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低聚糖与菌茶开发
低聚糖亦称寡糖 , 是 由 2一 10
个单糖通过糖昔键连接而 成的一
种寡聚体 。 该糖带有一定的甜味 ,
低能量 , 安 全无毒 , 并具有调节人
体肠道内的菌群结构 , 改善体内的
微生态环境等独特的生理功能 , 与
人体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 根据安
徽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张林维的研
究表 明 , 寡糖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 4 个方面 。 ` l) 改善人体消化
系统的功能 ; ( 2) 降低血压和血清
胆固醇 ; (3 ) 降低有毒产物 , 增加
机体免疫力 ; (4 ) 延缓衰老 。
菌茶 , 即以茶叶为培养基质 ,
接种食药兼用的真菌 , 进行人工调
控培养 , 然后加工而成 。 在整个调
控培养中 , 基质进行 了深刻的生理
生化变化 , 糖类物质代谢进行异常
活跃 。 首先是茶叶多糖类物质的降
解 , 由于菌体酶 系种类多 , 功能齐
全 , 能有效地将高聚糖逐步分解为
低聚糖 . 进而分解为单糖 。 与此同
时 , 在菌体转移酶的作用下 , 加强
与巩固低聚糖的含量 。 另外 , 由于
菌体生长发育的需求 , 不断合成自
身所需的物质 , 而在此过程中 , 对
碳源的利用极为特殊 , 在混合碳源
中 , 葡萄糖对其他碳源的利用一般
有阻遏和抑制作用 , 而且是优先被
利用 , 直到耗尽后第二种碳源才开
始被利用 , 因此 , 这样又进一步巩
固低聚糖的存量 。 1 9 9 9 年 , 福建省
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 员王振
康 、 王秀萍 、 严兰芬等人对由福建
省农科院土肥所研制的灵芝菌茶 、
川杰菌茶等菌茶的 可溶性 糖的测
定表明 , 菌茶可溶性糖的含量是对
·
2 4
·
照茶样的 3 倍 。 虽然 , 单糖含量在
此过程中亦同步有所增加 , 但其含
量与低聚糖含量相 比相差甚 远 , 特
别是 菌茶的 生产仅是 控制在菌体
生长发育的一个生长点上 。 因此 ,
可 以认为菌茶是一个富含低聚糖
的新型茶类 。
菌茶以低档茶或夏暑茶鲜叶
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 , 因此 , 它 的
推广 应用对综合提高茶叶经 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
另外 , 由于菌茶富含低聚糖 , 而低
聚糖又具有 良好的理化性质 . 它的
低能量 、 安全无毒的特性 , 可使它
作为一种理想 的功能性饮料的基
料进行开发相关性的保健食品 。 目
前 , 有些 国家 , 特别是西方发达 国
家 , 正在加紧对有关低聚糖类食品
的研制与开发 , 国内市场也出现 了
许多富含双歧 因子 、 乳酸菌等物质
的功能性食品 。 因此 , 菌茶类产品
的出现 , 也必将会进一步促进我 国
低聚糖工业 的发展 , 为菌茶类产业
开辟出一片新 天地 。
(邻龄盛 )
适制名特优茶的茶树
新品种— 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原发现 于安吉县海
拔 80 m 的高山上 , 发现时仅存 1
株 , 后经科技人员多年努力 , 无性
繁殖成功 。 “ 安吉白茶特异性状的
鉴定与利用 ” 成果于 1 9 9 8 年 4 月
通过由浙江省科委组 织的省级鉴
定 . 被专家组评定为 “ 在白茶同类
研究中达到了国际先进 、 国内领先
的水平 。 ” 1 9 9 8 年 5 月该茶被认定
为浙江省级优良品种 。
安吉白茶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
每年春季新生 叶片呈 现白色或乳
白色 , 叶脉绿色 , 具有极高的观赏
价值 。 经多年测定 , 该茶氨基酸含
量较高 , 处白色期时 , 氨基酸含量
均在 5% 以上 , 最高可达 6 . 7% 。 安
吉白茶品质独特 , 滋味鲜醇 , 在浙
江省名茶评比中多次获奖 。 干茶每
千克售价均在 2 0 0 0 元 以上 , 个别
可达 4 0 0 0 元 , 亩产值可达 1 2 0 0 0
元以上 。
研究证实 , 安吉白茶是一温度
敏感突变体 , 其返白表现受茶芽萌
发期温度影响 , 当持续平均气温为
19 C 时 , 它表现返白的特征 , 在高
于 2 C 的条件下 不 表现返 白特
征 , 在低于 1 5 C条件下 , 可维持较
长的返 白期 , 但长势缓慢 。 安吉白
茶适宜在浙北 山区作为特色名茶
推广 , 有类似气候条件并试种成功
的地区也可以种植 。
(李雍芳 )
珠兰叶斑线虫病及其防治
珠 兰是 一种经 济价值很高的
香料作物 , 不仅可供观赏 , 而且还
可以用 于制作花茶 。 近年来 , 重庆
发生珠 兰叶斑线虫病 , 经鉴定发现
是 由草墓芽线虫 ( AP h el en ch io de :
fr go , al
£
)危害所致 。 受害叶片初
期叶面出现淡黄色小点 , 对光略透
明 , 然后叶背病斑逐渐扩大呈棕红
色 , 典型病斑呈多角形 , 四周水演
状 , 最后病叶脱落 。 受害植株矮小 ,
枝弱叶稀 , 顶芽枯死 , 花少且小 。
1
. 发病规律 草薄芽线虫在
珠 兰病叶 、 腋芽 、 病株表土及土内
落叶上均可越冬 , 成为次年的初侵
染源 。 病叶或腋芽上的线虫于每年
4 月从健康叶片背面气孔侵人 , 先
危害叶背的海绵组织 , 然后向正面
和四周扩散 。 病株表土及土表落叶
上的线虫 , 随雨水或在浇水时将线
虫溅到珠 兰叶片上进行浸染危害 。
草墓芽线虫除危害珠 兰外 , 还可危
害草墓 、 菊花 、 牡丹 和四季海棠 。
2
. 防治措施 坚持 “ 防重于
治 ” 的原则 。
( l) 忌用栽种过草幕芽线虫侵
染植株的土做为苗圃和盆钵用土 。
如果要用 , 必须进行处理 。 具体方
法为 : 每立方米土加 95 % 萎线清
粉剂 0 . 4 k g , 加水和匀洒拌于床土
中整平 , 然后 在土表浇些清水使表
土沉实 。 处理后约 10 天可进行扦
插 。
( 2 ) 每年 n 月摘除植株 上的
病叶 , 并将地面上的落叶捡净 , 所
捡落叶及时集中烧毁 。 土表喷洒
4 0% 甲基异硫磷 1 0 0 0 倍药液 , 药
液不能喷到珠兰植株上 , 以免产生
药害 。
(3 ) 每年 4 月 , 线虫开始活动
后 , 见到珠兰叶片上有多角形的病
斑时 , 即可喷药防治 。 选用阿维菌
素 1 . 8 %乳油进行叶面喷雾 , 用药
浓度 0 . 0 01 %。一 0 . 0 02 %。 。该药对捕
食性昆虫和天敌无伤害 , 渗人植物
组织内的活性成分能较长时间存
在于植物中 , 并有传导作用 , 残效
期长 , 而且安全 。
( 4) 盆钵栽种的珠兰受草墓芽
线虫的危害 , 可用涕灭威颗粒剂进
行防治 。 每盆施 2 9 颗粒剂于珠兰
根部 。 该药对草毒芽线虫具有较好
的防治效果 , 但因该药毒性大 , 属
于控制使用 的药剂 , 因此施用该药
的珠兰花不能用于制作花茶 , 仅限
于观赏 。
〔5) 冬季人花室前摘除病叶 ,
利用无病枝条进行扦插有很好的
防治作用 。 (李笃荤 )
台湾省茶卷叶蛾性信息素
生产 已商 品化
据 台 湾省 1 9 9 8 年 资料报 道 ,
茶卷 叶 蛾 ( H o 功 o n a m a g n a n n , m a
D ia k ) 是台湾茶园中的一种主要害
虫 , 关于它的性信息素已明确由 3
种成分组成 , 即 Z 一 1 1 一十 四碳烯醋
酸酷 (简称 Z 一 1 1 一 T D A ) 、 Z 一 9 一十二
碳烯醋酸醋 (简称 Z 一 9一 D D A ) 和
1 1
一十 二 碳烯 醋 酸 醋 ( 简称 1 1 -
D D A )
。
3 种成分单独 引诱均无法
发挥作用 , 以 8 : 1 : 1 配 比的引诱
效果最好 , Z一 1 1一 T D A 和 Z 一 9 一 D D A
两种成分按 8 : 2 比例配 比 , 效果
也很好 。 田间实验结果证明 , Z一 1 1 -
T D A 有激发交尾 的作用 , 而 Z一 9 -
D D A 有引诱活性 。 在台湾该性信
息素的生产 已商品化 , 产 品中含
l m g 性信息素 , 可持续效果 1个月
左右 。 该产品 目前 已在台湾茶园中
推广应用 , 主要作为预测手段 , 但
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陈宗愁 )
山东茶区低产老茶园
改造技术
山东茶 区 是我 国茶树 经济栽
培的北限 , 其生产茶园多为 70 年
代 “ 南茶北引 ” 时种植 , 多数产量
低 , 质量差 , 急需改造 。 经实践 , 以
下 改造低产老茶园的技术措施有
增产提质的效果 。
1
. 归并 补缺或加行密植 归
并补缺 , 就是利用老茶树进行补
缺 , 并小块为大块 , 并零星为成片 。
具体做法是 : 将需用于补缺的老茶
树事先台刘 (可提前 1 年 ) , 然后带
土移栽 , 尽量保留细根 , 5 c0 m 以上
的长根 可适 当切除 。 在补缺处 挖
深 、 宽各 6 0一 7 c0 m 的坑 , 施足腐熟
的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素化肥 , 将经
台刘的老茶树植人 , 分层填土 、 压
实 、 浇水 、 覆膜 , 使根系与土壤密
切接触 。 补缺的老茶树必须健壮 、
无病虫危害 , 补缺时间以早春或秋
末为宜 。
加行密植 是采用适密适矮 区
田栽培法 。 即在 “ 白露 ” 前后 , 在
距茶行南侧 3 c0 m 处 开挖深 、 宽各
5。一 6 c0 m 的沟 , 每亩施腐熟的农
家肥 s 0 0 0 k g 、 杂草 l 0 0 0 k g 、 过磷酸
钙 10 0k g , 翌 年 “ 春分 ” 至 “ 清
明 ” 期间 , 将催芽后的茶籽按丛距
3 o e m
, 每丛 4 一 s 粒播人 , 然后 浇
水 、 覆膜 。 出苗后要遮荫 、 防涝 、 追
肥 , 当茶苗长至 2 0c m 左右时 , 采
去一芽二三 叶 , 以控制树高 , 促进
茶树粗壮 . 以利越冬 。 从加行后第
二年 , 要控制原来茶树的高度 , 对
加行新茶树则应加强肥水管理 , 以
采代剪 , 争取尽快与原茶行构成一
致的蓬面 , 达到速成早产 的 目的 。
临沂陈宅茶场应用此法后 , 在加行
后 的第三 年 , 亩产 即 由原 来的
1 8 k g 上升到 8 7 k g , 增产效果明显 。
2
. 加强综 合管理 对产量低
而不稳的成片茶园 , 应加强综合管
理 , 主要措施为 : ( l) 在秋季重施
基肥的基础上 , 分别在春 、 夏 、 秋
各茶季前追施速效氮肥或三要素
复合肥 , 整个茶树生长季节还可喷
施叶面肥 。 追肥用量为 : 尿素每次
1 5 一 3 o k g /亩 , 复合肥 1 0 一 Zo k g /
亩 , 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 (2 ) 科学
修剪 , 根据茶树的衰弱程度决定修
剪的深度 , 轻剪可将树冠剪去 sc m
左右 , 重剪可剪去树冠高度的 1/ 3
一 1 / 2 。 修剪后应及时喷洒保护性
杀菌剂全面消毒 。 ( 3) 对茶叶痪蜡 、
小绿叶蝉 、 茶尺蜻 、 茶纹枯病等病
虫害 , 要选用高效 、 低毒 、 低残留
的农药适时防治 , 对黑刺粉虱 、 茶
长绵蚊 , 可 在越冬前用 。 . 3~ 。 . 5
。
eB 石硫合剂封园加以控制 。
3
. 改换良种 , 更新 老茶 园
一是 以新代老 。 即在老茶园 内按标
准设置茶行 , 栽植无性系良种 , 良
种茶树未成园前可 采摘台 xlJ 老 茶
树的芽 叶 , 经 3 ~ 5 年后刨去 老茶
树 , 劣质茶园就变成了 良种新茶
园 。 二是采用嫁接换种 。 具体办法
是在春茶后将老茶树重剪或台 xlJ ,
每丛留 5~ 10 个树桩作砧木 , 接穗
选取优良品种当年 生木质化的新
梢 , 长 cZ m 左右 , 需削成楔形 。 母
叶剪去 1 2/ ~ 1 3/ , 采取劈接或插接
的方法接于砧木上 , 接穗和砧木的
韧皮部要吻合 。 接上后 , 用塑料片
捆扎 , 套上透明塑料保湿袋 , 再套
一纸袋遮荫 。 此法简单易行 , 当年
接穗就可长至 20 一 30c m , 翌年就
可采摘 (赵锦彪 )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