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丝细短 , 着生在花冠管内面 中部 ; 雌 蕊 l 个 , 位
于中央 , 子房椭圆形 , 花柱丝状 , 柱 头 2 裂呈
叉状 。 果实为痰果 , 距圆形至椭圆形 , 微小 , 褐
色 , 表面具有隆起的纵条纹 。
本种通常多生在河岸 、 沙地和海边 , 我国
东北至华南及西南地区 均有分布 。
采收季节 : 一般在 7 一 8 月花果期割取地
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
青蔺的药材形状 与黄花蔺近似 , 本品的茎
皮部纤维特别柔韧 , 不易折断 , 断面纤维性 。 叶
深绿 , 香气不如黄花蓄浓烈 。
此外 , 茵陈篱 、 猪毛篙 (北茵陈 ) 、 牡 篙 、
南牡蓄的原植物形态 , 与青简 、 黄花篙都有明
显区别 ( 参见 「列检索表 ) 。
商品 “ 青简 ” 原植物检索表
1
. 茎生叶裂片呈毛管状或丝状者 。
2
. 头状花序直径 l ~ Z m m · · · · · · · · · · · · , · · · · … … 茵陈蔺
头状花序直径 l ~ Z m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猪毛禽
1
. 茎生叶裂片不呈毛管状或丝状
2
. 茎生叶棋状脸形 , 先地长齿裂或羽状深裂
3
. 叶边缘有齿或浅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牡离
3
. 叶通 常羽 状深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牡荡
2
. 茎生叶不呈懊状胜形而 为 _ 几回或三回羽状分裂
3
. 叶为 三回 羽状全裂 , 中轴不呈栉齿状 , 最终小裂片短尖 ,
茎衰皮纤维性弱 , 易折断 . 断面曰部较大 . 全株有奥气 〕
4
. 头状花序球形较密 . 直径约 ! . s m m · · · · · · · · · · · · · · · · · · … 货花茜
4
. 头状花序 直径 3 m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头黄花禽
3
. 叶为 几回 朋状全裂 . 中轴呈栉齿状最终小裂片长而渐 尖 .
有香气 . 头状花序直径 3 . 5 一 J m m · · · · · · · · · · · · · · · … … 青离
结 语
1
. 青禽与黄花篙分 别作为中药的正名出
现 , 开始于李时珍的 《本草纲 目》 , 在此以前
的本草文献 , 青蓄为草篙的别名 。 李时珍 说 : “ 香
篙 、 奥禽通可名草篙” 。 我 们通过 宋 代本草的
查阅 , 可知宋代以前的草篙不止 一种 , 至少包
括叶深青而具有香气的 青篙 (香篙 ) 与叶淡青
而具浓烈香气的黄花篙 ( 臭篙 ) 两种 。 由此可
以说明 , 早在宋代以前 , 青篙与黄花篙是同作
草篙 ( 青篙 ) 入药的 。
2
. 目前 国内广大地 区 药用的青篙多为黄
花篙 , 有几个省部分地区也同时使 用青篙 , 这
和宋代以前将黄花篙和青篙都当青篙使用颇 多
类似之处 。 通过调查 , 我们认为黄花篙的分布
是非常广泛的 , 资源也较丰富 , 而 青篙相对 来
说资源较少 。 将这 两种植物都作为中药 青篙使
用 , 有悠久的传统习惯 . 同时也符合目前国内
实际情况 。
3
. 我所 研究用以治疟疾有效 中药 “ 青篙 ”
原植物为黄花篙 , 至于青篙在治疟 效果 仁是 否
与黄花篙一致 , 尚有待今后进 一步比较研究 。
4
. 茵陈 篙 、 牡篙 、 南牡 篙等本草 L早已有
记载 , 气味和主治与青篙不同 , 充当 青禽使 用
是错误的 , 应该按照各 自的功能 、 主治 , 合理
使用 , 不应与青篙混用 。
参 考 文 献
1 1] 马王堆汉 墓整理小组 : 文物 ( 9 1 : 42 1性奋筋
〔 2 店吴杆述 、 孙星衍 : 神农本草经 . 、岭负 , 商务印 书馆 19肠
! 3 ! 唐懊徽 : 证类备用本草 , 25 0贞 . 人民 卫生出版社影印 , 19 57
! 4 〕 沈 括 : 兀刊梦澳笔谈 , 卷 . } 六 , 19 贞 . 文物出版杜 形印 . 1 9 75
{ 5 1 寇宗爽 : 本草衍 义 , 卷 十 , 65 页 . 商务印 书馆 , , 9 57
1 6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第 几期 . 卷 卜五 . 94 3贞, 人民 卫生出版 村
影印 , 19 75
! 7 〕 吴其浚 : 植物名实图考 . 27 8 一 各洲 贝 , 商务印书馆 , 四 5 6
{ 8 ) 葛 洪 : 肘后 备急方 . 卷三 . 4 4贞 , 人民卫生 出版 社影印 . }9油
{ 9 ; 中国药典 19 77年版 一 部 . 32 。页 . 人民 1 生出版社 . 1 , 78
紫花 拟丹参与丹参质量的初步比较
安徽芜湖药品检验所 王 晓 明
紫花 拟丹参 ( S a l v i a P a 川川 s l r f o r h i az
f
. 娜 r加 er 。 一 ur b rQ H . W . 1一 i) 主产于浙江 、
安徽 、 湖北 。 本品尚 未见代丹参药 用的报道 ,
但 实际上局部地区 已 代替丹 参供药 用 , 为此我
们对其质量情况 厂初步考察 , 主要是 与正品
丹参 ( 5 . 0 1
作 乏
1 l i o r r h i z a 圣3 u n 只e ) 作一 比较 。
药学 通报 l , 刚 年 第 l ` 卷第 飞 期
现报道如 一 F 。
一 、 原植物特征
根粗壮 , 肉质 , 外面紫红色 , 内面 白色 。
地上部分与丹参相似 , 区别 点在于小叶柄 较长 ,
花冠紫红色而非紫蓝色 , 花 冠筒内无毛环 。
二 、 紫花拟丹 参与丹参化学组成的比较
丹参的有效成分可分为脂溶性及 水溶性两
大部分 , 我们试用薄层层析法比较 了紫花 拟丹
参和正 品丹参的化学组成 。
样 品来源 : 紫花拟丹参来 自我省铜陵县顺
安培植场 ; 正 品丹参来源于广德县 , 部分正 品
丹参系由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和江苏省药 品检验
所提 供 。
薄板 : 硅胶 C M C , 110 ℃ 活化一小 时备用 。
脂溶性成分的薄层层析 : 取丹参样 品 1 9 , 乙
醚提取至提取液 .为无色 , 浓缩至 l : l , 以毛细
管点加于薄板起始线 , 再置抓仿中展开 。 结果 ,
两种丹参均可显出 n 个色点 (图 1 ) 。 其 中 R : 、
R
: 、
R
6分别为丹参酮 I A 、 丹参酮 I 和隐丹
参酮 , 遇浓硫酸分别呈绿 、 蓝紫 、 棕黄色 。
溶解后供点样 。 薄板 同前 。 展开剂 : 苯 一 醋酸
乙醋 一 甲酸 (2 4 : 2 0 : 2 . 4 ) 。 侠展 开剂达前沿 ,
取出薄板在紫外分析灯 ( 2 5 3 7入) 卜观 察荧
光 , 紫花拟丹参与 正品丹参同样 可检出 8 个相同
的荧光点 , 三氯化铁试液显色 可检出相同的 6
个色点 , 已知的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 在紫外灯
F呈棕红色 , 遇三氮化铁试液显蓝绿色 、 R f 值
二 0 . 朽 ( 图 2 ) 。 未经 乙醚提取 的水提液 , 经乙
醇沉淀 4 小时后 , 滤液点加于硅胶薄板 上 , 以
氯仿 一 丙酮 一 甲醇 一 醋酸 ( 2 0 : 10 : 10 , 4 ) 多次
展开 , 可以显出 4 个主要斑 点 , 遇三氛化铁 -
铁权化钾试液显深蓝色 , 都是还原性成分 。
谬 :法瞥李
誉乏益“ 份, 毖女卜兰手皇 份一
图 2 水溶性 成 分薄层层析
、 葬 , L , 1 * . 繁 , : 轰恤、
l, 参 ,想霭污
拟 十卜乍口 0 0 0 二
“ 萝, 、 , , 、
图 1 脂洛性成分 薄层层 析
水溶性成分的薄层层析 : 将样品用水煎提
2 次 , 浓缩 , 并用盐酸调 p H 至 2 , 再 以乙醚萃
取 2次 , 乙醚提取液经挥干 , 残留物以乙醇 Z m !
三 、 紫花 拟丹 参与正品丹参有效成分含 t
的比较
1
. 隐丹参酮定量 分析按 中草药通讯 19 78
年第 8 期 (4 l 页 ) 报道的方法进行 。
2
. 丹参酮 I I A 的定量分析按我室方法 《比
色测定法 ) 。
3
. 原 儿茶醛 含 量测定参考 19 7 9年药检工
作通 讯第 3 期 ( 1 15 页 ) 介绍的方法进行 。
4
. 抑菌试验 系我所生 测室代作 。 侧定结果
见附表 。
附表 紫 花 拟 丹 参 与 丹 参 有 效 成 分 的 比 较
名 称 产 地 总酮含 t % 丹参酮 1 I A 含 , % 隐丹参酮 含 , % 味 儿茶醛含量% 抗金葡抑苗圈直径 ( m m )
丹 参 安徽广德县 1 . 97 0 . 4 2 0 . 2 4 0 . ( ) 72 2 1 . 44
分花拟丹 今 安徽恨陵县 1 . 83 0 . 37 0 . 2 3 5 0 . 07 9 2 0 . 12
四 、 讨论
通过实验证明 , 紫花 拟丹参在化学组成上
与丹 参大致一致 , 定量分析及抑菌试验也说明
质 t 近似正品丹参 。 鉴于同种植 物尚存在因产
地 、 土 壤 、 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而引起成分含量
上的差 异 , 因此 , 初步认 为紫花 拟丹 参 与正品
丹参在药用价值上无本质差别 。
药学通报 . 9引年第 16 卷第 4 期 2呀) 1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