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鹅绒委陵菜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5-02-10
作者简介:李军乔(1968-), 女 ,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生
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E-mail:liqlily2002@
sina.com
鹅绒委陵菜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李军乔1 , 2
(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 , 青海 西宁 81000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 通过对蕨麻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表明:鹅绒委陵菜气候适应性广泛 ,属于低温植物;喜水耐涝但具有一定的
耐旱能力 ,耐瘠薄 , 抗盐碱 ,属于典型的克隆植物 , 表型可塑性非常强。 根系发达 , 蓄水保墒固沙能力强 , 是青藏高
原等冷凉地区生态恢复的地被植物。同时试验初步研究了蕨麻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鹅绒委陵菜;蕨麻;生态适应性;栽培技术
  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属蔷薇科 ,委
陵菜属 ,是一种具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春季
利用块根进行无性繁殖。蕨麻是鹅绒委陵菜膨大的
块根 ,其肉质白嫩 ,质粉 ,略糯 ,味甜 ,营养丰富 ,适口
性强 ,在青海常作为野生保健品来使用 ,且具有一定
的药用价值 ,尚未进行人工栽培 ,开发前景广阔。鹅
绒委陵菜气候适应性广泛 ,属于低温植物;喜水耐涝
但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属于典型的无性繁殖植物 ,
表型可塑性非常强。耐瘠薄 ,抗盐碱 ,根系发达 ,蓄
水保墒固沙能力强 ,是青藏高原等冷凉地区生态恢
复的地被植物。研究鹅绒委陵菜的生物 、生态学习
性及人工栽培对生态恢复以及青海省特色农业经济
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据文献记载[ 1] :青海省鹅绒委陵菜的块根能够
膨大的只有两种 , 即蕨麻原变种(Potentilla anserine
L.var.anserina)和无毛蕨麻变种(Potentilla anserine
L.var.nuda.Gaud.),但据作者调查 ,灰叶蕨麻(Po-
tentilla anserine L.var.serina Hayne)在青海省也有分
布。青海省蕨麻的分布中蕨麻原变种占 85%,灰叶
蕨麻约为 15%左右 ,无毛蕨麻仅有 5%。灰叶蕨麻
和无毛蕨麻数量稀少 ,为了不破坏生物多样性 ,本试
验采用分布数量较多的蕨麻原变种 。
1.2 方法
2002年4 月下旬于娘娘山采挖蕨麻原变种已
萌发的块根进行移植。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 ,最好
在 6月中旬剪切其匍匐茎进行移栽 。娘娘山位于青
海省西宁市西北 40 km 处 , 土壤全氮(N)含量
4.59 g/kg ,全磷(P)0.66 g/kg ,全钾(K)16.25 g/kg ,
速效钾(K)51.80 mg/kg , pH 8.00。试验地点位于青
海省西宁市西北 40 km处的大通县岗冲乡 ,气候条
件与娘娘山的基本一致 ,平均海拔 2 500 m以上 ,年
均降水 量 450 ~ 560 mm 之 间 , 年平 均 气温
3.9 ~ 5.5 ℃,年极端最低气温-19 ℃,年极端最高
气温 26.9 ℃, ≥0 ℃的年平均积温2 140 ~ 2 600℃。
土壤有机质含量1.02%,全氮(N)含量 1.22 g/kg ,全
磷(P)0.93 g/kg ,全钾(K)17.88 g/kg , 速效钾(K)
328.11 mg/kg ,pH 7.46。试验地总面积 450 m2 ,小区
面积 10 m2 ,重复 3次 。种植间距 50 cm×50 cm ,其
中设置钾肥 、磷肥 、氮肥试验及栽培技术试验。同时
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实验室进行干旱胁迫 、盐分胁
迫 、温度 、光照 、切片等试验 。
2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L.)属蔷薇科 ,委
陵菜属 ,为多年生草本 ,是一种典型的匍匐茎型莲座
状植物。根纤细 ,秋冬季节中部或末端膨大形成园
球形 、纺锤形或线结状块根 ,根皮棕褐色 ,肉质白色。
茎纤细 ,紫红色 ,长达 1 m ,匍匐茎节间长5 ~ 10 cm ,
节上生根形成新株;叶基生 ,不整齐羽状复叶 ,长
5 ~ 30 cm ,叶柄长 ,小叶对间杂生以分裂或不分裂的
小羽片 ,边缘具缺刻状锐锯齿 ,上面无毛或被稀疏柔
—36—
第 24 卷第 4期
2005 年 8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Vol.24 No.4Aug.2005
毛 ,深绿色 ,下面被绢毛状白色绒毛;叶柄和叶轴均
被白色柔毛;托叶膜质。副萼片5个 ,与萼片等长或
稍短 ,先端具 3齿或全缘外面被有绢毛状柔毛:花瓣
5片 ,黄色 , 倒卵形或近圆形 , 全缘 ,长为萼片的 2
倍;雄蕊为 20 ,花药黄色 ,花柱侧生 ,花托凸起 ,密被
长柔毛 ,果实为瘦果 ,卵圆形 ,褐色 ,不具萌发能力 ,
花果期5 ~ 9月[ 2] 。
蕨麻属于喜光耐荫型植物;蕨麻的气候适应性
广泛 ,适宜生长于气候寒冷 ,日温差较大的地区 ,属
于冷凉型植物且非常耐寒 ,冬季在零下几十度的土
壤中仍然能够安全越冬 ,属于典型的低温植物;喜水
但具有一定的耐旱能 ,完全浸水状态下 ,正常生长不
受影响 ,通过对其叶片及根系的解剖结构分析 ,蕨麻
属于旱生植物;蕨麻是克隆植物 ,表型可塑性非常
强 ,因此 ,土壤肥力水平对其构件影响很大 ,包括分
枝数目 、长度 ,分株数目 ,生物量等等 。钾肥对蕨麻
块根的膨大具有较大的作用 ,氮肥和磷肥则主要对
于蕨麻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在瘠薄的土壤中 ,生长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由于其
匍匐性能强 ,匍匐生长速度迅速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占据较大的空间 ,再加之其根系发达 ,须根数目多 ,
根系长度 25 cm ,蓄水保墒固沙能力强。蕨麻抗盐
碱 ,试验证实 ,蕨麻在 NaCl和 Na2SO4 的浓度达到
4%时仍有 50%的蕨麻植株存活 ,可见 ,鹅绒委陵菜
是一种生态幅度较广的地被植物。
3 栽培技术
鹅绒委陵菜的总体栽培采用半野生化栽培方
式 ,即不浇水(利用天然降水),少施肥 ,少除草 ,播种
1次却可多年收获等等。
3.1 播前准备
4月中下旬 ,翻耕整地 ,不施底肥或稍施底肥以
m(N)∶m(P)=1∶0.75为佳 ,通常施用尿素 300 kg/
hm2 ,过磷酸钙 450 kg/hm2),施以一定量的羊板粪或
钾肥可提高蕨麻块根的产量。翻耕 ,无需浇水 ,因为
在青海省蕨麻生长的地区虽降水量不多 ,但却主要
集中在4 ~ 10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75%左右),与
蕨麻的生育期吻合 ,水分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其正常
的生长发育过程 。
3.2 采集野生的自然植株
4月中下旬可从选择蕨麻块根大 ,品质好的自
然生长地挖掘已萌发的蕨麻块根 ,选择生长速度快 ,
色泽深 ,较大的植株;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最好于 5
月中下旬剪切其匍匐茎的分株 ,保湿及时植 。采挖
或剪切最好在雨后进行 。
3.3 播种
将采集来的蕨麻块根或分株及时栽种于土壤中。
株距 40 cm 左右 ,行距 40 cm 左右 ,块根播深6 cm左
右 ,分株播深3 cm左右 ,因为分株根系较浅。经过10
~ 15 d的恢复期 ,通常成活率为 98%~ 100%。
3.4 田间管理
蕨麻属于完全野生化的植物 ,因此无需太多田
间管理 ,属于半野生化栽培方式 。早期可适当除草 ,
也可不除草 ,因为其生长竞争能力很强 。当蕨麻块
根开始膨大时 ,尤其是进入快速膨大期时 ,必须中耕
除草一次 ,并施以少量磷 、钾肥 ,可促使蕨麻块根高
产 ,球状数目增加 。鼢鼠喜食蕨麻块根 ,它们往往在
此时啃食蕨麻块根 ,同时将块根作为越冬食物储藏 ,
此期 ,要及时消灭田间鼢鼠 ,否则将会对产量有较大
的影响 。
3.5 采收
收获时间可在当年秋季(土壤未结冰之前)或来
年春季(土壤刚刚化冻之后)采挖 ,采收时应根据不
同的需要进行收获 。根据作者对青海省大通 、门源
等地的调查 ,农民常常是在初春农闲季节才进行蕨
麻的采挖 ,通常 10月下旬或 11月上旬 ,蕨麻地上部
分叶片发黄枯死时 ,即可采挖。蕨麻适应性强 、块根
不怕天寒地冻 ,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土壤中安全越冬。
蕨麻因需在冻结的土壤中越冬 ,因此 ,在土层冻结之
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化学物质的变化以抵抗零下几十
度的低温 ,故而秋蕨麻和春蕨麻的化学成份有较大
的差异 。
采挖后无需翻耕整地 ,只需将采挖完的土地弄
平 ,以后每年也不必再栽种 ,蕨麻的须根在春季温度
回升时自然萌发 ,其翌年产量及品质不会受到任何
影响。
参考文献
[ 1]  青海经济植物志编写组.青海经济植物志[ M] .西宁:青海人民
出版社 , 1978.
[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经济植物志[ 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87.
—37—
第4 期             李军乔等:鹅绒委陵菜的生态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