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森林经理与经营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3
二
○
一
六
年
第
二
期
林
业
科
技
通
讯
板栗芽砧嫁接中的2个技术要点*
季志平,吕平会,何佳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选择适当的嫁接契合点和能与芽砧茎粗匹配的接穗是芽砧嫁接育苗中的2个关键技术。芽砧嫁接的最佳时机是
在芽砧苗出沙至长出2片叶期间。与板栗芽砧直径最匹配的接穗直径在4~5mm之间,但直径在3.0~7.0mm范围的
接穗都能与芽砧嫁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此试验结果对提高芽砧苗木的成活率和壮苗率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板栗;嫁接;芽砧;接穗
中图分类号:S6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938(2016)02—0023—02
DOI:10.13456/j.cnki.lykt.2016.02.008
*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2013BAD14B0404)和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试验示范站专项项目(XNY2013-22)。
作者简介:季志平(1963—),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林木
培育研究。
板栗芽砧嫁接育苗是一项很实用的技术,其中有
很多技术环节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壮苗率。我
们曾经就板栗芽砧断胚根技术做过专门的研究[1],断
胚根的确能在一定程度增加侧根的数量和根系表面
积指数,也能有效提高苗木的苗高和地径。断胚根属
于嫁接之前的催生技术,而嫁接过程中的几个技术要
点也对苗木的成活率和壮苗率有直接的影响,接穗与
芽砧发育期吻合、芽砧与接穗直径匹配就是其中最重
要的两个技术要点。本文根据3a试验数据,针对芽
砧与接穗的嫁接契合点和茎粗匹配性进行了深入探
讨,重点讨论嫁接契合点和茎粗匹配性对提高芽砧苗
成活率和壮苗率的实际效果。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镇安板栗试验示范站
的温室大棚进行布设。陕西省镇安县位于秦岭东段
南麓,地理位置北纬33.8′—33.48″57′,东经108 34″
35′—109 36″51′。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地处南北气
温0℃分界线和800mm降水线上,属于北凉亚热带
向暖温带过渡地段,半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2
℃;年平均日照时数1 947.4h;年降水量800~1 100
mm;年均降雨量804.8mm;无霜期一般为206d。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采用秦岭山区的野板栗种子为材料培育芽砧。
种子采摘后先在4℃下冷藏于,翌年3月上旬湿沙催
芽,沙子厚度不低于30cm。利用不同生长阶段的芽
苗作为芽砧进行试验。接穗采用板栗良种“镇安1
号”。3月中下旬采集径粗3~10mm芽体健壮饱满
的1年生发育枝,在4~10℃低温下贮藏,待芽砧育成
后同步进行嫁接。
2.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芽砧与接穗
的嫁接契合点试验设计中,设5个嫁接时间点,分别
为芽砧苗即将出沙之前;芽砧苗已出沙但没有长出叶
子;芽砧苗长出2片叶子;芽砧苗长出4片叶子;芽砧
苗长出4片以上叶子。接穗的萌动状态依靠储藏手
段和贮藏温度来控制,确保与每种芽砧嫁接时萌动性
基本一致。
在芽砧与接穗茎粗匹配试验中,接穗设6个茎
粗,分别为3.0~4.0mm、4.1~5.0mm、5.1~6.0
mm、6.1~7.0mm、7.1~8.0mm、8.0mm以上。芽
砧直径差异控制在0.5mm以内。
嫁接1个月左右调查嫁接成活率,移植前1个月
后统计壮苗率。
成活率(%)=(m/M)×100%
式中:m为各小区成活株数,M为各小区总试验数。
嫁接壮苗率是指在成活苗木中相对高度小于50
的苗木所占的比率。相对高度是指苗高与苗木地径
之比。壮苗率能反映出苗木的品质和可用程度。
壮苗率(%)= (a/m)×100%
式中:a为相对高度小于50的苗木株数,m 为各小区成活
株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嫁接时间点的嫁接成活率和壮苗率对比
分析
不同生长阶段的芽砧在木质化程度、种子营养消
耗程度、直径茎粗、根系发育程度等方面都有差异,而
森林经理与经营 Forest Management
24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
○
一
六
年
第
二
期
林
业
科
技
通
讯
在不同时间点嫁接的芽砧苗的成活率和壮苗率也有
所不同(表1)。因此,选择芽砧与接穗的最佳嫁接契
合点是提高芽砧苗成活率和壮苗率的关键。
表1 不同嫁接时间点的成活率和壮苗率统计
嫁接时间点 嫁接成活率/% 嫁接壮苗率/%
芽砧苗即将出沙之前 33.6d 61.3c
芽砧苗出沙但没有长出叶子 86.7b 78.5b
芽砧苗长出2片叶子 96.3a 89.8a
芽砧苗长出4片叶子 78.3c 75.9b
芽砧苗长出4片以上叶子 75.1c 71.7b
注:有相同字母的表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无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
显著。大写字母为0.01的显著水平,小写字母为0.05的显著水平。
下同。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芽砧苗长出2片叶子时
嫁接成活率和壮苗率都最高,分别为 96.3% 和
89.8%;芽砧苗已出沙但没有长出叶子嫁接的苗木成
活率为89.8%,壮苗率为78.5%;芽砧苗即将出沙之
前的成活率和壮苗率都最低,芽砧苗长出4片叶子之
后的成活率和壮苗率都有所下降。所以,芽砧苗出沙
至长出2片叶子期间是最好的嫁接时机。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芽砧苗即将出沙之
前木质化程度太低,与变木质化接穗的形成层对接率
不高;(2)芽砧苗长出4片叶子之后,虽然芽砧的木质
化程度提高了,但接穗的萌发力却降低了;(3)在芽砧
苗出沙至长出2片叶子期间,芽砧的木质化既达到嫁
接要求,且此时的接穗正处于萌发最佳期,所以,此时
嫁接正当时。
3.2 不同粗度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壮苗率对比分析
接穗直径与芽砧直径越接近,其形成层对接的面
积就越大,二者就越容易愈合,芽砧营养能及时供给
接穗,确保接穗萌芽,试验的结果也基本反映出这样
的情况(表2)。板栗芽砧直径基本在4.0~5.0mm
之间,而直径 4.1~5.0 mm 的接穗成活率高达
97.3%,壮苗率也高达91.5%,但直径在3.0~4.0
mm、5.1~6.0mm和6.1~7.0mm之间的接穗成活
率都不太低,分别达到了87.5%、95.5%和84.7%,只
有当接穗直径超过7mm后,嫁接成活率才陡然下降,
只有58.1%,当接穗直径超过8.0mm 后,嫁接成活
率就更低了,只有36.6%。3.0~4.0mm的接穗虽然
成活率较高,但壮苗率只有57.7%;6.1~7.0mm的
壮苗率只有60.3%,且接穗越粗壮苗率越低。
试验结果不仅反映出接穗直径与芽砧直径相近
时成活率和壮苗率高,而且通过嫁接技巧能使接穗与
芽砧直径的差距范围拉大,即直径在3.0~7.0mm范
围的接穗都能与芽砧嫁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但高壮
苗率的范围只局限在4.0~6.0mm之间。
表2 不同粗度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壮苗率对比
接穗直径/mm 成活率/% 壮苗率/%
3.0~4.0 87.5b 57.7b
4.1~5.0 97.3a 91.5a
5.1~6.0 95.5a 88.7a
6.1~7.0 84.7b 60.3b
7.1~8.0 58.1c 55.6b
8.0以上 36.6d 28.9c
4 结论与讨论
成活率和壮苗率是衡量育苗成功与否的重要指
标。选择适当的嫁接契合点和能与芽砧茎粗匹配的
接穗是芽砧嫁接育苗中的2个关键技术。选择正确
的嫁接方法能提高芽砧苗的成活率和壮苗率。
芽砧嫁接的最佳时机是在芽砧苗出沙至长出2
片叶期间。此期的芽砧已达到半木质化程度,且此时
的接穗正处于萌发最佳期,所以,嫁接苗子成活率和
壮苗率都很高,是芽砧苗嫁接的最佳时机。
接穗直径与芽砧直径匹配时呈现出高的成活率
和壮苗率并不是一个意外的结果,但是,通过嫁接技
巧能使直径在3.0~7.0mm范围的接穗都能与芽砧
嫁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这就为我们选择小茎粗的接
穗扩大了范围,因为小茎粗的接穗数量少,不易采集,
而太粗的接穗成活率又不高。如果在苗木综合管理
技术上,比如在水肥控制、生长素的使用、菌根化处理
等方法加以改进的话,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芽砧苗木的
成活率和壮苗率。
参考文献:
[1] 季志平,吕平会,何佳林 .板栗芽砧嫁接育苗中的断胚根
处理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4(12):30-32.
[2] 郭树权 .板栗芽苗砧嫁接袋苗培育技术[J].林业实用技
术,2006(3):22-23.
[3] 秦天天,郭素娟 .封口材料与砧穗种类对板栗幼砧嫁接
成活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