现代植物学专著对描述苦瓜的形态特征是一
致的.功效方面 ,根据本草记录 ,苦瓜能“除邪热 ,解劳乏 ,清心明目”《滇南本草》 ,“主治烦热消渴引饮 ,风热赤
眼 ,中暑下痢”《泉州本草》 .这与现代认识的苦瓜所具有的抗菌 、抗病毒 、降糖等功效是一致的.通过以上考证
可以认为 ,历代本草所载的苦瓜原植物来源即为葫芦科植物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L .,苦瓜子为其成熟种
子 ,古今应用一致 ,在品种上没有混淆.
2.2 药材性状
苦瓜子近椭圆形 ,扁平 ,白色至淡棕黄色 ,两端各具小角状齿 ,两面均布有不规则刻纹 ,有时可见种子外
残留的红色肉质假种皮.长 1 ~ 1.5cm ,宽 0.5 ~ 1cm.质脆 ,较硬.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味苦.
收稿日期:2001-03-12
作者简介:郭亦然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8 级硕士生.
2001年 6月
第 38卷第3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01
Vol.38 No.3
2.3 显微特征
2.3.1种仁横切面 最外一层的薄壁细胞类长方形 ,排列紧密.油细胞团断续排列成行.细胞较周围薄壁细
胞小且排列紧密 ,有黄棕色内含物 ,显微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为脂肪油(见图 1 ,图 2).
图 1 苦瓜子种仁横切面简图
1.薄壁细胞;2.油细胞团
图 2 苦瓜子种仁横切面详图
1.薄壁细胞;2.油细胞团
2.3.2 种子粉末图(图 3) 苦瓜子粉末呈淡黄棕色 ,有特异刺激性气味 ,味苦.多见螺纹导管 ,直径 5 ~
30μm;多见外种皮厚壁细胞 ,木化 ,类长方形 ,壁波状弯曲 ,长 20 ~ 60μm ,宽 10 ~ 30μm ,层纹及胞腔明显;内种
皮薄壁细胞 ,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垂周壁较平直 ,直径约为 30 ~ 80μm ,排列紧密;偶见外种皮木纤
维 ,单个散在 ,细长 ,尖端较钝 ,直径 10 ~ 20μm ,壁厚 ,木化;子叶薄壁细胞类圆形 ,排列较稀 ,直径 15 ~ 200μm ,
内含糊粉粒 、脂肪油滴及脂类物质 ,用水合氯醛装片后可见糊粉粒溶解后留下的痕迹;外种皮石细胞较多 ,呈
454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8卷
类多边形 ,长 60 ~ 150μm ,宽 30 ~ 120μm ,木化 ,成团或单个散在 ,壁厚 ,纹孔沟明显;散在的色素块呈棕黄色 ,
类方形 ,直径 5 ~ 25μm;外种皮木薄壁细胞较多 ,类长方形 ,长 40 ~ 100μm ,宽 15 ~ 30μm ,木化或微木化 ,纹孔
明显.
图 3 苦瓜子种子粉末图
1.螺纹导管;2.外种皮厚壁细胞;3.内种皮薄壁细胞;4.外
种皮木纤维;5.子叶薄壁细胞;6.外种皮石细胞;7.色素
块;8.外种皮薄壁细胞
2.3.3外种皮解离组织 除无子叶大型薄壁细胞外 ,其余各项与种子粉末图相同.
2.4 薄层层析
使用 R f值为 0.1的甙 A样品液 ,在与甙 A相同位置处有一颜色相同(蓝紫色)的斑点(图 4).
3 讨论
苦瓜作为中药 ,应用历史悠久 ,其种子 、根 、茎 、叶均可入药 ,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我们主要从本草考证 、
显微鉴定和薄层层析等方面对苦瓜子作了研究.从结果来看 ,由苦瓜子种仁横切面可见断续排列成行的油细
胞团 ,可以作为鉴定药材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455第 3期 郭亦然等:苦瓜子的生药学研究
图 4 薄层层析扫描及示意图
参考文献:
[ 1] Kirtikar K R.Indian Medicinal Plants[ M] .The Indian Press , 1918.590.
[ 2] Hidara O , et al.Che Pharm Bull , 1980 , 9:2753.
[ 3] 常凤岗.中草药 , 1995 , 11:691.
[ 4] 郑硕 ,等.生物化学杂志 , 1992 , 8:429.
[ 5] Eric H , et al.J.of Ethnopharmacology , 1990 , 30:199.
[ 6] 杨显荣 ,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1980 , 12:39.
[ 7] Rarbieri L.Zambai M.Biochem.J , 1980 , 186:443.
[ 8] 薛颖 ,等.苦瓜等 91种食用植物抗促癌作用的研究[ J] .营养学报 , 1998.2.
[ 9] 张绪忠 ,等.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 1996 , 1:17.
[ 10] 苦瓜子新贡献.植物杂志 , 1997.2.
[ 11]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1287.
A PHARMACOGNOSY STUDYON THE SEEDS OF BITTER MELON
GUO Yi-ran , WANG Shui , TANG Lin , YAN Fang , CHEN F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Sichuan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64 ,China)
456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