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 卷第 4期
1 9 8 8年 1 2月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j i n g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l
.
1 1
,
N o
.
4
D e e e m b e r 1 9 8 8
盆钵珠兰叶斑线虫病的研究 ’
1
. 病 原 鉴 定
张修军① 张永存② 程瑚瑞 方中达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教研组 )
摘典 珠兰叶斑病的病原线 虫 , 经人工接种 尚能诱发草毒接缩和 引起菊花 、 四
季海索、 牡丹和及已 (C寿10 : a n t h o s s e r , a t u s )的叶斑病 , 用稍加改良 的 C h r i s t i e 和
C r o s s m a n 平板上的柑桔交链抱 (A l r e , n a : i a c i r r i )或 P D A 平板上 的灰葡萄抱 ( B o -
仃那 l’s cl’ 二 le a) 培养 , 它们可 以取食平板上 的菌丝而繁位 。 这种病原线 虫的侧 带 区
特 有 4 条刻线 , 与国内外关于草篆芽线虫 (A Ph o l en ` 丙。 i de : 厂犷 a g 。 ; i o e) 都是 2条刻线
的已有报道不同 , 但除此以 外 , 这两种线出的所有其它形态特征几乎 全部相 似 . 本
文根据上述 , 同时参照 1 9 8 7年 D r . H o oP e r 为我们在英国复查典型草毒芽线 虫 侧 带
时所获得的 “ 是 4 条刻线 ” 而不是 2 条刻线的新结果 , 鉴 定珠兰上的叶斑线虫 为 A .
f
r a g a r i a e
.
关位词 珠兰 ; 草毒芽线虫 ; 侧带 区刻线 ; 及已
1 引 言
珠兰〔C h l o r a 。 : h: 5 s p£c a : : s ( T h u m b . ) M a k i n o 〕是我国南方种植的茶用香料花卉 , 近年
来普遍发生一种叶斑线虫病 . 发病叶提前脱落 , 直接影响珠兰花的产量 。 1 9 8 4年安徽狱县三
花大队因此毁去重病珠兰 3 0 。多钵 , 约损失 20 万元 。 此病在江苏的危害则更为严重 . 如在南
京花树场 19 8 2年和 1 9 8 3年的珠兰花的产量分别仅为最高年产的 n 肠和 13 肠 ; 在扬州茶场 3 00
多钵珠兰在 1 9 8 4年全部严重发病 , 仅产花 2 5 k g左右 , 尚不及最高年产的 11/ o 。
按欺县农业局测报站和南京花树场的要求 , 我们于 1 9 8 4 ~ 19 8 7年系统地研究了这种病害 .
在对其病原线虫的形态鉴定和致病性以及寄主范围测定中发现 , 珠兰叶斑线虫的形态特征与
草薄芽线虫 (A hP o l。 , 。 h o f de : f : 。 g 。 , f。 。 )十分相似 , 但其侧带区刻线 4 条 , 与国内外关于草毒
芽线虫刻线都为 2 条的已有报道不同 , 以致一度怀疑该虫为一新种 【` ’ . 现在 , 本文参 照 英
国D r . H 。 。 p e r 1 9 8 7年帮助我们复查的已知草落芽线虫 (采自美 国加州秋海棠上 , D r . A l e n
鉴定 ) 的侧带图片和其说明 , 报道病原鉴定结果 .
2 材 料 与 方 法
用浅盘法分离各地珠兰叶斑内的线虫 。 款县 、 南京 、 扬州和人工培养的 4 个珠兰叶斑上
的线虫样本鉴定都用温热杀死后的新鲜虫体 (临时玻片 ) 。 线虫的电镜制样方法采用印氧树脂
① 现在湖北农学院工作 , ② 现在山西省林科所工作 .
19 8 7年 1 2月 3 1日收稿 .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 9 5 5 , 11 ( 4 )
包埋法 I ’ 1 .
人工培养珠兰叶斑上的线虫基本按 C hr is it e 和 C r os s m a n( 19 3 6) “ ’提供的方法 , 即将消
毒的线虫培养在长满柑桔交链抱 (A l君e : n 。 : i a c i t , i )菌丝的稍加改良的 C五r i s t i e 和 C r o s s m a n
培养基平板上 . 也以同样的方法 , 用生 长于 P D A 平板上的灰葡萄抱 ( B o t ; 那 l’s o i o el “ ) 菌丝
培养该虫 .
该虫的致病性测定包括人工接种叶片和植株幼嫩冠部两种方法 。 接种体来自人工培养的
新鲜线虫 . 几年来 , 先后接种了珠兰 、 及已 (C几l。 。 。 t 六: : : e1 : 。妞 : ) 、 牡丹 、 芍药 、 茉莉 、 薄
荷、 番茄 、 蚕豆和甘薯的叶片 。 对草毒的接种则为其幼嫩冠部内的叠芽 .
在接种叶片前 , 挑 20 条珠兰叶斑上的线虫 , 置于含无菌水的小离心管内 , 接种时 ,将管
底线虫通过移液管吸附在 0 . 5 ~ 。 。 cs m厚的脱脂棉球上 , 以后展开带虫棉球贴在接种叶 的 背
面 , 并用细铁丝夹固定和塑料袋包裹保湿 48 小时 。 每隔 1 天观察记载接种叶的反应 .
鉴于在春季用珠兰叶斑上的线虫两次 ( 19 8 6和 1 9 8 7年 ) 接种草毒都未成功 , 19 8 7年秋季
重复进行 。 选刚成活的盆栽 2 叶健苗 , 用脱脂棉包裹其基部和向其心芽内滴注供试线虫液 (约
2 0 0 0条 /苗 ) 。 以无菌水为对照处理 . 各处理重复 1 次 . 接种后用塑料袋包裹保湿 了天 . n 月
中旬后处理钵放在约 25 ℃的温室中 .
3 结 果
3
.
1 形态洲计和描述
不同来源的珠兰叶斑上的线虫形态测计和观察见表 1 和图 1 . 它们之间皆无明显差别 ,
认为是同一种线虫 .
衰 1 珠兰叶斑线虫自然群体与人工培养群体的测皿值
群体
来旅
虫
L (卜 ) S t (协 ) V (肠 )
救县
南京
扬州
人工
堵养
7 8 7
( 5 9 7、 6 9 3 )
8 1 2
( 68 2、 97 0 )
7 8 2
( 6 0 2、 5 7 5 )
7 2 2
( 6 50、 7 94 )
1 1
。
8
( 1 2
.
3、 1 2 . 6 )
1 2
。
2
( 11
.
3、 1 2 . 6 )
1 2
。
0
( 1 2
.
5、 1 2 . 6 )
1 2
。
0
( 11
.
3、 1 2 . 6 )
5 0 1 2 1 8 6 8
( 3 7、 6 3 ) ( 1 0、 1 3 ) ( 1£、 2 2 ) ( 6 5、 7幻
5 2 1 2 1 9 6 9
( 5 9、 67 ) ( 9 、 2 3 ) ( 2 7、 2 1 ) ( 6 7、 7 1 )
5 2 1 2 1 8 6 8
( 3。、 6 2 ) ( 10、 1 3 ) ( 1 5、 2 1 ) ( 6 6、 7 0 )
5 1 1 1 1 8 67
( 4 5、 s a ) ( 1 1、 1 2 ) ( l e、 2 1 ) ( 6 6、 7 0 )
一肠一T一雄 一虫l一L一休源一群来
橄县
南京
扬州
人工培养
6 4 8
( 4 5 6、 7 8 1 )
6 6 2
( 5 ` 3、 74 0 )
6 3 9
( 5 58、 7 36 )
5 7 3
( 4 7 8、 6 5 8 )
1 1
。
2
( 1 0
.了、 1 2 . 6 )
1 1
。
8
( 1 1
.
3、 1 2 . 6 )
1 2
。
0
( 1 1
.
3、 1 2 . 6 )
1 1
。
4
( 1 0
.
7、 1 2 . 6 )
5 2
( 3 7~ 6 2 )
56
( 44~ 6 4 )
5 2
( 4 1~ 59 )
4 3
( 3 8~ 5 2 )
1 0
( 8、 1 2 )
1 0
( 9 、 1 1 )
1 0
( 9 、 1 1 )
9
( 8 ~ 1 0 )
2 0
( 1 6、 2 2 )
2 0
( 1 7、 2 3 )
2 0
( 1 8~ 2 1 )
2 0
( 1 8~ 2 2 )
56
( 4 4、 78 )
4 9
( ` 4~ 6 0 )
4 5
( 3 4、 5 6 )
5 0
(吐4~ 5 7 )
4 期 张修军等 盆钵珠兰叶斑线虫病的研究 1 .病原鉴定
A
.雌虫整体 ; 廿 。雄曳整体 . U .雌虫头部 ; U .侧带 区刻线 :
E
. 雌虫卵巢 : F .后阴子宫襄 , G . 雌虫尾部 : H . 雄虫尾部
图 1 珠兰叶斑线虫病病原线虫形态
3
.
1
.
1 雌虫 虫体细长 , 死态近直 . 头架轻度骨化 . 唇区几 乎不溢缩 . 侧带约占 1/ 7~ 1/ 6体
宽 , 刻线 4 条 . 口针 1 1 . 3 ~ 12 . 6脚 基部球小但很明显 。 食道前体部细长 , 中食道球大 , 几乎充
满体腔 , 食道腺从背面夜盖肠端 , 为滑刃型食道 . 排泄孔与神经环相对 。 单卵巢 , 前仲 ; 卵
母细胞单列 ; 阴门横裂 , 阴唇微突起 ; 受精囊长卵状 , 内含精子 ; 后阴子宫囊宽囊状 , 占肛阴
距的 53 肠 , 相当于 10 . 6个体宽 , 并常有大量精子 . 尾长圆椎形 , 端生单刺尾尖突 , 多腹位 ,
有时中位 。
3
。
1
。
2 雄虫 发生多 。 虫体前部基本上相似于雌虫 ,死态的尾部弯曲约 90 ’ 。 单生 殖 管 , 前
伸 ; 精母细胞单列 。 交合刺玫瑰刺状 , 顶尖和咏突中等大小 , 背枝 1 7“ , 长于腹枝 . 尾尖突单
刺 , 腹位 。
3
.
2 人工绘养
用柑桔交链抱培养珠兰叶斑上的线虫 , 经 25 夫后平均每皿繁殖了线虫 6 9约条 , 是原 接 进
虫童的86 倍 ; 用灰葡萄抱培养的每皿繁殖了3 1 50 条线虫 , 是接进虫量的 42 倍 。 人工 培 养 的
线虫与自然病叶内的线虫很相似 , 只是前者的成虫较粗短 (雌虫平均 7 2 2阳雄虫 57 3闭 , 与自
然病叶内的 (雌虫平均 7 8 7卜 ; 雄虫 648 时 有些不同 .
3
.
3 二性与寄主范日润定在对珠兰、 及已 、 菊花 , 四季海棠和牡丹叶片的处理中 , 通常约经 1 周在接种叶上普逸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1 9 8 8 , 1 1 ( 4 )
出现褪色斑点 , 接种 3 周左右后则都形成为明显褐斑 。 诱发的珠兰叶斑 (图 2一 A ) 与自然发
病的相似 , 典型的呈多角形 , 及已接种叶上多半也是多角形病斑 (图 2一B ) . 其它 3 种植物 的
接种叶斑则常常不太规则 (图2一 C ) . 在上述叶斑内都分得多于接进虫量的同种线虫 . 没有 出
现叶部病变的供试植物有芍药 、 茉莉、 薄荷、 番茄 、 蚕豆和甘薯等 6 种 .
人 . 珠兰叶斑 B . 及已叶斑 C . 菊花叶斑
图 2 由珠兰叶斑病病原线虫人工诱发的及 已和菊花叶斑病
珠兰叶斑上的线虫对草落的致病性在 1 9 8 7年 10 月的人工接种中得到证实 . 处理苗在接种
1 个月后表现婚小 , 在接种 2 个月后 , 处理苗的平均株高 ( 3 . c4 m ) 尚不及对照苗7 . cI m高度
的一半 , 它们的叶片也显著小于对照叶 , 并有典型皱缩叶片存在 (图3一 A , )B . 在接种 6 个月
后尚在发病的处理内查见珠兰叶斑病病原线虫平均为 1 0 5 8条 ( 96 6条和 1 150 条 ) , 是原接进 t
( 2 0 0条 ) 的 5倍多 .
A
.搜种 2个月后的草雄病株 (下 2钵 )和对照 (上 1钵 ) , B . 草落病株的皱绪叶片
图 3 珠兰叶斑病病原线虫人工诱发的草落矮缩病
4 讨 论 和 结 论
已知滑刃属 (A Ph o l e , c方o f d e s )芽叶线虫 6 种 ` ’ 一 ` ” , 其中菊叶线虫 (A . r i t : e o a 二 a b o s i ) 、
草碑芽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 (A . be : s昭 i) 分布既广 , 又都能通过内寄生或外寄生危害多 种植
4 期 张修军等 盆钵珠兰叶斑线虫病的研究 1 . 病琢鉴定
物 . 根据形态鉴定和人工接种结果 , 珠兰叶斑上的线虫也是滑刃属芽叶线虫 , 与草盛芽线虫
的形态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很相似 , 如虫体大小 、 口针长短 、 卵母细胞排列 、 后阴子宫囊 、 交
合刺 、雌虫尾形和尾尖突的特征等 (表 2 ) , 它也能侵害草落芽线虫的几种重要寄主包括草签 、
菊花 、 四季海棠和牡丹等 . 但珠兰叶斑上的线虫侧带区刻线 4 条 , 与国内外关于草芬芽线虫
都是 2 条刻线的描述 ” · ’ , . ’ 明 显 有别 , 而与 已报道的其它 5 种芽叶线 虫 的 刻 线 数 相 同
(表 2 ) . 众所周知 , 侧带内刻线数在植物线虫种内是相当稳定的 , 在当今线虫分类学 中它是
不 少线虫类群分种 (如滑刃属和短体属尸: 。扭 l尸。 。 }lu : ) 甚至是分属 (如矮化科 T班。 。 ` h or 勺卜
:
hi d
a
e) 的一个重要依据 . 因此 , 能否判断珠兰叶斑线虫病病原与草落芽线虫为 同 一 种 ,
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橙清二者刻线数的不一致问题 .
表2 珠兰叶斑线虫与6种滑刃月芽叶线虫形态特征比较
雌 虫 雄 虫
背枝长凶17噪突顶尖
尾尖突尾端形状谊度于魔子川犷体规朴椰酬如卵母细胞刻线口针时体长叼虫 种
(资料来像 )
( 1 5、 2 0 )
1 4八` 1 7
1 9
。
2
( 1 8、 2 1 )
中等中等无单列珠兰叶斑线虫
A p h e正e ” e h o 诬d e s f r a 心a r 云a e
( 5 i d d i q i
,
1 , 7 5 ) 1 . 1
7 8 7
( 5 , 7、 96 3 ) ( 1 1 1 0
。
6
( 8一 1通 )
4 5 0
户、 碑 8 0 0
1 1
·
8
、 ,
。
3八 J 1 2 。 6 ) ’
1 0、 1 1 2
长圆椎 (霞理)
长圆椎 (盘裂)
A
. 石e
( F r a n k l i n
2一 3 .5 圆椎 黔勒2恤J吸J兮
1 9 7 2 ) f
’
s e y i
击 S、 , ] i d d i q i
,
1 1
。
9
6 6 0、 7 5 0 ( 1 0、 2 2 . 5 )
明显显明A . b忍a s企o P人t h o r u s
( H o o p e r
,
2 0 75 ) [
6 ,
明显明显通 . 王诬l i u 拼
( Y o k o o
,
2 0 6 ` ) l , ` ]
A
.
r i t忿 e协 a b o , i
( 5 i d d i q i
,
1 , 7 ` ) [ ’ ]
A
.
5“ b t e ” u i s
(丁 h o r n e , 19 61 ) 川
8 30
(6 8 0、 , 0 0 )
690
( 6 4 0、 7 50 )
圆推 单刺
平截 (霆裂) 1 7 。 5
7 70~ 1 2 00
: 长圆。黔勒无
8 70、 1 1 5 0
4 盅
4 雯
4 麦
4 盘 平截 单刺(腹位 )
无 Z C~ 2 2
无 一
从有关图中侧得 .
在上述背景下 , 1 9 8 7年 D r . H 。 。 eP r在英国为我们复查了已知的草落芽线虫标本 (采自秋
海棠上 , 美国加州大学提供 ) 。 从他的来信和所附电镜扫描复印图指明 , 在该草苟芽线虫侧带
区内也有 4 条刻线 . 据此 , 本文鉴定珠兰叶斑线虫病病原为草落芽线虫 .
(承英国格报试脸站 D . J . H 。 。 p e r提供秋海案上草每芽线虫 4 条刻线的资料和其它支持 , 安徽狱县农
业局侧报站和甫京市花树场提供试验苗株以及徐建华同志协助接种草落 , 在此一并致谢 . )
i
。
2
。
, 考 文 做
张永存 , 珠兰叶斑线虫病害研究 .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1 9 8 6
贺子义 、 张永存 , 环载树脂包埋法制备植物寄生线虫扫描电镜样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 9 86 ,
( 2 )
: 1 50~ 1 31
A l l e n
.
M
.
W
. ,
T a x o n o口 i e s t a t u s o f b u d a n d l e a f n e m a t o d e s r e l a t e d t o A 户h e忿。 ” -
4 6南 京 乏 业 大 学 学 报农
e h od ie sf r ag arie a( Ri te zr n a一 Bo s
,
1 89 1 )
.
P r o e
.
H e l m i n t h
.
S o e
.
W a s il
10 8勺 1 2 0
1 9 8 8
,
1 1 ( 4 )
1 9 52 : 1 9 ( 2 )
:
4
.
C h r i s t i e
,
J
.
R
. a n d C r o s s m a n
,
L
. ,
也 a t o d e , A p五e斌e 林 c h o id e s f r a g a r i a 。
N o t e s o n t h e s t r a i n s o f t h e b u d a n d l e a f n e 一
5
.
F r a n k l i n
,
M a r y T
.
o f P l a n t 一 P a r a s i t i e
& 5 1d d i q i
,
M
.
R
. ,
P r o c
.
H e l nt i n t h
.
S o e
.
W a s h
.
i s s 6 ; 3 ( 1 )
:
6。、 7 2
A P人e王e 林 e卜o i d e s b e s s ` y 云. C I H D e s e r i P t i o n s
N e m a t o d e s S e t l
,
1 9 7 2
, N o
.
4
6
.
H o o P e r
,
D
.
J
. ,
A P五e r e ” e人。 葱d e s b l a s t o Ph t h o r u s . C I H D e s e r i P t i o n s o f P l a n t 一
P a r a s i t i e N e m a t o d e s S e t s
,
1 9 7 5
,
N o
.
7 3
7
.
S i d d i q i
,
M
.
R
. , 月户五e l e ” e h o `d e s r i t毖 e价 a b o s i . C I H D e s e r i P t i o n s o f P l a n t P a r a -
5 1 t i e N e m a t o d e s S e t 3
,
1 9 7 4 : N o
.
3 2
5
.
S i d d i q i
,
M
.
R
. ,
A Ph 。王e ” e卜。 `d e s f r a g a r i a e . C I H D e s e r i p t i o n s o f P l a n t一 p a r a s i t i e
N e 口 a t o d e s S e t s , 1 9 7 5 , N o . 7 4
9
.
T h o r n e
,
G
. ,
S u p e r f a m i l y A P h e l e n e h o i d e a
.
I n t h e b o o k P r i n e i P l e s o f N e m a t o -
l o g y by G
.
T h o r n e
,
M e G r钾一H i l l B o o k C o . , N e w Y o r k , N . Y . , 19 6 1 : 39 1~ 4 4 2
1 0
.
Y o k o o
,
T
. ,
o n a n e w s p e e i e s o f A P人e l e , : e o i d e s ( A p h e l e n e h i d a e . N e m a t o d a ) ,
P a r a s i t e o f b u l b o f l i l y
,
f r o m J a P a n
.
A g r i e
.
B u l l
.
S a g a U n i v
.
1 9 64 ; 20 , 67、 6 ,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P O T T E D C H盯 L A N T R E E L E A F一 S PO T
D ! S E A S E C A U S E D 万 Y A N E M A T O D E
1
.
I D E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C A U S A L O R G A N I S M
Z h a
n : X i伙j鲜n , Z卜a n g yo n g c u n C h e n g H u r u i , a n d F a n g Z五O ” “ d a
(S
e e t i o n o f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A B S T R A C T
T h e C h u l a n t r e e l e a f 一 s p o t d i s e a s e e a u s e d b y a s p e e i e s o f A Ph e l e , c ho f d e s
15 v e r y p o p u l a r i n J i a n g s u a n d A n h u i p r o v i n e e s o f C h i n a
.
I t w a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b y a r t i f i e i a l i n o e u l a t i o
n t h a t t h e n e m a t o d e e o u ld e e t o p a r a s i t i z e t h e b u d
s
a n d u n e x p a n d e d l e a v e s o f s t r a w b e r r y a n d e n d o p a r a s i t i z e t h e l e a v e s o f
C h r y s a n t h e m u m
,
t r e e p e o n y
,
B e g o , 1’ a s e m Pe , f l o , a n s a n d C儿l o r a , t几u s s e , r a r u s ,
a n d r e s u l t
e d i n t y p i e a l d w a r f a n d l e a f s p o t
, r e s p e e t i v e ly
.
T h e p a t h o g e n i e
n e m a t o d e w a s s u e e e s s f u l ly
e u
l t
u r e d o n b o t h A l t e : n a , i a c i t r i g r o w i n g o n
5 l i g h t ly m o d i f i e d C h r i s t i e & C r o s s m a n m e d i u m a n d B o t r夕t i s e i n。 : 。 a g r o w i n g
o n P D A m
e d i u m
.
T h e n e m a t o d e 15 v e r y s i m i l
a r t o A P入e l e n c几o i d e s f : a g a 犷 i a e
e x e e p t f
o r t h e 4 i n C三s u r e s i n t h e l a t e r a l f i e ld . D r . H o o p e r ( 1 9 5 7 ) , h o , e v e r ,
h a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a p o p u l a t i o n o f A
.
f
r a g a : i a e i n B e g o , i a f r o m t h e U
.
5
.
A
.
a l
s o h a v e 4 i n e i s u r e s i n t h e l a t e r a l f i e ld ( p
e r s o n a l e o m m u n i e a t o n )
.
B a s e d o n a l l t h
e a b o v e 一 m e n t i o n e d f a e t s , t h e e a u s a l o r g a n i s m w a s id e n t i f i e d
a s A P几e l e , e丙o id e s f , a g a : i a e (R i t: e m a B o s , 1 5 9 1) C h r i s t i e , 1 9 3 2 .
K e y w o r d s C h u l a n t r e e ; A P he l。 , e l o i d e s f : a g a r i a e ; I n e i s u r e s ; C h l o r a ” t h u s
s e l l Q索封 S