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榆嫁接试验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1999-09-27
白 榆 嫁 接 试 验 研 究
吕占江 赵玉海
(内蒙古哲盟林业种苗站 通辽 028000)
摘要 在通辽市白榆种子园进行的
嫁接试验表明:嫁接方法 、辅助措
施 、砧木苗龄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
均有显著影响 。嫁接方法不同成活
率相差达 47%,辅助措施不同成活
率相差 10%,嫁接时间不同成活率
相差达 38%,砧木苗龄不同成活率
也可相差 16%。选用白榆优良种源
区种子培育的 2 年生一级壮苗作砧
木 ,采用袋接方法并套塑料袋 ,在砧
木芽苞膨大但尚未放叶时进行嫁接
效果最好 。
关键词 白榆 嫁接 方法 措施
 砧木 时间
白榆(Ulmus pumila Linn)是
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具
有生长迅速 、适应性强 、材质优良和
用途广泛等特点 ,在营造速生丰产
林 、盐碱地造林 、平原绿化和环境保
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
来 ,在林业实际生产中 ,白榆主要采
用播种方法培育苗木 ,造林后生长
缓慢 ,林相不齐 ,严重影响着白榆速
生丰产林的发展 。为了使白榆造林
尽快实现良种化 , 1988 年林业部和
自治区联合在通辽市营建了北方第
一个白榆无性系种子园。嫁接是建
立无性系种子园的重要环节。该园
从 1988年开始嫁接 ,但成活率一直
不高 ,徘徊在 50%左右 ,严重影响了
建园速度和质量。为此 , 我们于
1990年进行了白榆嫁接试验研究 ,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通辽市郊的通辽白
榆种子园 ,地处东经 112°23′, 北纬
43°33′,属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的
过渡地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半干旱
地区 。年平均气温 6℃, 最高气温
39.1℃,极端最低气温-30.9℃;年
平均降雨量 394.7 mm ,多集中在 6
~ 8月 ,年平均蒸发量 1 763 mm ;早
霜 10 月上旬 ,晚霜 5 月上旬 ,无霜
期 144 天;春季风向以西南风为主 ,
平均风速大于 4.5 m/ s。该园地势
平坦 ,土层深厚 ,土质松软 。土壤为
冲积沙壤土 ,有机质含量在 1.5%左
右 ,pH 值 8.0 ,有灌溉条件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砧木。采用河南白榆种源区
采集的种子在该园培育的 1 ~ 4 年
生壮苗。
2.接穗。来源于上述优良种源
区种子在哲盟培育的林分内选出的
优树在该园建立的采穗圃。选用粗
0.3 ~ 0.5 cm 有饱满芽的当年生穗
条 ,随采随接 ,当天用不完的接穗用
湿沙埋藏 ,以防失水 。
3.准备长 15 cm ,宽 5 cm 的塑
料薄膜条和直径 15 cm 、高 20 cm 的
塑料袋各若干 。
4.嫁接时间 。在接穗尚未发
芽 ,砧木树液开始流动 ,韧皮部与木
质部容易分离时。
5.嫁接方法 。选用袋接 、舌接 、
劈接和髓心形成层贴接(以下简称
贴接)。现就袋接法作简要介绍 ,其
它方法与一般阔叶树种类相同。
(1)削接穗。选用饱满芽的穗
条剪成长约 5 cm 有 2 ~ 3 个芽的接
穗 ,上切口距芽 1.5 cm 左右 ,剪口
要平 ,下切口底芽背面削成 1.0 ~
1.5 cm马耳形斜面 ,削面要平滑 ,勿
使末端皮层与木质部分离 , 同时将
削面末端皮层削去少许 ,不要露出
木质部。
(2)剪砧。扒开砧木根基部泥
土 ,在砧木基茎上方 2 cm 处剪成向
西北倾斜约 45°的斜断面 。
(3)嫁接。用左手食指和母指
捏紧砧木皮层从低面向高面推挤 ,
使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呈袋状缝隙 ,
然后将削好的接穗削面对着砧木木
质部迅速插入袋状缝隙内 , 注意不
要插破砧木或接穗皮层 ,如果插破 ,
必须更换接穗 , 重剪 、重接。插紧
后 ,采用两种不同的辅助措施:a.套
装。先用塑料薄膜条在嫁接部位打
领带 ,再用湿土压好带 ,最后用塑料
袋将整个嫁接部位套上 ,并在接口
下部捆住 ,以防水分蒸发和灌入雨
水。b.培土 。先用湿土将嫁接部位
培坚实 ,再在四周和上面盖上细土 ,
埋成小堆堆 ,土堆高出接穗少许即
可。
(4)管理。如遇天旱无雨 ,需浇
水 ,接穗成活开始生长后及时去掉
领带 、塑料袋和覆土等物 ,抹掉砧木
萌芽 ,控制竞争枝 。
3 结果与分析
3.1 嫁接方法与成活
4月 29 ~ 30日采用袋接 、劈接 、
贴接和舌接 4种不同方法嫁接的成
活情况见表 1 ,对表 1数据进行方差
分析得表 2 ,由表 2可看出不同嫁接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27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2  
DOI :10.13456/j.cnki.lykt.2000.02.012
方法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为进
一步检验各种方法之间成活率的差
异 ,进行 q 检验得表 3。从表 1 ~ 3
可以看出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差
异显著 ,袋接方法成活率最高 ,与其
它 3种方法均有极显著差异 , 分别
是劈接 、舌接和贴接的 134.8%、
147.6%和 202.2%。
此外 , 我们分别于 1990 、1991
年用袋接法嫁接白榆 1.1 万株和
1.9万株 ,成活率分别达到 94.3%和
91.5%, 进一步证明袋接法是白榆
优良的嫁接方法 ,技术简单 ,操作方
便 ,省时省工。
表 1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情况
方法 成活率(%) X
袋接
劈接
舌接
贴接
89
66
60
42
96
70
66
50
94
68
61
44
92
73
64
49
94
68
64
45
93
69
63
46
  注:接穗采用哲 16 号无性系
表 2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方差分析
变差
来源
自由

离差
平方和 均 方
均方

组间
组内
总的
3
16
19
5 674
125
5 799
1 891.33
7.81
242.17**
  注:F0.05(3 , 16)=3.24 F0.01(3 , 16)=5.29
表 3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的多重比较
X i Xi- X4 Xi- X3 Xi- X2
X i=93
X i=69
X i=63
X i=46
47**
23**
17**
30**
6*
**
注:D0.05=5.06 D0.01=6.48
3.2 袋接后不同辅助措施
与成活
袋接后不同辅助措施的成活率
及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 4。由表 4
可知 ,嫁接后套袋措施的成活率显
著高于培土措施 ,成活率是培土措
施的 1.1 倍。套袋成活率高的原因
有三:一是有提高地温 、保持湿度的
温室效应;二是能有效阻止害虫侵
入危害穗芽;三是可避免碎土和污
水进入接口部位。
表 4 不同辅助措施成活率统计分析
措施 嫁接株数
成活
株数
成活率
(%) U
套袋
培土
80
80
76
68
95
85
2.128*
  注:U0.05=1.96
3.3 砧木苗龄与嫁接成活
1990年 5月 1日使用 1 ~ 4 年
生砧木袋接白榆的成活情况见表 5 ,
对此表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得表 6
可知 ,不同苗龄砧木对嫁接成活有
极显著影响。经过 q检验法的多重
比较得表 7 ,进一步证明不同苗龄砧
木嫁接成活率之间差异显著 ,用 2
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 ,与 1 、3
和 4年生砧木嫁接成活均有极显著
差异 ,分别是 1 年生 、3 年生和 4 年
生砧木的 121%、110%和 118%。
用 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高的主要
原因是:砧木形成层活动旺盛 ,水分
养分比较充足 ,特别是砧穗贴合紧
密 ,有效面积大 ,愈合能力强 。
表 5 不同苗龄砧木袋接的成活情况
砧龄 成活率(%) X
1
2
3
4
76
89
82
79
73
94
86
81
79
93
87
75
74
91
82
77
78
93
83
78
76
92
84
78
  注:接穗为哲 16 号无性系。
表 6 不同苗龄砧木嫁接成活的方差分析
变差
来源
自由

离差
平方和 均 方
均方

组间
组内
总的
3
16
19
775
84
859
258.33
5.25
49.21**
注:F 0.05(3 , 16)=3.24 F0.01(3 , 16)=5.29
表 7 不同苗龄砧木嫁接成活的多重比较
Xi Xi- X4 X i- X3 X i- X 2
X1=93
X2=84
X3=78
X4=76
16**
8**
2
14**
6**
8**
3.4 嫁接时间与成活
我们于 4月 20 ~ 5月 6 日每 4
日采用袋接方法进行一次嫁接 ,成
活率见表 8 ,对此表数据进行方差分
析得表 9 ,由表 9可知 ,不同嫁接时
间对成科学研究率有极显著影响。
用 q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得表 10 ,
进一步证实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
之间差异显著 ,特别是 4月下旬的 3
次嫁接成活率与 5月上旬的两次嫁
接成活率之间均形成显著差异 ,而 4
月下旬 3次嫁接成活率之间无显著
差异 ,5月上旬的两次嫁接成活率之
间差异亦不显著。4 月下旬嫁接成
活率高的原因有二 ,一是随着地温
和有效积温的提高 ,砧木树液开始
流动 ,形成层活动愈来愈旺盛;二是
接穗芽未明显膨胀 、砧木芽萌动后
吐叶前 , 砧木和接穗的水分养分比
较充足 , 有利于愈合组织的形成。
而 5月上旬接穗已吐叶 、砧木大量
放叶 ,消耗了大量水分和养分 ,故愈
合难 ,成活率急剧下降。
3.5 嫁接苗造林效果
1988 ~ 1992年该园已用白榆袋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28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2  
表 8 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情况
日期(月 、日) 成活率(%) X 地温(℃) 砧木芽 接穗芽
4、20
4、24
4、28
5、02
5、06
80
100
90
70
59
95
95
91
74
60
100
85
75
60
57
65
90
95
66
56
90
90
90
70
36
86
92
88
68
54
14.7
18.8
21.5
17.2
30.8
萌动
吐芽
膨大
吐叶
展叶
未萌动
未萌动
萌动
膨大
吐叶
  注:接穗为哲 98 号无性系。
表 9 不同嫁接成活的方差分析
变差
来源
自由

离差
平方和 均 方
均方

组间
组内
总的
4
20
24
5 292
1 644
6 936
1 323.0
82.2
16.10**
注:F0.05(4 , 20)=2.87 F 0.01(4 , 20)=4.10
表 10 不同嫁接时间成活的多重比较
X i X i- X5 X i- X 4 X i- X 3 X i- X 2
X1=92
X2=88
X3=86
X4=68
X=54
38**
34**
32**
14
24**
20**
18**
6
2
4
注:D0.05=17.13 D0.01=21.42
接苗造林 32.98 hm2 ,其中:种子园
28.93 hm2 , 采穗圃及优树收集区
4.05hm2 ,造林成活率达 97%以上。
林木干形通直圆满 ,生长旺盛 ,其生
长量与生长势可与同龄杨树相比。
该园的《白榆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
术研究》项目已于 1992年 8月通过
了林业部 、自治区的验收和鉴定。
专家一致认为所采用的袋接方法技
术先进 、操作简便 、成活率高。经验
收组现场实测 , 用 2 年生砧木袋接
后的当年苗平均高 2.6 m ,平均地径
2.1 cm ,是 2年生实生白榆苗的 2.0
倍和 1.6 倍 ,是 3年生实生白榆苗
的 1.08倍和 1.05倍;5年生树木的
高达 6.3 m ,胸径达 6.8 cm 。嫁接
苗生长快的原因有二 ,首先是砧木
根系发达给嫁接苗提供了足够的水
分和养分;更主要的是接穗采自优
树 ,嫁接繁育能完整地保持无性系
原株的优良遗传品质 。实践证明用
袋接法培育白榆良种壮苗具有广阔
的推广应用前景。
4 小结
1.不同的嫁接方法对白榆嫁接
成活率有显著影响 , 袋接是白榆嫁
接育苗最好的方法 , 可作为营造速
生丰产林的重要繁殖手段在我国北
方白榆适生区推广 。
2.白榆袋接法中采取打领带套
塑料袋的辅助措施 ,可有效提高成
活率。嫁接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三
防:一防接穗削面末端皮层与木质
部分离 ,二防插破砧木皮层 ,三防土
壤及污水进入接口缝内 。
3.接穗应选自生长旺盛的优良
母树树冠中上部的 1 年生枝条或无
性繁育的幼树 1 年生健壮枝条 ,最
好随采随接 ,需运输贮藏时 ,可在母
树休眠期采集 ,注意保湿通风 ,防止
霉烂 。
4.砧木以优良种源区或优良林
分种子培育的 2 年生一级壮苗为
宜。
5.袋接时间应在接穗尚未发
芽 ,砧木树液开始流动 、形成层活动
旺盛但尚未放叶时进行 。
参考文献
1 张敦论 ,林新福 ,王铁章 ,马国骅
.《白榆》.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
1964.
2 北京林学院主编.《数理统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1982.
3 顾万春主编《林业试验设计》.中
国林科院广西大青山实验局 、浙
江省林业科学研究组印. ☆
珍稀濒危树种———落叶木莲
  落叶木莲又名华木
莲 ,系江西省宜春地区
林科所郑庆衍所发现 。
由于它落叶的固有特
性 ,为木兰科的木莲属
与木兰属之间找到了一
种相互衔接的链环 , 因
而对研究木兰科的系统
演化 ,乃至探讨被子植
物的起源 , 有着极其重
要的地位。现已列入国
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 ,
并写进濒危植物红皮
书。
落叶木莲为大型乔
木 ,高可达 30 m ,树干
通直;春夏之交开花 ,花
大型 , 淡黄色 , 状若睡
莲 ,味清香;秋季果实绽
开 ,露出粒粒鲜红种子 ,
点缀于绿叶丛中 , 是不
可多得的行道绿化树
种。
该树适于秦岭以南
的亚热带地区生长;喜
肥沃 ,湿润的土地 ,幼年
不耐干旱 、贫瘠 、稍耐
荫;早期年高生长可达
100 cm ,为前期速生型
树。
宜春地区林科所自
1992年起开始育苗 ,目
前已培育了 1 ~ 7年生
种苗 8 000 多株 , 为更
好地保护和利用好这一
珍贵树种 ,欢迎国内同
行提出宝贵意见。
(江西省宜春地区林科
所 郑峻嵘 336000) ☆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29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