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银耳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新技术



全 文 :DOI:10.13629/j.cnki.53-1054.2015.03.023
银耳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新技术
王丽芬
(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古田 352200)
摘要:通过对银耳栽培场建设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论述,系统总结了银耳规模化、规范化栽培的最新技术。
关键词:栽培技术;规模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15) 03-0086-03
古田县的银耳栽培从上世纪 60年代后期开始,
经过近 50年发展,到 2013年全县年产量达 2.8万 t
鲜品,占全国银耳产量的 90%。目前已形成了规模
化、规范化生产格局,拥有 30间左右栽培房的栽培
户比比皆是。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并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规模化、规范化配套栽培新技术,现将该技术
总结如下。
1 栽培场的选择
银耳栽培场要求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有自来
水或井水或山泉水等清洁充足的水源,排灌方便;
环境清洁卫生,周边 100 m内无集市、禽畜养殖场、
垃圾场,无容易产生扬尘的水泥厂、石灰厂、木材
加工厂等,远离化工企业,生态环境良好。
栽培场所一般实用面积在 2 200 m2左右。实践
证明,无论是栽培场的建设还是栽培管理,适度规
模可以有效降低场地建设成本和栽培管理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2 200 m2的地上可以建 20间标准栽培
房、10间菌丝培养室,每年可栽培 5批,40万筒银
耳,产值达 160万元。
2 栽培场配套设施
规模化栽培场内要建设统一规划的道路,主干
道路宽 4 m以上,并按消防部门的要求设置消防车
道、消防设备;电力设施、用水设施应和生产规模
相配套,电力设施要由电力部门按电力规范统一设
计、施工,确保用电安全。用水设施应规范设计、
统一施工。
3 栽培房的建设
3.1 菌丝培养室
菌丝培养室每间面积 40 m2,高 3 m。墙厚 24
cm,土墙、空心砖墙、实心砖墙均可,也可由其它
B1级以上难燃保温材料建造。屋顶用彩钢板、瓦片
或水泥瓦搭盖,倾斜度为 35°~40°。门、窗安装 80
目防虫网。
3.2 子实体培养室
子实体培养室长(深)12 m,宽 4.4 m(不含墙体
厚度),高 4 m,实用面积 53 m2,一般可摆放 4 000
个菌筒。墙的建造材料和厚度、屋顶的建造材料和
规格同菌丝培养室。但墙砌好后要先衬上一层厚 5
cm 的泡沫板,再衬一层塑料薄膜,起保温保湿作
用;天花板设置防鼠铁丝网和隔热层;培养室靠墙
两边和中间摆放子实体培养层架,中间留 2条通道,
每条通道宽各 1.1 m,通道上方等距离设置 3 个 80
cm×80 cm能开合的天窗;培养室前面开两扇门、两
扇窗,后面开两扇窗,前后窗设排气扇,窗和门安
装 80目防虫网;2条通道正上方天花板等距离各安
装 2个小型电风扇和 2盏节能灯。排气扇、电风扇
主要起气体调节作用。节能灯起照明和子实体增白
作用。
3.3 增温设施
子实体培养室要建设增温设施。在培养室通道
下方建地下火坑道。坑道由烧火口、烧火膛、火烟
作者简介:王丽芬(1978-),女,大专,农艺师,长期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和推广。E-mail: 794726454@qq.com
收稿日期:2015 - 02 - 28
中国食用菌 2015,34(3):86~87,92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Q ISSN 1003-8310
王丽芬:银耳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新技术
(下转第 92页)
暗道和烟囱组成。烧火口设在菇房门口外墙脚处,
烧火口高 40 cm、宽 20 cm;烧火膛直径 80 cm;火
烟暗道高 48 cm,宽 15 cm;烟囱高出屋顶 50 cm以
上,烟囱内径 18 cm[1]。坑道由砖和水泥预制板砌成。
3.4 子实体培养层架
子实体培养层架采用木、竹等材料搭建。设置 3
排培养架,靠墙两边的架宽 0.55 m,中间的架宽 1.1
m,架高 3.6 m,分 12层,层距 30 cm,每个架面纵
向排放 4根木条或竹竿等材料。
4 配套栽培技术
4.1 栽培季节
银耳属于中温型菌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古
田县的气候、生产设备等条件,海拔 800 m以下地
区,秋、冬、春季栽培。具体制作菌筒时间为 9月
下旬至来年 4月。海拔 800 m以上地区宜夏季栽培。
4.2 菌筒制作
4.2.1 配方
栽培银耳的原料广泛,杂木屑、玉米芯、甘蔗
渣等均可用,但以棉籽壳最理想,常用配方:棉籽
壳 85%、麦麸 13%、石膏粉 2%,含水量 60%。
4.2.2 装料
采用对折径 12.5 cm、长 55 cm、厚 0.004 cm规
格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培养料(一般每袋装干料
0.75 kg),培养料填装高度 47 cm。装料后擦净塑料
袋口内外两面粘附的培养料后,用纱线扎紧袋口,
然后用直径 1.5 cm的打穴器,在填好培养料的料袋
单面打 3个等距离接菌穴,穴深 2 cm,再用规格 3.3
cm×3.3 cm的食用菌专用胶布,将接菌穴封严压密。
装料采用流水作业:按上述配方将培养料拌匀后,
即可装料。一台装料机配 11名熟练工。1人进料,1
人套袋,1人扶筒,3人扎袋口,1人打接菌穴,2
人贴胶布,2人搬运(把填好料的菌筒装上专用的菌
筒架,用小叉车将菌筒架推往灭菌室),形成一个进
料→套袋→扶筒→扎袋口→打穴→贴胶布→搬运→
灭菌的流水线作业,每小时可以生产菌筒 2 100个,
大幅度提高工效。
4.3 灭菌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要建设与栽培规模相配套
的蒸汽锅炉和相应规模的灭菌室,一般 4 t锅炉可供
15间(每间 36 m3) 灭菌室灭菌 (蒸汽锅炉和灭菌
室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建造)。灭菌室内温度要
求在 4 h内达到 100℃,维持 100℃18 h~19 h。灭菌
后,趁热取出料袋并搬运到已做消毒处理的接种室
内,“井”型排放,每层 4袋。
4.4 接种
接种前要在料筒内温度降至 28℃以下时,将料
筒、接种用具等采用熏蒸法进行消毒,气雾消毒盒
用量 8 g·m-3~9 g·m-3。消毒后 4 h开始接种。选择合
格的银耳三级种,在接种前 12 h~24 h内把银耳菌种
反复搅拌均匀,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合均匀,
以提高出耳率。接种时启开穴口胶布,用接种针提
取银耳菌种接入,并顺手贴封穴口胶布。要求接入
穴内的菌种比穴口低 1.5 mm。每穴接种量约 1.5 g。
接种后的菌筒,按“井”字形叠放,每层 5筒,每
堆叠 12层。
4.5 菌丝培养
接菌后 3 d内为菌丝定植期,室内温度控制在
26℃~28℃,若超过 30℃应及时开窗通风降温,低于
18℃关闭门、窗加温。避光培养,无需通风。
接菌后 4 d~9 d,室内温度控制在 23℃~25℃。
每天通风 2次,每次 10 min。结合通风,翻筒散热,
检查杂菌,避光培养。
4.6 子实体培养
接菌后 10 d,菌丝圈直径达 10 cm左右,即菌
丝基本满筒时,将菌筒搬入经清洗、消毒的子实体
培养房,上架疏排,筒距 3 cm~4 cm;保持室内温度
22℃~25℃,湿度 75%~80%,每天通风 3 次~4 次,
每次 10 min。
接菌后 15 d,穴口耳芽逐步长成幼耳时,撕去
接菌穴胶布,盖上无纺布,喷水保湿。保持室内温
度 22℃~25℃,湿度 90%~95%,每天通风 3 次~4
次,每次 30 min。
接菌后 18 d,进行扩穴,即用刀片把接菌穴口
边缘薄膜割去 1 cm,以增加子实体生长空间,并使
氧气更好透进菌筒内,加快菌丝新陈代谢,生理成
熟。扩穴后,每天向空间和无纺布面喷水 2 次~3
次,保持室内相对湿度 90%~95%,室内温度掌握在
23℃~25℃。
接菌后 25 d,取走无纺布,向子实体、菌筒底
面、空间、地面喷水,雾滴越细越好,以菌筒上的
水珠欲滴未滴为准,保持室内相对湿度 90%~95%,
室内温度掌握在 23℃~25℃,同时打开灯光,增加散
射光,以提高子实体洁白度。
接种后 31 d,子实体直径达 12 cm以上,进入
成熟期,此时停止喷水 7 d 左右,控制室内温度
22℃~25℃,湿度自然,每天通风 3 次~4 次,每次
30 min[1]。
第 34卷 第 3期 87
(上接第 87页)
!!!!!!!!!!!!!!!!!!!!!!!!!!!!!!!!!!!!!!!!!!!!!!!!!!!!!!!!!!!!!!
接菌后 38 d,菌筒收缩,出现皱褶,变轻。耳
片收缩,有弹性,即可采收。子实体培养期间,如
果室内温度达不到要求,要及时启动增温设施。
4.7 采收、清场
一次性采收,用手抓住整个子实体摘下即可。
将采收的银耳送烘干厂烘干。采收后,及时清除废
菌筒,清洗薄膜、地板、层架,以备下次使用。
参考文献:
[1] GB/T29369-2012,银耳生产技术规范[S].
值得北魏统治者注意,进而改善朝政,避免朝廷沦
亡。古人“菌生宾阶轩坐之正”乃是凶兆的这一看
法,与菌类生物的生活习性亦紧密相连。作为异养
生物的菌类,只能通过寄生或是腐生等方式生长,
因此其生长之地多为“墟落秽湿之地”,宫殿住宅内
出现菌类生物,无疑会让人联想到此处将会沦为废
墟,故而将之视为不吉之兆。
中晚唐时期的名臣郑注在与宦官的斗争中失败,
家破人亡,而据 《新唐书·郑注传》 记载,“注败
前,菌生所服带上,褚中药化为蝇数万飞去。[7]”同
时,这一情况还被收录到该书的《五行志》中,在
志中,史家们郑重记下“大和九年冬,郑注之金带
有菌生”一事[7]。可见,在许多人眼中,生命周期短
暂,且多生长于墟落秽湿之地的菌类生物若无故出
现于人的周围,可不都是什么吉兆,相反却有可能
是凶兆。同样生活于晚唐时代的段成式,在其《酉
阳杂俎》中便一反之前秦汉魏晋时期众多士人追捧
芝草的态度,认为“屋柱无故生芝者,白主丧,赤
主血,黑主贼,黄主喜;形如人面者亡财,如牛马
者远役,如龟蛇者蚕耗”,而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对
此亦颇为赞同,认为段成式的看法乃是“先得我所
欲言,其揆一也。[6]”另外作为一名医学家,李时珍
虽然对于菌芝类生物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肯定,但对
于方士们将其吹捧为仙草的做法却并不赞同,相比
于段成式,李时珍对于菌芝类生物的分析更为理性,
结合菌类生物的生长环境,他认为“芝乃腐朽余气
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
食可仙,诚为迂谬”,至于方士们所言的五色芝,他
分析其成因乃是“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
生五色芝。[6]”
李时珍之所以将视菌芝为仙草这一观点批评为
迂谬之说,亦与明代的社会现实环境相关。在《本
草纲目·菜部》中,李时珍专门提到嘉靖年间曾有方
士王金向明世宗献五色芝草,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
他对这一社会风气并不赞同,故专门在书中予以解
释与驳斥。
4 结论
纵观中国古代对于菌类生物的看法,可以发现,
人们因为思考角度的不同,在基于对菌类生物性状
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两种截然相
反的观念。其中一方认为菌类生物能存活于其它生
物难以生长之地,乃是上天对于统治者德被苍生的
感应;同时限于古代生物知识的缺乏,通过孢子繁
殖没有根须的菌芝,其突然出现又被解释成乃是精
气所化,于是一方将其视为仙草,认为服食可得神
效,因此将菌芝类生物视为祥瑞之兆。而另一方则
认为菌类生物生命短暂,且多生于墟落秽湿之地,
本身乃腐朽余气所生,人生活的周围若出现菌类生
物,乃是将要破败的凶兆。
而这种对于菌类认识存在分歧的现象本身亦是
一种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菌类生物的特征与习性
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会因观察者不同而产生变
化。但是由于诸多观察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以
及职业身份的不同,对于相同的客观事实做出了不
相同的主观解释,并藉此赋予菌类生物以不同的意
义,进而使得菌类生物在中国古代同时拥有了吉兆
与凶征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寓意。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邱尚仁,蒋骥骋. “朝菌”训诂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9(1):50.
[5] 陈士瑜. 中国食用菌栽培历史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1983,
10(5):224.
[6] 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7] 欧阳修.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8] 范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9] 沈约. 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 魏收. 魏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34 No.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